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马光砸缸”的版本源流研究
1
作者 郑达威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以"司马光砸缸"为研究对象,通过考证古代的历史文献与近代的小学教材,系统梳理横跨千年的版本源流。在综合与划分各种文献版本的基础上,对"司马光砸缸"的千年出版现象进行因果解释。参考"司马光砸缸"的... 以"司马光砸缸"为研究对象,通过考证古代的历史文献与近代的小学教材,系统梳理横跨千年的版本源流。在综合与划分各种文献版本的基础上,对"司马光砸缸"的千年出版现象进行因果解释。参考"司马光砸缸"的研究结论,尝试给出关于中国故事继承和传播问题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砸缸 中国故事 古代刻本 小学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材文本“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演变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2
作者 王闻博 孙建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3-67,共5页
自明清至今,"司马光砸缸"作为经典故事,一直出现在蒙学读本和各个时期小学阶段的教材中。作为教材文本,"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不同的时代体现了不同的教育意义,反映了时代价值追求的演变及由此而带来的语文教育目标... 自明清至今,"司马光砸缸"作为经典故事,一直出现在蒙学读本和各个时期小学阶段的教材中。作为教材文本,"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不同的时代体现了不同的教育意义,反映了时代价值追求的演变及由此而带来的语文教育目标的变化。本文认为这一经典历史故事的教育意义虽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但是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则一直绵延相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砸缸 教育意义 演变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长的烦恼
3
作者 苏红 《社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再社会化 未成年人 人的社会化 一生的过程 司马光砸缸 科学研究 知识结构 连续统一体 理解和解释 社会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幼儿文学充满创造精神
4
作者 陈士平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16,共2页
“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纵观上下五千年世界上各不同民族的发展史,无一不是充满着创造精神的。幼儿处于人生求知欲望最强的启蒙阶段。幼儿文学倘若能紧紧抓住幼儿好奇的心理特征,... “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纵观上下五千年世界上各不同民族的发展史,无一不是充满着创造精神的。幼儿处于人生求知欲望最强的启蒙阶段。幼儿文学倘若能紧紧抓住幼儿好奇的心理特征,不失时机地进行人类创造精神的早期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文学 创造精神 创造性思维 幼儿创造力 人物形象 创造意识 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品 审美功能 司马光砸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