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4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沉汨罗与忍辱著书——屈原与司马迁的困境抉择
1
作者 刘剑 于静 《北方论丛》 2024年第4期74-80,共7页
困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但面对困境,每个人的抉择却有所不同。屈原和司马迁是世界文化名人,他们深刻体现了古代志士仁人“穷达以时,德行一也”的文化传统,在面对人生困境时,虽然最终做出了自沉汨罗与忍辱著书两种不同的选择,但坚持... 困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但面对困境,每个人的抉择却有所不同。屈原和司马迁是世界文化名人,他们深刻体现了古代志士仁人“穷达以时,德行一也”的文化传统,在面对人生困境时,虽然最终做出了自沉汨罗与忍辱著书两种不同的选择,但坚持个人理想抱负、不为现实磨难所屈服的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文化上的精神传承亘古不朽,正是中华文明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司马 困境 自沉 抉择 精神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求司马士风人格 创新传承文化精神——评王长顺教授《先秦士人与司马迁》
2
作者 亓娟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116-118,共3页
王长顺教授《先秦士人与司马迁》一书将司马迁放在先秦士人文化变迁的视域中予以观照,探讨先秦士人对司马迁的影响以及司马迁对先秦士人文化精神的继承、弘扬与创新。该书结构宏阔,论证精严,为研究《史记》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历史的纵深... 王长顺教授《先秦士人与司马迁》一书将司马迁放在先秦士人文化变迁的视域中予以观照,探讨先秦士人对司马迁的影响以及司马迁对先秦士人文化精神的继承、弘扬与创新。该书结构宏阔,论证精严,为研究《史记》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历史的纵深视域揭示了《史记》的生成及历史价值,在司马迁思想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和创获,对推动“史记学”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士人 士风 司马 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关中民众对秦朝的情感认同——以司马迁为例
3
作者 吴涛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无论是在西汉王朝建立过程中,还是西汉王朝建立后,关中民众都表现出对西汉的拥戴。西汉政权作为秦王朝的终结者,使得反秦叙事成为西汉王朝合法性的来源之一。但关中民众作为秦人后裔,在接受西汉王朝及其反秦叙事的同时,也对秦朝有所留恋... 无论是在西汉王朝建立过程中,还是西汉王朝建立后,关中民众都表现出对西汉的拥戴。西汉政权作为秦王朝的终结者,使得反秦叙事成为西汉王朝合法性的来源之一。但关中民众作为秦人后裔,在接受西汉王朝及其反秦叙事的同时,也对秦朝有所留恋,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秦朝的情感认同,而这一点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明显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 《史记》秦朝 西汉 情感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乐和民心”乐教思想研究及其当代价值转化
4
作者 张鸿雨 刘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4,共4页
司马迁的“乐和民心”乐教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治理智慧。其历史渊源深远,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音乐教育与社会治理之间紧密关系的认识;其内涵丰富,不仅强调音乐对于个体品德的培养作用,更注重通过音乐来调和民心、促进社会和谐。... 司马迁的“乐和民心”乐教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治理智慧。其历史渊源深远,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音乐教育与社会治理之间紧密关系的认识;其内涵丰富,不仅强调音乐对于个体品德的培养作用,更注重通过音乐来调和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在当代社会,司马迁的“乐和民心”乐教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转化价值,将其与现代教育政策及理念相结合,可以推动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使音乐成为培养个体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具,同时还可以为文化传承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从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 “乐和民心” 乐教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史记》与先秦文化精神研究的典范之作——评王长顺教授的《先秦士人与司马迁》
5
作者 马倩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25-128,共4页
王长顺教授的《先秦士人与司马迁》一书,全面融通思想史与文化史,重点探讨了司马迁与先秦士人的关系,研究视角新颖,学术视域宏阔,论证严密周详。其对先秦文化脉络的梳理,对司马迁多方面继承先秦文化的总结,对《史记》所体现出的人文精... 王长顺教授的《先秦士人与司马迁》一书,全面融通思想史与文化史,重点探讨了司马迁与先秦士人的关系,研究视角新颖,学术视域宏阔,论证严密周详。其对先秦文化脉络的梳理,对司马迁多方面继承先秦文化的总结,对《史记》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的挖掘,有助于深入认识司马迁与《史记》的历史地位,也为推进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术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长顺 先秦士人 司马 《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经典文言 学思维方法——《司马光》课堂实录及评析
6
作者 杨修宝 周一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0,59,共7页
【教材解析】《司马光》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第一篇文言文,全文仅用30个字,就把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了。课文中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再现了孩子们嬉戏时,一个孩子跌入瓮中,瞬间被水淹没,司马光“持石击瓮”,救出孩子... 【教材解析】《司马光》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第一篇文言文,全文仅用30个字,就把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了。课文中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再现了孩子们嬉戏时,一个孩子跌入瓮中,瞬间被水淹没,司马光“持石击瓮”,救出孩子的惊险场面。本文语言十分形象,富有画面感。面对“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紧急情况,“众皆弃去”,司马光在这危急时刻选择了“持石击瓮破之”。在对比中,表现出司马光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同时,也表现出司马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司马光》 沉着冷静 教材解析 司马 课堂实录 画面感 思维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人物入手,读好文言故事——《司马光》教学与思考
7
作者 王群 《教育视界》 2024年第14期57-60,共4页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篇幅虽短,但人物形象鲜明,且以人物名“司马光”为题。教学时,可由人物入手,让学生读好文言故事:先交流“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与课文对比,初步了解文言文特点;再找课文中的人物称呼,明确“主语后停顿”的...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篇幅虽短,但人物形象鲜明,且以人物名“司马光”为题。教学时,可由人物入手,让学生读好文言故事:先交流“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与课文对比,初步了解文言文特点;再找课文中的人物称呼,明确“主语后停顿”的朗读原则,读好文言文的节奏;而后品读人物的动作,理解故事内容;最后品评人物形象,感受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文言文 人物形象 美好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马相如大赋的丽美意蕴
8
作者 陈柯洁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司马相如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汉赋大家,“丽”是大赋的自觉审美追求,历代学者对司马相如大赋的丽美多有阐发。总体而言,司马相如大赋的丽美意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气吞山河的宏丽之美、细腻柔和的靡丽之美以及众色炫耀的绮丽之美... 司马相如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汉赋大家,“丽”是大赋的自觉审美追求,历代学者对司马相如大赋的丽美多有阐发。总体而言,司马相如大赋的丽美意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气吞山河的宏丽之美、细腻柔和的靡丽之美以及众色炫耀的绮丽之美。司马相如的大赋推动汉代赋体向丽美方向发展,其丽美理念和文学实践对后世赋体创作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汉赋 丽美 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马迁的将帅思想
9
作者 郭海燕 《孙子研究》 2024年第1期72-80,共9页
司马迁不仅是一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通览古今,熟悉在他之前以及汉武帝时期发生的战争,认为战争能否取胜的关键在于将帅,“择任将相”是君主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对于将帅的素质,他提出了信、廉、仁、勇、智、严等要求,并且认为... 司马迁不仅是一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通览古今,熟悉在他之前以及汉武帝时期发生的战争,认为战争能否取胜的关键在于将帅,“择任将相”是君主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对于将帅的素质,他提出了信、廉、仁、勇、智、严等要求,并且认为,将帅要时刻心系国家和百姓,而不是一味地唯君主之命是从。司马迁的将帅思想极大丰富了中国传统兵学将帅理论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 《史记》 将帅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法》“以礼为固”的兵学思想
10
作者 熊剑平 《孙子研究》 2024年第2期18-26,共9页
《司马法》是我国最古老的兵书之一,其保留了春秋时期治军用兵的法典法令,崇礼尚义,带有明显的礼乐文明的特色。因此,在战争观方面,《司马法》带有明显的以礼为固、以仁为本的特征。虽然《司马法》侧重讲军礼、军法,但其中也包含了大量... 《司马法》是我国最古老的兵书之一,其保留了春秋时期治军用兵的法典法令,崇礼尚义,带有明显的礼乐文明的特色。因此,在战争观方面,《司马法》带有明显的以礼为固、以仁为本的特征。虽然《司马法》侧重讲军礼、军法,但其中也包含了大量具体的用兵、治军之法,如权衡利弊、因敌用兵、信赏明罚、善于激励士气、重视道德教育等,这些内容至今仍然值得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法》 军礼 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写《史记》
11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4年第12期78-79,共2页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的祖先在西周时期就担任太史之职,修撰史书。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担任汉武帝的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典籍等。司马迁10岁时到了长安。
关键词 太史令 《史记》 司马 西汉时期 西周时期 司马 汉武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对墨子义利观的继承与发展
12
作者 卜晓蓉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0期80-82,共3页
先秦诸子对义利思想的阐发各有侧重,其中墨子的义利观表现出义利并重的理念,同时他将其与社会治理联系在一起。从《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以及经济理论能够看出司马迁继承了墨家的为天下之公利,“强本节用”的义利思想,并且司马迁也将义利... 先秦诸子对义利思想的阐发各有侧重,其中墨子的义利观表现出义利并重的理念,同时他将其与社会治理联系在一起。从《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以及经济理论能够看出司马迁继承了墨家的为天下之公利,“强本节用”的义利思想,并且司马迁也将义利观念与社会治理紧密联系起来。司马迁还在墨子义利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司马迁认为逐利乃人之本性,他提出了逐利的方法以及基本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 墨子 义利观 继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马迁《史记》中进步的思想观
13
作者 代寒冰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6期85-87,共3页
关于司马迁的生卒年,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应于汉景帝中元五年至汉武帝末年。汉朝正值繁荣鼎盛之时,并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时代的变革与强盛为司马迁撰写《史记》提供了重要条件,也造就了司马迁的卓越成就... 关于司马迁的生卒年,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应于汉景帝中元五年至汉武帝末年。汉朝正值繁荣鼎盛之时,并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时代的变革与强盛为司马迁撰写《史记》提供了重要条件,也造就了司马迁的卓越成就。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创作宗旨,秉持着唯物主义精神,心系民生,发前人之未发,呕尽毕生心血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部书中所蕴含的进步思想,对现实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 《史记》 思想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兵学从“礼”到“权”的演化理路——从《司马法》到《孙子兵法》
14
作者 马硕 《山东航空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7-24,共8页
中国礼乐文化的兴盛时期也是“礼”在军法中充分展现的时期,以治军为基础的《司马法》奠定了中国兵学发展的基础。《司马法》是礼乐文明运用于军事领域内的典范,但随着“礼崩乐坏”的时代变化,《司马法》越来越不适用于春秋中后期至战... 中国礼乐文化的兴盛时期也是“礼”在军法中充分展现的时期,以治军为基础的《司马法》奠定了中国兵学发展的基础。《司马法》是礼乐文明运用于军事领域内的典范,但随着“礼崩乐坏”的时代变化,《司马法》越来越不适用于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期的频繁战争。以用兵艺术为代表的《孙子兵法》,在指导战争制胜的方面成为“权”变的杰出范例。从《司马法》到《孙子兵法》,体现出先秦兵学从“道”到“术”的转变,这对中国后世的兵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兵学 司马法》 《孙子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词语有方法,讲好故事有妙招——以《司马光》的教学为例
15
作者 曾方君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4年第9期36-37,共2页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书面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编排文言文篇目。《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该设定怎...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书面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编排文言文篇目。《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该设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如何才能让三年级的小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怎样才能帮助三年级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好文言文故事?如何通过第一篇文言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词语 小学语文 统编教材 司马光》 妙招 文言文 小学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阅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以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为例
16
作者 丁帅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4年第5期78-79,共2页
在文言文教学中,比较阅读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可以在对比中发现异同,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深入理解文言文的语言规范和表达技步巧,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本文以三年级上册文言文《司马... 在文言文教学中,比较阅读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可以在对比中发现异同,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深入理解文言文的语言规范和表达技步巧,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本文以三年级上册文言文《司马光》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比较阅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一、人物故事,比较求同文言文教学需要给学生还原或创设真实的情境,人物故事比较就像“变魔术”一样,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文言文世界的大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人物故事 有效运用 语言规范 教学中的运用 三年级上册 司马光》 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谈作史”说质疑 被引量:4
17
作者 易宁 易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5,共9页
司马谈作史,初唐时提起,之前并无此说。此后直到清代以前,学者只凭想当然,予以断定。清人方苞、俞正燮等根据对《太史公自序》的理解,从《史记》中寻找司马谈遗文,开考证之先河。王国维根据《刺客列传》等三篇的赞中提到公孙季功、董生... 司马谈作史,初唐时提起,之前并无此说。此后直到清代以前,学者只凭想当然,予以断定。清人方苞、俞正燮等根据对《太史公自序》的理解,从《史记》中寻找司马谈遗文,开考证之先河。王国维根据《刺客列传》等三篇的赞中提到公孙季功、董生、他广、平原君子俱与“余”有交往,而此数人行辈“远在司马迁之前”,推测文中的“余”是司马谈。以顾颉刚为代表,后世学者据此认定司马谈作史,并不断推衍,持论也更加肯定。其实,此说立论的文献依据有问题:其一,《太史公自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其中的“先人”所指并非司马谈,而是世为史官的司马氏先祖和孔子。其二,“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只能是司马氏先祖和孔子“所次旧闻”,并非司马谈作史之断限,更非《史记》著述的目标。其三,即使《刺客列传》等赞中的“余”就是司马谈,也不能证实司马谈作史,而只能说明司马迁引父语入赞,班固著《汉书》即依此例。总之,“司马谈作史”说,因文献不足征,只可存疑,不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 司马 《史记》 王国维 顾颉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对黄老思想的接受与发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兆琦 陈金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35,共9页
黄老学术兴盛于战国中期到西汉初期的近二百年间,出现过许多学者与相应的学术著作,但到今天能看到的却已经不多了。从司马迁父子共同写作的《史记》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带有某些黄老苗头的先期人物和黄老标本人物。因此,《史记》是一个... 黄老学术兴盛于战国中期到西汉初期的近二百年间,出现过许多学者与相应的学术著作,但到今天能看到的却已经不多了。从司马迁父子共同写作的《史记》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带有某些黄老苗头的先期人物和黄老标本人物。因此,《史记》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黄老思想、黄老人物的载体。司马迁根据自己对历史、对社会的理解,有选择地接受了黄老思想的若干方面,并有所发展:在政治上赞赏清静无为;在经济上提出了工农商虞四者并重,以及"善者因之"的宏观管理理论;在法律上主张公平执法,权不逾法;在军事上重视战争的正义性与奇计诈谋相结合;在生死观与处世哲学方面对黄老思想有重要突破。因此,司马迁以及《史记》应该在黄老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 《史记》 黄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司马迁 被引量:3
19
作者 姚春树 汪文顶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1,共18页
鲁迅与司马迁这两位历史文化巨人,虽然相隔二千年左右,但却有不少近似之处。司马迁是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家和散文家,鲁迅则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文学史家。司马迁是鲁迅相当重视的一位历史人物,鲁迅论及司马迁的有如下篇什:《... 鲁迅与司马迁这两位历史文化巨人,虽然相隔二千年左右,但却有不少近似之处。司马迁是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家和散文家,鲁迅则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文学史家。司马迁是鲁迅相当重视的一位历史人物,鲁迅论及司马迁的有如下篇什:《热风·人心很古》、《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司马相如与司马迁》、《三闲集·流氓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 鲁迅论 文学史家 历史人物 文化巨人 司马相如 思想家 散文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的消费思想及其启示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社建 李振明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1-3,共3页
从某种意义上讲,司马迁也是位经济学家,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自己的经济思想做了阐述。就消费思想而言,司马迁提倡自由的消费思想,在"黜奢崇俭"的古代社会独树一帜。司马迁这种消费思想的形成有合理性和必然性,但... 从某种意义上讲,司马迁也是位经济学家,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自己的经济思想做了阐述。就消费思想而言,司马迁提倡自由的消费思想,在"黜奢崇俭"的古代社会独树一帜。司马迁这种消费思想的形成有合理性和必然性,但由于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影响,这种思想在一定时间内有所超前,也没有被统治者所采用。重温司马迁提倡自由的消费思想,有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 消费 思想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