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洗尽铅华也从容——北京市司法局专业档案工作一览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雪威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12,共3页
法(灋),以水之平,廌触不直者去之,释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古代,法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当下,这种呼声愈发强烈。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主办的汉语盘点2014结果显... 法(灋),以水之平,廌触不直者去之,释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古代,法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当下,这种呼声愈发强烈。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主办的汉语盘点2014结果显示,"法"当选为年度国内字,这不仅反映了民众最深切的感受,更是依法治国观念深入人心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档案 北京市司法 档案管理制度 人民网 律师事务所 洗尽铅华 档案科 律师执业 司法行政部门 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立法草案的审查及其制度完善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妹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2-167,共6页
我国《立法法》于2000年首次在法律层面规定了行政立法草案的审查制度,《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具体规定了政府法制机构对行政立法草案进行审查的内容和程序。该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了防止行政立法中的部门化倾... 我国《立法法》于2000年首次在法律层面规定了行政立法草案的审查制度,《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具体规定了政府法制机构对行政立法草案进行审查的内容和程序。该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了防止行政立法中的部门化倾向。但是实践中,政府法制机构审查面临行政体制、审查程序与专业性等诸多限制,导致其“监督力”不足,“协调力”不够,未能充分引入公众意见,以及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而非审查起草部门的状况。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领导下,司法行政部门可以通过加强公众参与,完善行政立法过程性信息公开制度,进行成本收益评估以及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优化立法审查的方式推进对行政立法的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立法草案审查 政府法制机构 司法行政部门 国家机构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书与从政漫谈──湖南省司法厅厅长吴振汉访谈录
3
《湖湘论坛》 1997年第6期43-45,共3页
读书与从政漫谈──湖南省司法厅厅长吴振汉访谈录吴振汉,男,56安,湖北省麻城市人,大学本科毕业。曾担任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副主任、刑事审判庭庭长、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桂阳县委副书记、省司法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等职务,1... 读书与从政漫谈──湖南省司法厅厅长吴振汉访谈录吴振汉,男,56安,湖北省麻城市人,大学本科毕业。曾担任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副主任、刑事审判庭庭长、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桂阳县委副书记、省司法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等职务,1993年3月起任省司法厅厅长,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司法行政部门 国有企业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司法行政工作 法律服务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理论学习 政法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部署开展“有法帮你”五大行动推动“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常态化
4
《江西农业》 2024年第3期20-20,共1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和法律服务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职能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和法律服务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职能作用,以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助力乡村振兴,省司法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印发通知,就扎实推动“有法帮你”进乡村和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作出部署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服务机构 司法行政部门 法治保障 乡村振兴 常态化 印发通知 决策部署 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运行中信任危机的化解思路
5
作者 丁利强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8-19,共2页
制度作为一种基于人的有一定目的的主观建构存在物,不仅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寻求个人与群体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更是人类恰适认知人之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理性皈依。制度之所以能够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行为,根本原因在于制度(... 制度作为一种基于人的有一定目的的主观建构存在物,不仅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寻求个人与群体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更是人类恰适认知人之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理性皈依。制度之所以能够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行为,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条文性内容)和制度运行必然会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与认同。这种“基于人的自发主观认同和自觉心灵皈依”不仅确保了制度得以延续存在,而且正向赋予其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顾问 主观认同 社会生产实践 现代社会治理 法律服务 执业经验 司法行政部门 政策制定过程 政策分析 行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调解”格局中的人民调解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敬思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3-264,共2页
一、“大调解”格局产生的社会背景 人民调解一直是我国解决民事纠纷的主要方式。在制度演化的过程中,一种被称为“大调解”的调解模式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学者通常所说的“大调解”是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政法综合治理部门... 一、“大调解”格局产生的社会背景 人民调解一直是我国解决民事纠纷的主要方式。在制度演化的过程中,一种被称为“大调解”的调解模式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学者通常所说的“大调解”是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政法综合治理部门牵头协调、司法行政部门业务指导、调解中心具体运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调解 大调解 司法行政部门 社会背景 民事纠纷 制度演化 统一领导 业务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首批工会公职律师亮相
7
作者 许刚翎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9期61-61,共1页
据工人13报报道,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司法部于8月10日举行仪式,向全总机关10位同志颁发公职律师执业证书,这标志着全国首批工会公职律师正式亮相。 据了解,全国工会公职律师试点工作于2006年5月8日启动,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还... 据工人13报报道,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司法部于8月10日举行仪式,向全总机关10位同志颁发公职律师执业证书,这标志着全国首批工会公职律师正式亮相。 据了解,全国工会公职律师试点工作于2006年5月8日启动,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还专门给司法行政部门发出通知,对支持工会开展公职律师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目前,此项试点工作正在全国各地推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全国总工会 公职律师 司法行政部门 执业证书 公证工作 律师工作 司法 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