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司法职业化与司法大众化 被引量:4
1
作者 巩军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7-131,共5页
我国司法改革面临着一对主要矛盾:司法职业化与司法大众化。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张力,同时又具有互补性。司法最重要的品格是独立,而民意的理性参与和监督,是司法赢得民众信任、从而真正走向独立的途径之一。司法职业化与司法大众化... 我国司法改革面临着一对主要矛盾:司法职业化与司法大众化。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张力,同时又具有互补性。司法最重要的品格是独立,而民意的理性参与和监督,是司法赢得民众信任、从而真正走向独立的途径之一。司法职业化与司法大众化有机结合,为中国司法改革提供较好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司法职业化 司法大众化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大众化之目的探究
2
作者 刘冬京 周小兵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6-189,共4页
司法大众化,是相对司法专业化而言的司法民主化。虽然司法专业化是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的司法亦不能脱离国情,仍需充分考虑司法的大众化需求。事实上,司法大众化是与司法专业化相辅相成的。在我国,司法大众化的目的尚不明确,以... 司法大众化,是相对司法专业化而言的司法民主化。虽然司法专业化是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的司法亦不能脱离国情,仍需充分考虑司法的大众化需求。事实上,司法大众化是与司法专业化相辅相成的。在我国,司法大众化的目的尚不明确,以至于其目的之实现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司法大众化的目的在于促进司法的社会认同和推进法治建设。当前我国应在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司法大众化新路径,完善相关制度,以最大程度实现司法大众化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大众化 社会认同 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识与理性(八):司法理性之逻辑与悖论 被引量:12
3
作者 江国华 《政法论丛》 CSSCI 2012年第3期15-22,共8页
基于司法理性之逻辑必然,现代司法在迈向专业化或者职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贵族化与精英化之内在趋向。其中,专业化程度被认为是引领司法达至"效果最优"的基本要素,但贵族化趋向则被认为是诱导司法走向"悖论"... 基于司法理性之逻辑必然,现代司法在迈向专业化或者职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贵族化与精英化之内在趋向。其中,专业化程度被认为是引领司法达至"效果最优"的基本要素,但贵族化趋向则被认为是诱导司法走向"悖论"的基本因素——它使得司法很可能被异化为一个远离大众、甚至背离常识的封闭市场。为弥补司法职业理性之缺陷,化解其内在的逻辑"悖论",有必要在制度安排上为生活理性渗入高度职业化的司法过程设置某种管道或者窗口,使得司法程序、法官质素以及司法判决更具包容性,并为包容性司法之成长创设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理性 生活理性 司法职业化 司法大众化 包容性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境下司法民主的理论建构--基于政治正当性与权力合法性视角
4
作者 陈飞翔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9,共8页
从政治正当性与权力合法性的角度检视新时期人民司法的实践,可以看到,尽管新时期司法民主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如何有效地建立起中国司法的权威,但是它还需要解决好司法为民、便民的问题。因而,必须明确,中国司法... 从政治正当性与权力合法性的角度检视新时期人民司法的实践,可以看到,尽管新时期司法民主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如何有效地建立起中国司法的权威,但是它还需要解决好司法为民、便民的问题。因而,必须明确,中国司法民主的理论建构与司法实践必须在坚持法治与司法职业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确保社会大众能够理性、有效、适度地参与司法,以便于提高参与司法的便利性,扩大司法的参与性,增强司法的透明性,保持司法的中立性;同时,要坚持司法的法治原则,秉持依法司法的宗旨,遵循司法的程序性、专业性与规律性,通过程序的开放,贯彻司法的责任原则,理性、适度地参与司法活动。唯有此,才能够形成合力与合作,确保司法民主意涵的真正落实,推动司法权威的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民主 司法职业化 司法大众化 司法权威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