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法能力主义:对司法克制主义和司法能动主义的平衡 被引量:6
1
作者 聂长建 景春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67-74,共8页
司法克制主义坚持严格的规则主义,有利于维护法律的确定性,但走向极端化就会损害个案正义,忽视司法判决的正确性。司法能动主义通过法律原则的适用维护个案正义和司法判决的正确性,但走向极端化就会破坏法律的确定性。现代法律和司法判... 司法克制主义坚持严格的规则主义,有利于维护法律的确定性,但走向极端化就会损害个案正义,忽视司法判决的正确性。司法能动主义通过法律原则的适用维护个案正义和司法判决的正确性,但走向极端化就会破坏法律的确定性。现代法律和司法判决应该是正确性和确定性的统一,这就提出了司法能力主义,也就是对司法克制主义和司法能动主义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进行"执两用中"的整合和平衡。司法能力主义强调法律不仅是技术,亦是艺术,对法官的司法能力提出很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能力主义 司法克制主义 司法能动主义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司法克制主义立场的利益衡量操作规则 被引量:8
2
作者 郑金虎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疑案仍然是困扰现代司法的最大难题之一"。与其他法律方法相比,利益衡量在疑难案件的审判中有独到的优势,几乎成为这类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官必用的一种方法,甚至被视为法官能否作出正确裁判的关键所在。就此而言。
关键词 利益衡量 疑难案件 法官 法律工作者 司法克制主义 操作规则 司法能动主义 利益衡量方法 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裁判过程中司法的克制主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晓萍 王国龙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49,共3页
法律文本的含义是具有客观性的,司法裁判过程中的法律解释必须充分尊重法律文本含义的客观性,法律文本的含义有一定的范围。司法裁判中的法律解释应该奉行司法克制主义的法律解释立场,由此而言,我们需要捍卫司法裁判过程中司法的克制主义。
关键词 司法裁判 法律文本的含义 司法克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能动主义及其实行条件——基于美国司法能动主义的考察 被引量:33
4
作者 李桂林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97,共12页
当前,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提出,各级人民法院必须充分发挥能动司法的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这一讲话推动了我国法学界对司法能动主义的研究。同时,法理学界还开辟了从法律方法角度... 当前,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提出,各级人民法院必须充分发挥能动司法的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这一讲话推动了我国法学界对司法能动主义的研究。同时,法理学界还开辟了从法律方法角度探讨司法能动的研究路径,这有利于对此问题达成更加全面而客观的认识。本刊特邀请国内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能动主义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沃伦法院 司法克制主义 司法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和的司法能动主义——刑法解释的一种可能路径 被引量:9
5
作者 吴丙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83,共6页
司法能动主义和克制主义体现了司法意识形态的两种不同姿态。在刑事司法领域,倡导温和的能动主义将有利于实现法官的精英化,并通过能动地对事实与规范之间裂隙的弥补,最大限度地实现刑法所追求的实体正义。哲学解释学为司法能动主义提... 司法能动主义和克制主义体现了司法意识形态的两种不同姿态。在刑事司法领域,倡导温和的能动主义将有利于实现法官的精英化,并通过能动地对事实与规范之间裂隙的弥补,最大限度地实现刑法所追求的实体正义。哲学解释学为司法能动主义提供了哲学上的理论支援,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司法能动主义与罪刑法定主义间的紧张关系,而法学上的类型思维又为司法能动主义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持。在司法能动主义的姿态下,一种实用主义的刑事司法观具备了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能动主义 司法克制主义 实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境下的司法能动主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巩军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2-76,共5页
司法能动是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讨论的热点。在我国,司法是采用司法能动主义还是司法克制主义还有些分歧,但是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只是法官享有多大裁量权问题。在当下中国,法官首先要奉行司法克制主义,法官对法律表示忠... 司法能动是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讨论的热点。在我国,司法是采用司法能动主义还是司法克制主义还有些分歧,但是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只是法官享有多大裁量权问题。在当下中国,法官首先要奉行司法克制主义,法官对法律表示忠诚和谦抑,人民法院要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表示尊重。在此前提下,法官秉持司法能动主义,发挥法官主观能动性和智慧,更加积极主动地回应社会需求,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实现司法能动与司法克制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能动主义 司法克制主义 司法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能动主义的法哲学解读——以产品责任案件的审理为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梁亚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17,共2页
美、德、法三国法官自20世纪以来在产品责任案件审理过程中尝试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的限制,减轻或免除原告对于生产者被告的过错进行证明的负担,以对既有的合同法与侵权法规则的缺陷予以弥补或克服,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司法能动主义的倾向,... 美、德、法三国法官自20世纪以来在产品责任案件审理过程中尝试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的限制,减轻或免除原告对于生产者被告的过错进行证明的负担,以对既有的合同法与侵权法规则的缺陷予以弥补或克服,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司法能动主义的倾向,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相应历史时期内各国主流法哲学思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能动主义 司法克制主义 产品责任案件 法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接近正义”之实践逻辑转向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荔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16期98-101,共4页
我国的"接近正义"改革,是在对西方模式借鉴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小额诉讼、简易程序等诉讼程序的简便化,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构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以及公益诉讼制度等,力求使司法的利用更加平等、广泛和便利。... 我国的"接近正义"改革,是在对西方模式借鉴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小额诉讼、简易程序等诉讼程序的简便化,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构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以及公益诉讼制度等,力求使司法的利用更加平等、广泛和便利。忽视司法资源的稀缺性所致的司法权能之限度,会加深人们对司法社会功能及其限度的误解,使司法更加不堪重负。坚持"司法克制"原则,才能在缓解司法压力的同时,提升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总之,"接近正义"改革实践逻辑的转向,以"司法克制"原则框定司法权能的边界和限度,是解决我国"接近正义"改革实践中诸多问题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近正义 司法克制主义 司法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裁判中法律解释的限度 被引量:4
9
作者 冷月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4-189,共6页
司法权的本质是一种解释法律的权力,司法裁判过程中的法律解释是一种服从法律的解释,这一服从主要体现为在法律解释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法律文本含义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法律解释中对法律意义的考量必须以法律文本含义的客观性为前提。法... 司法权的本质是一种解释法律的权力,司法裁判过程中的法律解释是一种服从法律的解释,这一服从主要体现为在法律解释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法律文本含义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法律解释中对法律意义的考量必须以法律文本含义的客观性为前提。法治要求司法裁判中的法律解释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反对对法律的恣意解释与过度解释,这主要表现为在司法裁判中要捍卫司法克制主义的法律解释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裁判 法律解释 法律文本 司法克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裁判方法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7-105,共9页
司法裁判方法的司法克制主义与司法能动主义之争由来已久。对此进行经济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复杂程度不同的案件,两种裁判方法花费的裁判成本有所差异,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法官会倾向于选择成本较低的裁判方法。当立法不足或法律规范之间存... 司法裁判方法的司法克制主义与司法能动主义之争由来已久。对此进行经济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复杂程度不同的案件,两种裁判方法花费的裁判成本有所差异,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法官会倾向于选择成本较低的裁判方法。当立法不足或法律规范之间存在大量矛盾,或人们普遍对法律缺乏信任时,司法克制主义的裁判成本就会增加,司法能动主义则会兴起并发展;当立法充足、法规明确,公民对法律的信任度增加时,司法克制主义裁判成本就会降低,并将取代司法能动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裁判方法 司法克制主义 司法能动主义 法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仲裁政策的发展与未来选择:寻求克制与能动之间的平衡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睿康 姜世波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4,共9页
长期以来,国内和国际司法活动往往存在严格的克制政策或者积极的能动政策之间的游动和选择,这种政策博弈在国际体育仲裁院(CAS)的仲裁政策变化中同样有所体现。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阐述司法克制主义与司法能动主... 长期以来,国内和国际司法活动往往存在严格的克制政策或者积极的能动政策之间的游动和选择,这种政策博弈在国际体育仲裁院(CAS)的仲裁政策变化中同样有所体现。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阐述司法克制主义与司法能动主义的内涵,认为:CAS仲裁活动的准司法化趋势,竞技体育职业化、商业化的发展,以及仲裁员的专业偏好,为克制主义与能动主义在CAS仲裁场景的适用创造了条件。CAS成立初期奉行严格的克制主义,但重新审查权的确立为CAS能动仲裁奠定了根基,尤其是Bosman案件以来,CAS能动仲裁的价值日益凸显,而“Lex Sportiva”的形成则是CAS能动政策的集中体现。随着体育过分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竞技体育愈益关涉竞争政策和基本人权保障,司法审查的干预让CAS不得不开始转向能动性考量,但这种转向也是谨慎的。体育的特殊性决定了CAS的仲裁政策应当是寻求克制主义与能动主义之间的有益平衡,即在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前提下,以克制主义作为基本仲裁政策,以温和的能动主义作为仲裁政策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育仲裁院 仲裁政策 司法克制主义 司法能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人思维的保守性——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法官意识形态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金钊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4,共6页
法律思维的特质是其保守性,这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路有吻合之处。但是,由于中国近百年来的主流意识一直受激进主义思潮的影响,因而对法律思维的保守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当前,能动与创造的思维则很容易被接受,克制与谦抑没有成为法官... 法律思维的特质是其保守性,这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路有吻合之处。但是,由于中国近百年来的主流意识一直受激进主义思潮的影响,因而对法律思维的保守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当前,能动与创造的思维则很容易被接受,克制与谦抑没有成为法官的意识形态,这对中国刚刚启动的法治建设具有消极影响。在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应当奉行司法保守或克制主义,并按这种思维选择所要运用的法律方法。没有对法律规则和司法权的克制与谦抑,法治就无法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思维 司法克制主义 司法能动主义 保守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解释的限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萍 王国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0-122,共3页
司法权的本质是一种解释法律的权力。司法过程中的法律解释是一种服从法律的解释,这一服从主要体现在法律解释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法律文本含义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法律解释中的法律意义的考量必须以法律文本含义的客观性为前提。法治要求... 司法权的本质是一种解释法律的权力。司法过程中的法律解释是一种服从法律的解释,这一服从主要体现在法律解释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法律文本含义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法律解释中的法律意义的考量必须以法律文本含义的客观性为前提。法治要求法律解释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应该捍卫司法克制主义的法律解释立场,反对过度解释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法律文本的含义 法律文本的意义 司法克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