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法大数据的一体化协同及其优化
1
作者 王婷婷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84,共15页
司法大数据是“大数据+”智慧司法的产物。作为新型司法基础资源,司法大数据一体化协同是现代司法运行的基础。针对司法大数据一体化协同实践中的资源整合局限、技术权力扩张、决策参照性不足等困境,当务之策应在阐释司法大数据一体化... 司法大数据是“大数据+”智慧司法的产物。作为新型司法基础资源,司法大数据一体化协同是现代司法运行的基础。针对司法大数据一体化协同实践中的资源整合局限、技术权力扩张、决策参照性不足等困境,当务之策应在阐释司法大数据一体化协同法治效能的基础上,分析其内生局限性,立足数据的分享与控制平衡,进而探索司法大数据一体化协同的优化策略,以期提升协同实效、增强数据功能。通过确立司法大数据分享与控制的平衡机制,优化司法大数据辅助的适配效能,防控司法大数据应用的系统性风险,推动数据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加深大数据在司法中的共享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大数据 一体化 协同 司法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的司法文书命名实体识别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颖洁 张程烨 +1 位作者 白凤波 汪祖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3-121,共9页
命名实体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关键任务之一,是实现下游任务的基础。目前针对司法领域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司法系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相比其他领域的文本,司法文书存在专业性强、语料资源少等局限,导致现... 命名实体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关键任务之一,是实现下游任务的基础。目前针对司法领域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司法系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相比其他领域的文本,司法文书存在专业性强、语料资源少等局限,导致现有的司法文书识别结果较低。因此,从以下3方面开展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多标签层级迭代的文本标注方式,可以对原始司法文书文本进行自动化标注,同时有效地提升司法文书命名实体识别任务的实体识别效果;其次,提出了一种交融式的Transformer神经网络模型,对汉字固有属性的深层特征进行了充分利用,用于对司法文书进行命名实体识别;最后,对所提出的标注方法和模型与其他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对比实验。所提出的文本标注方式可以较为准确地实现司法文书的标注任务;同时,所提出的模型在通用数据集中相对于对照模型有较大的提高,并在司法领域数据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标注 Transformer模型 深度学习 司法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信息共建共享问题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邵俊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4,共9页
对比司法信息化建设整体迅猛发展,刑事诉讼信息的共建共享明显滞后,公检法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呈现信息孤岛现象。这造成司法资源的大量浪费,成为阻碍司法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性难题。刑事诉讼信息互联互通协议是指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办案... 对比司法信息化建设整体迅猛发展,刑事诉讼信息的共建共享明显滞后,公检法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呈现信息孤岛现象。这造成司法资源的大量浪费,成为阻碍司法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性难题。刑事诉讼信息互联互通协议是指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办案机关就办案信息共享和传递问题达成共识。这种协议可以有效地打破刑事办案机关之间的数据壁垒,是推进刑事诉讼共建共享的现实路径。协议需要充分应对信息共建共享可能给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架构、卷宗移送模式、控辩平等关系、司法责任带来的负面效应,协调技术理性和司法规律的关系。同时,刑事诉讼信息共建共享在运行中需处理好以下具体问题:建议将政法委作为协议主责机关,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进一步推动卷宗电子化;实行涉案财物统一管理;妥善解决信息保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信息化 刑事诉讼信息共建共享 刑事诉讼信息互联互通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大数据一体化共享的实践探微——以破除“数据孤岛”为切入点的逻辑证成 被引量:36
4
作者 赵龙 刘艳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0-138,共9页
信息科技向智能科技的发展,不仅更新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也为司法现代化提供了新途径、新手段。作为具有法律资源性效能的司法数据,“数据孤岛”现象严重,亟须在风险可控原则的基础上,完善共享规范、明确共享原... 信息科技向智能科技的发展,不仅更新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也为司法现代化提供了新途径、新手段。作为具有法律资源性效能的司法数据,“数据孤岛”现象严重,亟须在风险可控原则的基础上,完善共享规范、明确共享原则、优化共享程序。以“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为参照,通过统筹衔接和区块结合,强化数据整合、互通和共享能力,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形成全流程、全覆盖、全模式、全响应和全共享的司法大数据管理与服务机制。以此创建宏观指导与微观实践相协调,常态运行与应急处理相结合,精准统计与科学运用相统一的司法大数据一体化共享体系,为推动司法信息化建设奠定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大数据 一体化共享 数据孤岛 数据资源 司法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智慧法院体系工程的模式框架和创新实践 被引量:8
5
作者 许建峰 孙福辉 +3 位作者 陈奇伟 王赢飞 于佳 刘振宇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5-120,共16页
智慧法院体系作为大规模复杂信息系统,其开发工作是世界性工程难题;本文旨在从方法论视角出发,阐述中国智慧法院体系工程的理论构建与工程应用。论述了体系工程的概念和关键任务需求,分析了智慧法院体系工程面临的技术难点,提出了针对... 智慧法院体系作为大规模复杂信息系统,其开发工作是世界性工程难题;本文旨在从方法论视角出发,阐述中国智慧法院体系工程的理论构建与工程应用。论述了体系工程的概念和关键任务需求,分析了智慧法院体系工程面临的技术难点,提出了针对大规模自治信息系统的“双轨并行、六环联动”渐进式协同体系工程模式框架;基于通用信息模型、信息度量、信息系统动力构型等理论,构建了信息系统体系的关键评判指标;针对体系设计需求,引入基于信息关系的体系设计工具方法,获得了智慧法院体系参考模型,作为智慧法院系统研发与体系集成的顶层参照;相对全面地展示了我国智慧法院体系工程中的自治系统研发、骨干系统研发推广、协同体系集成等实体建设内容。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智慧法院信息系统体系,保障了人民法院司法业务模式的升级与重塑;基于关键评判指标开展的持续质效分析及针对性改进,进一步完善了相应的体系能力,为信息时代的司法文明建设提供了关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法院 体系工程 司法信息化 信息理论 渐进式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证据区块链存证的功能厘清与实践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龚善要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119,共9页
以防篡改而著称的区块链技术不具有为电子证据的载体、数据以及内容提供绝对保真的功能,电子证据区块链存证应用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厘清。从宏观的政策上、中观的制度上以及电子证据微观的构成要素上观察,区块链技术在电子证据上的应用旨... 以防篡改而著称的区块链技术不具有为电子证据的载体、数据以及内容提供绝对保真的功能,电子证据区块链存证应用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厘清。从宏观的政策上、中观的制度上以及电子证据微观的构成要素上观察,区块链技术在电子证据上的应用旨在促进诉讼质效的提升、优化电子证据的审查以及分配电子证据保管过程的风险。因此,电子证据区块链存证的实践需要在厘定的功能视角上展开应用:首先,通过对推定范围的界定实现技术对诉讼质效的提升;其次,通过协同审查的运用推进审查模式的优化;最后,通过对证明责任的细化合理分配电子数据的保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电子证据 司法信息化 风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