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肖像画与人生史——艺术作品中的司徒班钦形象研究
1
作者 姚婧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09,共6页
18世纪康区高僧司徒班钦开创了新噶玛嘎智画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诸多由其弟子等创作的以司徒班钦为描绘对象的肖像画唐卡作品以诸多身份展现了司徒班钦的形象,可以与相关史料相互印证。在唐卡的反复展示中,司徒班钦的地位得... 18世纪康区高僧司徒班钦开创了新噶玛嘎智画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诸多由其弟子等创作的以司徒班钦为描绘对象的肖像画唐卡作品以诸多身份展现了司徒班钦的形象,可以与相关史料相互印证。在唐卡的反复展示中,司徒班钦的地位得到了不断强化,使其在圆寂后以另一种形式对更广泛的人群发挥着宗教和文化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徒班钦 唐卡 肖像画 人生史 噶玛噶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世纪西南边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以司徒班钦三赴丽江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石硕 姚婧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45,共10页
西藏噶玛噶举派高僧司徒班钦曾于公元1729至1759年间三次前往丽江地区。虽然噶玛噶举派在丽江传播的历史十分悠久,但至司徒班钦时期,由于蒙古势力南下、甘丹颇章政权崛起、改土归流等原因,噶玛噶举派在该区域的发展已大不如前。在此历... 西藏噶玛噶举派高僧司徒班钦曾于公元1729至1759年间三次前往丽江地区。虽然噶玛噶举派在丽江传播的历史十分悠久,但至司徒班钦时期,由于蒙古势力南下、甘丹颇章政权崛起、改土归流等原因,噶玛噶举派在该区域的发展已大不如前。在此历史背景下,司徒班钦应邀南下,于沿途建寺传法,同上至云南提督、丽江知府,下至把总、木瓜、班色、头人等大小官员及信众频繁交往,构建起了多民族的社会关系网络。司徒班钦接触和学习了纳西族、傈僳族、白族、汉族等多民族的文化,并将其引介到藏族社会,同时也将藏族文化进一步传播至兄弟民族地区,为18世纪我国西南地区的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作出了独特的历史贡献。文章以司徒班钦三赴丽江为切入点,对18世纪我国西南地区的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情况、特征及影响,乃至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形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徒班钦 丽江 纳西族 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徒班钦·确吉炯乃的三次丽江之行 被引量:3
3
作者 木仕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71,共12页
被后世称为“18世纪四川最伟大的天才学者”的第八世司徒活佛司徒班钦·确吉炯乃,天资聪慧,博学广闻,一生历经康雍乾三朝,游历尼泊尔、西藏、云南等地,弘法交流;主持创建噶举派新主寺八邦寺,主纂和审校德格版藏文大藏经,参与创建八... 被后世称为“18世纪四川最伟大的天才学者”的第八世司徒活佛司徒班钦·确吉炯乃,天资聪慧,博学广闻,一生历经康雍乾三朝,游历尼泊尔、西藏、云南等地,弘法交流;主持创建噶举派新主寺八邦寺,主纂和审校德格版藏文大藏经,参与创建八邦印经院、德格印经院,所著佛学、藏文文法著作,声闻四海。他一生中三次到丽江访问,往来政教各界,礼敬旧雨,结交新知,教化各族信众,促进民族交往,政教关系和谐;将汉地青绿山水画法与藏画传统技法及风格融汇,创立了“新噶玛噶孜画派”;交融汉藏医药方剂和诊疗法,推进南派藏医事业发展;以“司徒茶”推动滇康茶马贸易,堪称一代宗师,名存青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藏关系 司徒班钦 丽江之行 新噶玛噶孜画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徒班钦文集解题目录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婧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57,共13页
18世纪噶玛噶举派高僧司徒班钦曲吉迥乃的著述成果十分丰硕,其14卷本文集共计5000余叶,国内外均有木刻板存世。其文集收录了司徒班钦的声明学译著、往来信件、佛学和历史著作,以及传记等。对司徒班钦著述内容及其跋文所含历史信息的梳理... 18世纪噶玛噶举派高僧司徒班钦曲吉迥乃的著述成果十分丰硕,其14卷本文集共计5000余叶,国内外均有木刻板存世。其文集收录了司徒班钦的声明学译著、往来信件、佛学和历史著作,以及传记等。对司徒班钦著述内容及其跋文所含历史信息的梳理,既是了解司徒班钦其人,特别是其学术生涯与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着眼点,也是了解18世纪民族交往情况的一扇明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徒班钦文集 跋文 噶玛噶举派 18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历史上天花的传播情况及种痘免疫法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石硕 姚婧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60,共8页
关于天花最早的藏文记载可以追溯至敦煌古藏文文献中的《大事纪年》及《于阗教法史》。公元17至18世纪,天花在西藏广泛传播,以达赖喇嘛及班禅大师等为首之高僧的传记中多有关于天花疫情爆发的记载。藏族传统医方典籍《四部医典》《蓝琉... 关于天花最早的藏文记载可以追溯至敦煌古藏文文献中的《大事纪年》及《于阗教法史》。公元17至18世纪,天花在西藏广泛传播,以达赖喇嘛及班禅大师等为首之高僧的传记中多有关于天花疫情爆发的记载。藏族传统医方典籍《四部医典》《蓝琉璃》中已出现对天花患者的治疗方法,但并没有涉及种痘免疫法。至迟于18世纪上半叶,发源自汉地的人痘接种术传播到了藏地,以司徒班钦、第三世松巴活佛、第二世嘉木样活佛,以及第四世敏珠尔活佛等为代表的高僧不仅亲身推动了人痘接种术在藏地的实践,还将这种方法汇编入藏文医方文献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天花疫情 人痘接种术 鼻苗法 司徒班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