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司家沟流域骨干坝防洪能力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
作者
高雅玉
田晋华
金霞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9期23-26,共4页
淤地坝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蓄水保土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显著,很多坝系虽达到淤积年限,但大部分仍未淤满,而在极为缺水的甘肃地区,在保障淤地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若能高效利用坝内的优质水资源,将为...
淤地坝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蓄水保土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显著,很多坝系虽达到淤积年限,但大部分仍未淤满,而在极为缺水的甘肃地区,在保障淤地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若能高效利用坝内的优质水资源,将为缓解半干旱区的水资源危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选择甘肃半干旱区的司家沟为典型流域,分析了流域内淤地坝的水土保持、防洪、设计、蓄水和拦泥现状,结果为:两座骨干坝坝体维持较好,已超过设计淤积年限,仍未淤满,无溢洪道等泄洪设施,防汛道路不畅通;可抵御10~20年一遇的洪水;雨洪资源利用的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高效利用
防洪
水土保持
运行管理
淤地坝
司家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淤地坝安全监测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高雅玉
黄枭
+4 位作者
宋玉
何文博
华荣祥
高金芳
吕喜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6,85,共9页
[目的]监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淤地坝在汛期后形变程度,及时准确发现淤地坝的异常情况,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淤地坝安全监测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技术方法。[方法]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两座淤地坝进行扫描,由此得到高密度、高精度、连续完整...
[目的]监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淤地坝在汛期后形变程度,及时准确发现淤地坝的异常情况,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淤地坝安全监测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技术方法。[方法]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两座淤地坝进行扫描,由此得到高密度、高精度、连续完整的3D点云数据,然后将点云数据导入HD Scene软件进行点云预处理,最后通过Cloud Compare以及Geomagic Control软件进行建模对比分析。[结果]两期点云模型对比可以看出,东沟淤地坝模型大量点云的偏移量在0.05 cm以下,少量点云达到了最大偏移值0.2 cm。西沟淤地坝模型大量点云的偏移量在0.1 cm以下,极少量点云达到了最大偏移值0.4 cm。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77.34%,汛期后两座淤地坝均会产生较小的坝体沉降和水平位移,但西沟淤地坝的形变受水压分量影响更为明显。[结论]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淤地坝安全监测,可以快速精准掌握淤地坝汛期后是否发生形变以及形变程度,使得淤地坝安全监测工作更加精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安全监测
点云
3D偏差位移量
坝体形变
司家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淤地坝建设潜力分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高雅玉
田晋华
李嘉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2-105,109,共5页
为进一步发挥淤地坝在控制水土流失、拦泥淤地等作用的同时,高效存蓄、利用水资源,以陇东半干旱区淤地坝建设的典型流域——司家沟流域为例,采用比例推算法确定淤地坝建坝潜力,采用目标推算法确定流域适宜建坝规模,对流域内的2座骨干坝...
为进一步发挥淤地坝在控制水土流失、拦泥淤地等作用的同时,高效存蓄、利用水资源,以陇东半干旱区淤地坝建设的典型流域——司家沟流域为例,采用比例推算法确定淤地坝建坝潜力,采用目标推算法确定流域适宜建坝规模,对流域内的2座骨干坝进行防洪能力校核,结果表明:司家沟流域建坝潜力为10座,其中骨干坝2座、中小型淤地坝8座;该流域适宜建坝规模为9座,其中骨干坝2座、中小型淤地坝7座,应对原有的2座骨干坝配备泄洪设施、提高防洪标准,以确保防洪安全。综合分析认为:半干旱区淤地坝建设的传统目标主要是拦沙和淤地造田,近年来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水土流失量减少,造成很多坝系达到设计淤积年限后仍然未淤满,具有拦蓄利用雨洪水资源的潜力,在确保防洪安全的情况下,充分高效利用淤地坝拦蓄利用雨洪水资源的潜力,对缓解半干旱区水资源危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骨干坝控制区域的水资源利用率应达到30%、中小型淤地坝控制区域的水资源利用率应达到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建坝潜力
水资源高效利用
防洪安全
司家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司家沟流域骨干坝防洪能力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
作者
高雅玉
田晋华
金霞
机构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9期23-26,共4页
基金
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项目(甘组通字[2014]93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4704)
+1 种基金
甘肃省水利厅水资源费项目(甘财农[2017]293号)
甘肃省水利科研技术推广项目(甘水科外发[2013]293号、[2014]223号、[2015]55号)
文摘
淤地坝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蓄水保土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显著,很多坝系虽达到淤积年限,但大部分仍未淤满,而在极为缺水的甘肃地区,在保障淤地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若能高效利用坝内的优质水资源,将为缓解半干旱区的水资源危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选择甘肃半干旱区的司家沟为典型流域,分析了流域内淤地坝的水土保持、防洪、设计、蓄水和拦泥现状,结果为:两座骨干坝坝体维持较好,已超过设计淤积年限,仍未淤满,无溢洪道等泄洪设施,防汛道路不畅通;可抵御10~20年一遇的洪水;雨洪资源利用的潜力巨大。
关键词
水资源高效利用
防洪
水土保持
运行管理
淤地坝
司家沟流域
分类号
S157.3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淤地坝安全监测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高雅玉
黄枭
宋玉
何文博
华荣祥
高金芳
吕喜玺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新加坡国立大学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6,85,共9页
基金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22YF7FA165,18YF1NA031)
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22JR10KA006)
+1 种基金
甘肃省重点人才计划(甘组通字[2019]39号)
甘肃省水利科学试验研究及推广计划(甘水建管发[2024]78、[2023]67号、[2022]59号)。
文摘
[目的]监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淤地坝在汛期后形变程度,及时准确发现淤地坝的异常情况,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淤地坝安全监测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技术方法。[方法]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两座淤地坝进行扫描,由此得到高密度、高精度、连续完整的3D点云数据,然后将点云数据导入HD Scene软件进行点云预处理,最后通过Cloud Compare以及Geomagic Control软件进行建模对比分析。[结果]两期点云模型对比可以看出,东沟淤地坝模型大量点云的偏移量在0.05 cm以下,少量点云达到了最大偏移值0.2 cm。西沟淤地坝模型大量点云的偏移量在0.1 cm以下,极少量点云达到了最大偏移值0.4 cm。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77.34%,汛期后两座淤地坝均会产生较小的坝体沉降和水平位移,但西沟淤地坝的形变受水压分量影响更为明显。[结论]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淤地坝安全监测,可以快速精准掌握淤地坝汛期后是否发生形变以及形变程度,使得淤地坝安全监测工作更加精准可靠。
关键词
淤地坝安全监测
点云
3D偏差位移量
坝体形变
司家沟流域
Keywords
safety monitoring of check dam
point cloud
3D deviation displacement
dam body deformation
Sijiagou watershed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P234.4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淤地坝建设潜力分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高雅玉
田晋华
李嘉楠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2-105,109,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4704)
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项目(甘组通字[2014]93号)
+1 种基金
甘肃省水利厅水资源费项目(甘财农[2017]293号)
甘肃省水利科技推广项目(甘水科外发[2013]293号,[2014]223号,[2015]55号)
文摘
为进一步发挥淤地坝在控制水土流失、拦泥淤地等作用的同时,高效存蓄、利用水资源,以陇东半干旱区淤地坝建设的典型流域——司家沟流域为例,采用比例推算法确定淤地坝建坝潜力,采用目标推算法确定流域适宜建坝规模,对流域内的2座骨干坝进行防洪能力校核,结果表明:司家沟流域建坝潜力为10座,其中骨干坝2座、中小型淤地坝8座;该流域适宜建坝规模为9座,其中骨干坝2座、中小型淤地坝7座,应对原有的2座骨干坝配备泄洪设施、提高防洪标准,以确保防洪安全。综合分析认为:半干旱区淤地坝建设的传统目标主要是拦沙和淤地造田,近年来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水土流失量减少,造成很多坝系达到设计淤积年限后仍然未淤满,具有拦蓄利用雨洪水资源的潜力,在确保防洪安全的情况下,充分高效利用淤地坝拦蓄利用雨洪水资源的潜力,对缓解半干旱区水资源危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骨干坝控制区域的水资源利用率应达到30%、中小型淤地坝控制区域的水资源利用率应达到25%。
关键词
淤地坝
建坝潜力
水资源高效利用
防洪安全
司家沟流域
Keywords
check-dam
check-dam building potential
efficient use of water resources
flood protection safety
Sijiagou Watershed
分类号
S157.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司家沟流域骨干坝防洪能力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高雅玉
田晋华
金霞
《中国水土保持》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淤地坝安全监测方法
高雅玉
黄枭
宋玉
何文博
华荣祥
高金芳
吕喜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淤地坝建设潜力分析
高雅玉
田晋华
李嘉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