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1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星钟跳变的北斗三号卫星自主时间同步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黎莎 林宝军 +5 位作者 邵瑞强 林夏 任前义 贺红雨 孙建锋 田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29,共8页
针对星钟异常跳变引起的星上时间与整网星座时间偏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星钟跳变的北斗三号卫星自主时间同步算法。通过引入抗差最小二乘估计,对分布式星座时间同步算法进行改进,使其具有快速检测钟差异常跳变并具有自主时间同步的... 针对星钟异常跳变引起的星上时间与整网星座时间偏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星钟跳变的北斗三号卫星自主时间同步算法。通过引入抗差最小二乘估计,对分布式星座时间同步算法进行改进,使其具有快速检测钟差异常跳变并具有自主时间同步的能力。采用与北斗三号卫星一致的仿真环境,并引入实际在轨测试数据,对算法进行了准确评估。结果表明在60 d内,星座各星时间同步误差不超过3.68 ns,且当卫星产生跳变异常后,该算法可在1h内恢复时间同步,提高了算法在钟跳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 星钟跳变 星间链路 时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云三号卫星组网微波湿度计观测资料的西南涡预报晴空同化初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姜祈帆 陈科艺 +2 位作者 希爽 张利红 范娇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21,共16页
从2008年5月发射FY-3A星到2023年相继发射FY-3G星和FY-3F星,风云三号极轨系列卫星观测网越发完善,使得卫星资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辨率都得到很大提高,促进了我国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西南涡受复杂地形影响而生成于青藏高原东侧700~850 ... 从2008年5月发射FY-3A星到2023年相继发射FY-3G星和FY-3F星,风云三号极轨系列卫星观测网越发完善,使得卫星资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辨率都得到很大提高,促进了我国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西南涡受复杂地形影响而生成于青藏高原东侧700~850 hPa高度,是影响我国夏季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本研究基于WRF模式及WRFDA同化系统,利用FY-3C和FY-3D卫星组网微波湿度计观测资料进行晴空同化试验,并探究不同稀疏化设置对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星下点分辨率相近的30 km稀疏化设置对于同化和预报的效果最好;同化卫星组网资料优于单个卫星资料,从而改善预报降水落区,降低大量级降水的虚报率,使降水预报准确率得到提高;单独同化FY-3C星微波湿度计资料对湿度场预报的积极影响更大,而单独同化FY-3D星微波湿度计资料对风场的预报改善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涡 风云三号卫星 MWHS-2辐射率资料 组网同化 稀疏化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减灾二号卫星的2023年铁山港红树林病虫害动态监测
3
作者 袁羽杰 钟仕全 +2 位作者 蒋卫国 初爱萍 凌子燕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6,共9页
准确识别红树林病虫害及监测其变化过程,对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广西铁山港红树林发生了严重的红树林病虫害,使用国产环境减灾二号卫星(HJ2A、HJ2B)的快速获取数据的特点,通过反演遥感植被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 准确识别红树林病虫害及监测其变化过程,对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广西铁山港红树林发生了严重的红树林病虫害,使用国产环境减灾二号卫星(HJ2A、HJ2B)的快速获取数据的特点,通过反演遥感植被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参数,进行阈值分割,获取受病虫害红树林的面积及受害程度。结果表明:(1)2023年铁山港受病虫害影响的红树林最大面积为571.52hm^(2),占铁山港红树林总面积的51.60%;(2)当0.1≤FVC≤0.5时,红树林受病虫害侵害,对病虫害红树林的受灾程度划分为3个等级,0.1≤FVC<0.23为重度受灾,0.23≤FVC<0.46为中度受灾,0.46≤FVC≤0.5为轻度受灾,其中2023年10月8日重度受灾的红树林为257.82hm^(2),占该时间受灾红树林面积的45.11%;(3)2023年10月8日时铁山港病虫害红树林面积最大且受灾程度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二号卫星 红树林 病虫害 动态监测 铁山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拓五号卫星推进系统在轨故障诊断与定位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勇 吴宗谕 +3 位作者 梁昊鹏 绳涛 申智帅 周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149,共9页
为保障天拓五号卫星顺利开展在轨科学试验任务,使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方法,从发生率、严重性等多个角度,对卫星推进系统各部组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性、综合性评估。根据卫星推进系统的工作特点,分别针对其在轨工作状态及待机状态... 为保障天拓五号卫星顺利开展在轨科学试验任务,使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方法,从发生率、严重性等多个角度,对卫星推进系统各部组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性、综合性评估。根据卫星推进系统的工作特点,分别针对其在轨工作状态及待机状态,提出一套系统的故障检测与定位方法。所提方法在在轨实践中验证了有效性,成功保障了天拓五号的在轨健康运行,并为后续卫星推进系统的故障诊断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拓五号卫星 推进系统 在轨故障诊断与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链的北斗三号卫星控制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宝军 林夏 +4 位作者 王井胤 李笑月 王申 李绍前 王亚宾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6,共11页
为适应卫星研制技术和规模空前发展,在卫星高可靠的同时做到低成本,将传统的分系统设计方法按特点和学科进行了重新梳理,提出国内首创的功能链设计理念和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北斗三号首发试验星、组网星及备份星中,实现了北斗三号卫星的... 为适应卫星研制技术和规模空前发展,在卫星高可靠的同时做到低成本,将传统的分系统设计方法按特点和学科进行了重新梳理,提出国内首创的功能链设计理念和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北斗三号首发试验星、组网星及备份星中,实现了北斗三号卫星的快速批产组网.阐述基于功能链的设计理念,重点介绍基于功能链的北斗三号卫星姿态及轨道等控制技术,在轨运行结果表明,卫星实现了连续可靠的工作,全面适应ka及激光星间链路的高控制精度要求以及导航卫星对高连续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 姿态控制 轨道控制 功能链 天文导航 偏航机动 磁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一号卫星观测任务规划算法设计及系统应用
6
作者 陈旺 邵庆龙 +4 位作者 周晓 刘金普 兰友国 余伟 胡玉新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3,共9页
针对海洋一号卫星观测任务规划需求,提出并实现了基于遗传策略的任务规划框架,解决了卫星实际使用中成像任务受卫星其他业务影响的多类型约束成像规划问题。基于海洋一号卫星实际规划业务要求,对任务规划约束和优化目标建立数学模型,提... 针对海洋一号卫星观测任务规划需求,提出并实现了基于遗传策略的任务规划框架,解决了卫星实际使用中成像任务受卫星其他业务影响的多类型约束成像规划问题。基于海洋一号卫星实际规划业务要求,对任务规划约束和优化目标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了由预处理、窗口约束处理和组合约束处理与优化组成的三阶段规划框架。设计了多约束任务规划优化目标函数,并利用交叉、变异和种群选择等遗传机制对优化问题进行了求解。基于海洋一号卫星实际观测需求数据,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有效性和性能验证,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给出满足多类型约束的观测规划方案,并在观测时间、观测覆盖率等方面较其他策略有显著提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目标函数的设计遗传算法能够实现复杂约束条件的成像规划求解,算法框架可为与海洋卫星具有相似业务特点的对地观测规划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一号卫星 对地观测 多约束优化 成像任务规划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三号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农田土壤水分反演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琳琳 雷志斌 +2 位作者 王莉萍 孟庆岩 曾江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20,共12页
土壤水分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本研究基于高分三号卫星C波段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提出新的土壤水分反演算法,并获取区域尺度8 m空间分辨率的农田区土壤水分。首先,通过PROSAIL模型、实测植被冠层含水量、Landsat-8光学数据优选光学植被... 土壤水分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本研究基于高分三号卫星C波段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提出新的土壤水分反演算法,并获取区域尺度8 m空间分辨率的农田区土壤水分。首先,通过PROSAIL模型、实测植被冠层含水量、Landsat-8光学数据优选光学植被水分指数,计算水云模型参数并获得土壤直接后向散射系数;其次,利用高级积分方程模型模拟雷达后向散射影响机制,采用雷达影像高低入射角特性计算地表组合粗糙度;最后,利用高分三号卫星同极化雷达数据反演农田区土壤水分,并基于实测数据开展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反演值与野外实测值具有良好一致性,垂直极化下反演精度更高,其决定系数为0.5956,均方根误差为0.0415 m3/m3。本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高分三号卫星获取高分辨率土壤水分信息提供算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高分三号卫星 雷达遥感 地表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十四号卫星立体影像与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联合平差
8
作者 杨苗苗 尚大帅 +1 位作者 高雪梅 同芙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3-852,共10页
高分十四号是我国目前测绘精度最高卫星之一。为进一步提高高分十四号卫星的高程精度,将其与高程测量精度优势明显的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进行联合处理。在利用各类激光属性信息对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引入高程检核点... 高分十四号是我国目前测绘精度最高卫星之一。为进一步提高高分十四号卫星的高程精度,将其与高程测量精度优势明显的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进行联合处理。在利用各类激光属性信息对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引入高程检核点设计了一种联合平差策略。在联合平差过程中精化激光高程控制点的筛选、解决立体影像数据与激光测高数据的配准问题,获取目标的高精度三维信息,并建立两个实验区对该联合平差策略处理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联合平差策略能够较好地解决高程控制点筛选与数据配准问题,两个实验区立体影像的高程中误差均优于1 m,基本满足1∶10000地形图测绘的要求,可为全球1∶10000无地面控制点测图工程提供支撑,促进高分十四号卫星立体影像和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在地形测绘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平差 立体影像 高分十四号卫星 ICESat-2卫星 高程控制点 数据配准 高程检核点 有理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三号和天绘一号卫星影像无控联合平差精度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郑义 张宏伟 +4 位作者 杜晓 张俊辉 周琦 林尚纬 陈利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12,28,共4页
近年来国产卫星传感器类型日益丰富,使用自主可控的国产卫星影像进行生产和研究的需求越来越大,多源国产卫星影像联合平差的精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在立体测图生产中,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在时相较旧、噪声较大、云覆盖和摄影漏洞... 近年来国产卫星传感器类型日益丰富,使用自主可控的国产卫星影像进行生产和研究的需求越来越大,多源国产卫星影像联合平差的精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在立体测图生产中,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在时相较旧、噪声较大、云覆盖和摄影漏洞等特殊困难的条件下,利用天绘一号卫星影像进行补漏生产的情况,最终分析并验证了两者无控联合平差的可行性和成果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卫星 天绘一号卫星 联合区域网平差 精度分析 立体测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的初步科学成果与嫦娥二号卫星的使命 被引量:37
10
作者 欧阳自远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在轨运行495d,一共取得了1.37Tbyte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生产出4Tbyte科学应用数据产品。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已经获...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在轨运行495d,一共取得了1.37Tbyte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生产出4Tbyte科学应用数据产品。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已经获得了包括"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等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成果,圆满实现了预期的各项科学目标,为推动我国月球与行星科学的研究和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嫦娥二号卫星在嫦娥一号卫星取得圆满成功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将于今年年底前发射升空。嫦娥二号卫星从发射到第一次近月制动所经历的时间由13d缩短为5d,环月轨道高度由200km降低为100km,CCD相机的像元分辨率由120m提高到10m,激光高度计测量月面高程由1次/s提高到5次/s。嫦娥二号卫星将重点开展对月面着陆区地形地貌的精细探测,试验验证相关关键技术,为探月二期月面软着陆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月探测工程 嫦娥一号卫星 嫦娥二号卫星 月球探测器 科学任务 科学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三号卫星影像在地表变化检测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邰文飞 陈绪慧 +4 位作者 张新胜 蔡明勇 任致华 王丽霞 史雪威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0,共10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受相干斑噪声、成像几何畸变和背景信息复杂等因素影响,在地表变化检测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研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基于SAR影像的变化检测方法及技术流程,构建“高分三号”(GF-3)卫星SAR影像差分干涉测量和... 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受相干斑噪声、成像几何畸变和背景信息复杂等因素影响,在地表变化检测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研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基于SAR影像的变化检测方法及技术流程,构建“高分三号”(GF-3)卫星SAR影像差分干涉测量和极化数据变化检测技术方法与流程,并选择内蒙古新井露天煤矿区域进行试验,成功验证了GF-3影像应用于地表变化检测的技术可行性和结果可靠性。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GF-3卫星影像差分干涉测量成功获取新井煤矿范围形变图,形变较大区域与光学影像解译结果基本吻合,证明GF-3卫星具有差分干涉测量能力;2)基于GF-3影像变化检测提取的新井煤矿事故发生位置准确,提取变化区域面积为0.128 km^(2),与公开发布的监测结果(0.1 km^(2))基本一致,证明GF-3影像可应用于地表变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变化检测 “高分三卫星影像 形变图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巢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 被引量:36
12
作者 杨煜 李云梅 +4 位作者 王桥 王彦飞 金鑫 尹斌 张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503,共9页
三波段模型是基于生物光学模型构建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半分析模型,是目前反演内陆富营养化浑浊水体叶绿素a浓度效果较好的方法.本文通过星地同步实验,分析巢湖水体各组分光谱特征,分别基于地面实测数据与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建立... 三波段模型是基于生物光学模型构建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半分析模型,是目前反演内陆富营养化浑浊水体叶绿素a浓度效果较好的方法.本文通过星地同步实验,分析巢湖水体各组分光谱特征,分别基于地面实测数据与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建立三波段模型反演巢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结果表明,由于特征波段在不同数据源的位置不同,导致了两个模型波段选择及反演精度的差异.因此,只有在充分考虑遥感数据的光谱特征的条件下,分析遥感信息理论和实际图幅影像有效结合在一起的地物信息,才能进一步优化三波段模型的波段选择,实现遥感数据定量反演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遥感 巢湖 环境一号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一号卫星CCD相机应用于陆地气溶胶的监测 被引量:46
13
作者 王中挺 厉青 +3 位作者 陶金花 李莘莘 王桥 陈良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02-907,共6页
环境一号卫星CCD相机应用在陆地气溶胶的监测中,因缺少短波红外通道,使地表反射的去除变得异常困难.应用改进的暗目标法,利用辐射传输方程(6S)构建查找表,对CCD相机数据进行图像重采样和辐射定标处理,进而对查找表进行插值,获得气溶胶... 环境一号卫星CCD相机应用在陆地气溶胶的监测中,因缺少短波红外通道,使地表反射的去除变得异常困难.应用改进的暗目标法,利用辐射传输方程(6S)构建查找表,对CCD相机数据进行图像重采样和辐射定标处理,进而对查找表进行插值,获得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分布.通过AERONET地基数据的验证及与MODIS气溶胶产品的对比表明,环境一号卫星CCD相机对陆地气溶胶的监测结果在AOD较大(>0.2)时,精度与MODIS相近;在AOD较小(<0.2)时,结果欠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相机 环境一号卫星 气溶胶光学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太湖叶绿素a浓度提取 被引量:29
14
作者 旷达 韩秀珍 +3 位作者 刘翔 詹雅婷 牛铮 王李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68-1273,共6页
综合环境一号小卫星的CCD数据和同步地面水质监测数据,发现可见光红波段与近红外波段的波段组合与叶绿素a实测浓度存在较高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3个提取水体表层叶绿素a浓度的遥感信息模型.经验证分析,基于近红外波段与红波段比值... 综合环境一号小卫星的CCD数据和同步地面水质监测数据,发现可见光红波段与近红外波段的波段组合与叶绿素a实测浓度存在较高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3个提取水体表层叶绿素a浓度的遥感信息模型.经验证分析,基于近红外波段与红波段比值的模型用于叶绿素a浓度反演提取的精度良好,RMSE达到了6.04mg/m3.将该模型应用于环境一号卫星CCD数据,生成了2009年5~12月共8幅太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分布图,并对其进行了时空分析,结果符合实际,并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但模型不适用于水生植被覆盖较多区域叶绿素a浓度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一号卫星 遥感 叶绿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内陆水体水质多光谱遥感监测 被引量:31
15
作者 朱利 姚延娟 +3 位作者 吴传庆 张永军 陈静 王颖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84,F0003,共5页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多光谱数据,针对我国内陆水体开展遥感监测研究。该研究建立分地区分季节经验模型反演叶绿素a浓度,基于生物光学模型的近红外单波段方法反演悬浮物浓度,以悬浮物浓度间接反演透明度,最终基于叶绿素a和悬浮物获得基于遥...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多光谱数据,针对我国内陆水体开展遥感监测研究。该研究建立分地区分季节经验模型反演叶绿素a浓度,基于生物光学模型的近红外单波段方法反演悬浮物浓度,以悬浮物浓度间接反演透明度,最终基于叶绿素a和悬浮物获得基于遥感监测的内陆水体营养状态指数。以2009年6月巢湖同步观测试验验证本文的水质参数反演算法,表明叶绿素a浓度反演精度不如悬浮物浓度,两者反演精度符合水环境监测业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一号卫星 内陆水体 遥感反演 叶绿素a 悬浮物浓度 透明度 营养状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三号卫星靶标法绝对辐射定标与验证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韩启金 傅俏燕 +2 位作者 潘志强 王爱春 张学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167-173,共7页
为获取资源三号卫星高精度绝对辐射定标系数,文章采用一种基于光谱特性均一的多级灰阶靶标在轨定标方法,实现了ZY-3卫星的在轨辐射定标。首先设计靶标法辐射定标技术流程,分析了灰阶靶标实测反射光谱的波动误差,并基于同步试验获得了ZY-... 为获取资源三号卫星高精度绝对辐射定标系数,文章采用一种基于光谱特性均一的多级灰阶靶标在轨定标方法,实现了ZY-3卫星的在轨辐射定标。首先设计靶标法辐射定标技术流程,分析了灰阶靶标实测反射光谱的波动误差,并基于同步试验获得了ZY-3卫星定标系数,最后利用实验室定标系数和场地实测数据对新的定标结果进行了真实性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多级灰阶靶标的定标方法不确定度小于4.71%,获取的定标系数精度可靠;ZY-3卫星自发射以来载荷辐射性能稳定性较好,与发射前定标系数相比,除多光谱相机蓝、绿波段变化了11.76%和5.07%以外,其余载荷波段变化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卫星 灰阶靶标 绝对辐射定标 验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一号卫星PMS相机多场地宽动态辐射定标 被引量:18
17
作者 韩启金 张学文 +3 位作者 乔志远 杨磊 潘志强 刘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7-133,共7页
为克服卫星遥感器常规定标方法不足,实现GF-1卫星PMS相机高精度在轨定标,提出了多场地宽动态辐射定标方法,分析了新方法的不确定度。首先,介绍宽动态辐射定标原理和试验场区概况,设计开展了GF-1卫星多场地同步观测试验;接着,基于试验数... 为克服卫星遥感器常规定标方法不足,实现GF-1卫星PMS相机高精度在轨定标,提出了多场地宽动态辐射定标方法,分析了新方法的不确定度。首先,介绍宽动态辐射定标原理和试验场区概况,设计开展了GF-1卫星多场地同步观测试验;接着,基于试验数据和宽动态定标模型,实现了GF-1卫星PMS相机的在轨辐射定标;最后,讨论GF-1卫星PMS相机多场地定标的不确定度和模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GF-1卫星PMS相机自发射以来辐射响应特性与实验室定标结果相比发生了一定变化,最大变化量达到了7.72%;PMS相机多场地辐射定标的综合不确定度为5.35%。所获取的PMS相机定标系数满足遥感辐亮度产品生产的精度要求,且多场地定标可作为后续高分卫星的在轨定标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一号卫星 PMS相机 试验场 辐射定标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超光谱数据的多元回归克里格模型反演湖泊总氮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潘邦龙 易维宁 +3 位作者 王先华 秦慧平 王家成 乔延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84-1888,共5页
水体中总氮含量是表征湖泊水质的主要指标,利用遥感技术对其动态定量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湖泊污染状况。文章以巢湖为例,利用HJ-1A卫星HSI超光谱遥感数据,通过分析总氮与叶绿素a、悬浮物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克里格方法建立总氮浓度的定量反... 水体中总氮含量是表征湖泊水质的主要指标,利用遥感技术对其动态定量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湖泊污染状况。文章以巢湖为例,利用HJ-1A卫星HSI超光谱遥感数据,通过分析总氮与叶绿素a、悬浮物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克里格方法建立总氮浓度的定量反演模型,实现了对巢湖水体总氮浓度的反演。结果显示,波段B72,B79和B97的多元线性组合与总氮浓度的相关系数R2为0.76,而利用多元回归克里格模型,相关系数R2提高到0.83。通过使用这种对常规回归模型残差优化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反演的精度,为建立通用的湖泊总氮浓度定量反演模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克里格 总氮 环境一号卫星 超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环境一号卫星热红外通道反演太湖流域地表温度的3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俊 张慧 +2 位作者 王桥 沈渭寿 孙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利用太湖流域2010年3月26日过境的1景环境一号卫星热红外数据(轨道号为451/77),根据同步modis数据反演大气水汽含量参数,分别利用覃志豪单窗算法、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基于影像的Artis反演算法反演太湖流域地表温度,通过与同期的MOD11_L2... 利用太湖流域2010年3月26日过境的1景环境一号卫星热红外数据(轨道号为451/77),根据同步modis数据反演大气水汽含量参数,分别利用覃志豪单窗算法、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基于影像的Artis反演算法反演太湖流域地表温度,通过与同期的MOD11_L2级modis温度产品进行对比分析,探寻适合于环境卫星热红外通道反演地表温度的方法,以达到对环境一号卫星热红外数据定量化应用示范的目的。结果表明,相比其他算法,普适性单通道算法精度较高,与modis温度产品温差较小,为+1.23 K,而环境一号卫星过境时间与modis温度产品时差为39 min,因此该方法的反演精度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一号卫星 地表温度 单窗算法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七号卫星总体设计与技术创新 被引量:46
20
作者 曹海翊 张新伟 +3 位作者 赵晨光 徐驰 莫凡 戴君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共9页
高分七号卫星(GF-7)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颗1∶1万比例尺立体测绘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围绕"双线阵相机与激光测高仪主被动复合测绘"的新体制,形成了高精度内/外方位元素稳定性设计、... 高分七号卫星(GF-7)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颗1∶1万比例尺立体测绘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围绕"双线阵相机与激光测高仪主被动复合测绘"的新体制,形成了高精度内/外方位元素稳定性设计、高精度姿态稳定控制、首个X频段自适应高速率数据传输系统、星上智能星务管理系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创新点,实现了少控制点或无控制点区域的大比例尺立体测绘能力。介绍了卫星的总体设计情况,总结了观测体制、高精度载荷、姿态控制、高速数传、智能星务等技术创新点,通过卫星在轨初步测试结果进行了评价,认为卫星能够满足1∶1万测绘任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七号卫星 测绘 总体设计 技术特点 大比例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