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顶改型对双级轴流风机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叶学民 张建坤 李春曦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11-1519,1527,共10页
针对双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提出了从压力面向吸力面开斜槽的叶顶改型措施,模拟了不同斜槽对风机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性能优良的改型方案;比较了双级叶轮单独和同时改型时的性能和内流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改型措施均可有效提高风机性能,性... 针对双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提出了从压力面向吸力面开斜槽的叶顶改型措施,模拟了不同斜槽对风机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性能优良的改型方案;比较了双级叶轮单独和同时改型时的性能和内流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改型措施均可有效提高风机性能,性能总体提升效果依次为Ⅰ级叶轮叶顶改型、同时改型和Ⅱ级叶轮叶顶改型;虽双级叶顶同时改型后的全压提升最大,但高效区较窄;叶顶改型后吸力面上的静压明显降低,叶顶泄漏损失减小;考虑到变工况运行,Ⅰ级叶轮叶顶改型为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 叶顶改型 风机性能 内流特征 泄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叶顶间隙值及改型对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志鹏 张国臣 +2 位作者 张成烽 徐志晖 曹志远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7,共10页
为了分析转子叶顶间隙值和改型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以典型轴流跨声速压气机NASA stage 35为对象,对不同叶顶间隙值的压气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叶顶间隙增大并且泄漏流强度提高,会导致脱体激波位置前移,转子吸力面激波作用位置后移... 为了分析转子叶顶间隙值和改型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以典型轴流跨声速压气机NASA stage 35为对象,对不同叶顶间隙值的压气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叶顶间隙增大并且泄漏流强度提高,会导致脱体激波位置前移,转子吸力面激波作用位置后移,前缘溢流现象减弱,叶尖泄漏涡与激波作用增强,间隙区域涡量增加,靠近前缘的涡核向下游移动,但附面层与激波之间的作用减弱;不同叶顶间隙值的压气机失速机制不同,在小间隙下压气机失速是由叶尖泄漏涡和转子吸力面附面层分离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大间隙下压气机失速是由叶尖泄漏涡引起的;在研究的变化范围内,叶顶间隙值为0.50τ时,压气机性能最好,峰值效率和稳定裕度分别提高了0.16%和2.39%;将最优间隙改型成平行扩张式和正弦波间隙后,压气机性能提高,脱体激波后移,叶尖泄漏涡与激波作用程度减弱,转子吸力面附面层分离减弱,改型间隙能够减少叶片制作材料,减轻发动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泄漏流 激波 前缘溢流 附面层分离 叶顶间隙改型 转子 压气机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顶开槽-小翼结构对轴流风机性能和噪声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天康 叶学民 +1 位作者 刘洋 李春曦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3-1131,共9页
以某两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为对象,提出了在叶顶加装吸力面小翼并开设斜槽的新型叶顶结构,采用Fluent模拟了改型前后风机的气动性能,并引入大涡模拟得到了风机噪声和涡结构的变化,进而分析了不同叶顶结构对风机性能、内流特征、噪声及叶... 以某两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为对象,提出了在叶顶加装吸力面小翼并开设斜槽的新型叶顶结构,采用Fluent模拟了改型前后风机的气动性能,并引入大涡模拟得到了风机噪声和涡结构的变化,进而分析了不同叶顶结构对风机性能、内流特征、噪声及叶顶涡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力面加装小翼后风机全压和效率均有提升,在小翼上开设顺流向斜槽后性能更优;泄漏涡和叶顶间隙为主要噪声源,吸力面小翼可有效降低风机噪声,在小翼开槽后总声压级增大;综合考虑风机性能和噪声变化,方案2为最佳改型方案,该方案下叶顶泄漏涡涡量减小,风机噪声较低,涡结构分布较为离散,大尺度涡发生破碎,涡核位置远离主流道,因此叶顶损失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涡 叶顶改型 气动性能 噪声 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