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5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缨帽三角-植被等值线分布模式的多类型作物叶面积指数反演
1
作者 陈子涵 鲁蕾 +4 位作者 柴东岳 岳玮 崔霞 周孝明 王靖雯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191,共10页
获取作物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及其动态变化信息对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估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物理模型反演是LAI遥感反演最常用的方法,但该方法存在反演值不唯一的问题。此外,现有研究通常只针对单一作物类... 获取作物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及其动态变化信息对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估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物理模型反演是LAI遥感反演最常用的方法,但该方法存在反演值不唯一的问题。此外,现有研究通常只针对单一作物类型,缺乏针对多类型作物的精度较高的LAI反演算法。该研究以玉米和水稻为主要作物的农田为例,基于PROSAIL模型模拟数据集,通过分析不同类型作物的缨帽三角-植被等值线分布模式,将植被覆盖度作为先验知识,构建用于反演多类型作物的LAI反演查找表,将其用于多时相GF-1 WFV(wide-field view)影像,反演获得整个生长季不同生长时期的LAI,并利用地面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将植被覆盖度作为先验知识构建的查找表反演的LAI和实测值相关性较显著(R^(2)=0.60),均方根误差(RMSE)为0.75,反演的整个生长期LAI的变化趋势与实测LAI的变化趋势一致。而由未加入先验知识的查找表反演的LAI值和实测值的R^(2)为0.47,RMSE为0.85。该研究表明,基于缨帽三角-植被等值线分布模式,在构建涉及多类型作物的农田LAI反演的查找表中引入先验知识,能够显著提高LAI反演的精度,有效获得作物的LAI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反演 叶面积指数 PROSAIL 查找表 GF-1 WF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除土壤背景影响的多光谱遥感影像玉米叶面积指数估算
2
作者 付新阳 崔利华 +1 位作者 董雨昕 韩文霆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4-394,共11页
土壤背景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准确估算存在影响,传统土壤背景去除方法由于消除了土壤像素的面积信息从而导致目标区域光谱与玉米LAI的相关性降低。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土壤背景去除方法,该方法在去除土壤像素光谱... 土壤背景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准确估算存在影响,传统土壤背景去除方法由于消除了土壤像素的面积信息从而导致目标区域光谱与玉米LAI的相关性降低。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土壤背景去除方法,该方法在去除土壤像素光谱反射率的同时保留了土壤像素面积信息,基于该方法对多光谱影像进行预处理并提取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等26个植被指数与Mean等8个纹理特征,结合株高/叶绿素含量等作物长势协变量,对以上3种不同类型的特征进行排列组合形成多个输入特征集合,利用8种建模算法建立多个LAI估算模型,并与基于传统土壤背景去除方法的LAI估算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土壤背景去除方法在保留土壤像素和植被像素面积信息的前提下有效消除了土壤光谱反射率对植被光谱反射率的影响,基于该方法建立的LAI估算模型效果均优于传统方法;多类型特征融合可提高多光谱影像对LAI的模型估算精度,纹理特征对LAI的估算效果优于植被指数;机器学习模型对LAI的模型估算效果优于传统统计回归算法,最优模型是经本文所提土壤背景处理方法预处理后以植被指数+纹理特征+株高/叶绿素含量作为输入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模型,其测试集调整决定系数R_(Adj)^(2)、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9515、0.2421和0.1795。研究结果可为快速、准确估算玉米LAI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面积指数 多光谱遥感 土壤背景去除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机器学习优化PROSAIL模型的青贮玉米叶面积指数反演
3
作者 汪彦龙 王钧 +2 位作者 李广 刘佳宇 刘艳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4-142,共9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作为衡量作物生长状况的关键参数,对其进行精准高效的反演对于作物监测、产量预测等活动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经验模型在估算LAI时常存在计算负荷重、泛化能力弱等问题。为实现青贮玉米多时序LAI精准、...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作为衡量作物生长状况的关键参数,对其进行精准高效的反演对于作物监测、产量预测等活动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经验模型在估算LAI时常存在计算负荷重、泛化能力弱等问题。为实现青贮玉米多时序LAI精准、高效估算,该研究以甘肃省民乐县的大田青贮玉米LAI为研究对象,结合Landsat-8多光谱影像与同期实地采集的LAI数据,提出了4种基于EFAST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的机器学习混合反演模型(MLP-PROSAIL、SVR-PROSAIL、RF-PROSAIL和GBM-PROSAIL)。通过对PROSAIL模型的输入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便确定参数敏感度并准确模拟输出冠层反射率光谱。进一步对Landsat-8多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波段变换,并采用地理配准工具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的策略减少其尺度差异。同时利用贝叶斯超参数寻优和正则化技术优化模型不同的参数类型和激活函数,得到4种改进模型用于训练LAI与光谱数据,通过5折交叉验证法和留一验证法对4种模型的反演性能进行验证并选出最优模型。优化后的模型性能均有明显提升,其中,GBM-PROSAIL模型反演性能最优,拟合精度R^(2)为0.93、均方根误差(RMSE)为0.42。MLP-PROSAIL、SVR-PROSAIL和RF-PROSAIL模型的拟合精度R^(2)依次为0.85、0.88、0.90,RMSE依次为0.80、0.69、0.51。根据GBM-PROSAIL模型绘制的研究区多时序LAI反演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青贮玉米LAI值存在明显差异,能较好反映其生长过程。该研究提出的混合反演模型具有较高的性能及较强的鲁棒性,可为多时序、大尺度作物监测、产量预测相关研究提供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Landsat-8多光谱 PROSAIL模型 EFAST敏感性分析 混合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积指数和气象因素对庐山日本柳杉林穿透雨同位素组成空间变异性的影响
4
作者 王力行 王辉 +3 位作者 康王朝 付小斌 潘颜乐 邓文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1,共9页
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是庐山引种面积最大的外来树种。由于其人工林种植区为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砍伐受到一定限制,如今面临许多生态退化问题。如林分密度不合理、林下生物多样性低且天然更新困难,雨滴经过林冠层汇聚后滴落... 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是庐山引种面积最大的外来树种。由于其人工林种植区为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砍伐受到一定限制,如今面临许多生态退化问题。如林分密度不合理、林下生物多样性低且天然更新困难,雨滴经过林冠层汇聚后滴落动能增加,导致林内结构性水土流失严重。本研究以庐山日本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比林外降雨和林内穿透雨同位素组成在降雨事件中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叶面积指数(LAI)和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显示,相较于林外降雨,穿透雨同位素组成更加富集,其与叶面积指数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相关性,如显著正相关、不显著的正相关、负相关或无相关。平均降雨强度和风速对控制雨水行为特征和同位素组成变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发现揭示林内穿透雨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规律,阐明林冠降雨截.留过程中稳定同位素的行为特征,可为后期庐山日本柳杉人工林科学经营和改造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并为其水源涵养服务功能效益评价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柳杉 穿透雨 同位素 叶面积指数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多光谱数据的红枣叶面积指数反演
5
作者 巴日斯 杨思佳 +4 位作者 郑江华 尼格拉·吐尔逊 韩楚翘 范媛 董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8-209,共12页
叶面积指数是描述植被生物物理变化和冠层结构的重要参量,准确掌握其变化信息对于红枣管理和产量估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entinel-2多光谱遥感数据,以若羌县红枣为研究对象,实测获取红枣5月展叶生长期、7月果实膨大期和9月坐果生长期3... 叶面积指数是描述植被生物物理变化和冠层结构的重要参量,准确掌握其变化信息对于红枣管理和产量估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entinel-2多光谱遥感数据,以若羌县红枣为研究对象,实测获取红枣5月展叶生长期、7月果实膨大期和9月坐果生长期3个物候期的叶面积指数数据,结合同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计算实测叶面积指数与所选特征的相关系数;利用随机森林、高斯过程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和支持向量机回归4种机器模型方法构建不同物候期的叶面积指数反演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得到最优叶面积指数反演模型。基于实测叶面积指数与Sentinel-2多光谱卫星遥感数据的13个单波段反射率及构建的26种植被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与B4、B5、B10、B11波段呈现显著的中等程度负相关,这一现象在展叶生长期特别明显。基于4种机器学习模型,建立了13个波段和26种植被指数(共41个特征)的红枣叶面积指数反演模型,在4个时期(3个物侯期及1个总的时期)分别进行模型的训练与验证;使用五折交叉验证与留一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对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划分,在5次训练后,优选出拟合优度最好的模型进行后续的预测。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为红枣叶面积指数反演最佳模型。不同生育期红枣叶面积指数普遍呈中西部较高、东部较低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遥感 叶面积指数 植被指数 相关系数 反演模型 若羌红枣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信息与纹理特征融合的小麦叶面积指数估测
6
作者 齐浩 孙海芳 +3 位作者 吕亮杰 李偲 闵家楠 侯亮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44,共11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作物生长监测和产量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探究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技术的小麦LAI估测模型潜力,本文以小麦育种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无人机平台获取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的多光谱图像,得到1...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作物生长监测和产量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探究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技术的小麦LAI估测模型潜力,本文以小麦育种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无人机平台获取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的多光谱图像,得到12种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及各波段的8种纹理特征(Texture features,TF)。然后,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与LAI相关性较强的VI和TF,在优选2类特征基础上,利用递归特征消除法(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筛选两者结合的综合特征(Comprehensive features,CF)。最后,基于3类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梯度提升回归(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GBR)3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LAI估测模型,比较模型在各生育期的估测精度差异。结果表明:CF有效提高了小麦各生育期LAI估测精度;3种机器学习算法中,GBR更具稳定性,对3类特征均有较好的LAI拟合效果;以植被指数RVI、NDVI和纹理特征NIR_COR、R_MEA作为输入变量,结合GBR算法能够准确估测小麦LAI,所有时期训练集R^(2)为0.91,RMSE为0.45,测试集R^(2)为0.84,RMSE为0.67。本研究可为基于多光谱技术的小麦LAI估测提供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面积指数 无人机多光谱 植被指数 纹理特征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面积指数耦合STEMMUS模型的果园土壤水热特征
7
作者 杨雨萌 高晓东 +1 位作者 邵晓亚 杨敏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6-325,337,共11页
[目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作为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模拟研究的关键参数,其快速动态模拟可解决土壤水-汽-热-气耦合模型STEMMUS(simultaneous transfer of energy, mass and momentum in unsaturated soil)只能使用固定或实... [目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作为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模拟研究的关键参数,其快速动态模拟可解决土壤水-汽-热-气耦合模型STEMMUS(simultaneous transfer of energy, mass and momentum in unsaturated soil)只能使用固定或实测LAI作为输入参数的局限性。[方法]将EPIC模型中的“植物叶面积发育子模块”与STEMMUS模型耦合,采用2019年和2020年子洲县山地苹果试验示范基地苹果生长条件下实测的果树蒸腾、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以评估耦合模型在黄土高原的适用性。[结果]通过优化植物生长参数,耦合叶面积发育子模块后的STEMMUS模型对苹果树蒸腾耗水过程的模拟精度显著提高,率定年和验证年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从原模型的40.2%、61.9%和0.52、0.64 mm/d降低到耦合模型的30.0%、33.2%和0.42、0.38 mm/d。同时,耦合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苹果园的土壤水热动态过程,在率定期和验证期模拟土壤水分体积分数和土壤温度的NRMSE分别为1.4%~32.9%和2.9%~9.5%,MAE分别为0.13~4.26 cm^(3)/cm^(3)、0.34~1.49℃。[结论]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表明耦合模型可准确描述黄土高原苹果园果树叶面积动态生长和生态水文过程,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区果园生态水文过程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STEMMUS 果树蒸腾 土壤水热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河源区植被时空格局的不确定性:叶面积指数产品对比研究
8
作者 罗洢雯 马宁 张永强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541-5556,共16页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青藏高原植被变化显著,整体呈“变绿”之势。然而,前人关于全球尺度的植被变化研究发现,不同卫星遥感产品得到的叶面积指数(LAI)之大小和变化趋势皆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揭示青...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青藏高原植被变化显著,整体呈“变绿”之势。然而,前人关于全球尺度的植被变化研究发现,不同卫星遥感产品得到的叶面积指数(LAI)之大小和变化趋势皆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揭示青藏高原植被时空变化格局的不确定性,不仅是科学评估寒区生态系统如何响应气候变化的前提,还可为未来减小对地卫星观测误差提供参考。据此,研究聚焦青藏高原植被条件较好的东部河源区,揭示三种长时间序列LAI数据产品(GIMMS、GLASS和GLOBMAP)在表征LAI多年均值和变化趋势的异同。就多年均值而言,研究区内三种LAI产品的相对不确定性达到26.19%;在生长季三个阶段中,生长季初期的相对不确定性最大,为32.7%。就1982—2018年间的变化而言,GLOBMAP和GLASS相对增大了25.05%和20.24%,而GIMMS的相对变化仅为3.85%,亦即GLOBMAP和GLASS的“绿化”现象最为明显。对1982—2018年间整个生长季、生长季初期和中期的LAI而言,三种产品变化方向不完全一致的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0%,这一面积比例在生长季末期甚至超过了75%。在各下垫面类型中,草原的LAI相对不确定性最大,平均为37.7%;而森林LAI变化方向不完全一致的比例最大,超过了森林总面积的60%。在缺少大面积实测LAI地面“真值”的情况下,虽然并未揭示具体何种LAI产品精度最高,但结果对学术界有重要启示:在研究植被变化对生态、水文和气候之影响时,需谨慎使用某单独的LAI产品,否则可能得到相反的科学认知。在未来高分辨率卫星观测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的辅助下,LAI产品的不确定性有望进一步减小,这需要遥感、测绘、生态、地理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LAI) 植被变化 不确定性 变化趋势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S-BP的马尾松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
9
作者 毕陈权 石振情 +3 位作者 谭伟 朱玉婷 周浩 程旺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53-60,共8页
叶面积指数(LAI)是反映马尾松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快速、准确、无损地估测马尾松LAI能为马尾松的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使用LAI-2200型植物冠层分析仪获取花溪区马尾松样地LAI数据,结合同期Landsat 8 OLI数据,选择并计算了与LAI密... 叶面积指数(LAI)是反映马尾松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快速、准确、无损地估测马尾松LAI能为马尾松的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使用LAI-2200型植物冠层分析仪获取花溪区马尾松样地LAI数据,结合同期Landsat 8 OLI数据,选择并计算了与LAI密切相关的8种植被指数,分析了各种植被指数与样地实测LAI的相关性,进而使用天牛须搜索(BAS)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马尾松LAI遥感估算模型,以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模型、遗传算法(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粒子群(PSO)优化的BP神经网络为参比模型,以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CPU运行时间为指标评价并比较了模型估算精度。结果表明:全样本数据中,各植被指数均与对应的LAI呈现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都大于0.5;BAS-BP模型在3个样本组中的预测精度和训练速度均高于同期的BP模型、GA-BP模型和PSO-BP模型;3个样本组中BAS-BP模型的LAI预测值与实测值的R^(2)分别为0.6624、0.6949和0.7163,均高于同期的BP模型、GA-BP模型和PSO-BP模型,对应的RMSE分别为0.4181、0.3759和0.3798,训练时间分别为44.24、42.08 s和41.72 s,均小于同期的3种模型。因此,BAS-BP可作为快速、准确估算马尾松LAI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叶面积指数 遥感估算 天牛须搜索(BAS)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数据结合BorutaShap_CatBoost算法的柑橘叶面积指数反演
10
作者 陈治宇 窦世卿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56-65,共10页
为充分利用高光谱数据,提高柑橘LAI的反演精度,以柑橘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数据构建特征集合后,使用BorutaShap对比Boruta进行特征筛选,并分别结合CatBoost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梯度提升树、BP神经网络,4种回归模型构建8种组合模型,经过... 为充分利用高光谱数据,提高柑橘LAI的反演精度,以柑橘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数据构建特征集合后,使用BorutaShap对比Boruta进行特征筛选,并分别结合CatBoost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梯度提升树、BP神经网络,4种回归模型构建8种组合模型,经过贝叶斯调参后进行柑橘LAI反演,通过回归结果的精度评定筛选出反演柑橘LAI的最优模型。结果表明:BorutaShap比Boruta筛选出的波段数量更少,性能更优。在构建的8种组合模型中BorutaShap_CatBoost为反演柑橘LAI的最佳模型,拟合模型与验证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812和0.7762。综上,BorutaShap_CatBoost可对柑橘LAI进行准确预测,生成LAI反演图可为柑橘果树的长势的快速监测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高光谱 BorutaShap CatBoost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便携式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的红壤花生叶片氮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监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俊宝 曹中盛 +2 位作者 孙滨峰 彭忻怡 李艳大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8-12,共5页
通过分析红壤花生不同生育期的生长指标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冠层光谱植被指数间的定量关系,以赣花5号和航花2号这2个花生品种为试验对象,设置4个施氮水平,在花生关键生育期(苗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利用便携式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C... 通过分析红壤花生不同生育期的生长指标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冠层光谱植被指数间的定量关系,以赣花5号和航花2号这2个花生品种为试验对象,设置4个施氮水平,在花生关键生育期(苗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利用便携式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CGMD-402)采集冠层光谱植被指数,并同步取样测定各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叶片氮积累量(LNA)和叶面积指数(LAI),构建基于CGMD-402的红壤花生LNA和LAI监测模型。结果表明:施氮水平会对红壤花生植株的生长产生影响,地上部植株的生物量会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叶片氮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整体上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动态变化特征;花针期与结荚期的花生冠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LAI和LNA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可利用便携式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CGMD-402监测红壤花生的LAI和LNA,为江西省红壤花生的精确施氮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 红壤花生 叶面积指数 叶片氮积累量 监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区4种针叶林有效叶面积指数遥感精细反演及空间分布规律
12
作者 包广道 刘婷 +4 位作者 张忠辉 任志彬 翟畅 丁铭铭 姜雪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138,共12页
[目的]研究快速、准确、宏观获取不同森林类型有效叶面积指数(LAI_(e))的方法,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为中小尺度森林LAI_(e)遥感产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为林业精细化监测和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模拟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手段。[方法]以长白... [目的]研究快速、准确、宏观获取不同森林类型有效叶面积指数(LAI_(e))的方法,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为中小尺度森林LAI_(e)遥感产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为林业精细化监测和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模拟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手段。[方法]以长白山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A多光谱影像,运用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研究区4种针叶林型(长白落叶松、樟子松、红松和红皮云杉)的空间分布;采用区分林型和全样本2种方案,分析样地实测LAI_(e)与7种植被指数(增强植被指数、反红边叶绿素指数、改进简单植被指数、归一化水体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壤调节植被指数、简单植被指数)的相关关系;利用各林型对应的最优植被指数,构建区分林型和全样本LAI_(e)与植被指数的回归模型,并基于验证样本数据对比区分林型模型、全样本模型和PROSAIL模型在LAI_(e)反演中的精度表现;结合地理因子分析4种针叶林型LAI_(e)空间格局及变化规律。[结果]所有样本组中7种植被指数与相对的LAI_(e)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除增强植被指数(EVI)与红松LAI_(e)、简单植被指数(SR)与红皮云杉LAI_(e)外,相关系数均大于0.6,但组间LAI_(e)与不同植被指数相关性具有较大差异;红松、长白落叶松和樟子松LAI_(e)与反红边叶绿素指数(IRECI)相关性最高,红皮云杉、红松LAI_(e)分别与EVI、改进简单植被指数(MSR)相关性最高;4种不同林型模型比全样本模型的R2提高12.7%以上,RMSE降低34.5%;研究区内4种林型LAI_(e)范围在0.37~5.86之间,平均LAI_(e)由高至低依次为红松、长白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红松对海拔、坡度、坡向的变化最为敏感,红皮云杉、樟子松次之,长白落叶松最小。[结论]不同林型LAI_(e)与遥感植被指数的相关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区分林型构建回归模型能够提高LAI_(e)反演精度;区分林型后拟合的线性模型精度整体较PROSAIL模型和全样本模型更高,但LAI_(e)高值区域没有PROSAIL模型表现稳定;4种针叶林型LAI_(e)对地理因子变化的反应差异较大。本研究可为精细区分森林类型的中小尺度针叶林LAI_(e)遥感反演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叶面积指数 针叶树种 森林类型 卫星遥感 空间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波段选择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高光谱遥感估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樊泽华 郭建彪 +6 位作者 孙清博 刘翠平 张士宇 张潇斌 熊淑萍 马新明 冯晔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6-1214,共9页
为提高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的遥感估测精度,以实现其无损快速测定目标,在田块尺度设置多年定点不同冬小麦品种氮梯度试验,测定其不同生育时期冠层高光谱数据和LAI,通过原始冠层光谱数据与一阶导数预处理(first-derivative, FD)组合竞... 为提高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的遥感估测精度,以实现其无损快速测定目标,在田块尺度设置多年定点不同冬小麦品种氮梯度试验,测定其不同生育时期冠层高光谱数据和LAI,通过原始冠层光谱数据与一阶导数预处理(first-derivative, FD)组合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 CARS)、无信息变量消除(unin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 UVE)和随机蛙跳(random frog, RF)三种特征波段选择方法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高光谱估测模型构建。结果表明,一阶导数预处理在简化波段数量和提升模型精度上具有较好作用。经过与全波段数据及六种组合内部建模预测精度对比,RF在简化波段方面效果最好,FD-RF组合筛选波段数量为6个,建模的R^(2)和RMSE分别达到0.850和0.730,预测的R^(2)和RMSE分别为0.704和1.005;FD-CARS组合达到了最佳建模精度,R^(2)和RMSE分别为0.876和0.641;FD-UVE组合达到了最佳预测精度,R^(2)和RMSE分别为0.755和0.672。这说明基于特征波段选择可以进行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高光谱遥感模型建立与有效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高光谱遥感 叶面积指数 特征波段选择 估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叶面积指数精准快速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建舒 申孝军 +5 位作者 衣若晨 李强 苗昊翠 侯献飞 陈军伟 薛铸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4,104,共8页
为探索适用于花生叶面积指数快速精准测量方法,基于田间调查实测数据,分别采用网格法、比叶重法、系数法、AutoCAD法以及扫描法等5种方法计算了花生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并以基于扫描法的估算结果为对照,评价了基于其他4种监测方... 为探索适用于花生叶面积指数快速精准测量方法,基于田间调查实测数据,分别采用网格法、比叶重法、系数法、AutoCAD法以及扫描法等5种方法计算了花生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并以基于扫描法的估算结果为对照,评价了基于其他4种监测方法估算结果的精度,并优化了系数法和比叶重法调查花生叶面积的关键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比叶重法精度较高、监测速度较快、可操作性强,利用比叶重法监测花生叶面积指数,苗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叶片取样数分别为24、30、24和30片,相对误差分别为4.13%、4.07%、0.02%和0.13%,标准均方根误差为7.494%,适宜的干重比系数分别为150.00、143.26、187.58和157.20 cm^(2)/g。比叶重法是适宜于花生叶面积快速精准测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叶面积指数 测定方法 叶面积系数 比叶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IP6模式关于中国叶面积指数对温度和降水变化敏感性的模拟能力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丹云 曾晓东 宋翔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61-1977,共17页
评估地球系统模式对气候和植被的模拟能力是利用地球系统模式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基于观测和遥感数据,本文评估了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18个全球耦合模式对中国生长季温度、降水和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评估地球系统模式对气候和植被的模拟能力是利用地球系统模式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基于观测和遥感数据,本文评估了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18个全球耦合模式对中国生长季温度、降水和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模拟性能。我们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了植被对温度、降水的敏感性,对CMIP6模式关于植被敏感性的模拟能力进行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大部分模式可较好地模拟生长季温度、降水和LAI的气候态空间分布特征,但普遍高估全国平均LAI,且各模式对气候和植被变化趋势的模拟结果存在较大偏差;(2)与观测数据相比,模式关于LAI对温度和降水的敏感性符号模拟能力均表现出对正值区的模拟优于对负值区的模拟,并且典型脆弱区植被敏感性大于中国区域植被敏感性,模式对植被敏感性幅度及其与气候场对应关系的模拟方面存在较大偏差;(3)基于模式在生长季的温度、降水、LAI及其敏感性方面的综合排名,四个模拟性能最佳的模式分别为CanESM5–CanOE、INM–CM5–0、IPSL–CM6–LR和MPI–ESM1–2–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温度 降水 叶面积指数 植被敏感性 历史模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SAIL模型的青贮玉米叶面积指数反演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彦龙 王钧 崔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5-213,共9页
精准且高效地估算区域内的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对于田间管理决策、地物产量预测以及实施精准农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针对多尺度、大范围遥感反演中存在的尺度效应、精度低、普适性差等问题,本文以张掖市民乐县青贮玉米实验田为研究区... 精准且高效地估算区域内的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对于田间管理决策、地物产量预测以及实施精准农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针对多尺度、大范围遥感反演中存在的尺度效应、精度低、普适性差等问题,本文以张掖市民乐县青贮玉米实验田为研究区,选取青贮玉米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8高光谱和Modis多光谱遥感影像,并结合地面实测数据。通过对PROSAIL模型的输入参数进行局部和全局敏感性分析,构建出青贮玉米在多个生育期内的冠层反射率-LAI的查找表和最小寻优代价函数的反演策略,确定研究区域的最佳LAI反演模型,并利用青贮玉米不同生育期内的实测值完成了反演结果的精度验证及线性拟合。结果表明:LAI反演结果总体较好,拟合精度较高,与实测值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拔节期、抽雄期、成熟期最优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5、0.91、0.90;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35、0.58、0.51。因此,基于多源高光谱遥感数据结合PROSAIL模型的反演策略可为作物参数反演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叶面积指数 PROSAIL模型 反演策略 高光谱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的校准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月娇 胡振华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8-316,共9页
为了提高植物冠层分析仪在测量森林叶面积指数时的精度和适用范围,在宁夏六盘山北部,选取不同林分特征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应用凋落物收集法测量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真实的叶面积指数,从而确定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量的叶面积指数的误差范围,... 为了提高植物冠层分析仪在测量森林叶面积指数时的精度和适用范围,在宁夏六盘山北部,选取不同林分特征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应用凋落物收集法测量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真实的叶面积指数,从而确定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量的叶面积指数的误差范围,并进行校准。结果表明:(1)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的叶面积指数为0~2.96,在8—10月呈现减小的趋势。(2)在生长季中期(7—9月)植物冠层分析仪测得的叶面积指数偏小,误差范围在0.03~0.38(1.41%~15.89%),而在生长季末期(10月)的测量值则偏大,误差范围在0.04~0.86(1.67%~90.87%)。(3)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量产生误差与林分郁闭度、林分密度、树高、胸径等密切相关。因此,可通过构建林分特征与叶面积指数的多因素耦合模型,从而提高植物冠层分析仪的测量精度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冠层分析仪 叶面积指数 凋落物收集法 华北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覆盖草地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云峰 任鸿瑞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8-598,共11页
有效估算低覆盖草地叶面积指数(LAI),对监测低覆盖草地生长状况、优化完善草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往针对草地叶面积指数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中高覆盖度草地,对低覆盖草地的研究相对较少。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EE),基于Landsat-8卫星数据提... 有效估算低覆盖草地叶面积指数(LAI),对监测低覆盖草地生长状况、优化完善草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往针对草地叶面积指数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中高覆盖度草地,对低覆盖草地的研究相对较少。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EE),基于Landsat-8卫星数据提取所需特征变量,通过特征变量与叶面积指数的相关性及其在模型中的重要性进行特征优选,确定模型最佳变量个数,以此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探寻适合在低覆盖区草地估算叶面积指数的方法。结果显示,基于相关性特征优选的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r-GBRT)在低覆盖草地估算叶面积指数的效果较好,测试集的R 2为0.686,均方根误差(RMSE)为0.101。结果表明,基于特征优选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在低覆盖条件下估算草地叶面积指数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低覆盖草地 机器学习 特征优选 随机森林 梯度提升回归树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叶面积指数分析气候变化下阿尔泰山泰加林的生长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缘 孙晗 王襄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258-8268,共11页
阿尔泰山泰加林是西西伯利亚泰加林的南缘,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然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泰加林生长稳定性的关键因子尚不明确。利用叶面积指数(LAI)遥感数据,采用LAI基尼系数作为表征生长稳定性的指标,分析了1982—2018年间阿... 阿尔泰山泰加林是西西伯利亚泰加林的南缘,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然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泰加林生长稳定性的关键因子尚不明确。利用叶面积指数(LAI)遥感数据,采用LAI基尼系数作为表征生长稳定性的指标,分析了1982—2018年间阿尔泰山泰加林生长稳定性的变化,并建立多元线性模型分析了气候条件及变化状况、植被生产力、植被高以及植被类型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阿尔泰山地区近38年间潜在蒸散量(PET)所表征的热量条件年际增加趋势显著,稳定性较低,饱和水汽压差(VPD)表征的水分条件年际变化趋势较小,泰加林生长稳定性在气候方面主要受到PET的影响;(2)泰加林生长稳定性在高海拔地区较低,低海拔地区较高,且主要受平均叶面积指数(Mean LAI)所表征的植被生产力的影响,对密林(Mean LAI>2.091)而言,生产力越大、稳定性越低,对疏林(Mean LAI≤2.091)而言,生产力越大、稳定性越高,生物因素影响甚至大于气候因素。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稳定性较低的高海拔地区泰加林未来的生长可能会衰退,而生产力较高的泰加林承担着更多的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降低将导致其面临的威胁也更大。阿尔泰山泰加林作为区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未来的保护应当将重心倾向于高海拔及高生产力的泰加林,以减缓气候变化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加林 气候变化 叶面积指数(LAI) 生长稳定性 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光谱无人机的不同放牧策略对草地叶面积指数变化动态解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嘉慧 余瑞 +2 位作者 王有 李欣 陈荣昊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60-72,共13页
针对海南岛耕地撂荒形成的草地无序放牧较为普遍的现象,以不同放牧方式(轮牧和连续放牧)、不同放牧强度(重度、中度和轻度)进行草地放牧试验,利用多光谱无人机和植被冠层分析仪,获取放牧期间日尺度草地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 针对海南岛耕地撂荒形成的草地无序放牧较为普遍的现象,以不同放牧方式(轮牧和连续放牧)、不同放牧强度(重度、中度和轻度)进行草地放牧试验,利用多光谱无人机和植被冠层分析仪,获取放牧期间日尺度草地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信息,定量分析不同放牧策略对草地叶面积指数及牧牛行为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度放牧条件下的轮牧有利于草地LAI的提升。重度放牧时,轮牧和连续放牧草地的LAI上升的区域占草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21%和12.65%;中度放牧时,轮牧和连续放牧草地的LAI上升的区域占草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2.01%和25.83%;轻度放牧时,轮牧和连续放牧草地的LAI上升的区域占草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1.02%和60.37%。(2)重度放牧条件下,牛的采食时间占比始终最高,随着采食时间占比的增加,草地LAI的减少量也随之增加,但当采食时间占比增加至70.88%~73.42%时,草地LAI的减少量逐渐降低。此时,草地叶面积指数下降到初始状态(第一天啃食前)的79.60%~79.90%,即牛的啃食量已经到达了草地LAI当日能够供给的极限,当超过这个极限时,草地可食用牧草大幅减少,牲畜个体采食竞争加剧,同时牛的啃食行为时间占比大大提高。研究结果有助于优选出牧场尺度下最佳的草畜管理措施,为热带草地畜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新的角度提供理论方法和决策支撑,助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策略 草地 叶面积指数 多光谱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