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群体生长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杜世州
乔玉强
李玮
陈欢
赵竹
张向前
曹承富
-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1-238,共8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4B09
2011BAD16B06)
+1 种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2)
院长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3B0203)
-
文摘
为了解安徽省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群体生长指标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于2011-2014年度,以当地种植面积较大、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小麦品种济麦22和皖麦5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和播种密度对小麦群体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年度间比较,2013-2014年度的小麦产量较高;播期为10月3日时,两个小麦品种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均以密度为210×104株·hm-2处理产量最高;播期为10月15日时,两个小麦品种的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均以密度为330×104株·hm-2处理产量最高。早播(10月3日)处理的小麦,叶面积持续时间较长;播期相同时,小麦的叶面积持续时间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净同化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小麦群体生长率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叶面积指数的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麦籽粒产量与其叶面积持续时间和群体生长率的相关性极显著,与净同化率呈显著负相关。本试验条件下,两个小麦品种均以10月3日播种、密度为210×104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
-
关键词
超高产小麦
叶面积持续时间
叶面积指数增长率
净同化率
群体生长率
-
Keywords
Super-high-yielding wheat
Leaf area duration
LAI relative growth rate
Net assimilation rate
Crop growth rate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