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叶酰多聚谷氨酸合成酶和γ-谷氨酰水解酶基因表达与大剂量甲氨蝶呤疗效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越 文飞球 +3 位作者 陈小文 麦惠容 袁秀丽 李长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436-440,共5页
目的研究叶酰多聚谷氨酸合成酶(FPGS)、γ-谷氨酰水解酶(GGH)基因表达水平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和正常儿童中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不同基因表达水平与大剂量甲氨蝶呤(MTX)疗效、毒副作用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深圳市儿童医院(... 目的研究叶酰多聚谷氨酸合成酶(FPGS)、γ-谷氨酰水解酶(GGH)基因表达水平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和正常儿童中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不同基因表达水平与大剂量甲氨蝶呤(MTX)疗效、毒副作用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深圳市儿童医院(我院)血液科收治的ALL初诊且接受大剂量MTX化疗患儿为ALL组,以非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儿童为对照组;采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RT-PCR检测ALL组骨髓和对照组外周血中FPGS与GGH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比较ALL组和对照组FPGS与GGH基因表达水平差异。进一步按照ALL组FPGS、GGH基因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分为相应的高表达亚组和低表达亚组,分析FPGS、GGH不同表达亚组MTX疗效、毒副作用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61例ALL患儿进入分析,男39例,女22例,平均年龄4.6岁;对照组纳入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岁。ALL组FPGS、GGH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及其比值中位数(P25~P75)分别为14.14(6.52~27.31)、9.34(4.97~14.22)和1.74(0.76~2.91),对照组分别为0.59(0.3~1.23)、3.00(0.94~5.26)和0.26(0.13~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FPGS高表达和低表达亚组复发率分别为3.7%(1/27)和2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S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增加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OR=4.17,95%CI:1.65~10.52,P=0.003)。GGH基因高表达水平增加肝毒性的风险(OR=5.61,95%CI:1.14~27.47,P=0.033)。未观察到FPGS/GGH比值对MTX疗效及毒副作用的影响。结论 ALL患儿FPGS、GGH基因表达水平及其比值高于正常儿童;FPGS基因表达水平对ALL患儿大剂量MTX疗效及毒副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酰多聚谷氨酸合成酶 γ-谷氨水解酶 基因表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叶酰聚谷氨酸合成酶对低氮胁迫下叶酸突变体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金凤 孟红岩 +1 位作者 张春义 姜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1,共5页
为了解低氮胁迫下质体定位的叶酰聚谷氨酸合成酶(DFB)对同工酶(DFC)功能缺失作用,通过在拟南芥dfc突变体中过表达DFB,分析低氮条件下过表达DFB拟南芥的主根长度、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及叶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低氮环境和dfc背景... 为了解低氮胁迫下质体定位的叶酰聚谷氨酸合成酶(DFB)对同工酶(DFC)功能缺失作用,通过在拟南芥dfc突变体中过表达DFB,分析低氮条件下过表达DFB拟南芥的主根长度、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及叶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低氮环境和dfc背景下,过表达DFB的拟南芥主根长恢复至野生型拟南芥的65%~131%,叶酸和氮代谢相关基因的RT-PCR电泳条带亮度与野生型拟南芥相似,5-甲酰四氢叶酸含量增加至野生型拟南芥的90%~116%。表明,在低氮胁迫条件下DFB在一定程度上能对DFC的缺失起到弥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合成酶 低氮胁迫 根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叶酰聚谷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3
作者 任艳红 邓云松 +3 位作者 徐大顺 邓娜 侯志伟 王茜龄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1-668,共8页
对桑树叶酰聚谷氨酸合成酶(folylpolyglutamate synthetase,FPGS)基因进行克隆,获得2个桑树FPGS基因(分别命名为MaFPGS1和MaFPGS2),其编码区分别编码543、558个氨基酸,推导蛋白质分子质量分别为60.3和61.8 kD,pI值分别为5.73和6.02。MaF... 对桑树叶酰聚谷氨酸合成酶(folylpolyglutamate synthetase,FPGS)基因进行克隆,获得2个桑树FPGS基因(分别命名为MaFPGS1和MaFPGS2),其编码区分别编码543、558个氨基酸,推导蛋白质分子质量分别为60.3和61.8 kD,pI值分别为5.73和6.02。MaFPGS1与MaFPGS2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约为49.80%,MaFPGS1与川桑同源蛋白FPGS(XP_010108389.1)的序列相似度为97.60%,MaFPGS2与川桑同源蛋白FPGSiX4(XP_024025432.1)的序列相似度为91.79%。MaFPGS1和MaFPGS2各自聚在1个分支,二者与枣(Ziziphus jujuba)的FPGS亲缘关系都最近。MaFPGS1和MaFPGS2在桑树嫩叶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表达量最低。在桑树种子萌发过程中,MaFPGS1的表达量比MaFPGS2更高,且在吸水后10 d子叶完全展开时达到最高。在桑树离体再生根系中,MaFPGS2的表达量比MaFPGS2更高,且在诱导7 d后表达就明显上调,而MaFPGS1的表达在诱导15 d后才显著上调,推测MaFPGS可能参与根系形成。桑树再生植株受到轻度低氮胁迫时,MaFPGS的表达量显著增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MaFPGS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谷氨酸合成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D1及FPGS和GGH基因多态性对大剂量甲氨蝶呤中枢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琴 何劲松 +3 位作者 陈娟 赵秋玲 杨琳 谢瑞祥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1)、叶酰多聚谷氨酸合成酶(FPGS)和γ-谷氨酰水解酶(GGH)的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枢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接受HD-MTX化疗的原发中枢或中枢转移的NHL...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1)、叶酰多聚谷氨酸合成酶(FPGS)和γ-谷氨酰水解酶(GGH)的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枢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接受HD-MTX化疗的原发中枢或中枢转移的NHL患者共71例,用Sequenom 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检测MTHFD1、FPGS和GGH的基因型分布情况,根据卢加诺缓解标准评价用药后的中枢治疗效果,用SPSS 22.0版软件分析MTHFD1、FPGS和GGH基因型对疗效的影响。结果MTHFD1 rs2236225基因分型与疗效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1),FPGS rs10106和GGH rs1800909基因多态性对疗效无影响(P>0.05);纳入年龄、性别、疾病分期、MTX剂量等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MTHFD1 rs2236225基因分型与疗效仍有显著相关性(P=0.023)。结论MTHFD1的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MTX的中枢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确定;未观察到FPGS、GGH基因多态性与MTX疗效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非霍奇金淋巴瘤 亚甲基四氢酸脱氢酶 叶酰多聚谷氨酸合成酶 γ-谷氨水解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