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常见园林植物滞尘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殷卓君 沈小雪 +5 位作者 李瑞利 高辉辉 于凌云 周琳 吴海轮 曹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1-1090,共10页
以深圳市6种常见的园林植物为对象,研究其单位面积滞尘量及其粒径组成特征,探究植物叶片表面的微观形貌结构以及滞留颗粒物的组分和分布特征,分析气象因子对植物滞尘的影响。结果表明:1)6种园林植物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排序为黄金榕(0.74... 以深圳市6种常见的园林植物为对象,研究其单位面积滞尘量及其粒径组成特征,探究植物叶片表面的微观形貌结构以及滞留颗粒物的组分和分布特征,分析气象因子对植物滞尘的影响。结果表明:1)6种园林植物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排序为黄金榕(0.74±0.21 g/m2)>鹅掌藤(0.42±0.26 g/m2)>对叶榕(0.24±0.26 g/m2)>龙船花(0.20±0.07 g/m2)>沿阶草(0.18±0.10 g/m2)>鸡蛋花(0.15±0.10 g/m2);2)6种园林植物滞尘以粒径α>10μm的颗粒物为主,质量占比为59.21%~88.92%(黄金榕除外),鹅掌藤对α>10μm颗粒物的滞尘能力最强(0.34±0.20 g/m2),黄金榕对3μm<α<10μm(0.51±0.15 g/m2)和0.15μm<α<3μm(0.14±0.07 g/m2)颗粒物的滞留能力最强;3)6种园林植物叶表面的气孔、褶皱、沟槽、絮状凸起和绒毛等微观形貌有利于叶片对颗粒物的截留,叶片滞留颗粒物的元素组成主要为O,Si和Al;4)6种园林植物叶表滞留的大颗粒物(α>10μm)易受风速和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深圳市园林植物配置具有指导意义,并可为通过植物滞尘效应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面积滞尘量 园林植物 叶表面微观结构 颗粒物径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