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叶表蜡质检测及其与农艺性状和抗逆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贤武 王伦旺 +3 位作者 邓宇弛 廖江雄 谭芳 经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12-1721,共10页
【目的】初步筛选适宜的甘蔗叶表蜡质检测方法,并探讨甘蔗野生资源与栽培品系(种)叶表蜡质含量的差异及叶表蜡质与农艺性状、抗逆表现的关系,以期为辅助甘蔗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39份甘蔗野生材料和12份甘蔗栽培品系(种)为试... 【目的】初步筛选适宜的甘蔗叶表蜡质检测方法,并探讨甘蔗野生资源与栽培品系(种)叶表蜡质含量的差异及叶表蜡质与农艺性状、抗逆表现的关系,以期为辅助甘蔗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39份甘蔗野生材料和12份甘蔗栽培品系(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浸提时间和采样部位的甘蔗叶表蜡质含量,并结合农艺性状指标、产量、蔗糖分及抗性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氯仿浸提30 s处理的蜡质含量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同一甘蔗品系(种)3个叶位间叶表蜡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甘蔗品系(种)+1叶叶表蜡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下同)。39份甘蔗野生材料间叶表蜡质含量差异显著,割手密92_3叶表蜡质含量(18.8 mg/g)最高,割手密87_6(2)叶表蜡质含量(8.3 mg/g)最低。参试品系(种)GT08-223和GT08-68叶表蜡质含量(均为8.1 mg/g)最高,GT08-13叶表蜡质含量(3.9 mg/g)最低。不同甘蔗材料群体间株高等性状均差异明显。各参试品系(种)中,GT08-120宿根蔗产量最高,ROC22、GT08-13、GT08-223和GT08-68较抗梢腐病,GT08-56、GT08-120和GT08-68受霜冻影响较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甘蔗的叶表蜡质含量均与叶长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聚类分析可将不同甘蔗材料均分成两大类,聚类结果与多年试验结果高度一致。【结论】甘蔗叶表蜡质含量的检测以采用氯仿浸提甘蔗+1叶30 s较适宜。野生材料叶表蜡质含量明显高于栽培品系(种),叶片较短的甘蔗叶表蜡质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叶表蜡质 农艺性状 耐寒性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份割手密叶表蜡质含量及其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贤武 廖江雄 +2 位作者 邓宇弛 经艳 王伦旺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2期80-83,共4页
分析38份割手密叶表蜡质含量及其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割手密叶表蜡质含量的变化范围为7.5~19.3 mg/g,平均值为12.0 mg/g,变异系数为16.4%,多样性指数为1.9,说明割手密叶表蜡质有一定的变异潜力。9个调查性状的变异系数为8.2%... 分析38份割手密叶表蜡质含量及其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割手密叶表蜡质含量的变化范围为7.5~19.3 mg/g,平均值为12.0 mg/g,变异系数为16.4%,多样性指数为1.9,说明割手密叶表蜡质有一定的变异潜力。9个调查性状的变异系数为8.2%~66.4%,多样性指数为0.4~2.1,说明割手密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割手密叶表蜡质含量与叶长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合株高、茎径、单茎等性状因素,割手密92_3、83_21、92_4、87_23、38_3、92_9、87_10可以作为叶表蜡质的研究材料进行重点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手密 叶表蜡质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乐果、吡虫啉和苦参碱对大叶黄杨蜡质层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永亮 杨玉武 +1 位作者 刘立杰 曲爱军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0,共2页
试验选用了氧化乐果、吡虫啉和苦参碱作为胁迫因子,喷施到大叶黄杨叶片上,利用氯仿法测定了大叶黄杨叶表蜡质层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农药对大叶黄杨蜡质层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以氧化乐果影响较大,其次是吡虫啉,苦参碱影响较轻,3种农... 试验选用了氧化乐果、吡虫啉和苦参碱作为胁迫因子,喷施到大叶黄杨叶片上,利用氯仿法测定了大叶黄杨叶表蜡质层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农药对大叶黄杨蜡质层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以氧化乐果影响较大,其次是吡虫啉,苦参碱影响较轻,3种农药均导致大叶黄杨蜡质层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乐果 吡虫啉 苦参碱 大叶黄杨 叶表蜡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