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源毛竹叶表叶绿素浓度动态 被引量:17
1
作者 邱尔发 陈存及 +1 位作者 梁一池 陈东海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2-315,共4页
通过对 9个毛竹种源叶表叶绿素 a、b及总量浓度的分析 ,结果表明各种源叶表叶绿素 a浓度和总浓度都以北带 >南带 >中带 ,而叶绿素 b的浓度为南带 >北带 >中带 ,不同种源叶表叶绿素浓度达到高峰值的时间不同 ;各月份叶表叶绿... 通过对 9个毛竹种源叶表叶绿素 a、b及总量浓度的分析 ,结果表明各种源叶表叶绿素 a浓度和总浓度都以北带 >南带 >中带 ,而叶绿素 b的浓度为南带 >北带 >中带 ,不同种源叶表叶绿素浓度达到高峰值的时间不同 ;各月份叶表叶绿素 a/b的比值变化与叶绿素各组分浓度的变化相反 ,总体上呈现出“高 -低 -高”的变化趋势 .叶表叶绿素浓度与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率、枝条含水率、胸径等因子相关显著 ,叶表叶绿素 a/b与种源的经度显著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叶表叶绿素 浓度动态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不同生态区域烤后烟叶表面提取物差异及其对烟叶风格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章海 李继新 +2 位作者 潘文杰 梁贵林 朱显灵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共5页
为了探讨烟叶表面提取物与烟叶风格的关系,研究了贵州5个不同生态条件下烟叶表面提取物差异及其对烟叶风格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不同生态烟叶表面提取物无论烷烃类,还是萜烯类均存在明显差异。烤后烟叶表面提取物对烟叶芳香类型有一定... 为了探讨烟叶表面提取物与烟叶风格的关系,研究了贵州5个不同生态条件下烟叶表面提取物差异及其对烟叶风格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不同生态烟叶表面提取物无论烷烃类,还是萜烯类均存在明显差异。烤后烟叶表面提取物对烟叶芳香类型有一定的影响,对香气量影响较大;缺少烟叶表面提取物,部分芳香类型会缺失,香气丰富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叶表提取物 腺毛分泌物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苏北8种常绿乔木吸滞颗粒物能力与叶表微结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宇 张楠 +2 位作者 王晓立 周力行 韩浩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87,127,共9页
以冬季苏北地区8种常绿乔木(枇杷、石楠、龙柏、桂花、广玉兰、雪松、大叶女贞、香樟)为对象,采用水洗-滤膜法测定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PM、PM_(>10)、PM_(2.5~10)、PM_(2.5))吸滞量,并用S-3000N型扫描电镜观察叶表微结构特征。结... 以冬季苏北地区8种常绿乔木(枇杷、石楠、龙柏、桂花、广玉兰、雪松、大叶女贞、香樟)为对象,采用水洗-滤膜法测定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PM、PM_(>10)、PM_(2.5~10)、PM_(2.5))吸滞量,并用S-3000N型扫描电镜观察叶表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8种常绿乔木单位叶面积的PM、PM_(>10)、PM_(2.5~10)、PM_(2.5)吸滞量分别为0.5531~3.8396、0.4683~3.4867、0.0631~0.2558、0.0218~0.1810 g·m^(-2);PM_(>10)、PM_(2.5~10)、PM_(2.5)吸滞量分别占PM质量的85.68%、9.22%、5.10%;叶片有多条线状突起,皱褶较多,气孔较密集的枇杷、石楠、龙柏单位叶面积滞留颗粒物能力较强;叶面光滑平整的大叶女贞、香樟吸滞颗粒物能力较弱;叶面有较厚蜡质层、沟壑较少、气孔密集的雪松对粒径越小的颗粒物吸滞能力表现越优;沟壑投影面积增大能显著提高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滞量;保卫细胞面积与PM和PM_(>10)吸滞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气孔密度与PM_(2.5~10)和PM_(2.5)吸滞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沟壑投影面积、保卫细胞面积、气孔密度等叶片微结构是调控冬季8种常绿乔木叶片颗粒物吸滞能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常绿乔木 叶表微结构 苏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叶表腺毛密度与白粉病发生关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彩云 王凤龙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98,共4页
以4种叶表腺毛密度有明显差异的烤烟品种为供试植物材料,分析了烟草叶表腺毛密度对白粉病发生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4种供试烟草旺长期植株中部叶片的叶表腺毛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大白筋599(6.3个/视野)、云烟85(5.... 以4种叶表腺毛密度有明显差异的烤烟品种为供试植物材料,分析了烟草叶表腺毛密度对白粉病发生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4种供试烟草旺长期植株中部叶片的叶表腺毛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大白筋599(6.3个/视野)、云烟85(5.6个/视野)、CF205(3.4个/视野)、革新3号(3.2个/视野),且大白筋599和云烟85的腺毛密度显著大于CF205和革新3号(P<0.05),充分发病后,大白筋599和云烟85叶片上的白粉病发生程度则极显著低于CF205和革新3号(P<0.01)。这表明烟草叶表腺毛密度越大,其白粉病发生程度越轻,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腺毛及其分泌物对烟草叶表物理性状的修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腺毛密度 白粉病 发病程度 叶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激素对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叶表结构、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琨 金忠民 +7 位作者 张军 张超 黄荣雁 李帅 王巍 钟玥 昌澳翔 李晓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17-2424,共8页
为探讨外源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hydrochloride,6-BA)、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 3)对白粉菌的抗病效果,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幼苗为材料,先行喷施外源6-BA和GA 3,再接种106个分生孢子·mL^(-1)的... 为探讨外源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hydrochloride,6-BA)、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 3)对白粉菌的抗病效果,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幼苗为材料,先行喷施外源6-BA和GA 3,再接种106个分生孢子·mL^(-1)的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DC.ex Merat)悬浮液。统计其发病率,病情指数;测定光合特性、气孔等指标。结果表明:外源6-BA,GA 3均可提高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性,随着处理浓度增加病情指数、发病率、气孔长度和Ci均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Pn,Gs,Tr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当A2处理‘优异’抗病效果达到41.41%,‘公园’抗病效果达到31.44%;气孔开度最大,气孔长度、气孔长宽比、胞间CO_(2)浓度下降最多,Pn,Gs,Tr增加最多。抗病效果与Pn,Gs,Tr呈极显著正相关。外源激素促进蒸腾和气孔开放,增强捕捉和利用光能的能力,进而维持草地早熟禾在白粉病菌胁迫下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外源激素 白粉病 叶表超微结构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桐属叶表毛状体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惠蓉 陈志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90-193,T002,共5页
泡桐(属)是原产中国的著名速生树种,有关这一属植物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注意到了不同的种在叶表皮毛特征上的差异,包括毛的有无、疏密及是否粘手等等。但叶片被毛的类型与疏密因苗期叶与大树叶、幼叶与成熟叶、小... 泡桐(属)是原产中国的著名速生树种,有关这一属植物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注意到了不同的种在叶表皮毛特征上的差异,包括毛的有无、疏密及是否粘手等等。但叶片被毛的类型与疏密因苗期叶与大树叶、幼叶与成熟叶、小枝下部叶与上部叶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以大树上小枝中上部的成熟叶被毛类型最为稳定,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严格采用这一部位的泡桐叶进行系统研究;其次,在方法上,以前的观察基本限于光学显微镜甚至扩大镜。Theobald对玄参科的叶表毛状体扫描电镜观察只注意到腺毛的有无,《植物学实验图说》上也只是刊出几幅泡桐叶表毛状体的图像,均未作扫描电镜下的系统研究;同时,由于对毛状体没有采用统一的中文名,有时在同一本书中一种毛状体出现多个名称,这就难免引起混乱。本试验针对以上问题,在扫描电镜下对10种泡桐成熟叶同一部位的毛状体进行了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属 叶表 毛状体 形态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凤梨叶片蜡质成分及叶表结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桂灵 张伟 李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2-696,704,共6页
空气凤梨是一类依靠叶片吸收水分和养分的特殊植物类群。为进一步探讨其叶片功能,以五种空气凤梨为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了其叶表结构和蜡质成分。结果表明空气凤梨叶表面覆盖有白色、蜡质、葵花状... 空气凤梨是一类依靠叶片吸收水分和养分的特殊植物类群。为进一步探讨其叶片功能,以五种空气凤梨为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了其叶表结构和蜡质成分。结果表明空气凤梨叶表面覆盖有白色、蜡质、葵花状的鳞片,由翼状细胞、环状细胞和碟状细胞三种细胞构成。叶片蜡质成分中以低极性的烃、醇、酮、酯等物质为主,可起到有效减少水分散失的作用。对五种空气凤梨叶片蜡质成分总含量分析表明,小精灵空气凤梨﹥贝克利空气凤梨﹥维路提拉空气凤梨﹥女王头空气凤梨﹥电卷烫空气凤梨。而相关性分析则表明,蜡质成分总含量与空气凤梨鳞片总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暗示空气凤梨叶片蜡质成分主要存在于叶表的鳞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植物 叶表鳞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蜡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叶表腺毛与烟草白粉病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彩云 王凤龙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5-136,共2页
结合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详细分析了烟草白粉病发生危害特点、白粉病菌孢子侵染时的有序分化过程及其对寄主表面性状的识别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烟草叶表腺毛与烟草白粉病发生的关系、烟草叶表腺毛对烟草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及其机理。
关键词 烟草 叶表腺毛 白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叶表附属物对大气颗粒物滞留及再悬浮的影响研究:以空气凤梨为例
9
作者 张伟 张瑞文 +1 位作者 郑桂灵 李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4-452,共9页
植物叶表附属物是与大气颗粒物最先接触的结构,但现在少有研究表明这些特殊结构是如何影响大气颗粒物的滞留的。因此,本研究以具有典型叶表面附属物-鳞片的植物-空气凤梨维路提拉为实验对象,通过人工去除鳞片,比较鳞片的有无对其叶片滞... 植物叶表附属物是与大气颗粒物最先接触的结构,但现在少有研究表明这些特殊结构是如何影响大气颗粒物的滞留的。因此,本研究以具有典型叶表面附属物-鳞片的植物-空气凤梨维路提拉为实验对象,通过人工去除鳞片,比较鳞片的有无对其叶片滞尘量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时间、不同风力强度条件下其叶片表面所滞留的大气颗粒物再悬浮的比例。结果表明,未去除叶表鳞片的维路提拉的最大滞尘量(23.24±0.11 g·m^(-2))和自然滞尘量(10.22±0.92 g·m^(-2))均显著高于去除鳞片的植株(P<0.05)。大气颗粒物沉降到叶片表面后,在风力作用下,去除鳞片的空气凤梨植株上超过99.0%的粉尘会被吹起,而未去除鳞片的空气凤梨植株上这一比例仅有28.1%。而且,鳞片去除的越多,大气颗粒物的再悬浮比例越大。以上结果表明维路提拉叶表鳞片对大气颗粒物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总滞尘量上,而且体现在大气颗粒物的再悬浮过程中,它会有效降低沉降于叶表面颗粒物的再悬浮,起着促进颗粒物滞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植物 大气污染 叶表附属物 再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市入侵植物肿柄菊和本土植物总状山蚂蝗叶表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10
作者 李伟 何淑嫱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6,共7页
通过对普洱本土植物总状山蚂蝗和入侵植物肿柄菊叶表真菌混合基因组DNA的提取、18SrRNA片段的扩增、克隆筛选及测序分析等方法,构建了2种植物叶表真菌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肿柄菊和不同采集地的总状山蚂蝗叶表均生活着一些属于刺盾... 通过对普洱本土植物总状山蚂蝗和入侵植物肿柄菊叶表真菌混合基因组DNA的提取、18SrRNA片段的扩增、克隆筛选及测序分析等方法,构建了2种植物叶表真菌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肿柄菊和不同采集地的总状山蚂蝗叶表均生活着一些属于刺盾炱亚纲和异担子菌亚纲的真菌种类。但相对于独立生长的总状山蚂蝗,与肿柄菊共享小生境的总状山蚂蝗叶表共有真菌种类大多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且肿柄菊和总状山蚂蝗叶表各自生活着一些在种类和功能上均存在差异性的真菌种类,其中生活于肿柄菊叶表的海枣粉座菌可能通过对本土植物的抑制作用来协助肿柄菊的入侵,因此未来研究应深入探索叶表微生物与植物入侵的关系以及相关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柄菊 总状山蚂蝗 入侵植物 叶表真菌多样性 普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不同生态产区有机烟烤后烟叶表面提取物的含量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余湘 潘文杰 +5 位作者 陈懿 朱显灵 陈伟 徐增汉 李洪勋 李章海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7,共4页
为摸清贵州不同生态产区烤后烟叶的品质情况,对采自贵州省种植有机烟的贵定县、道真县、兴义市、威宁县、天柱县的烤后有机烟叶的腺毛分泌物及其降解产物和叶表烷烃类蜡质成分含量进行了检测,并采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 为摸清贵州不同生态产区烤后烟叶的品质情况,对采自贵州省种植有机烟的贵定县、道真县、兴义市、威宁县、天柱县的烤后有机烟叶的腺毛分泌物及其降解产物和叶表烷烃类蜡质成分含量进行了检测,并采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5个不同生态产区烤后烟叶腺毛分泌物及其降解产物和叶表烷烃类蜡质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烤后烟叶腺毛分泌物及其降解产物的总量在道真和贵定点的烟叶明显高于天柱、兴义和威宁点,叶表烷烃类蜡质成分总量道真、兴义和威宁点的明显高于天柱和贵定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有机烟叶 叶表提取物 腺毛分泌物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叶表蜡质检测及其与农艺性状和抗逆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贤武 王伦旺 +3 位作者 邓宇弛 廖江雄 谭芳 经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12-1721,共10页
【目的】初步筛选适宜的甘蔗叶表蜡质检测方法,并探讨甘蔗野生资源与栽培品系(种)叶表蜡质含量的差异及叶表蜡质与农艺性状、抗逆表现的关系,以期为辅助甘蔗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39份甘蔗野生材料和12份甘蔗栽培品系(种)为试... 【目的】初步筛选适宜的甘蔗叶表蜡质检测方法,并探讨甘蔗野生资源与栽培品系(种)叶表蜡质含量的差异及叶表蜡质与农艺性状、抗逆表现的关系,以期为辅助甘蔗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39份甘蔗野生材料和12份甘蔗栽培品系(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浸提时间和采样部位的甘蔗叶表蜡质含量,并结合农艺性状指标、产量、蔗糖分及抗性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氯仿浸提30 s处理的蜡质含量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同一甘蔗品系(种)3个叶位间叶表蜡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甘蔗品系(种)+1叶叶表蜡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下同)。39份甘蔗野生材料间叶表蜡质含量差异显著,割手密92_3叶表蜡质含量(18.8 mg/g)最高,割手密87_6(2)叶表蜡质含量(8.3 mg/g)最低。参试品系(种)GT08-223和GT08-68叶表蜡质含量(均为8.1 mg/g)最高,GT08-13叶表蜡质含量(3.9 mg/g)最低。不同甘蔗材料群体间株高等性状均差异明显。各参试品系(种)中,GT08-120宿根蔗产量最高,ROC22、GT08-13、GT08-223和GT08-68较抗梢腐病,GT08-56、GT08-120和GT08-68受霜冻影响较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甘蔗的叶表蜡质含量均与叶长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聚类分析可将不同甘蔗材料均分成两大类,聚类结果与多年试验结果高度一致。【结论】甘蔗叶表蜡质含量的检测以采用氯仿浸提甘蔗+1叶30 s较适宜。野生材料叶表蜡质含量明显高于栽培品系(种),叶片较短的甘蔗叶表蜡质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叶表蜡质 农艺性状 耐寒性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叶刺槐半同胞子代叶片的滞尘能力及叶表SEM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立人 刘宠 +5 位作者 张军 柳俊明 王立成 李清泉 杨敏生 李彦慧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4-131,共8页
以单叶刺槐母本(A1-1)及6个叶形产生明显变异的半同胞子代无性系(A20-5、B24-3、C24-2、B23-1、C24-1、C23-1)新鲜叶片为材料,测定各样本的单位叶面积总颗粒物滞留量、颗粒物粒径分析及叶表微观结构SEM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与滞尘... 以单叶刺槐母本(A1-1)及6个叶形产生明显变异的半同胞子代无性系(A20-5、B24-3、C24-2、B23-1、C24-1、C23-1)新鲜叶片为材料,测定各样本的单位叶面积总颗粒物滞留量、颗粒物粒径分析及叶表微观结构SEM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与滞尘能力相关的叶形及SEM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依据各样本滞尘指标的隶属度均值对滞尘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子代B23-1对空气中总颗粒物的滞留能力最强,C24-1对PM2.5的滞留能力最强,A20-5对PM2.5-10及PM>10的滞留能力最强;部分叶形及SEM特征指标与滞尘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综合评价滞尘能力,全部样本可分为4类,第Ⅰ类为B23-1,滞尘能力强;第Ⅱ类为C24-1,滞尘能力较强;第Ⅲ类包括母本、A20-5、C23-1、C24-2,滞尘能力中等;第Ⅳ类为B24-3,滞尘能力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刺槐 粒径分析 叶表SEM特征 滞尘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份割手密叶表蜡质含量及其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贤武 廖江雄 +2 位作者 邓宇弛 经艳 王伦旺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2期80-83,共4页
分析38份割手密叶表蜡质含量及其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割手密叶表蜡质含量的变化范围为7.5~19.3 mg/g,平均值为12.0 mg/g,变异系数为16.4%,多样性指数为1.9,说明割手密叶表蜡质有一定的变异潜力。9个调查性状的变异系数为8.2%... 分析38份割手密叶表蜡质含量及其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割手密叶表蜡质含量的变化范围为7.5~19.3 mg/g,平均值为12.0 mg/g,变异系数为16.4%,多样性指数为1.9,说明割手密叶表蜡质有一定的变异潜力。9个调查性状的变异系数为8.2%~66.4%,多样性指数为0.4~2.1,说明割手密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割手密叶表蜡质含量与叶长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合株高、茎径、单茎等性状因素,割手密92_3、83_21、92_4、87_23、38_3、92_9、87_10可以作为叶表蜡质的研究材料进行重点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手密 叶表蜡质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叶表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贵云 孙学广 +2 位作者 郑炀 郭其强 丁贵杰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8-324,共7页
为发掘对林木生长发育有利的优良微生物资源,并筛选适合叶表微生物的收集方法,以马尾松针叶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悬摇法和超声波法收集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MUSCLE和Qiime软件研究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 为发掘对林木生长发育有利的优良微生物资源,并筛选适合叶表微生物的收集方法,以马尾松针叶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悬摇法和超声波法收集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MUSCLE和Qiime软件研究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扫描电镜观测结果显示,马尾松针叶表面定殖有大量微生物,包括真菌(菌丝及孢子)和细菌。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物种丰富,包含细菌运算分类单位(OTUs)490个,真菌OTUs 1273个。马尾松叶表细菌以未分类的蓝细菌属(unidentified_Cyanobacteria)(36.53%)、未分类的拜叶林克氏菌属(unidentified_Beijerinckia)(28.60%)、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2.35%)为优势属;叶表真菌以枝孢属(Cladosporium)(2.45%)、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0.92%)、无头孢菌属(Capnobotryella)(0.91%)为优势属。针对叶表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表明,悬摇法和超声波法均有较高的物种检出度;在叶表真菌多样性的研究中超声波法优于悬摇法,但超声波法样品间数据变异性较大,测定结果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叶表微生物 细菌多样性 真菌多样性 扩增子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污染程度下树种滞尘能力与叶表微形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军梦 汪安印 +3 位作者 王翼飞 贺丹 李永华 董娜琳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5期16-21,37,共7页
为筛选出适合郑州市种植的滞尘能力强的园林绿化树种,提升城市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应用分级滤膜过滤法,测定郑州市3个不同污染程度下的5种园林绿化树种单位叶面积滞留的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_(10)、PM_(2.5))含量,并通过超景深光学显... 为筛选出适合郑州市种植的滞尘能力强的园林绿化树种,提升城市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应用分级滤膜过滤法,测定郑州市3个不同污染程度下的5种园林绿化树种单位叶面积滞留的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_(10)、PM_(2.5))含量,并通过超景深光学显微镜观察5种园林树种叶表面微结构和颗粒物分布。结果表明,滞尘能力最强的树种为枇杷和石楠,滞尘能力最弱的树种为海桐,石楠滞留PM_(10)和PM_(2.5)的能力很强,大叶黄杨对大颗粒物(TSP)滞留能力更显著。同种植物在不同污染程度下的颗粒物滞留量不同,树种的颗粒物滞留量随污染程度增加而增加。叶表粗糙,毛状体数量多,叶片沟槽和中脉明显的树种其滞尘能力强,而叶表光滑无毛,叶片平整的树种滞尘能力较弱。叶表颗粒物主要分布在中脉或中脉周围,远离中脉区域则颗粒物滞留量较少或颗粒物分布较分散。根据不同污染程度下5种树种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和叶表面形态结构,得出滞尘能力较强的树种为枇杷和石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尘能力 叶表微形态 颗粒物滞留量 污染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乐果和阿维菌素对大叶黄杨叶表蜡质层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永亮 杨玉武 曲爱军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29,共2页
选用阿维菌素和氧化乐果喷施到大叶黄杨上,利用氯仿法测定了大叶黄杨叶表的蜡质含量。其结果表明,供试农药对大叶黄杨叶表蜡质层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以阿维菌素影响较大,氧化乐果影响较小。
关键词 阿维菌素 氧化乐果 大叶黄杨 叶表 蜡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叶小檗生理、光合特性及叶表微形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荣雁 孟维珊 +7 位作者 朱琨 刘殿辉 赵竹婷 路程伟 孙正轩 唐宽宇 周佳奇 程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6-1392,共7页
为探究细叶小檗(Berberis poiretii Schneid.)抗干旱能力,本研究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对细叶小檗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轻度、中度、重度干旱胁迫下细叶小檗幼苗生理、光合及叶表微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细... 为探究细叶小檗(Berberis poiretii Schneid.)抗干旱能力,本研究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对细叶小檗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轻度、中度、重度干旱胁迫下细叶小檗幼苗生理、光合及叶表微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细叶小檗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中度干旱时达到最大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均随胁迫的加剧呈递减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在重度干旱时大幅度提高;叶表蜡质覆盖面和气孔密度随胁迫的加剧呈增大趋势,而气孔大小和开度呈减小趋势。试验表明细叶小檗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适合在中度干旱地区栽培,本研究为细叶小檗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小檗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光合特性 叶表微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的植物叶表微生物富集及DNA提取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雨函 范熠 +4 位作者 李婷婷 庞爽 刘为 白可喻 张西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6-263,共8页
获得高质量的微生物基因组DNA是进行复杂微生物群落宏基因组学研究的基础和难点。植物叶表是一个微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复杂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群落可以调节叶片功能性状,影响植物的适应性。深入了解叶表微生物群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原理,... 获得高质量的微生物基因组DNA是进行复杂微生物群落宏基因组学研究的基础和难点。植物叶表是一个微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复杂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群落可以调节叶片功能性状,影响植物的适应性。深入了解叶表微生物群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原理,有助于在促进植物生长和植物保护方面发挥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叶表严苛的环境,导致富集叶表微生物难度较大,严重限制了高质量叶表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基于现有DNA提取方法,加入表面活性剂Silwet L-77进行前处理,同时循环利用洗脱液,加强叶表微生物的富集,以提高叶表微生物的获取量。结合商业试剂盒方法进行提取得到高纯度、高浓度的基因组DNA。经过质量控制和建库测序验证,DNA质量达到宏基组建库的要求。通过此方法可以提高叶表微生物分离和收集效率的方法,提高叶表微生物DNA提取成功率,为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叶表微生物组成和其他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表微生物 Silwet L-77 DNA提取 宏基因组测序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15种阔叶乔木滞尘能力与叶表微形态特征 被引量:49
20
作者 王琴 冯晶红 +7 位作者 黄奕 王鹏程 谢梦婷 万好 苏泽琳 王仁鹏 王征洋 余刘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3-222,共10页
以武汉市15种常见的阔叶乔木为研究对象,通过3级滤膜过滤法测定了各乔木单位叶面积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10、PM10、PM2.5)的质量,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15种乔木的叶表面微形态结构,分析了微形态对植物滞尘能力的影响。结... 以武汉市15种常见的阔叶乔木为研究对象,通过3级滤膜过滤法测定了各乔木单位叶面积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10、PM10、PM2.5)的质量,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15种乔木的叶表面微形态结构,分析了微形态对植物滞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5种乔木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滞尘能力最强的植物为二球悬铃木、桂花和石楠,除以上3者外,女贞和广玉兰分别具有较强的滞留PM10和PM2.5的能力;加杨滞留TSP和PM>10的能力最弱,玉兰滞留PM10和PM2.5的能力最弱。各乔木单位叶面积滞留PM2.5和PM10的质量分别占总粉尘量的0.7%—8.9%和3.6%—33.9%。叶表面微结构观察表明,叶表面粗糙、褶皱较多,或被有蜡质层的植物有利于粉尘颗粒物的附着。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与叶表面沟槽的宽度呈显著相关,上下表面沟槽宽度越小,越有利于细微颗粒物(PM2.5)的滞留,下表面沟槽宽度增加,有利于粉尘总颗粒物(TSP)的滞留。由此可见,叶表面粗糙度、蜡质含量和沟槽宽度等微形态结构是调控绿化树种叶片滞尘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武汉以治理大气粉尘污染为目标进行城市绿化时,可考虑选择二球悬铃木、桂花和石楠等滞尘能力强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乔木 大气颗粒物 滞尘能力 叶表微形态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