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MODIS卫星数据来分析格陵兰海叶绿素和气溶胶光学厚度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瞿波 路海浪 +3 位作者 Albert Gabric 林道荣 钱峰 赵为华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6,共9页
主要利用卫星数据MODIS Aqua研究在北极格陵兰海(10°W—10°E,70°N—85°N)2003—2009年间叶绿素a(Chl a)与气溶胶厚度(AOD)的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Chl a和AOD在一定的区域里有着带有滞后期的耦合... 主要利用卫星数据MODIS Aqua研究在北极格陵兰海(10°W—10°E,70°N—85°N)2003—2009年间叶绿素a(Chl a)与气溶胶厚度(AOD)的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Chl a和AOD在一定的区域里有着带有滞后期的耦合关系。同时通过统计软件EViews的滞后回归分析发现,Chl a滞后AOD三个月,Chl a和AOD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他们两者之间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总体来看,Chl a从3月份开始,逐渐升高,到7月达到顶峰。AOD春天高,夏天低。Chl a和AOD在春天有较好的耦合性,相关系数达到0.98。在80°N—85°N段,除了2005年Chl a和AOD之间没有时间间隔外,其余的年份时间峰值之间的间隔有增长的趋势,7年增长了6周。AOD的峰值从原来的5月下旬前移了一个半月左右。Chl a的峰值从原来的7月下旬前移了两个月左右。2009年夏秋,在75°N—85°N,Chl a明显高于其他年份。Chl a的明显增加与高含量的AOD及大量的冰盖融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chl a) 气溶胶厚度(AOD) 生态系统 回归分析 协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特征光谱荧光标记与高斯拟合分析水体中有机物的特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南京 刘文清 +4 位作者 崔志成 张玉均 刘建国 李宏斌 杨立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2-924,共3页
讨论了一种自然水体中有机物的快速分析方法,以激光诱导荧光(LIF)方法测量了水体的总荧光光谱(TLS);利用特征光谱荧光标记(SFS)技术对水体中溶解有机物(DOM)及叶绿素a(Chl a)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正确的指认和提取。以最小二乘法-Gaussian... 讨论了一种自然水体中有机物的快速分析方法,以激光诱导荧光(LIF)方法测量了水体的总荧光光谱(TLS);利用特征光谱荧光标记(SFS)技术对水体中溶解有机物(DOM)及叶绿素a(Chl a)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正确的指认和提取。以最小二乘法-Gaussian拟合对水体的TLS进行了拟合,可有效地分离出拉曼散射及荧光光谱,拟合的相关系数优于0·9964。结果表明,通过在TLS中利用SFS技术正确的指认特定污染物,并以Gaussian拟合进行有效地提取,可以进行水体污染物的快速、实时和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LIF) 特征光谱荧光标记(SFS) 最小二乘法-Gaussian拟合 溶解有机物(DOM) 叶绿素a(chl 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盐对白洋淀草型富营养化的驱动与限制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珺 裴元生 杨志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13,共7页
对流入白洋淀的府河水体及沉积物中氮、磷营养元素进行了测试,并结合1991~2007年的历史数据,研究了白洋淀富营养化的基本特征及营养盐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府河氮、磷浓度严重超标,属于劣Ⅴ类水体.草型湖泊水生植物的生长与水体中营养盐... 对流入白洋淀的府河水体及沉积物中氮、磷营养元素进行了测试,并结合1991~2007年的历史数据,研究了白洋淀富营养化的基本特征及营养盐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府河氮、磷浓度严重超标,属于劣Ⅴ类水体.草型湖泊水生植物的生长与水体中营养盐限制类型密切相关.在高营养盐浓度下,水体氮、磷相对比(N/P)为14~16时,有利于水生高等植物生长,促使芦苇成为白洋淀优势物种.草型富营养化是白洋淀的基本特征,氮是湖泊草型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通过降低府河输入白洋淀的含氮污染物总量,可有效缓解白洋淀草型富营养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型富营养化 叶绿素a(chl.a) N/P 白洋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剑鱼分布和延绳钓 CPUE 的主要因素研究进展
4
作者 宋利明 张凌溪 +3 位作者 包敏华 隋恒寿 李彬 张敏 《渔业研究》 2023年第5期513-522,共10页
掌握剑鱼(Xiphias gladius)的分布特征,可为剑鱼的栖息生态、资源养护以及延绳钓渔具改进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影响剑鱼分布和延绳钓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因素等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 掌握剑鱼(Xiphias gladius)的分布特征,可为剑鱼的栖息生态、资源养护以及延绳钓渔具改进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影响剑鱼分布和延绳钓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因素等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应采取的对策。结果表明:1)剑鱼进行昼夜垂直移动,根据水层含氧量变化呈“U”形移动模式,白天一般分布在8.5~13.3°C相对应的水层,夜间分布在23.6~26.2°C相对应的水层;2)剑鱼洄游到热带水域产卵和越冬,洄游到温带水域索饵;3)剑鱼聚集在锋面区和涡流场;4)月光照度影响剑鱼的垂直运动,月相也可能与剑鱼产卵行为有关;5)单丝延绳钓的剑鱼捕获率比复丝延绳钓高,浸泡时间与剑鱼CPUE呈正相关;6)使用荧光棒可提高剑鱼CPUE,荧光棒的浸泡时间与剑鱼CPUE也呈正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有:1)气侯变化与剑鱼栖息环境的关系研究不足;2)月光照度对剑鱼活动影响的定量研究较少,结论不充分;3)不同钩型、钓钩偏角与饵料对剑鱼CPUE的影响研究不足。建议今后对下列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增加TDR、CTD的测试实验,研究不同水层的温度、盐度、叶绿素a、溶解氧浓度等因素对剑鱼分布的影响;2)利用历史渔获统计数据、卫星遥感数据,结合海洋季风、信风的变化研究剑鱼分布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找出气候变化对剑鱼分布的具体影响;3)运用照度计,定量研究月光照度对剑鱼及其饵料生物垂直运动和剑鱼产卵行为的影响;4)进一步研究不同钩型、钓钩偏角和不同饵料对剑鱼CPUE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温度(SST) 海流 盐度 叶绿素a(chl) 溶解氧 月光照度 CPUE 剑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