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绿素铁钠盐的制备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祥 文星 +2 位作者 房媛 李进 兀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81,共5页
以苦菜中提取的叶绿素为原料,经皂化、酸化、铁代、成盐制备叶绿素铁钠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质量。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结合优化工艺试验条件为:先在pH≈12的体系中,59℃下皂化90 min;再于pH≈2~3体系中,65℃下酸化60 min后,... 以苦菜中提取的叶绿素为原料,经皂化、酸化、铁代、成盐制备叶绿素铁钠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质量。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结合优化工艺试验条件为:先在pH≈12的体系中,59℃下皂化90 min;再于pH≈2~3体系中,65℃下酸化60 min后,加入42 mL质量分数10%FeSO4溶液,铁代时间97 min;最后用10%NaOH-乙醇调节溶液pH≈12而成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菜 叶绿素 叶绿素铁钠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叶绿素铁钠与其他补血药物功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迟翠翠 翟二林 +3 位作者 李春燕 吕丹 庄桂东 迟玉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芹菜叶绿素铁钠与其他补血剂对大鼠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采用低铁饲料建立大鼠缺铁性贫血(IDA)模型,给予叶绿素铁钠、血红素铁、NaFeEDTA和FeSO4,通过测定大鼠血液指标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RBC)数和红细胞压积(HCT),... 目的:探讨芹菜叶绿素铁钠与其他补血剂对大鼠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采用低铁饲料建立大鼠缺铁性贫血(IDA)模型,给予叶绿素铁钠、血红素铁、NaFeEDTA和FeSO4,通过测定大鼠血液指标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RBC)数和红细胞压积(HCT),观察补血疗效。结果:在实验30d时,与模型组和FeSO4组相比,叶绿素铁钠组的Hb、RBC、HCT显著增加(P<0.05);与血红素铁组和NaFeEDTA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芹菜叶绿素铁钠对治疗实验贫血鼠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贫血 叶绿素铁钠 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叶绿素铁钠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立娟 钱学仁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89-92,共4页
利用竹材加工的废弃物制取纯天然水溶性绿色素--叶绿素铁钠,并对制备该色素的两个主要工序--皂化、铁代的最优条件及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用5 %NaOH溶液,在70 ℃加热60 min为叶绿素皂化的最佳条件,然后将皂化溶液的pH值调... 利用竹材加工的废弃物制取纯天然水溶性绿色素--叶绿素铁钠,并对制备该色素的两个主要工序--皂化、铁代的最优条件及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用5 %NaOH溶液,在70 ℃加热60 min为叶绿素皂化的最佳条件,然后将皂化溶液的pH值调为3.0,水浴温度为60 ℃,铁代处理60 min时铁代反应最完全.所制得的叶绿素铁钠在pH值为3.0~6.0稳定性较好,对室内光、热、还原剂均有较好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以竹叶为原料制取的叶绿素铁钠确为一种优良的天然食用绿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 叶绿素 叶绿素铁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针叶绿素铁钠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立娟 李坚 叶结旺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5,共3页
以松针为原料 ,利用溶剂从中提取得到叶绿素 ,经过皂化、酸化、铁代及成盐等过程 ,制备得到叶绿素铁钠盐 ,并测定了其对光、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叶绿素铁钠在室内自然光及温度低于 90℃时是很稳定的。
关键词 松针 叶绿素铁钠 制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皂化法制备叶绿素铁钠盐
5
作者 李祥 种亚莉 曹江绒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4-68,共5页
以蚕沙为原料,采用直接皂化法制备叶绿素铁钠盐,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体系pH值、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置铁量、置铁时间、置铁温度对叶绿素铁钠盐产率的影响,其最优工艺条件为:10 g干蚕沙粉先在p H≈12的体系中,80... 以蚕沙为原料,采用直接皂化法制备叶绿素铁钠盐,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体系pH值、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置铁量、置铁时间、置铁温度对叶绿素铁钠盐产率的影响,其最优工艺条件为:10 g干蚕沙粉先在p H≈12的体系中,80℃下超声120 m in ;再于pH≈2~3的体系中,65℃下酸化30 min ,加入6 mL10% FeSO4溶液,置铁时间150 min ,最后用10% NaOH-CH3CH2OH调节溶液使叶绿素铁酸成盐析出。通过对照实验,直接皂化法叶绿素铁钠盐的得率大于传统制备法叶绿素铁钠盐的得率,而且直接皂化法比传统制备法在制备工艺上还少一道工序,因此直接皂化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沙 直接皂化法 叶绿素铁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松针制取三种叶绿素钠盐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占汝真 武健 +3 位作者 付成钰 方丽颖 王吉 欧阳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110,115,共5页
为提高叶绿素的稳定性,以松针为原料,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剂提取得到叶绿素,再经过皂化、酸化、铜代(或锌代、铁代)及加碱成盐等过程,分别制备得到叶绿素铜钠盐、叶绿素锌钠盐和叶绿素铁钠盐,将它们配成相同浓度的水溶液,颜色分别为深绿色... 为提高叶绿素的稳定性,以松针为原料,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剂提取得到叶绿素,再经过皂化、酸化、铜代(或锌代、铁代)及加碱成盐等过程,分别制备得到叶绿素铜钠盐、叶绿素锌钠盐和叶绿素铁钠盐,将它们配成相同浓度的水溶液,颜色分别为深绿色、翠绿色和茶黄色。进而比较了它们对光、热、pH及氧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叶绿素铜钠对光照的稳定性最好;叶绿素锌钠对温度稳定性较好;pH会引起三者的异构化造成吸光值的改变;低氧化剂浓度下,三者均较为稳定,但高浓度时其稳定性均下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 叶绿素 叶绿素 叶绿素铁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熙鸿 纪平雄 黄自然 《广东蚕业》 1998年第2期53-58,共6页
1.前言叶绿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含有戊酮环的环状四吡咯化合物,其衍生物主要是指叶绿素的核心镁原子被金属离子如钯、锌、铜、镍、钴、铁等置换,生成对光和热稳定的衍生物,同时也失去荧光。由于它们功能和结构特点,多方面的生理活性,而... 1.前言叶绿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含有戊酮环的环状四吡咯化合物,其衍生物主要是指叶绿素的核心镁原子被金属离子如钯、锌、铜、镍、钴、铁等置换,生成对光和热稳定的衍生物,同时也失去荧光。由于它们功能和结构特点,多方面的生理活性,而成为一类具多种用途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广泛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等方面。我国从五十年代始,研究开发从蚕沙中提取叶绿素及制备其衍生物产品。目前,药物方面有“肝宝”、“肝血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衍生物 叶绿素 脱镁叶绿酸 日用化工 十二指肠溃疡 叶绿素铁钠 结构特点 致癌物 抗诱变活性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富好途径——养蚕
8
作者 凌波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7,共1页
自古以来,养蚕只是为了取丝织绸。其实,蚕除了能织绸外,全身都是可以利用的宝。蚕沙:就是蚕吃了桑叶排出来的粪便。养蚕的人都知道,蚕沙能肥田,养鱼。但这毕竟像用高射炮来打蚊子——大材小用了。我国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 自古以来,养蚕只是为了取丝织绸。其实,蚕除了能织绸外,全身都是可以利用的宝。蚕沙:就是蚕吃了桑叶排出来的粪便。养蚕的人都知道,蚕沙能肥田,养鱼。但这毕竟像用高射炮来打蚊子——大材小用了。我国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说:“蚕性燥,燥能胜风去湿,故蚕沙主疗风湿之病……”现代科学工作者却把兴趣集中到了蚕沙能治病的奥秘和原理上。经过最近几年的反复研究,大量实验,人们发现:溶解后的蚕沙中绝大部分是被蚕咬碎后没有消化完的桑叶碎沫和叶绿素,而叶绿素是植物的养料,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只要把蚕沙经过化学处理,就会变成带有金属光泽能溶解于水的叶绿素铜钠盐。为什么我们刷牙时用上牙膏,就能把口腔内的细菌和异味全部除掉?原来就有叶绿素铜钠盐的一份功劳,把它制成胃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好处就更大了,它进入胃后,能使溃疡病创伤面杀菌、消炎、止血……帮助溃疡伤面很快愈合,胃功能恢复正常。人们又利用了叶绿素的分子结构同人血液的分子结构相似的特点,以叶绿素铜钠盐为主要原料生产了治疗肝炎的新药——肝血宝。还有荣获“生命之花”的叶绿素铁钠盐也是从蚕沙中提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家李时珍 叶绿素铁钠 叶绿素 胃十二指肠溃疡 肝血宝 金属光泽 生命之花 排出来 化学处理 中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蚕”治大病
9
作者 崔海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23-23,共1页
科普片的光荣任务是向千百万人民普及新的价值大的科学知识。其目的在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水平,以加速两个文明建设;同时也促进其本身的发展。从这些出发,我爱看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近年拍制的《蚕宝》。
关键词 两个文明建设 人民群众 性贫血症 蚕业科技 网状细胞 叶绿素铁钠 生命之花 肝血宝 知识的力量 面上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