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贮藏和短波紫外线辐照对芥蓝采后叶绿素降解及脱镁叶绿素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振 唐蕾 +3 位作者 王海鸥 毛忠贵 张玲 王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32-334,347,共4页
采后叶绿素降解造成绿叶蔬菜失绿,直接影响产品的感官品质和货架寿命。以研究芥蓝采后叶绿素降解和脱镁叶绿素酶(PPH)之间的关系为目的,考察了温度以及短波紫外线(UV-C)辐照对贮藏过程中芥蓝叶绿素含量及脱镁叶绿素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采后叶绿素降解造成绿叶蔬菜失绿,直接影响产品的感官品质和货架寿命。以研究芥蓝采后叶绿素降解和脱镁叶绿素酶(PPH)之间的关系为目的,考察了温度以及短波紫外线(UV-C)辐照对贮藏过程中芥蓝叶绿素含量及脱镁叶绿素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22℃贮藏时,PPH活性在前期快速上升,第3d时约为第0d的200%,而在低温4℃时酶活仅为第0d的135%,第3d时叶绿素a的含量是常温时的2.8倍;UV-C辐照降低了PPH活性,第1dPPH酶活仅上升14%,而对照则上升50%,第5d时叶绿素a的含量是对照的1.3倍。因此低温和UV-C辐照抑制了贮藏过程中PPH酶活性的快速上升,从而降低了叶绿素降解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短波紫外线辐照 叶绿素 脱镁叶绿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叶绿素酶活性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远华 顾玮 +3 位作者 倪德江 杨江帆 郑芳 石玉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2,共6页
对茶树中叶绿素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叶绿素酶活性从7:00~16:00之间逐渐下降,之后从16:00~19:00又开始有升高的趋势;各季茶树新梢中,春茶新梢叶绿素酶活性最高,夏茶新梢次之,秋茶新梢的酶活性最低;在茶树不同部位,叶绿素... 对茶树中叶绿素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叶绿素酶活性从7:00~16:00之间逐渐下降,之后从16:00~19:00又开始有升高的趋势;各季茶树新梢中,春茶新梢叶绿素酶活性最高,夏茶新梢次之,秋茶新梢的酶活性最低;在茶树不同部位,叶绿素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芽>第1叶>第2叶>第3叶>老叶>嫩茎;在鲜叶摊放的过程中(摊放时间6 h),叶绿素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之后大幅度升高;8个适制绿茶品种的酶活性,以福云6号的酶活性最高,其次是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鄂茶1号、平阳特早茶、乌牛早,迎霜和龙井43的酶活性最低;茶园中60%和80%的遮光率都能使叶绿素酶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绿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叶绿素酶提取、分离纯化与性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远华 顾玮 +3 位作者 倪德江 郑芳 饶睿 范仕胜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2-418,共7页
在优化茶树叶绿素酶提取及活性分析条件的基础上,对茶树叶绿素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与鲜叶等量PVP,用pH7.5的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提取的叶绿素酶活性最高,叶绿素酶的活性分析最佳条件为在45℃条件下反... 在优化茶树叶绿素酶提取及活性分析条件的基础上,对茶树叶绿素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与鲜叶等量PVP,用pH7.5的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提取的叶绿素酶活性最高,叶绿素酶的活性分析最佳条件为在45℃条件下反应15min;经过分离纯化后,叶绿素酶的纯度提高了55.96倍,酶的得率为9.45%,SDS-PAGE结果显示有一条蛋白质的条带,酶的亚基分子量为37.2kD;对纯化后的叶绿素酶的性质研究表明,该酶最适pH为7.5,45℃时候反应活性最高,在4℃保存条件下,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酶活性逐渐下降,保存一个月后叶绿素酶活性剩余45%,用2mmol/L和7mmol/L的金属离子(Ca2+、Mg2+、Zn2+、Fe3+)、EDTA处理,都对叶绿素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绿素酶 学性质 提取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碾茶加工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酶活性变化
4
作者 鲁成银 《中国茶叶》 2002年第4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碾茶 加工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法制备脱植醇叶绿素工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乔克威 李帅夫 +2 位作者 余国梁 周喜新 杨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84-87,共4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菠菜叶绿素酶酶解叶绿素的底物浓度、酶浓度、pH值、温度等因素,再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优的叶绿素酶解脱植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叶绿素底物浓度为1.6 mmol/L、叶绿素酶浓度为50%原酶浓度、pH值为7.0、酶解温度为35...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菠菜叶绿素酶酶解叶绿素的底物浓度、酶浓度、pH值、温度等因素,再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优的叶绿素酶解脱植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叶绿素底物浓度为1.6 mmol/L、叶绿素酶浓度为50%原酶浓度、pH值为7.0、酶解温度为35℃时有最大酶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 叶绿素酶 解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猕猴桃叶绿素降解机制及1-MCP处理对其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宋小青 任亚梅 +2 位作者 张艳宜 师俊玲 樊明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60-265,共6页
以陕西"秦美"猕猴桃为试材,在(0.0±0.5)℃贮藏条件下,研究猕猴桃叶绿素的降解机制及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猕猴桃叶绿素及其衍生物和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猕猴桃果实贮藏过程中,脱植基... 以陕西"秦美"猕猴桃为试材,在(0.0±0.5)℃贮藏条件下,研究猕猴桃叶绿素的降解机制及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猕猴桃叶绿素及其衍生物和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猕猴桃果实贮藏过程中,脱植基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a是叶绿素a的主要降解产物,其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脱植基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a的变化趋势分别与叶绿素酶和脱镁螯合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由此推断其降解过程遵循叶绿素脱镁叶绿酸a加氧酶降解途径。1.0 μL/L 1-MCP处理可提高猕猴桃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叶绿素酶和脱镁螯合酶的活性,减缓叶绿素的降解,抑制脱植基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a的生成,从而延缓果实绿色的降解以及果实的成熟与衰老。研究结果可为1-MCP延缓猕猴桃果实的褪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叶绿素酶 脱镁螯合 1-甲基环丙烯 叶绿素a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软枣猕猴桃冷藏期间生理变化与叶绿素降解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邹强 赵婷 +1 位作者 朴一龙 张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52-354,387,共4页
实验对野生软枣猕猴桃冷藏期间生理变化与叶绿素降解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软枣猕猴桃冷藏期间,果实质地变软的同时L*和b*不断下降,与果实显色有密切关系的叶绿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也不断下降,而类黄酮物质含量与果实色度无... 实验对野生软枣猕猴桃冷藏期间生理变化与叶绿素降解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软枣猕猴桃冷藏期间,果实质地变软的同时L*和b*不断下降,与果实显色有密切关系的叶绿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也不断下降,而类黄酮物质含量与果实色度无显著相关,叶绿素酶的活力不断降低而脱镁螯合酶的活力则是先升高后降低,叶绿素含量与叶绿素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叶绿素降解 生理变化 叶绿素酶 脱镁螯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方式对大白菜叶绿素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范林林 史君彦 +3 位作者 吕佳煜 左进华 高丽朴 王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0期86-89,175,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大白菜贮藏品质的影响,为大白菜的采后保鲜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白菜为试材,将其置入0℃冷库(0.03 mm PE袋包装)和传统窖中,在100 d贮藏期间内测定大白菜中与叶绿素降解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冷库贮...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大白菜贮藏品质的影响,为大白菜的采后保鲜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白菜为试材,将其置入0℃冷库(0.03 mm PE袋包装)和传统窖中,在100 d贮藏期间内测定大白菜中与叶绿素降解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冷库贮藏能够有效地延缓大白菜的水分损失,维持叶绿素含量,较好地抑制了参与叶绿素降解途径的相关酶活性,其中包括脱镁叶绿素酶(Pheophytinase,PPH)活性、叶绿素酶(Chlase)活性、脱镁螯合酶(Mg-dechelating)活性,而叶绿素过氧化物酶(chlorophyll-peroxidase,Chl-POX)被证实不是参与大白菜叶绿素降解的关键酶;除此之外,还较好地维持了大白菜叶绿体的完整性及其数量。[结论]0℃冷库贮藏结合0.03mm PE包装可有效抑制大白菜叶绿素的降解,对其保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贮藏方式 叶绿素降解 脱镁叶绿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CO_2对香蕉和大蕉后熟及果皮叶绿素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宋慕波 帅良 +3 位作者 唐路平 方方 陈振林 段振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3-318,共6页
以香蕉和大蕉为试材,在20%CO_2+21%O_2气调环境和20℃的后熟条件下,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果实硬度、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叶绿素酶和脱镁螯合酶活力来研究高浓度CO_2对香蕉和大蕉后熟和果皮叶绿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20%CO_2对香... 以香蕉和大蕉为试材,在20%CO_2+21%O_2气调环境和20℃的后熟条件下,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果实硬度、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叶绿素酶和脱镁螯合酶活力来研究高浓度CO_2对香蕉和大蕉后熟和果皮叶绿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20%CO_2对香蕉和大蕉的后熟和叶绿素b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不同,相比于大蕉,香蕉果皮叶绿素a的降解受到明显抑制;叶绿素酶不是香蕉和大蕉叶绿素降解的关键酶;20%CO_2明显抑制了香蕉脱镁螯合酶的活力,但大蕉脱镁螯合酶的活力反而提高,脱镁螯合酶是香蕉叶绿素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可见,相比于大蕉,香蕉果皮的褪绿更容易受到高浓度CO_2的贮藏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大蕉 叶绿素 叶绿素酶 脱镁螯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激素和糖类对银杏离体叶叶绿素降解的调节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凤丽 唐蕾 +1 位作者 廖祥儒 王武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7-119,共3页
以银杏叶为材料,采用叶圆片法,探讨了外源糖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叶绿素降解和叶绿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02 mol/L蔗糖或葡萄糖在叶绿素降解初期能够显著提高叶绿素酶活性,10-7mol/L的6-苄基腺嘌呤能够延缓叶绿素降解的速率,并使... 以银杏叶为材料,采用叶圆片法,探讨了外源糖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叶绿素降解和叶绿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02 mol/L蔗糖或葡萄糖在叶绿素降解初期能够显著提高叶绿素酶活性,10-7mol/L的6-苄基腺嘌呤能够延缓叶绿素降解的速率,并使叶绿素酶的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降解 叶绿素酶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叶绿素降解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魏珑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第3X期49-50,共2页
果蔬的绿色主要来源于叶绿素,叶绿素决定了产品的品质特征。由于叶绿素具有极不稳定的化学性质,使其在果蔬贮藏、加工和货架期极易发生降解,导致果蔬褪色或变色,影响产品质量。本文对影响叶绿素降解因素、叶绿素降解的途径等进行概述,... 果蔬的绿色主要来源于叶绿素,叶绿素决定了产品的品质特征。由于叶绿素具有极不稳定的化学性质,使其在果蔬贮藏、加工和货架期极易发生降解,导致果蔬褪色或变色,影响产品质量。本文对影响叶绿素降解因素、叶绿素降解的途径等进行概述,探讨控制绿色损失的方法,为叶绿素的进一步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果蔬的色泽是构成其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检验果蔬成熟衰老的依据。色泽不仅反映果蔬的新鲜度,还可促进人们的食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降解 果蔬贮藏 叶绿素酶 新鲜度 相关产品 产品质量 品质特征 光照强度 脱镁叶绿素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和褪黑素复合涂膜处理对鲜切西兰花品质及叶绿素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谭芸秀 李丽 +2 位作者 李永才 王小晶 王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84-192,共9页
以鲜切西兰花(Brassica oleracea L.var.italica Planch.)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5 g/L壳聚糖(chitosan,CTS)、100μmol/L褪黑素(melatonin,MT)单独及CTS和MT复合涂膜处理,通过感官评价、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及质构分析,研究在(15±1)... 以鲜切西兰花(Brassica oleracea L.var.italica Planch.)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5 g/L壳聚糖(chitosan,CTS)、100μmol/L褪黑素(melatonin,MT)单独及CTS和MT复合涂膜处理,通过感官评价、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及质构分析,研究在(15±1)℃、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贮藏期间各处理组鲜切西兰花品质及叶绿素代谢情况。结果表明:CTS和MT单独或复合处理均有效地保持了鲜切西兰花的感官品质,贮藏第7天,CTS、MT单独和复合处理组西兰花感官评分分别为对照组的3.36、2.83倍和5.17倍。与对照组相比,CTS和MT复合处理可显著抑制西兰花叶绿素降解酶活力(P<0.05),从而抑制叶绿素降解,同时显著降低鲜切西兰花质量损失率和呼吸强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CTS和MT复合处理组贮藏第5天时总叶绿素含量提高83.80%,叶绿素酶(chlorophyllase,CLH)、脱镁螯合酶(Mg-dechelatase,MDcase)、脱镁叶绿素酶(pheophyllase,PPH)和脱镁叶绿酸a加氧酶(pheophyllase a oxygenase,PAO)活力分别降低5.78%、26.76%、18.59%和34.87%,质量损失率和呼吸强度分别降低24.82%和45.28%。此外,CTS和MT复合处理还可较好地保持鲜切西兰花的硬度和咀嚼性等质构特性及可溶性蛋白质、总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和类黄酮等的含量。综上,CTS与MT复合处理可有效延缓西兰花黄化,维持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西兰花 壳聚糖 褪黑素 叶绿素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CLH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转录调控研究及其在白化茶树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涛 王艺清 +3 位作者 漆思雨 周喆 陈志丹 孙威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1-346,共16页
叶绿素酶(Chlorophyllase,CLH)是叶绿素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将叶绿素a脱去植醇,形成脱植基叶绿素a。以白化茶树白鸡冠新梢叶片为材料,克隆获得3条CsCLHs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3条CsCLHs基因分布于2个亚家族... 叶绿素酶(Chlorophyllase,CLH)是叶绿素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将叶绿素a脱去植醇,形成脱植基叶绿素a。以白化茶树白鸡冠新梢叶片为材料,克隆获得3条CsCLHs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3条CsCLHs基因分布于2个亚家族,其蛋白质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长度为894~975 bp,编码氨基酸个数为297~324,蛋白质分子量为31.99~34.91 kDa,等电点为4.89~7.61,不稳定系数为38.94~48.24,其中CsCLH1.1和CsCLH1.2为不稳定蛋白,CsCLH2为稳定蛋白。Cell-PLoc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表明,3个CsCLHs蛋白均定位于叶绿体;而WolfPsort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CsCLH1.1和CsCLH1.2定位于细胞质,CsCLH2定位于叶绿体。遮阴和恢复光照处理下的qRT-PCR结果显示,遮阴抑制白鸡冠叶片CsCLHs的表达,光照诱导白鸡冠叶片CsCLHs的表达。不同品种中CsCLHs表达模式分析表明,CsCLH1s在白化叶中高表达。另外,酵母单杂交结果表明,CsCDF5可以与CsCLH1.1和CsCLH2启动子结合。综上所述,CsCLHs在白化茶树叶片中可能参与叶绿素降解,在叶片白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茶树CLH基因家族的功能及茶树叶片白化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绿素酶 基因家族 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菜热水浴处理保绿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袁海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4,共4页
通过对热处理后青菜组织内部叶绿素-蛋白质牢固性、叶 绿素降解产物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检测,初步考察 了青菜热水浴处理的保绿机理。结果表明,叶绿素的降解 速率与叶绿素-蛋白质结合牢固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热 处理抑制了脱镁叶绿... 通过对热处理后青菜组织内部叶绿素-蛋白质牢固性、叶 绿素降解产物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检测,初步考察 了青菜热水浴处理的保绿机理。结果表明,叶绿素的降解 速率与叶绿素-蛋白质结合牢固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热 处理抑制了脱镁叶绿素氧化酶的活性,使叶绿素降解中 间产物造成积累,进而对叶绿素酶和脱镁叶绿素螯合酶 形成反馈抑制,从而延缓了青菜叶片的黄化;热处理抑制 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阻止了由过氧化物酶引起的 过氧化反应对叶绿体的伤害,减缓了叶绿素的降解。热水 浴处理影响了青菜蛋白质的合成,产生了热激蛋白 (HS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蛋白质结合度 叶绿素降解 过氧化物 热激蛋白 保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催熟及其对果汁加工的影响
15
作者 徐广洲 冷传祝 《饮料工业》 1990年第S1期6-10,共5页
一、提要勿庸置疑,选择好的苹果原料加工苹果汁,对保证果汁风味纯正以及顺利加工是十分重要的。乳山果汁饮料公司加工浓缩苹果清汁,十分注意选择新鲜,成熟或接近成熟的苹果作原料。
关键词 果汁饮料 浓缩苹果清汁 出汁率 原料加工 残次果 成熟度 原果胶 叶绿素酶 常温贮存 果品贮藏加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