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高度计数据的拉格朗日流体粒子轨迹准确性验证
1
作者
刘逸凡
夏琼
陈泽凯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1,共9页
卫星高度计数据提供了大范围、长期稳定的海洋流场信息,但其较低的分辨率可能影响基于该数据计算的拉格朗日流体粒子轨迹的准确性。本文采用浮标轨迹及叶绿素结构演变对比的方法,系统评估了基于高度计数据的拉格朗日流体粒子轨迹的可靠...
卫星高度计数据提供了大范围、长期稳定的海洋流场信息,但其较低的分辨率可能影响基于该数据计算的拉格朗日流体粒子轨迹的准确性。本文采用浮标轨迹及叶绿素结构演变对比的方法,系统评估了基于高度计数据的拉格朗日流体粒子轨迹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刻画中尺度海洋运动特征,流体粒子轨迹在整体趋势上与实际浮标轨迹匹配度较高,尤其在旋转运动模式中具有较好的跟踪能力。然而,该轨迹对中小尺度运动的敏感性较低,运动速度偏慢,难以准确捕捉短周期扰动。进一步分析发现,流体粒子轨迹在30 d内能较稳定地追踪叶绿素结构的演变,表明其适用于中尺度海洋现象研究。该研究为高度计数据在拉格朗日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海洋环流和生态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方法
叶绿素结构
轨迹验证
浮标
高度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江三角洲河网浮游植物粒径特征研究
2
作者
魏敬欣
解常鑫
+4 位作者
杨婉玲
刘乾甫
高原
曾艳艺
王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共10页
于2021-2022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东江三角洲河网的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及粒径结构(小型Micro,微型Nano,微微型Pico)进行了季节性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夏季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均值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粒径组成结果显示,小型和微型浮游植...
于2021-2022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东江三角洲河网的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及粒径结构(小型Micro,微型Nano,微微型Pico)进行了季节性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夏季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均值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粒径组成结果显示,小型和微型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占比较高,二者浓度占比之和的年平均值为97.25%。粒径结构的季节特征显示,Micro浓度占比季节差异显著,Nano和Pico浓度占比季节差异不显著。空间特征显示,靠近珠江口的站位一般呈现出Nano浓度占比大于Micro浓度占比的规律。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Micro浓度占比与水温、pH和河宽呈正相关关系,Nano浓度占比与透明度呈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调查站位被明显分成了上游和下游两大类群,两大类群间浮游植物粒径组成差异显著,其中两类群中Micro、Nano叶绿素a浓度占比差异显著,Pico叶绿素a浓度占比差异极显著。另外,研究发现,两类群间差异显著的物理因子主要为盐度,差异显著的化学因子主要为pH和TP。结合RDA分析结果,推测盐度和pH是影响东江三角洲浮游植物粒径组成空间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叶绿素
a粒径
结构
环境因子
东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合作用研究——荣膺六次诺贝尔奖的研究课题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凡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5期19-23,共5页
光合作用这一现象是1771年发现的,迄今已200多年,其主要的化学形式是二氧化碳和水在绿色植物中经太阳光照射,转变成碳水化合物和氧气。可以用下式表示: CO<sub>2</sub>+H<sub>2</sub>O 光——→绿色植物 [CH<...
光合作用这一现象是1771年发现的,迄今已200多年,其主要的化学形式是二氧化碳和水在绿色植物中经太阳光照射,转变成碳水化合物和氧气。可以用下式表示: CO<sub>2</sub>+H<sub>2</sub>O 光——→绿色植物 [CH<sub>2</sub>O]+O<sub>2</sub>↑光合作用由光反应(光所引起的化学反应)和暗反应(若干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所组成。光合作用是地球上利用日光能最重要的过程,粮食、煤炭中所含的能量,都是通过光合作用贮藏起来的,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由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质制造碳水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质的过程,也是大气中氧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叶绿素结构
光合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高度计数据的拉格朗日流体粒子轨迹准确性验证
1
作者
刘逸凡
夏琼
陈泽凯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珠海)
出处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6021)
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启动基金(060302112312)。
文摘
卫星高度计数据提供了大范围、长期稳定的海洋流场信息,但其较低的分辨率可能影响基于该数据计算的拉格朗日流体粒子轨迹的准确性。本文采用浮标轨迹及叶绿素结构演变对比的方法,系统评估了基于高度计数据的拉格朗日流体粒子轨迹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刻画中尺度海洋运动特征,流体粒子轨迹在整体趋势上与实际浮标轨迹匹配度较高,尤其在旋转运动模式中具有较好的跟踪能力。然而,该轨迹对中小尺度运动的敏感性较低,运动速度偏慢,难以准确捕捉短周期扰动。进一步分析发现,流体粒子轨迹在30 d内能较稳定地追踪叶绿素结构的演变,表明其适用于中尺度海洋现象研究。该研究为高度计数据在拉格朗日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海洋环流和生态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拉格朗日方法
叶绿素结构
轨迹验证
浮标
高度计数据
Keywords
Lagrangian method
chlorophyll structure
trajectory validation
buoy
altimeter data
分类号
P731.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江三角洲河网浮游植物粒径特征研究
2
作者
魏敬欣
解常鑫
杨婉玲
刘乾甫
高原
曾艳艺
王超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天津农学院
农业农村部珠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与绿色养殖重点实验室
出处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共10页
基金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1A1515012079)。
文摘
于2021-2022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东江三角洲河网的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及粒径结构(小型Micro,微型Nano,微微型Pico)进行了季节性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夏季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均值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粒径组成结果显示,小型和微型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占比较高,二者浓度占比之和的年平均值为97.25%。粒径结构的季节特征显示,Micro浓度占比季节差异显著,Nano和Pico浓度占比季节差异不显著。空间特征显示,靠近珠江口的站位一般呈现出Nano浓度占比大于Micro浓度占比的规律。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Micro浓度占比与水温、pH和河宽呈正相关关系,Nano浓度占比与透明度呈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调查站位被明显分成了上游和下游两大类群,两大类群间浮游植物粒径组成差异显著,其中两类群中Micro、Nano叶绿素a浓度占比差异显著,Pico叶绿素a浓度占比差异极显著。另外,研究发现,两类群间差异显著的物理因子主要为盐度,差异显著的化学因子主要为pH和TP。结合RDA分析结果,推测盐度和pH是影响东江三角洲浮游植物粒径组成空间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叶绿素
a粒径
结构
环境因子
东江三角洲
Keywords
phytoplankton
chlorophyll-a particle size struct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Dongjiang Delta
分类号
S931.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合作用研究——荣膺六次诺贝尔奖的研究课题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凡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
出处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5期19-23,共5页
文摘
光合作用这一现象是1771年发现的,迄今已200多年,其主要的化学形式是二氧化碳和水在绿色植物中经太阳光照射,转变成碳水化合物和氧气。可以用下式表示: CO<sub>2</sub>+H<sub>2</sub>O 光——→绿色植物 [CH<sub>2</sub>O]+O<sub>2</sub>↑光合作用由光反应(光所引起的化学反应)和暗反应(若干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所组成。光合作用是地球上利用日光能最重要的过程,粮食、煤炭中所含的能量,都是通过光合作用贮藏起来的,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由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质制造碳水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质的过程,也是大气中氧的来源。
关键词
光合作用
叶绿素结构
光合中心
分类号
Q945.1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高度计数据的拉格朗日流体粒子轨迹准确性验证
刘逸凡
夏琼
陈泽凯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江三角洲河网浮游植物粒径特征研究
魏敬欣
解常鑫
杨婉玲
刘乾甫
高原
曾艳艺
王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光合作用研究——荣膺六次诺贝尔奖的研究课题
孙凡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