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Cr3529叶绿素生物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孙捷音 张年辉 杜林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62-1966,共5页
利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测定了油菜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Cr3529子叶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几种主要前体物质的含量.结果显示:突变体子叶中叶绿素生物合成第一个限速步骤的前体物质δ-氨基乙酰丙酸(ALA)含量与野生型油菜大致相同,饲喂ALA... 利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测定了油菜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Cr3529子叶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几种主要前体物质的含量.结果显示:突变体子叶中叶绿素生物合成第一个限速步骤的前体物质δ-氨基乙酰丙酸(ALA)含量与野生型油菜大致相同,饲喂ALA后的突变体及野生型油菜子叶中ALA含量均显著增加,但二者无显著差异;胆色素原含量在突变体中也未降低,而尿卟啉原Ⅲ含量仅为野生型的一半,粪卟啉原Ⅲ、原卟啉Ⅸ、镁原卟啉Ⅸ和原植基叶绿素的含量都明显低于野生型.结果证明,Cr3529突变体中叶绿素生物合成受阻于由胆色素原形成尿卟啉原Ⅲ的步骤,其叶绿素合成缺陷的机制和前体物质的累积与其它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 叶绿素生物合成 前体物质 含量分析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植物叶绿素生物合成的联乙烯还原酶及编码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平荣 邓晓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3-849,共7页
联乙烯还原酶(DVR)将各种叶绿素中间物质的8-乙烯基转化为乙基,是叶绿素生物合成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酶。迄今已在高等植物中检测到5种DVR活性。水稻和玉米的重组DVR蛋白能将联乙烯叶绿素a、叶绿素酸酯a、原叶绿素酸酯a、镁原卟啉Ⅸ单甲... 联乙烯还原酶(DVR)将各种叶绿素中间物质的8-乙烯基转化为乙基,是叶绿素生物合成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酶。迄今已在高等植物中检测到5种DVR活性。水稻和玉米的重组DVR蛋白能将联乙烯叶绿素a、叶绿素酸酯a、原叶绿素酸酯a、镁原卟啉Ⅸ单甲酯和镁原卟啉Ⅸ分别转化为相应的单乙烯物质,从而证实了这5种DVR活性。在高等植物中各种DVR活性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具有广谱底物专化性的DVR蛋白所催化,但来源于不同物种的DVR蛋白的催化活性可能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并且即使是同一个DVR蛋白,对不同的联乙烯底物也可能具有显著不同的催化活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源于一个联乙烯还原酶的叶绿素生物合成多分支路径"假说。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高等植物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中联乙烯中间物质与联乙烯还原酶活性、联乙烯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重组酶活性检测、联乙烯还原酶的数目与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多分支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叶绿素生物合成 联乙烯还原酶 DVR基因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叶吊兰叶绿素生物合成的昼夜节律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董立花 杨勇 +2 位作者 韩巧红 贾学静 袁明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8-535,共8页
在被子植物中,从谷氨酰-tRNA到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由许多酶催化的级联反应,其中间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光反应活性和细胞毒性,因此这一过程在细胞内受到严格的调控。本研究通过检测宽叶吊兰叶片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的14种中间产物含量随昼... 在被子植物中,从谷氨酰-tRNA到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由许多酶催化的级联反应,其中间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光反应活性和细胞毒性,因此这一过程在细胞内受到严格的调控。本研究通过检测宽叶吊兰叶片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的14种中间产物含量随昼夜节律的变化,探讨昼夜节律对宽叶吊兰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产物ALA(δ-氨基乙酰丙酸)、PBG(胆色素原)、ProtoⅨ(原卟啉Ⅸ)、Heme(血红素)、Mg-ProtoⅨ(镁原卟啉Ⅸ)、Chlide a(叶绿素酸酯a)、Chlide b(叶绿素酸酯b)、Chl a(叶绿素a)、Chl b(叶绿素b)受光诱导,而UrogenⅢ(尿卟啉Ⅲ)、CoprogenⅢ(粪卟啉Ⅲ)和Pchlide(原叶绿素酸脂)受黑暗诱导,尤其是Pchlide在黑暗中的积累量显著增加;Mpe(镁原卟啉Ⅸ单甲酯)和Mpde(镁原卟啉Ⅸ二酯)具有2个积累峰值,分别出现在中午12∶00和夜间24∶00。说明叶绿素生物合成受昼夜节律的调控,但其中间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规律与昼夜节律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吊兰 叶绿素生物合成 前体物质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水影响芒果叶片“午休”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丁雨格 侯琪 +3 位作者 周玲 计珠琳 吕鹏悦 彭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4-1104,共11页
【目的】通过组学技术研究持续喷水处理对芒果叶片产生的影响,揭示喷水处理影响“午休”的分子机制,进一步优化喷水处理条件,为达到最佳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并对提高芒果产量和品质以及响应国家减肥增效政策具有理论意义。【方法】以元江... 【目的】通过组学技术研究持续喷水处理对芒果叶片产生的影响,揭示喷水处理影响“午休”的分子机制,进一步优化喷水处理条件,为达到最佳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并对提高芒果产量和品质以及响应国家减肥增效政策具有理论意义。【方法】以元江“台农一号”芒果为材料,对坐果期芒果在“午休”时段(12:30—14:10)喷水3次,每次喷水20 min,间隔20 min,以不喷水为对照,并以2组3个不同时期叶片进行Illumina Hi SeqTM 6000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用GO和KEGG数据库分析“午休”时段喷水和不喷水处理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用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工具(DESeq)对基因表达进行差异分析,以|log_(2)α_(FC)|>1,P<0.05为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条件。【结果】3个时期分别获得3789,2885,1667个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与细胞组分分类中的膜、膜的固有成分、膜的组成成分等密切相关,KEGG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MAPK信号通路、植物昼夜节律、氨基糖和核苷酸糖的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光合生物碳固定、角质和亚硫酸盐及蜡的生物合成、卟啉和叶绿素的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甘油酯质代谢等途径。根据富集结果筛选8个差异表达基因,经实时荧光定量验证,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符。【结论】CAO和POR基因表达延后,表明喷水处理可延长叶绿素的合成时间;FBP和SBP的基因表达略微降低,表明叶面喷水调控基因的表达量降至缓解芒果“午休”的最适范围内,有利于树体积累碳同化物,从而提高光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光合午休 转录组 叶绿素生物合成 光合生物碳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HAP3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亚静 张盾 张凌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11,25,共7页
HAP(NF-Y或CBF)是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可以与CCAAT框结合并控制基因的表达,广泛分布于酵母、哺乳动物及植物细胞中。在哺乳动物和植物细胞中,HAP复合体包括3个不同的亚基:HAP2/NF-YA/CBF-B、HAP3/NF-YB/CBF-A及HAP5/NF-YC/CBF-C。HAP3... HAP(NF-Y或CBF)是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可以与CCAAT框结合并控制基因的表达,广泛分布于酵母、哺乳动物及植物细胞中。在哺乳动物和植物细胞中,HAP复合体包括3个不同的亚基:HAP2/NF-YA/CBF-B、HAP3/NF-YB/CBF-A及HAP5/NF-YC/CBF-C。HAP3转录因子在植物胚胎发育、叶绿素生物合成、花期调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介绍植物HAP3转录因子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P3/NF-YB/CBF-A 转录因子 胚胎发育 叶绿素生物合成 花期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 生化 生态
6
《麦类文摘》 1997年第2期67-69,共3页
W971117 用5-氨基乙酰丙酸和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的菜豆、黄瓜和大麦幼苗中叶绿素生物合成中间体的形成[刊.英]/Averina,N.G.…//Photosynthetica.-1996,47(1).-13~20[WBTA,1996,13(4),3114]W971118 光。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大麦幼苗 乙酰丙酸 叶绿素生物合成 大麦叶 脱落酸 中间体 生态 形成过程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作用
7
《麦类文摘》 1995年第3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光合作用 叶绿素生物合成 小麦籽粒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叶绿素突变体 叶原生质体 水分利用效率 磷酸化作用 光调控 冠层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