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RIS影像水环境遥感大气校正算法评价——以鄱阳湖叶绿素a浓度反演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曾群 张海东 +3 位作者 陈晓玲 田礼乔 李文凯 王国良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06-1315,共10页
MERIS是2002年发射的在轨运行近10年的ENVISAT-1卫星上搭载的主要传感器之一,在波段设置和辐射灵敏度等方面有非常突出的优势,能够较好地运用于Ⅱ类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但Ⅱ类水体的大气校正仍然是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以我国第一... MERIS是2002年发射的在轨运行近10年的ENVISAT-1卫星上搭载的主要传感器之一,在波段设置和辐射灵敏度等方面有非常突出的优势,能够较好地运用于Ⅱ类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但Ⅱ类水体的大气校正仍然是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以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为研究区域,采用FLAASH、6S、BEAM和QUAC共4种大气校正算法对2005和2011年具有同步实测光谱数据的鄱阳湖ENVISAT-1卫星MERIS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处理,并对12种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的波段组合因子进行大气校正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4种大气校正中,大气校正结果精度由高到低表现为FLAASH>6S>BEAM>QUAC,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1.13%、31.88%、69.48%和42.64%;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0、0.57、0.38和0.24;(2)在12种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的波段组合因子中,FLAASH得到的结果最优,其次是6S,BEAM和QUAC最差,在FLAASH算法中,由665、708和753 nm 3个波段遥感因子((Rrs(510)/[Rrs(443)/Rrs(560)])组成的模型精度最高,平均相对误差为25.12%,R2为0.74.建议采用FLAASH大气校正结果组成这个波段组合进行鄱阳湖叶绿素a浓度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色遥感 大气校正 叶绿素A MEmS FLAASH 6S BEAM QLAC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类水体的MODIS数据大气校正及在渤海表层水体叶绿素浓度监测反演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堃 陆殿梅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27,共7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国近岸二类水体的大气校正方法,解决了水色遥感软件SEADAS由于无法计算近岸的二类水体离水辐射率而简单地将其设为0的问题。应用该方法计算出的离水辐射率反演了渤海表层水体的叶绿素浓度,并选取近岸同期监测点的实测... 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国近岸二类水体的大气校正方法,解决了水色遥感软件SEADAS由于无法计算近岸的二类水体离水辐射率而简单地将其设为0的问题。应用该方法计算出的离水辐射率反演了渤海表层水体的叶绿素浓度,并选取近岸同期监测点的实测值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对比反演值与实测值,多数相对误差值均较小于10%,证明了反演结果较为准确,同时反演的叶绿素浓度的空间分布也符合冬季渤海的水团和环流状况。这说明应用改进后的大气校正方法能够很好地用于渤海表层水体的叶绿素浓度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类水体 离水辐射率 叶绿素浓度:大气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遥感影像大气校正与悬沙浓度反演——以曹妃甸近岸海域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孔金玲 杨晶 +3 位作者 孙晓明 杨姝 柳富田 杜东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0-137,共8页
遥感影像的大气校正是遥感定量化研究的难点之一。以曹妃甸近岸海域为研究区,以水体悬浮泥沙浓度(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SC)定量反演为目标,采用6S(second simulation of the satellite signal in the solar spectrum)模型... 遥感影像的大气校正是遥感定量化研究的难点之一。以曹妃甸近岸海域为研究区,以水体悬浮泥沙浓度(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SC)定量反演为目标,采用6S(second simulation of the satellite signal in the solar spectrum)模型和FLAASH模型对研究区MODIS影像的大气校正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对2个模型校正前后的影像质量以及对目标地物信息的校正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种模型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大气对水体信息的影响;相比之下,6S模型校正后影像质量优于FLAASH模型,能更真实地反映目标地物,可更好地实现对近岸海域遥感影像的高精度大气校正;将6S模型大气校正后的MODIS影像应用于悬浮泥沙浓度的遥感反演,反演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4.79%,均方根误差为4.32 mg/L。研究结果可为近岸海域Ⅱ类水体大气校正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深化泥沙运移规律研究及水质、水环境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校正 FLAASH模型 6S模型 悬浮泥沙浓度(SSC) 遥感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大气二氧化氮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海表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
4
作者 何涛 李君益 +1 位作者 郑全安 谢玲玲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11,共9页
【目的】研究南海上层大气NO_(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南海大气氮沉降通量及其对海表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方法】使用2005—2020年大气NO_(2)柱浓度的OMI遥感产品、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边界层高度数据、风速数据以... 【目的】研究南海上层大气NO_(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南海大气氮沉降通量及其对海表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方法】使用2005—2020年大气NO_(2)柱浓度的OMI遥感产品、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边界层高度数据、风速数据以及海洋表层叶绿素a浓度月平均遥感数据,分析南海大气氮沉降通量及其对海表叶绿素a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南海附近区域大气高浓度NO_(2)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NO_(2)浓度随季节变化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陆地、陆架;其余海域大气中NO_(2)浓度终年较低。珠江三角洲附近大气NO_(2)柱浓度高值出现在12月及次年1月,年平均氮沉降通量均值为13.50kg·hm^(-2)。南海北部陆架大气的NO_(2)柱浓度峰值出现在3月,氮沉降通量年平均值为4~8kg·hm^(-2),其余海域的NO_(2)柱浓度峰值则出现在3月或4月,氮沉降通量年平均值为0.5kg·hm^(-2)。NO_(2)柱浓度主要受到降水和风速的共同影响,其中,降水通过淋溶作用消耗NO_(2),风则通过稀释作用降低NO_(2)柱浓度,同时,冬季季风还可将南海北部陆地空气中的高浓度NO_(2)输送到南海。强厄尔尼诺事件过后的春季由于中南半岛生物质燃烧的增加以及珠江三角洲区域降水量增加,使得氮沉降通量出现明显增加。吕宋海峡西部,氮沉降能造成约10%的叶绿素a浓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遥感数据 大气氮沉降 K-MEANS聚类 叶绿素A浓度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和气温升高对野生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胡晓雪 杜维俊 +6 位作者 杨珍平 孙敏 宗毓铮 郝兴宇 李萍 王敏 岳爱琴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798-801,853,共5页
用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进行气温升高1℃和气温升高1℃+大气CO2浓度升高200μmol/mol条件下野生大豆叶片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气温升高使大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 用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进行气温升高1℃和气温升高1℃+大气CO2浓度升高200μmol/mol条件下野生大豆叶片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气温升高使大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提高,PS II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下降,PS II的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和PS II的电子传递速率(ETR)升高,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升高,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下降;CO2浓度升高能逆转由于升温造成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增加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但光合速率仍较对照下降,还会使野生大豆叶片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下降。未来气温和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野生大豆更容易受到高温或干旱胁迫,造成气孔导度下降,净光合速率下降。表明未来的气候变化将不利于野生大豆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升高 大气CO2浓度升高 野生大豆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7年来渤海海区冬季表层海水叶绿素浓度的遥感反演及其变化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于堃 陆殿梅 熊黑钢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6期55-62,共8页
应用改进的大气校正方法对渤海海区的MODIS数据进行校正,并应用校正结果反演了自2000年至2006年各个年份12月份渤海表层水体的叶绿素浓度,同时选取4个近岸同期监测点的实测值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对比反演值与实测值,发现除3号点位外... 应用改进的大气校正方法对渤海海区的MODIS数据进行校正,并应用校正结果反演了自2000年至2006年各个年份12月份渤海表层水体的叶绿素浓度,同时选取4个近岸同期监测点的实测值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对比反演值与实测值,发现除3号点位外,其余3个点位的相对误差值均较小于10%,证明了反演结果较为准确。将反演出的渤海表层海水叶绿素浓度按照0-1mg/m3、1-2mg/m3、2-3mg/m3、大于3mg/m3进行分类,并对分类后各个类别的面积转移矩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3年-2004年以及2004年-2005年为研究区叶绿素浓度降低时段,但前两个时段的降低幅度要大于后两个时段。2001年-2002年以及2005年-2006年为研究区叶绿素浓度上升时段,这两个时段的上升幅度都很大。研究时段内低浓度(0-2mg/m3)类别的面积波动中呈下降趋势,而高浓度(大于2mg/m3)类别面积呈上升趋势。尽管叶绿素浓度下降时段数量要多于上升时段,但是由于其下降幅度小于上升幅度,因此全时段内研究区表层海水的叶绿素浓度趋于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类水体 离水辐射率 叶绿素浓度 大气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eaWiFS数据估算珠江口海域表层叶绿素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晓翔 丁晓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8-101,共4页
介绍了SeaWiFS资料的基本处理方法和海水叶绿素浓度提取方法,针对目前SeaWiFS资料沿岸二类水域的数据失效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以珠江口为例,将经改进算法处理后的SeaWiFS数据用于叶绿素信息提取,经与实测数据对比,平均误差为29.6%。
关键词 SEAWIFS 叶绿素 珠江口 大气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氮肥互作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牛晓光 杨荣全 +4 位作者 李明 段碧华 刁田田 马芬 郭李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5-264,共10页
为阐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氮肥交互作用对C4作物玉米光合生理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自由大气CO2富集(FACE)平台,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施氮量[常氮180 kg(N)·hm^-2、低氮72 kg(N)·hm^-2]下比较大气CO2浓度[... 为阐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氮肥交互作用对C4作物玉米光合生理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自由大气CO2富集(FACE)平台,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施氮量[常氮180 kg(N)·hm^-2、低氮72 kg(N)·hm^-2]下比较大气CO2浓度[(400±15)μmol·mol^-1]和高CO2浓度[(550±15)μmol·mol^-1]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气CO2浓度升高使玉米苗期叶片叶绿素浓度显著(P=0.025)增加9.5%,抽雄期净光合速率显著(P=0.009)增加9.0%;低氮和常氮下,高CO2浓度使玉米各主要生育期胞间CO2浓度分别显著增加34.8%~48.5%和40.0%~49.4%,气孔导度在大口期和抽雄期分别显著下降21.6%(P=0.015)和22.1%(P=0.010),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大口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分别显著增加12.9%(P=0.002)、9.8%(P=0.019)和18.8%(P=0.001);高CO2浓度使玉米非光化学淬灭呈降低趋势、PSII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有增加趋势;相同氮水平下,高CO2浓度对玉米产量没有显著影响。2)高CO2浓度和合理施氮交互作用对玉米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增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在大口期和抽雄期,常氮+高CO2浓度处理叶绿素含量比低氮+大气CO2浓度处理增加17.3%和10.7%,高CO2浓度和合理施氮量交互作用有增加玉米产量的潜力,合理增加施氮量促进了CO2肥效的发挥。在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合理施氮对C4作物玉米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升高 玉米 施氮量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一号02D高光谱数据大气校正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崔成玲 张宏伟 +2 位作者 范松滔 李延峰 运晓东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50,共6页
针对高光谱数据大气校正耗时长和查找表构建不准确等问题,提出基于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实时创建大气校正参数查找表的方法,并应用于水体叶绿素浓度反演。首先,基于高光谱数据实时构建大气校正参数查找表;其次,根据循环迭代反演得到水汽... 针对高光谱数据大气校正耗时长和查找表构建不准确等问题,提出基于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实时创建大气校正参数查找表的方法,并应用于水体叶绿素浓度反演。首先,基于高光谱数据实时构建大气校正参数查找表;其次,根据循环迭代反演得到水汽含量和气溶胶光学厚度对查找表插值得到各个波段的大气校正参数,从而完成所有波段数据的大气校正;最后,选择植被、土壤和水体3类典型地物精度分析,并基于反演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验证大气校正精度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6S、FLAASH等大气校正方法;在运行效率上,在多线程并行加速后,运行效率提升了2~4倍;基于水体反射率数据反演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预测集验证中ρ为0.804 7,RMSE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一号02D卫星 高光谱遥感 大气校正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地表反射率 叶绿素A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大气校正仪数据处理方法及初步在轨评估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振海 丛强 +11 位作者 黄红莲 雷雪枫 谢艳清 王宇轩 陶菲 赵鑫鑫 宋茂新 邹鹏 侯伟真 林军 李正强 洪津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09,共11页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大气校正仪作为首个成功在轨运行的扫描型同时偏振遥感器,其技术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均有别于以往的在轨遥感器。文章在简要介绍大气校正仪原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其数据预处理、大气参数反演和大气校正方法,评估和...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大气校正仪作为首个成功在轨运行的扫描型同时偏振遥感器,其技术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均有别于以往的在轨遥感器。文章在简要介绍大气校正仪原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其数据预处理、大气参数反演和大气校正方法,评估和展示了部分在轨应用效果。在轨初步评估结果显示:基于大气校正仪L1级数据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水汽柱浓度(CWV)数据与全球气溶胶自动观测网(AERONET)数据的偏差落在期望误差(EE)范围内的比例分别为68.62%和95.39%,且与对应的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产品空间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空间同步覆盖的16 m相机多光谱数据校正前后图像清晰度和纹理特征均提升明显,地表反射率校正精度满足应用需求,初步显示了大气校正仪在气溶胶监测和大气校正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 大气校正 气溶胶光学厚度 水汽柱浓度 数据处理方法 偏振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叶绿素a浓度遥感反演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海梅 刘晓龙 +3 位作者 沈润 张星云 李慧萍 阮金兰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45-51,共7页
不同叶绿素浓度反演算法得到的叶绿素浓度存在较大差异,反演中大气校正算法如何影响反演模型的精度;不同的反演算法中,哪种反演算法更适用于高原深水湖泊叶绿素浓度反演。针对上述问题,选取Landsat 8 OLI卫星影像数据,应用6S、ATCOR3、F... 不同叶绿素浓度反演算法得到的叶绿素浓度存在较大差异,反演中大气校正算法如何影响反演模型的精度;不同的反演算法中,哪种反演算法更适用于高原深水湖泊叶绿素浓度反演。针对上述问题,选取Landsat 8 OLI卫星影像数据,应用6S、ATCOR3、FLAASH这3种大气校正模型实现OLI数据的大气校正,对矫正结果分别利用FAI、NDCI、VB-FAH指数反演算法反演抚仙湖叶绿素a浓度,使用实测数据对3种不同大气校正下的3种反演算法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对比12种不同组合的算法反演的叶绿素a浓度与实测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6S大气校正模型下,NDCI指数反演算法是12种组合算法中反演精度最高的算法,反演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为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大气校正 反演 抚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对低浓度臭氧的反应:叶片和整株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减弱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
12
作者 P.B.Reich 蒋德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7年第6期12-19,共8页
研究发现,低浓度O3能使大豆及其他种植物出现慢性中毒现象,但引起这些效应的潜在机理还未被人们所真正了解。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供试植物生活的一定O3浓度中,其净光合能力(Pn)和叶绿素(Ch1)的变化。随着叶片年龄的不同,在不同O3浓... 研究发现,低浓度O3能使大豆及其他种植物出现慢性中毒现象,但引起这些效应的潜在机理还未被人们所真正了解。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供试植物生活的一定O3浓度中,其净光合能力(Pn)和叶绿素(Ch1)的变化。随着叶片年龄的不同,在不同O3浓度下的Ch1含量和CO2交换量的变化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种子 净光合作用 叶片叶绿素 浓度水平 交换量 慢性中毒 叶龄 光合作用效率 线性关系 周围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CI的近岸高浓度悬浮泥沙遥感反演——以杭州湾及邻近海域为例 被引量:21
13
作者 江彬彬 张霄宇 +3 位作者 黄大松 杜泳 杨顶田 姚玲玲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0-227,共8页
基于ITT Visual Information Solutions公司的快速大气校正模块QUAC(Quick Atmosphere Correction),采用静止轨道海洋水色卫星(GOCI)数据实现对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高浓度悬浮泥沙含量的快速反演,研究表明:1)经QUAC大气校正后得到的真实... 基于ITT Visual Information Solutions公司的快速大气校正模块QUAC(Quick Atmosphere Correction),采用静止轨道海洋水色卫星(GOCI)数据实现对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高浓度悬浮泥沙含量的快速反演,研究表明:1)经QUAC大气校正后得到的真实地表反射率比值与海洋遥感反射率比值基本一致,表明QUAC是一种适用于高浊度水体且快速简便的大气校正方法;2)悬浮泥沙反演结果显示,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的悬浮泥沙含量的日变化主要受潮水作用的影响,月季变化主要受长江冲淡水流量季节、季风以及涌潮等影响,杭州湾北部芦潮港沿岸和庵东沿岸悬浮泥沙长期处于高值,为典型的淤积水域.冬季,苏北浅滩的悬浮泥沙在苏北沿岸流的作用下,可穿过长江口,是杭州湾悬浮泥沙的来源之一.由此可见,GOCI小时分辨率的观测能力使得对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悬浮泥沙含量动态变化的准实时观测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轨道海洋水色卫星 快速大气校正模块 浓度悬浮泥沙 杭州湾及邻近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perion高光谱图像的氮和叶绿素制图 被引量:22
14
作者 袁金国 牛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2-178,共7页
利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Hyperion高光谱图像,利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建立了Hyperion一阶导数反射率与氮浓度和叶绿素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经6S模型大气校正的Hyperion反射率与野外实测冠层反射率基本吻合;经6S校正的反射率计算的NDVI,高于... 利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Hyperion高光谱图像,利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建立了Hyperion一阶导数反射率与氮浓度和叶绿素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经6S模型大气校正的Hyperion反射率与野外实测冠层反射率基本吻合;经6S校正的反射率计算的NDVI,高于用绝对亮度、表观反射率计算的NDVI,而且前者与野外实测计算的NDVI最接近;预测氮和叶绿素浓度的模型中大部分入选波长与蛋白质的吸收有关,R2分别为0.586和0.506。产生了冠层水平氮和叶绿素浓度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水稻的氮浓度最高,为2.5%-3.5%,其次为甘蔗、土豆、茶树,氮浓度为1.0%-2.5%,而大多数森林的氮浓度在1.0%-1.5%。对于叶绿素,水稻、马铃薯的叶绿素浓度最高,为25%-35%,其次为玉米、甘蔗,叶绿素浓度为20%-30%,而栗树的叶绿素浓度为20%-25%。证明高光谱图像是大尺度估算植被生化组分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ion高光谱图像 表现反射率 6S大气校正 NDVI 一阶导数反射率 氮和叶绿素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LCI数据的杭州湾悬浮物浓度估算及其产品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渊 郭宇龙 +4 位作者 程春梅 张毅博 胡耀躲 夏忠 毕顺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6-169,共14页
悬浮物含量及其时空分布是河口海岸环境中关心的热点问题。2016年2月16日,欧洲航天局发射了新一代海洋水色传感器(OLCI),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时空及光谱分辨率。本研究结合2017年7月杭州湾同步采样数据,对比了6种大气校正算法和8种悬浮... 悬浮物含量及其时空分布是河口海岸环境中关心的热点问题。2016年2月16日,欧洲航天局发射了新一代海洋水色传感器(OLCI),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时空及光谱分辨率。本研究结合2017年7月杭州湾同步采样数据,对比了6种大气校正算法和8种悬浮物浓度(TSM)估算模型,遴选和分析了适宜于杭州湾和OLCI数据的大气校正方法和TSM估算模型,验证了OLCI数据二级产品精度和适用性。结果表明:(1)基于紫外光谱的大气校正算法(UVAC)精度最高,同步4个采样点的大气校正平均相对误差(MAPE)分别为34.21%、13.11%、5.92%和20.28%。在除Oa1以外的14个波段的MAPE均值为15.23%,Oa4至Oa10波段的MAPE低于8%;(2)基于Oa16/Oa5的波段比值模型,具有良好的建模(MAPE为16.49%,RMSE为50.92 mg/L)和验证(MAPE为19.08%,RMSE为19.29 mg/L)精度及模型稳健性;(3)基于C2RCC算法的固有光学量和TSM含量产品及OLCI二级TSM含量产品在杭州湾精度较差,不适用于杭州湾TSM和固有光学量遥感监测应用;(4)空间上,TSM在杭州湾中部区域含量较低,在杭州湾南岸和湾口区域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OLCI数据 悬浮物浓度 适用性分析 大气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光谱仪的定标技术与渤海海域的光学测量 被引量:5
16
作者 修鹏 刘玉光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5-89,共5页
本文以太阳光谱仪为基础介绍了根据仪器测量的电信号数据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基本原理以及依据Langley方法的定标技术.通过两次测量试验对比,提出了一种比较实用的仪器定标方法,即在海洋上空对仪器进行定标并且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利用... 本文以太阳光谱仪为基础介绍了根据仪器测量的电信号数据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基本原理以及依据Langley方法的定标技术.通过两次测量试验对比,提出了一种比较实用的仪器定标方法,即在海洋上空对仪器进行定标并且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利用该仪器于2003年8月对渤海海域上空的大气光学特性进行了大面积调查,分析了当时海域上空各种大气参数(气溶胶光学厚度、臭氧浓度以及水汽含量等)的空间分布情况,为我国近海海域二类水体水色遥感反演中大气校正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谱仪 渤海海域 定标技术 光学测量 气溶胶光学厚度 2003年8月 基本原理 数据反演 仪器测量 试验对比 定标方法 面积调查 光学特性 大气参数 分布情况 水汽含量 臭氧浓度 大气校正 遥感反演 二类水体 近海海域 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