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4种经济树种叶片温度与叶绿素指标相关性
1
作者 王静美 叶正全 +4 位作者 苏家红 王猛 罗志锋 孙永玉 李育武 《桉树科技》 2025年第3期105-113,共9页
以昆明4种常见经济树种(枇杷、香樟、黄连木和滇润楠)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便携式叶绿素仪系统测定春、夏、秋、冬4个季节不同时段的叶片温度和叶绿素指标,分析其时间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为昆明及相似生态区城市森林健康评... 以昆明4种常见经济树种(枇杷、香樟、黄连木和滇润楠)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便携式叶绿素仪系统测定春、夏、秋、冬4个季节不同时段的叶片温度和叶绿素指标,分析其时间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为昆明及相似生态区城市森林健康评估、绿地管养及适宜树种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枇杷、香樟、黄连木和滇润楠的叶温呈显著季节变化,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最大差值达14.10℃。滇润楠在春、夏、秋3各季节的叶温较高,香樟叶温在各季偏低,说明不同树种具有温度适应差异性。各树种叶温日变化表现为“中午>傍晚>早上”,黄连木日温差最大,滇润楠最小,说明滇润楠其叶温稳定性较强。各树种的SPAD值随季节显著变化,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常绿树种的SPAD值稳定性优于落叶和半落叶树种,且日变幅度较小。叶温与SPAD值的关系因树种和季节而异,黄连木与枇杷在季节尺度上呈正相关,香樟与滇润楠为负相关,说明不同树种在生态适应与生理调控上具有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温度 叶绿素指标 季节变化 日变化 经济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对玉米叶绿素荧光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波 李婷 +1 位作者 王铁良 丰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18,22,共6页
作物水分亏缺敏感指标的确定是实现作物精准灌溉的基础。在防雨棚内膜下滴灌条件下通过小区试验观测最大荧光Fm、PSⅡ潜在活性Fv/F0、PSⅡ光化学效率Fv/Fm,探究玉米叶绿素荧光指标对土壤水分亏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在玉米抽雄期,当土... 作物水分亏缺敏感指标的确定是实现作物精准灌溉的基础。在防雨棚内膜下滴灌条件下通过小区试验观测最大荧光Fm、PSⅡ潜在活性Fv/F0、PSⅡ光化学效率Fv/Fm,探究玉米叶绿素荧光指标对土壤水分亏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在玉米抽雄期,当土壤水分达到85%田间持水量时,玉米3个叶绿素荧光指标均达到最高;且叶绿素荧光指标与土壤水分的典型相关系数为0.832,为极显著。其中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对土壤水分变化表现为最敏感;2在玉米灌浆期,当土壤水分达到80%田间持水量时,玉米3个叶绿素荧光指标均达到最高;且各叶绿素荧光指标均高于抽雄期,典型相关系数为0.893,为极显著。其中PSⅡ潜在活性Fv/F0对土壤水分变化表现为最敏感。可见,叶绿素荧光参数对于土壤水分变化反应敏感,很好地反映了玉米的水分亏缺状态,可作为指导玉米田间精准灌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膜下滴灌 土壤含水量 叶绿素荧光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沙冬青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何炎红 田有亮 +1 位作者 林涛 边俊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2-47,共6页
使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及其配备的荧光叶室测定了不同水分状况下沙冬青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沙冬青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与水势的关系均可模拟为y=a+b(1-e-kx),叶绿素荧光特征指标水势关系呈y=ae-bx^k曲线... 使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及其配备的荧光叶室测定了不同水分状况下沙冬青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沙冬青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与水势的关系均可模拟为y=a+b(1-e-kx),叶绿素荧光特征指标水势关系呈y=ae-bx^k曲线;沙冬青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荧光特征指标值随着植物水势下降均呈下降趋势,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下降的初始水势(初始胁迫水势)明显小于叶绿素荧光特征指标,光合速率水势补偿点、蒸腾速率临界点水势和气孔导度临界点水势与叶绿素荧光特征指标NPQ、qP和ETR初始胁迫水势基本相同,而明显小于荧光指标Fv/Fm初始胁迫水势。研究指出,可用气孔导度水势临界值作为评价光合作用气孔调节和非气孔调节的界限,Fv/Fm水势临界值可作为植物水分胁迫临界值:当水势大于气孔导度水势临界值时,属于气孔调节水势范围;当水势小于气孔导度水势临界值时,植物以非气孔调节为主。当水势大于Fv/Fm水势临界值时,植物处于轻度或中度水分胁迫;当水势小于Fv/Fm水势临界值时,植物处于重度水分胁迫。结果表明,沙冬青气孔调节水势临界值为-3.81^-5.26 MPa,重度水分胁迫水势临界值为-8.05^-14.53 MPa,临界值具有生长季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水分胁迫 气体交换 叶绿素荧光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低温对番茄幼苗叶绿素荧光及产生畸形果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军 刘凤军 刘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02-105,共4页
选用早熟番茄品种浙粉702和晚熟番茄品种U904,以环境温度17~18℃为对照,研究7~8、12~13℃2个亚低温对3叶龄幼苗分别处理7、14、21 d的耐亚低温性能。结果表明,浙粉702耐低温能力强于U904,随亚低温7~8℃处理时间的延长,浙粉702的PSⅡ最... 选用早熟番茄品种浙粉702和晚熟番茄品种U904,以环境温度17~18℃为对照,研究7~8、12~13℃2个亚低温对3叶龄幼苗分别处理7、14、21 d的耐亚低温性能。结果表明,浙粉702耐低温能力强于U904,随亚低温7~8℃处理时间的延长,浙粉702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Yeild)下降幅度明显小于U904,2个品种的非光化学淬灭(NPQ)变化差别不大;亚低温处理对番茄的畸形率果有一定影响,随处理温度降低,2个番茄品种的总畸形果率升高;浙粉702 12~13℃处理时的番茄总畸形果率明显高于U904,7~8℃处理时的番茄总畸形果率明显低于U904;亚低温处理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番茄果实心室的整齐度,增加心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畸形果率 亚低温 叶绿素荧光指标 心室整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车速车载多光谱成像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文瑶 李民赞 +3 位作者 赵毅 张猛 孙红 宋媛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15-221,共7页
为了探索大田冬小麦冠层叶片叶绿素指标的快速检测方法,基于车载式多光谱成像系统进行了大田冬小麦叶绿素含量指标的快速无损诊断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车速条件下车载式多光谱成像系统的工作性能。系统以福田欧豹4040型拖拉机为车载平台,... 为了探索大田冬小麦冠层叶片叶绿素指标的快速检测方法,基于车载式多光谱成像系统进行了大田冬小麦叶绿素含量指标的快速无损诊断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车速条件下车载式多光谱成像系统的工作性能。系统以福田欧豹4040型拖拉机为车载平台,搭载了2-CCD多光谱图像智能感知系统。田间试验分别设置了4种行进速度(分别为S1(0.54 m/s)、S2(0.83 m/s)、S3(1.04 m/s)、S4(1.72 m/s)),采集了冬小麦冠层可见-近红外图像,同步获得了车载GPS轨迹坐标信息,并测量了样本叶绿素含量指标SPAD值。图像经滤波和冠层分割预处理后,提取了R、G、B、NIR 4个波段平均灰度,并计算了RVI、NDVI等4种常见植被指数、H分量的灰度平均值和覆盖度C,共10个图像检测参数。分析了各图像检测参数与叶绿素含量指标SPAD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S1、S2和S3速度下,各图像检测参数与SPAD值相关性高于S4速度。同时,S1、S2、S3速度下,NDVI、NDGI、RVI与SPAD值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达到0.50以上。分别建立了S1~S3不同车速下叶绿素含量指标诊断MLR模型,模型精度满足作物生长空间分布图制图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载式大田作物生长参数移动诊断效率,将不同车速下的数据合并,选取NDVI、NDGI、RVI参数建立叶绿素指标MLR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通用性。该研究可为车载式大田作物生长快速诊断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叶绿素指标 植被指数 车载式 图像处理 多光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冬小麦抽穗期长势分析——基于可见-近红外光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仁杰 房俊龙 +4 位作者 李民赞 孙红 吴李烜 赵毅 张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1-146,共6页
为了快速估测大田冬小麦叶绿素含量指标,指导冬小麦抽穗期追肥管理,基于光谱分析技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325~1 075 nm)处,对陕西省杨凌区揉谷镇粮食基地的冬小麦进行长势检测、分析。试验在1 000 m×600 m区域内划分为30个采样... 为了快速估测大田冬小麦叶绿素含量指标,指导冬小麦抽穗期追肥管理,基于光谱分析技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325~1 075 nm)处,对陕西省杨凌区揉谷镇粮食基地的冬小麦进行长势检测、分析。试验在1 000 m×600 m区域内划分为30个采样区进行数据采集,使用ASD Field Spec Hand Held光谱辐射仪(Analytical Spectral Devices.,USA)采集冬小麦的冠层光谱反射率数据,使用SPAD-5 0 2 Plus便携式叶绿素仪测量小麦倒一叶和倒二叶的叶绿素指标(SPAD值),使用G738 CM型手持式GPS记录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分别进行冠层光谱反射率小麦倒一叶和倒二叶的预处理,结果表明:冠层反射光谱倒二叶的SPAD值相关系数高于倒一叶。基于相关性分析,选取4个敏感波段538、661、740、850 nm分别与预处理前后的光谱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模型精度较高,建模精度R2=0.8 3,验证建模精度R2=0.7。同时,绘制了大田作物长势分布图,可为冬小麦抽穗期追肥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无损检测 叶绿素指标 可见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