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进的叶绿素提取植被指数 被引量:19
1
作者 董恒 孟庆野 +4 位作者 王金梁 秦其明 冯海霞 蒋洪波 刘明超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6-341,共6页
对MERIS陆地叶绿素指数(MTCI)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改性的MERIS陆地叶绿素指数(M-MTCI).该指数在植被覆盖度较高时(LAI>1),可获得比MTCI和双峰冠层氮素指数(DCNI)更好的叶绿素提取精度,且比MTCI有更好的抗LAI干扰能力.这些结果的验证是... 对MERIS陆地叶绿素指数(MTCI)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改性的MERIS陆地叶绿素指数(M-MTCI).该指数在植被覆盖度较高时(LAI>1),可获得比MTCI和双峰冠层氮素指数(DCNI)更好的叶绿素提取精度,且比MTCI有更好的抗LAI干扰能力.这些结果的验证是建立在模拟以及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所以M-MTCI具有很好地监测植被叶绿素含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MERIS陆地叶绿素指数(MTCI) 改性的MERIS陆地叶绿素指数(M-MTCI) 双峰冠层氮素指数(DCNI)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SyQ30米分辨率10天合成的时空连续叶片叶绿素含量产品(2021-2022年中国区域)
2
作者 管理 张虎 +6 位作者 李静 谷晨鹏 王晓函 肖翔宇 柳钦火 周巧 武王泽昊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227-239,共13页
叶片叶绿素含量(Leaf Chlorophyll Content,LCC)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是生态系统生理生态监测的重要参数。国际现有的大尺度LCC产品的空间分辨率最高为百米级,难以满足日益精细的监测需求,现有的MuSyQ LCC(v01)产品空间分辨率... 叶片叶绿素含量(Leaf Chlorophyll Content,LCC)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是生态系统生理生态监测的重要参数。国际现有的大尺度LCC产品的空间分辨率最高为百米级,难以满足日益精细的监测需求,现有的MuSyQ LCC(v01)产品空间分辨率可达30 m,但受云雨等因素影响,该产品存在LCC时空不连续的问题,造成其在实际运用中的高分辨率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本研究利用哨兵二号多光谱成像仪(Sentinel-2 MSI)基于叶绿素敏感指数(Chlorophyll Sensitive Index,CSI)和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rmonic Analysis of Time Series,HANTS)法生产了MuSyQ LCC(v02)高分系列中国地区2021-2022年30 m/10天分辨率的标准化LCC产品。结果显示不同植被类型的产品均方根误差(RMSE)为13.08μg/cm^(2),决定系数R^(2)为0.35,产品时间序列曲线平滑且可反映出植被基本物候信息,本产品可有效弥补现有高分辨率LCC产品的时空不连续问题,可在植被动态变化分析、农业生产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指数 时间序列重建 时间序列谐波分析 高分辨率产品 光合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水体叶绿素a指数反演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金梁 秦其明 +3 位作者 李军 林丛 徐若风 高中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8-134,共7页
水体叶绿素a含量是反映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其含量具有众多优势。该研究利用2012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漓江流域实地采集的水体高光谱数据和实验室化验分析数据,借鉴陆表植被叶绿素a的遥感反演模型,发展了一... 水体叶绿素a含量是反映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其含量具有众多优势。该研究利用2012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漓江流域实地采集的水体高光谱数据和实验室化验分析数据,借鉴陆表植被叶绿素a的遥感反演模型,发展了一种新的水体叶绿素a提取指数(water chlorophyll-a index,WCI)。通过与反射率敏感波段法、波段比值法和半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发现,新提出的WCI指数使用650、685、696 nm波段,波段稳定,决定系数R2可达0.58,均方根误差最小为0.24,受水体悬浮物影响小,在天津海河区域的验证效果也表明了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提取水体叶绿素a含量。该方法扩展了水体叶绿素a监测的建模思路,对水体叶绿素a监测建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光谱分析 模型 水体叶绿素A 高光谱 漓江 叶绿素a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油茶叶绿素含量指数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覃柳辉 陈元松 +6 位作者 覃雯霞 赵文东 周燕 黄达军 覃子海 韦长江 王鹏良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5期3914-3916,共3页
为了分析广西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指数的变异情况,对广西具有代表性的普通油茶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指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广西普通油茶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指数平均值为96.94,变异范围为13.00~412.90... 为了分析广西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指数的变异情况,对广西具有代表性的普通油茶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指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广西普通油茶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指数平均值为96.94,变异范围为13.00~412.90,极差为399.90,变异系数为33.83%;种质资源间叶绿素含量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重复间差异不显著;聚类分析将叶绿素含量指数相近的聚成类,然而种质资源间叶绿素含量指数没有明显的地理区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 种质资源 叶绿素含量指数 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素a指数与氮磷特征模型研究:以兴隆湖为例
5
作者 谭詹 任玖 +2 位作者 张蕊 胡澄宇 冯文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05-209,共5页
该文针对近几年水环境治理中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浮游藻类疯狂繁殖等问题,构建了叶绿素a与氮磷的关系特征模型。利用GF-2-PMS2高分遥感影像中纯净水体和绿植在各波段的光谱信息特征,通过宽带绿色指标中比值植被指数运算Band4/Band3自动... 该文针对近几年水环境治理中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浮游藻类疯狂繁殖等问题,构建了叶绿素a与氮磷的关系特征模型。利用GF-2-PMS2高分遥感影像中纯净水体和绿植在各波段的光谱信息特征,通过宽带绿色指标中比值植被指数运算Band4/Band3自动提取叶绿素浓度及其空间分布信息。用SPSS软件对兴隆湖总磷、总氮含量值与比值植被指数值进行函数拟合建立多元非线性函数模型,得到三者的关系特征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叶绿素a比值植被指数与氮、磷的关系特征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与现场检测结果相符,为兴隆湖水体富营养化分析及水环境治理提供有效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植被指数 反演模型 水体富营养化 兴隆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稀疏解混法联合HTCI估算草地叶绿素含量
6
作者 李飞 王媛 +2 位作者 陈秀万 刘茂林 李阳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3期197-200,共4页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光谱指数法是快速、无损、估算大面积草地叶绿素含量的有效手段,但是背景光谱和冠层结构始终作为干扰估算精度的主要因素而存在。本研究将高光谱混合像元解混方法应用于叶绿素含量估测的光谱指数中,利用基于光谱库的稀...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光谱指数法是快速、无损、估算大面积草地叶绿素含量的有效手段,但是背景光谱和冠层结构始终作为干扰估算精度的主要因素而存在。本研究将高光谱混合像元解混方法应用于叶绿素含量估测的光谱指数中,利用基于光谱库的稀疏解混法分解混合像元,得到纯净的草地像元光谱。在此基础上,结合Hyperion影像和HSI影像的光谱特征,提出了HTCI(Hyperion/HSI terrestrial chlorophyll index)估算叶绿素含量。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证实本方法相较于其他单一光谱指数算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背景干扰,具有更高的测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特征 稀疏解混 背景干扰 叶绿素含量 Hyperion/HSI叶绿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RIS数据的太湖悬浮物与叶绿素a遥感估算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森 王得玉 +1 位作者 邓颖 王明昊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8年第6期57-60,共4页
基于MERIS数据,采用最大叶绿素指数算法,分别建立太湖悬浮物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的估算模型。经误差分析证明,该模型适宜检测悬浮物与叶绿素a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5 g/m3~80 g/m3与10 mg/m3~20 mg/m3的水域,可用于太湖水体悬浮物与叶绿素... 基于MERIS数据,采用最大叶绿素指数算法,分别建立太湖悬浮物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的估算模型。经误差分析证明,该模型适宜检测悬浮物与叶绿素a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5 g/m3~80 g/m3与10 mg/m3~20 mg/m3的水域,可用于太湖水体悬浮物与叶绿素a的MERIS遥感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IS数据 悬浮物 叶绿素A 最大叶绿素指数 遥感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片光谱的森林叶绿素浓度反演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焦全军 张霞 +2 位作者 张兵 卫征 郑兰芬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6年第2期26-30,共5页
准确估测森林叶片叶绿素浓度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模拟森林生态系统。基于江西省千烟州试验区主要树种光谱数据和相应叶绿素浓度等化学参量数据,使用高光谱指数和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进行森林叶绿素浓度的反演,对具代表性的几种叶绿... 准确估测森林叶片叶绿素浓度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模拟森林生态系统。基于江西省千烟州试验区主要树种光谱数据和相应叶绿素浓度等化学参量数据,使用高光谱指数和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进行森林叶绿素浓度的反演,对具代表性的几种叶绿素相关的光谱指数进行反演能力评价,构造出表征叶绿素吸收特征的叶绿素吸收面积指数(CAAI),发现TCAR I(改进型的叶绿素吸收比率指数)和CAAI能较好地估测试验区森林主要树种的叶绿素浓度。针对叶片生化参量之间强相关现象,首先使用了叶片生化参量吸收特征分析方法,选定特定波段。然后对叶绿素浓度进行PLS回归估测,并从PLS获得估测模型的结果来评价和解释几种高光谱指数的叶绿素反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浓度 光谱指数 叶绿素吸收面积指数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RIS遥感图像的太湖叶绿素浓度反演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根深 王得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0期71-74,共4页
以太湖为试验区,基于MERIS遥感图像数据以及同步实测的太湖水质参数数据,应用归一化叶绿素指数算法(NDCI),对太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进行反演,得到了太湖区域的水体叶绿素a反演结果,并对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归一化叶绿素... 以太湖为试验区,基于MERIS遥感图像数据以及同步实测的太湖水质参数数据,应用归一化叶绿素指数算法(NDCI),对太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进行反演,得到了太湖区域的水体叶绿素a反演结果,并对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归一化叶绿素指数反演算法能够精确地反演太湖区域的叶绿素a浓度值,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81 2,反演精度优于传统经验统计模型,可为今后更精确地反演内陆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IS遥感图像 叶绿素A 归一化叶绿素指数反演算法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阔叶树种叶绿素估测模型
10
作者 朱旭珍 丁丽霞 +3 位作者 李梦 金雨菲 邹红玉 程乾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7-582,共6页
为了方便快速准确地测量树木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对9个阔叶树种的叶片采样,利用CCM-200测得的叶绿素指数(CCI值)和叶片厚度因子建立叶绿素的估算模型,将估算结果与萃取法测量叶绿素质量分数比较,分析发现:仅利用CCM-200测得的叶绿素... 为了方便快速准确地测量树木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对9个阔叶树种的叶片采样,利用CCM-200测得的叶绿素指数(CCI值)和叶片厚度因子建立叶绿素的估算模型,将估算结果与萃取法测量叶绿素质量分数比较,分析发现:仅利用CCM-200测得的叶绿素指数估算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的线性模型误差较大,叶绿素指数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决定系数(R2)均在0.610左右,相关性不是很显著。当用比叶质量(SLW)来反映叶片厚度,与叶绿素指数一起作为自变量,分别建立估算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质量分数的线性回归方程,发现叶绿素指数及比叶质量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78,0.707和0.689,相关性得到较大提高。而如果采用比叶面积(SLA),即比叶质量的倒数来反映叶片厚度,与叶绿素指数一起作为自变量,分别建立估算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质量分数的线性回归方程,各决定系数分别为0.869,0.893和0.881,相关性得到显著提高。由此得到结论:利用叶绿素指数与比叶面积建立的叶绿素质量分数估算模型精度较高,且适用于多种不同树种叶绿素质量分数估算,具有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叶绿素指数 回归分析 比叶质量 比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长江口叶绿素a浓度反演推算 被引量:8
11
作者 沈蔚 纪茜 +1 位作者 邱耀炜 吴忠强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解长江口的水质状况,现场测量叶绿素a浓度,结合高光谱遥感影像,运用波段比值模型、一阶微分模型和水体叶绿素a提取指数(Water Chlorophyll-a Index,WCI)对整个研究区域叶绿素a浓度进行反演推算,并进行空间分布评价;利用实测数据和... 为了解长江口的水质状况,现场测量叶绿素a浓度,结合高光谱遥感影像,运用波段比值模型、一阶微分模型和水体叶绿素a提取指数(Water Chlorophyll-a Index,WCI)对整个研究区域叶绿素a浓度进行反演推算,并进行空间分布评价;利用实测数据和遥感影像的关系建立反演模型,并结合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析和评价反演效果。结果显示,波段比值模型和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达到0.91,均方根误差为1.79,平均相对误差为9.09%;一阶微分模型的相关性为0.95,均方根误差为2.21,平均相对误差为15.31%;WCI模型的相关性高达0.98,均方根误差为1.44,平均相对误差为6.20%。利用WCI模型对整个研究区域的叶绿素a浓度进行模拟,可见研究区域的中间部分叶绿素a含量较低,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增大,南部出现最大值,造成此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北接居民生活区,南邻上海青草沙水库,并且附近存在植被。研究表明,WCI模型的反演效果优于波段比值模型和一阶微分模型,是一种计算简单、精度较高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水体叶绿素a的浓度,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水体环境质量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叶绿素A 长江口 水体叶绿素a提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旱指数构建及其在不同草原类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水霞 王文君 +2 位作者 吴英杰 李玮 全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99-107,共9页
干旱指数是评估旱情等级、制定防旱减灾对策的重要指标。该研究从干旱发生的物理机制出发,基于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客观赋权法,综合考虑气象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 Precipitation Eva... 干旱指数是评估旱情等级、制定防旱减灾对策的重要指标。该研究从干旱发生的物理机制出发,基于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客观赋权法,综合考虑气象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植被供水指数(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VSWI)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指数(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在干旱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构建融合多源信息的综合干旱指数,探究其在不同草原类型干旱中的适用性和敏感性,进而分析干旱的时空分布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综合干旱指数既能敏锐捕捉气象干旱的早期开始,亦能从水文和牧业干旱角度综合反映旱情的持续过程和时间,相比单一干旱指数,具有综合表征多尺度干旱演化特征的优势;2007—2018年,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干旱频率呈波动中下降趋势,干旱强度主要以轻中旱为主,重旱及以上干旱集中在春秋两季;空间分布上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呈现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中北部旱情严重的特征。该研究对蒙古高原不同草原类型干旱事件精准监测及旱灾防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降水 综合干旱指数 叶绿素荧光指数 适用性 锡林郭勒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种遥感指数的东北春玉米干旱识别对比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雨烨 王培娟 +1 位作者 张源达 杨建莹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6-476,共11页
以东北春玉米为研究对象,探究利用植被光合特性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指数、近红外-短波红外波段构建的归一化差值水分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和可见光-近红外波段... 以东北春玉米为研究对象,探究利用植被光合特性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指数、近红外-短波红外波段构建的归一化差值水分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和可见光-近红外波段构建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识别东北春玉米干旱的准确度和敏感度。研究发现:SIF指数、NDWI和NDVI对干旱识别准确度均超过80%,其中重度干旱准确度超过94%,且在春玉米苗期表现最佳;3种指数对比可知,SIF指数在春玉米干旱识别的准确度和敏感度方面均最佳,分别为89.27%和81.65%,NDWI敏感度次之,NDVI最差。表明基于光合特性的SIF指数在识别东北春玉米干旱方面优于基于地物光谱特性所构建的植被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指数 归一化差值水分指数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春玉米 干旱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种植二月兰叶绿素荧光特征研究
14
作者 张兆金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6期139-141,共3页
以早春开花的植物二月兰为材料,研究林下环境下夏季阶段二月兰的生长情况,并比较各种植地点的植株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结果表明,二月兰能适应夏季林下环境,除Fv/Fm和qP指标外,其他叶绿素荧光指数基本正常;Fv/Fm指标有受到轻微的胁迫,且... 以早春开花的植物二月兰为材料,研究林下环境下夏季阶段二月兰的生长情况,并比较各种植地点的植株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结果表明,二月兰能适应夏季林下环境,除Fv/Fm和qP指标外,其他叶绿素荧光指数基本正常;Fv/Fm指标有受到轻微的胁迫,且与qP指标变化一致;不同的土壤肥力对二月兰生长影响不大。因此,二月兰有良好的适应性,适合大范围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月兰 林下种植 叶绿素荧光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根黄化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霆 邓宇驰 +7 位作者 丘立杭 陈荣发 范业赓 周慧文 闫海锋 黄杏 周忠凤 吴建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59-3565,共7页
为了探明宿根黄化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对发生宿根黄化后甘蔗体内激素水平高低、叶绿素指数变化,以及分蘖、株高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化株经过了近40 d的生长,叶绿素指数达到40,与正常株刚出苗时的... 为了探明宿根黄化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对发生宿根黄化后甘蔗体内激素水平高低、叶绿素指数变化,以及分蘖、株高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化株经过了近40 d的生长,叶绿素指数达到40,与正常株刚出苗时的叶绿素指数相当,经过62 d基本完成复绿。正常株的株高、叶片数、节数和分蘖数的增量分别是黄化株的1285%、371%、860%和1650%。在5个观察期,正常株和黄化株的株高、叶片数、节数和分蘖数都有极显著差异;黄化株赤霉素含量比正常株低21.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分别比正常株高17.3%和12.9%,与正常株差异显著;黄化株的玉米素、脱落酸和乙烯含量分别比正常株提高54.5%、195.5%和47.4%,与正常株差异极显著。本研究初步探索了宿根黄化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及内源激素的影响,为甘蔗宿根黄化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宿根黄化 农艺性状 内源激素 叶绿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LT模型的小麦叶片背景扣除方法的研究
16
作者 张畅 杜朋朋 +2 位作者 何勇 刘飞 方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3-219,共7页
为准确且无损测定小麦叶片的反射光谱,研究了不同背景对叶片表面反射光谱的影响,在400~1 000nm波段范围测定了小麦叶片8种背景下的反射光谱以及叶绿素含量。以PLATE模型为基础,首次提出了BPLT(background plate)模型,扣除由不同背景导... 为准确且无损测定小麦叶片的反射光谱,研究了不同背景对叶片表面反射光谱的影响,在400~1 000nm波段范围测定了小麦叶片8种背景下的反射光谱以及叶绿素含量。以PLATE模型为基础,首次提出了BPLT(background plate)模型,扣除由不同背景导致的叶片反射光谱的变化。模型以背景下叶片的反射率R_0,不同背景反射率σ为输入,空气和致密叶片的界面反射比R_(12),致密叶片和空气的界面反射比R_(21),致密叶片的透射系数τ三参数中间变量,得到最终无背景时叶片反射率R值的2-3-1模型。采用方差分析法(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进行了BPLT模型验证,对比分析了背景扣除前后10种叶绿素指数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反演的确定系数DC(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s)>0.90且残差平方和SSE<1时,反演的灵敏度较高,对小麦叶片不同叶绿素浓度的背景扣除有着较好的效果;采用BPLT模型背景扣除后,背景因素所占的百分比低于5%;优选了NDI&MCARI的函数关系,NDI&MCARI的斜率和叶绿素浓度的R^2由背景扣除前的0.847 4提高到背景扣除后的0.977 8。为真实测定不同背景下小麦叶片的反射光谱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LT模型 小麦叶片 背景扣除 叶绿素指数 方差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荫对弗吉尼亚栎苗木生长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树凤 施翔 +3 位作者 陈益泰 孙海菁 王涛 陈雨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106,共8页
[目的]揭示美国引进树种弗吉尼亚栎幼苗对光照强度的响应特征,为弗吉尼亚栎的引种驯化和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工遮荫法,研究3种光环境下(全光——100%自然光、中度遮荫——50%自然光和强度遮荫——25%自然光)弗吉尼亚栎... [目的]揭示美国引进树种弗吉尼亚栎幼苗对光照强度的响应特征,为弗吉尼亚栎的引种驯化和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工遮荫法,研究3种光环境下(全光——100%自然光、中度遮荫——50%自然光和强度遮荫——25%自然光)弗吉尼亚栎苗木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度遮荫明显促进弗吉尼亚栎苗高生长(P<0.05),但对地径生长影响不明显;而强度遮荫条件下,地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5),苗高虽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对弗吉尼亚栎光响应曲线的观测表明:与全光条件相比,中度遮荫条件下,弗吉尼亚栎叶片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以及光补偿点(LCP)均明显下降(P<0.05),说明适度的遮荫有助于提高弗吉尼亚栎对光的利用效率,促进干物质的积累;而强度遮荫条件下,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明显上升,暗呼吸速率明显增加(P<0.05)。遮荫并未对表观量子效率(α)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产生明显的影响。进一步对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发现,遮荫条件下,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和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有所增加,但均在正常范围,说明遮荫对PSⅡ活性并未产生胁迫。[结论]弗吉尼亚栎幼苗对遮荫均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中度遮荫有利于苗高生长;而强度遮荫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因此,建议在营林以及人工栽培过程中维持50%以上的自然光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栎 遮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叶绿素含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茬冬小麦栽培措施对后茬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震 钟雯雯 +2 位作者 王兴亚 陈雨海 周勋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5-161,共7页
为了明确前茬冬小麦施氮和种植方式对后茬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于2013-2015年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进行裂区试验。冬小麦施氮112.5 kg/hm2(N1)和225.0 kg/hm2(N2)为主处理,冬小麦等行距(U)改为夏玉米等行距(UR),20+40沟播... 为了明确前茬冬小麦施氮和种植方式对后茬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于2013-2015年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进行裂区试验。冬小麦施氮112.5 kg/hm2(N1)和225.0 kg/hm2(N2)为主处理,冬小麦等行距(U)改为夏玉米等行距(UR),20+40沟播(F)改为垄作(BP)的种植方式为副处理。结果表明,与UR和N1相比,BP和N2提高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指数(CCI)、净光合速率(Pn)及干物质重(DM),且减缓LAI、CCI和Pn后期降低幅度。冬小麦季,与U相比,F种植方式增产3.1%、穗数提高6.9%、穗粒数提高2.4%。与N1相比,N2处理增产5.0%、穗数提高13.8%、穗粒数提高4.9%;夏玉米季,与UR比,夏玉米BP种植方式增产7.1%、穗粒数提高2.4%、收获指数提高5.9%。与N1相比,N2处理增产13.0%、穗粒数提高9.2%、收获指数提高11.9%。在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冬小麦季施氮225.0 kg/hm2的条件下,氮肥后效明显,结合沟播冬小麦收获后在垄上直播夏玉米的种植方式是一种全程简化、高效、丰产的栽培措施,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氮肥后效 光合特性 叶绿素含量指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phaC叶绿体型烟草的光学属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佛琳 赵春江 +4 位作者 刘良云 王纪华 黄丛林 王玉华 张永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3-48,共6页
为探讨光谱无损测试技术在转phaC叶绿体型烟草材料筛选中应用的可行性,对烟草品种Wisconsin38(Nic-otiana tobacum cv·Wisconsin38,对照)和其转phaC基因烟草无损活体测定了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反射率,并对测定... 为探讨光谱无损测试技术在转phaC叶绿体型烟草材料筛选中应用的可行性,对烟草品种Wisconsin38(Nic-otiana tobacum cv·Wisconsin38,对照)和其转phaC基因烟草无损活体测定了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反射率,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ms-Fs)/Fms]和SPAD均表现为对照烟草大于转基因烟草,其中,(Fms-Fs)/Fms差异显著.(2)对照的反射率光谱大于转基因烟草.两者在350~690nm、750~1350nm和2113~2320nm反射率变异显著.(3)一些波长反射率与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ms-Fs)/Fms和SPAD值达到显著相关.(4)光谱指数中,D730/D706与SPAD值相关系数达到了0·833.Area1190、P_Nd1280、R685/R630、(R683)2/(R675×R691.)与(Fms-Fs)/Fms达到显著相关.上述结果表明高光谱等无损测试技术在基因工程中应用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烟草 相对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荧光指数 反射率 光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SAT作物模型的中美大豆主产区单产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14
20
作者 徐春萌 田芷源 +2 位作者 陈威 刘佳佳 白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2-139,共8页
开展基于作物模型的大面积作物产量估测研究,可以为及时掌握全球重点地区农作物的生产情况提供数据支撑。该研究以大豆为监测作物,选取中国吉林省和美国爱荷华州作为研究区域,基于DSSAT作物估产模型中的SOYGRO大豆模型,利用分辨率为0.5&... 开展基于作物模型的大面积作物产量估测研究,可以为及时掌握全球重点地区农作物的生产情况提供数据支撑。该研究以大豆为监测作物,选取中国吉林省和美国爱荷华州作为研究区域,基于DSSAT作物估产模型中的SOYGRO大豆模型,利用分辨率为0.5°×0.5°的生育期气象要素以及500 m×500 m绿色叶绿素植被指数,进行遥感数据融合作物模型估测大豆单位产量的模拟与验证研究。结果显示,2008-2017年,美国爱荷华州大豆单位产量模拟值的平均误差为16.8%,均方根误差为762.8 kg/hm^(2),平均偏差为107.2 kg/hm^(2);中国吉林省大豆单位产量估测的平均误差为36.3%,均方根误差为1088.4 kg/hm^(2),平均偏差为-237.9 kg/hm^(2)。在县域尺度下,大豆单位产量模拟值与调查值的拟合度较好,尤其在产量较低的年份,其中美国爱荷华州的产量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78,中国吉林省的相关系数偏小,为0.59,表明对美国爱荷华州大豆单位产量的估测精度优于中国吉林省。研究所建立的大豆单位产量估测技术路线,可以为中美两国主产区作物单位产量的大面积有效估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作物 模型 大豆 产量 绿色叶绿素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