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西油茶叶绿素含量指数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覃柳辉
陈元松
+6 位作者
覃雯霞
赵文东
周燕
黄达军
覃子海
韦长江
王鹏良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5期3914-3916,共3页
为了分析广西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指数的变异情况,对广西具有代表性的普通油茶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指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广西普通油茶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指数平均值为96.94,变异范围为13.00~412.90...
为了分析广西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指数的变异情况,对广西具有代表性的普通油茶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指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广西普通油茶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指数平均值为96.94,变异范围为13.00~412.90,极差为399.90,变异系数为33.83%;种质资源间叶绿素含量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重复间差异不显著;聚类分析将叶绿素含量指数相近的聚成类,然而种质资源间叶绿素含量指数没有明显的地理区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
种质资源
叶绿素含量指数
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遮荫对弗吉尼亚栎苗木生长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
18
2
作者
王树凤
施翔
+3 位作者
陈益泰
孙海菁
王涛
陈雨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106,共8页
[目的]揭示美国引进树种弗吉尼亚栎幼苗对光照强度的响应特征,为弗吉尼亚栎的引种驯化和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工遮荫法,研究3种光环境下(全光——100%自然光、中度遮荫——50%自然光和强度遮荫——25%自然光)弗吉尼亚栎...
[目的]揭示美国引进树种弗吉尼亚栎幼苗对光照强度的响应特征,为弗吉尼亚栎的引种驯化和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工遮荫法,研究3种光环境下(全光——100%自然光、中度遮荫——50%自然光和强度遮荫——25%自然光)弗吉尼亚栎苗木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度遮荫明显促进弗吉尼亚栎苗高生长(P<0.05),但对地径生长影响不明显;而强度遮荫条件下,地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5),苗高虽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对弗吉尼亚栎光响应曲线的观测表明:与全光条件相比,中度遮荫条件下,弗吉尼亚栎叶片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以及光补偿点(LCP)均明显下降(P<0.05),说明适度的遮荫有助于提高弗吉尼亚栎对光的利用效率,促进干物质的积累;而强度遮荫条件下,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明显上升,暗呼吸速率明显增加(P<0.05)。遮荫并未对表观量子效率(α)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产生明显的影响。进一步对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发现,遮荫条件下,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和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有所增加,但均在正常范围,说明遮荫对PSⅡ活性并未产生胁迫。[结论]弗吉尼亚栎幼苗对遮荫均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中度遮荫有利于苗高生长;而强度遮荫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因此,建议在营林以及人工栽培过程中维持50%以上的自然光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栎
遮荫
光合作用
叶绿素
荧光
叶绿素含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茬冬小麦栽培措施对后茬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震
钟雯雯
+2 位作者
王兴亚
陈雨海
周勋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5-161,共7页
为了明确前茬冬小麦施氮和种植方式对后茬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于2013-2015年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进行裂区试验。冬小麦施氮112.5 kg/hm2(N1)和225.0 kg/hm2(N2)为主处理,冬小麦等行距(U)改为夏玉米等行距(UR),20+40沟播...
为了明确前茬冬小麦施氮和种植方式对后茬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于2013-2015年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进行裂区试验。冬小麦施氮112.5 kg/hm2(N1)和225.0 kg/hm2(N2)为主处理,冬小麦等行距(U)改为夏玉米等行距(UR),20+40沟播(F)改为垄作(BP)的种植方式为副处理。结果表明,与UR和N1相比,BP和N2提高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指数(CCI)、净光合速率(Pn)及干物质重(DM),且减缓LAI、CCI和Pn后期降低幅度。冬小麦季,与U相比,F种植方式增产3.1%、穗数提高6.9%、穗粒数提高2.4%。与N1相比,N2处理增产5.0%、穗数提高13.8%、穗粒数提高4.9%;夏玉米季,与UR比,夏玉米BP种植方式增产7.1%、穗粒数提高2.4%、收获指数提高5.9%。与N1相比,N2处理增产13.0%、穗粒数提高9.2%、收获指数提高11.9%。在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冬小麦季施氮225.0 kg/hm2的条件下,氮肥后效明显,结合沟播冬小麦收获后在垄上直播夏玉米的种植方式是一种全程简化、高效、丰产的栽培措施,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氮肥后效
光合特性
叶绿素含量指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油茶叶绿素含量指数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覃柳辉
陈元松
覃雯霞
赵文东
周燕
黄达军
覃子海
韦长江
王鹏良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特色经济林开发和利用重点实验室
钦州学院海洋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5期3914-391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208)
文摘
为了分析广西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指数的变异情况,对广西具有代表性的普通油茶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指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广西普通油茶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指数平均值为96.94,变异范围为13.00~412.90,极差为399.90,变异系数为33.83%;种质资源间叶绿素含量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重复间差异不显著;聚类分析将叶绿素含量指数相近的聚成类,然而种质资源间叶绿素含量指数没有明显的地理区系特征。
关键词
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
种质资源
叶绿素含量指数
变异分析
Keywords
Camellia oleifera Abel
germplasm resource
chlorophyll content index
var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S794.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遮荫对弗吉尼亚栎苗木生长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
18
2
作者
王树凤
施翔
陈益泰
孙海菁
王涛
陈雨春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海发农艺园林有限公司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106,共8页
基金
浙江省“十三五”农业(林木)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6C02056-9)
中国林科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AFYBB2018ZB001-3,CAFYBB2017ZD001)
文摘
[目的]揭示美国引进树种弗吉尼亚栎幼苗对光照强度的响应特征,为弗吉尼亚栎的引种驯化和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工遮荫法,研究3种光环境下(全光——100%自然光、中度遮荫——50%自然光和强度遮荫——25%自然光)弗吉尼亚栎苗木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度遮荫明显促进弗吉尼亚栎苗高生长(P<0.05),但对地径生长影响不明显;而强度遮荫条件下,地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5),苗高虽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对弗吉尼亚栎光响应曲线的观测表明:与全光条件相比,中度遮荫条件下,弗吉尼亚栎叶片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以及光补偿点(LCP)均明显下降(P<0.05),说明适度的遮荫有助于提高弗吉尼亚栎对光的利用效率,促进干物质的积累;而强度遮荫条件下,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明显上升,暗呼吸速率明显增加(P<0.05)。遮荫并未对表观量子效率(α)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产生明显的影响。进一步对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发现,遮荫条件下,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和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有所增加,但均在正常范围,说明遮荫对PSⅡ活性并未产生胁迫。[结论]弗吉尼亚栎幼苗对遮荫均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中度遮荫有利于苗高生长;而强度遮荫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因此,建议在营林以及人工栽培过程中维持50%以上的自然光照。
关键词
弗吉尼亚栎
遮荫
光合作用
叶绿素
荧光
叶绿素含量指数
Keywords
Quercus virginiana
shading
photosynthesis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lorophyll content index
分类号
S718.4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茬冬小麦栽培措施对后茬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震
钟雯雯
王兴亚
陈雨海
周勋波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高校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5-161,共7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3AA102903-4)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GXNSFAA139049)
广西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XBZ160072)
文摘
为了明确前茬冬小麦施氮和种植方式对后茬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于2013-2015年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进行裂区试验。冬小麦施氮112.5 kg/hm2(N1)和225.0 kg/hm2(N2)为主处理,冬小麦等行距(U)改为夏玉米等行距(UR),20+40沟播(F)改为垄作(BP)的种植方式为副处理。结果表明,与UR和N1相比,BP和N2提高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指数(CCI)、净光合速率(Pn)及干物质重(DM),且减缓LAI、CCI和Pn后期降低幅度。冬小麦季,与U相比,F种植方式增产3.1%、穗数提高6.9%、穗粒数提高2.4%。与N1相比,N2处理增产5.0%、穗数提高13.8%、穗粒数提高4.9%;夏玉米季,与UR比,夏玉米BP种植方式增产7.1%、穗粒数提高2.4%、收获指数提高5.9%。与N1相比,N2处理增产13.0%、穗粒数提高9.2%、收获指数提高11.9%。在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冬小麦季施氮225.0 kg/hm2的条件下,氮肥后效明显,结合沟播冬小麦收获后在垄上直播夏玉米的种植方式是一种全程简化、高效、丰产的栽培措施,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氮肥后效
光合特性
叶绿素含量指数
产量
Keywords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rotation
Residual effect of nitrogen fertilizer
Photosynthesis characteristics
Chlorophyll content index
Grain yield
分类号
S51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西油茶叶绿素含量指数的变异分析
覃柳辉
陈元松
覃雯霞
赵文东
周燕
黄达军
覃子海
韦长江
王鹏良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遮荫对弗吉尼亚栎苗木生长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王树凤
施翔
陈益泰
孙海菁
王涛
陈雨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前茬冬小麦栽培措施对后茬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震
钟雯雯
王兴亚
陈雨海
周勋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