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面喷施硒对高温胁迫下黄精叶绿素合成代谢和光合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苏芸芸 欧晓彬 +2 位作者 刘海卿 刘秀丽 龚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9-146,共8页
黄精具有不耐高温和强光照射的生长特性,大田栽培中极易遭受高温伤害。为了探究外源硒对高温下黄精叶片绿素合成代谢和光合作用的调节机制,本研究以黄精为研究材料,通过研究高温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硒(0.5、2.5、5.0、10.0μmol/L)... 黄精具有不耐高温和强光照射的生长特性,大田栽培中极易遭受高温伤害。为了探究外源硒对高温下黄精叶片绿素合成代谢和光合作用的调节机制,本研究以黄精为研究材料,通过研究高温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硒(0.5、2.5、5.0、10.0μmol/L)对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相关酶活性、叶片气孔密度和开度以及光合参数和光响应调控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导致黄精叶片中δ-氨基酮戊酸和胆色素原的含量上升,较CK分别上升了32.12%、30.76%,而尿卟啉原Ⅲ、原卟啉Ⅸ、Mg-原卟啉Ⅸ和原叶绿素酸酯含量较CK分别降低了32.16%、45.65%、35.16%和39.22%。主要合成酶(叶片胆色素原脱氨酶和尿卟啉原Ⅲ合酶)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气孔开度均下降;不同浓度硒能不同程度地增强高温胁迫下胆色素原脱氨酶活性,有效缓解高温胁迫对胆色素原向尿卟啉原Ⅲ转化的阻碍作用,促进胆色素原之后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的合成,同时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增加,进一步提高了高温下黄精叶片的光合效率以及改善了光响应参数。此外,外源硒还能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使黄精能够在高温胁迫下维持较高的光学活性。综上所述,外源硒可以促进高温胁迫下黄精叶片的叶绿素前体合成,提高叶绿素含量,改善光合参数和PSⅡ光合活性,减轻高温胁迫对黄精幼苗的光合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幼苗 高温胁迫 叶绿素合成代谢 光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GSK2与OsGLK1互作调控水稻叶绿素合成与叶绿体发育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楚瑄 纪晓楠 +3 位作者 刘梦雨 韩丹 许可可 刘喜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2-481,共10页
叶绿素是水稻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叶绿素的合成决定光合作用的效率,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在本研究中,发现糖原合成酶激酶OsGSK2过表达植株Go-2成熟期呈现叶片深绿色的表型。相比野生型,Go-2植株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显... 叶绿素是水稻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叶绿素的合成决定光合作用的效率,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在本研究中,发现糖原合成酶激酶OsGSK2过表达植株Go-2成熟期呈现叶片深绿色的表型。相比野生型,Go-2植株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升高。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相比野生型,Go-2植株叶绿体类囊体片层增多。酵母双杂交“一对一”实验证实OsGSK2与Golden2-Like转录因子OsGLK1存在互作,并进一步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确认OsGSK2与OsGLK1存在互作。在水稻原生质体中检测双荧光素酶活性发现,相比单转OsGLK1,OsGSK2与OsGLK1共转显著提高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相比野生型,在Go-2植株中OsGLK1直接调控的靶基因OsPORB、OsCAO1、LHCB6等转录水平显著上调。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OsGSK2与OsGLK1互作调控水稻叶绿素合成和叶绿体发育的分子机理,进一步拓展了水稻糖原合成酶激酶的分子功能,丰富了水稻叶色调控的分子网络,为水稻高光合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GSK2 OsGLK1 叶绿素合成 叶绿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和镁离子协同作用对茶树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黎楚楚 林长松 +6 位作者 欧阳倩 汪营 杨玉萍 杨璇 王丹 徐欢 徐霖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6-1272,共7页
【目的】探明土壤pH与镁离子协同作用下茶树叶绿素的合成规律,为茶树栽培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福鼎大白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组织酶活性试剂盒测定土壤不同pH[pH 4(P_(1))、pH 5(P_(2))]和不同镁离子浓度[0 mg/L(T_(0)... 【目的】探明土壤pH与镁离子协同作用下茶树叶绿素的合成规律,为茶树栽培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福鼎大白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组织酶活性试剂盒测定土壤不同pH[pH 4(P_(1))、pH 5(P_(2))]和不同镁离子浓度[0 mg/L(T_(0),CK)、50 mg/L(T_(1))、100 mg/L(T_(2))、150 mg/L(T_(3))]协同作用下茶树叶绿素合成关键酶——镁离子螯合酶、尿卟啉原Ⅲ合酶和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的活性,并采用高通量技术对各处理福鼎大白茶叶片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在此基础上研究土壤pH与镁离子协同作用对茶树叶绿素合成的影响。【结果】土壤pH与镁离子协同作用对茶树叶绿素合成关键酶——镁离子螯合酶、尿卟啉原Ⅲ合酶和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P_(2)T_(1)的镁离子螯合酶、尿卟啉原Ⅲ合酶及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活性均最高,分别为492.41、336.28和132.24 U/L;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显示,福鼎大白茶叶片组织发育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基因主要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多糖代谢等过程,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淀粉和蔗糖代谢、二苯乙烯类等途径;KEGG代谢通路光合作用碳固定途径分析结果显示,P_(2)T_(1)能显著提高茶树的碳固定途径,同时对光合作用和糖类积累均有促进作用。【结论】P_(2)T_(1)(pH 5和镁离子浓度50 mg/L)协同作用对茶树叶绿素合成最好,有利于物质的合成和累积,并能提高茶树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鼎大白茶 PH 镁离子浓度 叶绿素合成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phyC突变体叶绿素合成及光合荧光特性的研究
4
作者 刘晓婉 张雨萱 +1 位作者 高志萍 陈国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0-87,共8页
光敏色素是植物的重要感光器之一,在光形态建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调控叶绿素的合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了南粳46中的PHYC,发现突变体抽穗期提前,而且相较于南粳46,其千粒重增加,但对其光合特性没有过... 光敏色素是植物的重要感光器之一,在光形态建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调控叶绿素的合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了南粳46中的PHYC,发现突变体抽穗期提前,而且相较于南粳46,其千粒重增加,但对其光合特性没有过多阐述。本研究以南粳46phyC突变体(phyC)与南粳46野生型(WT)为材料,利用光合仪、荧光仪分别测定2种水稻材料的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并进一步分析2种水稻材料中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以期对突变体的光合生理性能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和WT相比,突变体phyC的叶绿素含量在孕穗期、齐穗期明显增加,但在灌浆期却显著下降;突变体phyC叶片叶绿素合成代谢中间产物5-氨基乙酰丙酸(ALA)、胆色素原(PBG)、尿卟啉原Ⅲ(UrogenⅢ)、原卟啉Ⅸ(ProtoⅨ)、镁原卟啉Ⅸ(Mg-ProtoⅨ)、原脱植基叶绿素(Pchlide)的含量均显著高于WT;在光合参数方面,phyC的净光合速率在孕穗期、齐穗期高于WT,在灌浆期低于WT;phyC的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耗散的光能(DIo/RC)、捕获的光能(TRo/RC)、PSⅠ端还原电子的效率(REo/RC)、综合性能指数(以吸收为基础)(PIabs)在孕穗期、齐穗期均高于WT,而在灌浆期均低于WT;此外,phyC的叶绿素合成与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在3个生育期都有所上调。这表明敲除PHYC可以使得叶绿素合成及降解基因的表达量提高,从而使得在孕穗期和齐穗期叶绿素含量提高,荧光参数提高,最终导致光合速率提高。在灌浆期,phyC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可能是在原脱植基叶绿素到叶绿素a的合成过程中受到阻抑,该过程需要光的参与,可能是由于PHYC的敲除使得在这个时期phyC对光照的吸收与利用能力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phyC突变体 叶绿素合成 叶绿素荧光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供给对长白落叶松叶绿素合成、叶绿素荧光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74
5
作者 吴楚 王政权 +1 位作者 孙海龙 郭盛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36,共6页
以1年生长白落叶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沙培方式,供给含不同浓度的硝酸铵或磷酸盐的营养液,着重研究氮磷供给水平对其叶绿素生物合成、叶片氮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硝酸铵浓度1~8mmol·L-1时,5-氨基酮戊酸(5_aminolevu... 以1年生长白落叶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沙培方式,供给含不同浓度的硝酸铵或磷酸盐的营养液,着重研究氮磷供给水平对其叶绿素生物合成、叶片氮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硝酸铵浓度1~8mmol·L-1时,5-氨基酮戊酸(5_aminolevulinicacid,ALA)合成速率增加,而当硝酸铵浓度达到16mmol·L-1时,与8mmol·L-1相比,ALA合成速率反而下降17%。在磷处理下,ALA合成速率变化与之相似。在氮磷处理下,氮磷浓度分别为8和1mmol·L-1时胆色原素(porphobilinogen,PBG)合成酶活性达到最大。2)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硝酸铵浓度为8mmol·L-1、磷浓度为0.5mmol·L-1时达到最大。叶片总氮含量随硝酸铵浓度增加而增加。3)磷浓度0.125~1mmol·L-1时,叶片总氮含量只有微量增加,且磷浓度增加到2mmol·L-1时,与1mmol·L-1相比,叶片总氮含量反而下降9%。硝酸铵浓度为1~8mmol·L-1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上逐渐增加,硝酸铵浓度增加到16mmol·L-1时,与8mmol·L-1时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17%。在磷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在0.25mmol·L-1时达到最大。4)当硝酸铵浓度为1~8mmol·L-1,总体上FvFm随硝酸铵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在16mmol·L-1时反而下降。在磷处理下,FvFm的变化趋势与之相似。在硝酸铵浓度1~8mmol·L-1时长白落叶松幼苗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大,但硝酸铵浓度为16mmol·L-1时净光合速率反而下降16%(与8mmol·L-1相比)。在磷处理下,净光合速率在1mmol·L-1时最大,磷浓度过量(2mmol·L-1)则导致光合速率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氮供给水平对长白落叶松幼苗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ALA合成速率和PBG酶活性影响较大,从而影响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时氮供给水平也影响幼苗叶片总氮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因而影响净光合速率。磷供给水平对长白落叶松幼苗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ALA合成速率和PBG酶活性影响较大,但对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则小,同时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也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叶绿素合成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叶绿素合成缺陷突变体及其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6
作者 黄晓群 赵海新 +3 位作者 董春林 孙业盈 王平荣 邓晓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85-1691,共7页
叶绿素是植物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叶绿素合成缺陷突变是一类明显的性状突变,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水稻叶绿素合成缺陷突变体的发掘、作用机理及其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稻 叶绿素合成缺陷突变体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亚精胺对盐碱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其叶绿素合成前体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丽 徐志然 +3 位作者 胡晓辉 胡立盼 邹志荣 潘雄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以盐碱敏感型番茄品种‘中杂9号’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喷施0.25mmol·L-1亚精胺(Spd)对75mmol·L-1盐碱溶液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净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的影响,探讨Spd在缓解番茄盐碱胁迫伤害的生理机制。结... 以盐碱敏感型番茄品种‘中杂9号’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喷施0.25mmol·L-1亚精胺(Spd)对75mmol·L-1盐碱溶液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净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的影响,探讨Spd在缓解番茄盐碱胁迫伤害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1)盐碱胁迫下番茄叶片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原卟啉Ⅸ(ProtoⅨ)、镁-原卟啉Ⅸ(Mg-protoⅨ)、原叶绿素酸(Pchl)含量均显著降低,而δ-氨基酮戊酸(ALA)、胆色素原(PBG)、尿卟啉原Ⅲ(UroⅢ)显著积累,UroⅢ到ProtoⅨ的转化受阻,引起叶片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总叶绿素(Chl)含量显著降低,以及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地上和地下部干鲜重的生长指标均显著降低。(2)盐碱胁迫下,叶面喷施Spd可显著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抑制叶片内ALA、PBG、UroⅢ的积累,并提高ProtoⅨ、Mg-protoⅨ、Pchl、Chl a、Chl b、Chl含量和相应Pn值。研究表明,盐碱胁迫显著抑制番茄幼苗的生长,叶面喷施Spd可通过缓解UroⅢ到ProtoⅨ的转化受阻程度,促进盐碱胁迫下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合成,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减轻盐碱胁迫对幼苗生长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喷施 亚精胺 番茄 盐碱胁迫 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色素B正调控水稻叶绿素合成和叶绿体的发育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杰 周晋军 +2 位作者 顾建伟 钱凤芹 谢先芝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7-642,共6页
水稻光敏色素基因家族包括3个成员,PHYA、PHYB和PHYC,它们在调控水稻去黄化、花期和育性等光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比较了白光和红光条件下野生型、phyA、phyB和phyAphyB突变体中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phyB感受红光正调控水稻叶... 水稻光敏色素基因家族包括3个成员,PHYA、PHYB和PHYC,它们在调控水稻去黄化、花期和育性等光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比较了白光和红光条件下野生型、phyA、phyB和phyAphyB突变体中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phyB感受红光正调控水稻叶绿素合成,phyA的作用仅仅在phyB功能缺陷时才能表现出来。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主要通过调控原叶绿素酸酯氧化还原酶基因(protochlorophyll oxidoreduc-tase A,PORA)的表达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同时,还分析了phyB介导的红光信号对叶绿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phyB介导的红光信号在调控叶绿体数目、基粒数目及叶绿体膜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色素 叶绿素合成 PORA基因 叶绿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处理下增施氮对杨树叶绿素合成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6
9
作者 张帆 万雪琴 翟晶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5-491,共7页
为进一步验证氮在植物解除重金属毒害中的积极作用和生理机制,本试验对杨树幼苗在镉胁迫下增施氮肥后的生长、叶绿素合成前体物的变化和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的Cd处理显著抑制杨树植株的生长,破坏叶绿体结构,阻止叶绿... 为进一步验证氮在植物解除重金属毒害中的积极作用和生理机制,本试验对杨树幼苗在镉胁迫下增施氮肥后的生长、叶绿素合成前体物的变化和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的Cd处理显著抑制杨树植株的生长,破坏叶绿体结构,阻止叶绿素的合成,其受阻位点可能位于Urogen III到CoprogenIII之间;而在有效氮供应充足条件下,高浓度Cd处理的植株长势明显优于对照和单纯重金属处理的植株,而且叶绿素合成途径畅通,叶绿体结构完整。由此说明,氮在植物对重金属的解毒中起到重要作用,增施氮肥可缓解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叶绿素合成 超微结构 解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叶绿素合成、分解代谢及信号调控 被引量:95
10
作者 史典义 刘忠香 金危危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98-704,共7页
叶绿素(Chlorophyll,Chl)合成是决定植物光合效率的重要性状,是决定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参与植物Chl合成、分解代谢及信号调控的基因数目众多,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有可能引起Chl含量的变化,从而表现为各种叶色异常甚至导致植株... 叶绿素(Chlorophyll,Chl)合成是决定植物光合效率的重要性状,是决定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参与植物Chl合成、分解代谢及信号调控的基因数目众多,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有可能引起Chl含量的变化,从而表现为各种叶色异常甚至导致植株死亡。自然或人工创造突变体,对于Chl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非常必要。目前,Chl突变体己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和生产实践。文章就该研究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合成 叶绿素降解 信号调控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叶片全生育期黄化突变体ylg3叶绿素合成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宗学凤 罗力 +2 位作者 吕典华 王三根 何光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26,共6页
该研究以野生型缙恢10号为对照,对水稻叶片全生育期黄化突变体ylg3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缙恢10号相比,突变体ylg3表现为叶绿素缺乏;ylg3的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受阻于由胆色素原(PBG)合成尿卟啉原Ⅲ(UrogenⅢ)... 该研究以野生型缙恢10号为对照,对水稻叶片全生育期黄化突变体ylg3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缙恢10号相比,突变体ylg3表现为叶绿素缺乏;ylg3的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受阻于由胆色素原(PBG)合成尿卟啉原Ⅲ(UrogenⅢ)这一步,推测与胆色素原脱氨基酶和尿卟啉原Ⅲ合成酶这2个关键酶活性异常存在一定关系;Pchlide的光转化效率表明,突变体ylg3产生的Chlide少于对照,且用于叶绿素a合成的消耗量和消耗速度也低于对照.这可能是其叶绿素质量分数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黄化突变体 叶绿素合成特性 前体物质 光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温处理对小豆苗期生理性状及叶绿素合成前体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宁 王雪扬 +10 位作者 曹良子 曹大为 洛育 姜连子 孟英 冷春旭 唐晓东 李一丹 万书明 卢环 程须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0-468,共9页
探讨不同低温和光照条件下小豆苗期的冷害发生机制及引起初生叶黄化和叶绿素合成的受阻位点,旨在为小豆耐寒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选择2个对温度和光照反应不同的日本小豆品种,利用人工气候室再现小豆苗期的低温障碍,研究低温... 探讨不同低温和光照条件下小豆苗期的冷害发生机制及引起初生叶黄化和叶绿素合成的受阻位点,旨在为小豆耐寒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选择2个对温度和光照反应不同的日本小豆品种,利用人工气候室再现小豆苗期的低温障碍,研究低温遮光处理(昼夜10~13°C, 2%遮光) 18 d和28 d对小豆苗期H_2O_2、SOD、CAT、APX、叶绿素的影响;利用植物生长箱再现小豆苗期的黄化障碍,研究不同的低温处理长度(1 d、3 d、5 d、7 d;10°C, 50μmol m^(–2) s^(–1))和暗处理长度(25°C,黑暗1 d、3 d、5 d、7 d)对绿化后(24 h、25°C、62.5μmol m^(–2) s^(–1))叶绿素合成能力及受阻位点的影响。苗期小豆耐低温和不耐低温品种的最大差异是长期低温遮光处理的H_2O_2含量和SOD活性。长期低温遮光处理后不耐低温品种的H_2O_2含量是耐低温品种的约66倍,但随着绿化处理时间的延长,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直至8 h后消失。与低温处理相比,暗处理才是造成叶绿素合成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对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的研究表明,从ALA向Proto Ⅸ的转化可能受阻,最终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叶绿素含量下降。说明H_2O_2含量和SOD活性可能与小豆苗期耐冷性关系更密切。引起小豆苗期叶绿素合成受阻位点是Proto Ⅸ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光温处理 抗氧化酶 叶绿素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土上GF677与毛桃叶片叶绿素合成及叶绿体结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海岩 陈栋 +4 位作者 李靖 钟小江 杨文渊 祝进 江国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30-2637,共8页
【目的】探究桃砧木GF677与普通毛桃在碱性土上抗黄化生理机制,为抗性桃砧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年生GF677扦插苗和毛桃实生苗为材料,比较其在碱性土上不同时期叶绿素合成前体及组分含量差异。【结果】多数时期GF677叶片叶绿... 【目的】探究桃砧木GF677与普通毛桃在碱性土上抗黄化生理机制,为抗性桃砧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年生GF677扦插苗和毛桃实生苗为材料,比较其在碱性土上不同时期叶绿素合成前体及组分含量差异。【结果】多数时期GF677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及UrogenⅢ、ProtoⅨ、Mg-ProtoⅨ和原脱植基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毛桃; GF677叶片内ProtoⅨ、Mg-ProtoⅨ以及原脱植基叶绿素含量在受到碱胁迫后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并超越前期值,而毛桃恢复水平较低。【结论】毛桃叶绿素b含量各时期均极显著低于GF677,是导致毛桃叶片黄化的直接原因;叶片PBG→Uro、Uro→Proto两个合成步骤,及叶绿素循环中叶绿素a→叶绿素b转化是否受阻是桃砧木抗黄化能力的重要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677 毛桃 碱性土 黄化 叶绿素合成 叶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苞凤梨嵌合体组织细胞学观察与叶绿素合成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和平 曹莉 +3 位作者 杨转英 张俊丽 林剑波 何业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1期35-39,174,共6页
以红苞凤梨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细胞学观察结合叶绿素及其合成前体物质的含量测定,阐述嵌合叶片绿、白组织在组织细胞学和叶绿素合成代谢上的差异,以探索嵌合性状形成的结构和生理基础。组织细胞学观察发现,嵌合叶片绿色部分细胞含有大... 以红苞凤梨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细胞学观察结合叶绿素及其合成前体物质的含量测定,阐述嵌合叶片绿、白组织在组织细胞学和叶绿素合成代谢上的差异,以探索嵌合性状形成的结构和生理基础。组织细胞学观察发现,嵌合叶片绿色部分细胞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而白化组织中基本没有观察到叶绿体。红苞凤梨金边、金心嵌合叶片的白化组织以及全白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都低于全绿植株叶片(对照);红苞凤梨金边嵌合体与金心嵌合体叶片白化组织的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均在UroⅢ开始下降。全白植株的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则从ALA开始就显著低于全绿植株。叶绿素合成代谢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出现白化现象,金边、金心等品种植株叶片则表现出嵌合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苞凤梨 嵌合体 叶绿素合成 叶绿体 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抑制剂DCMU对异养生长蓝藻叶绿素合成的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余利红 郭厚良 +1 位作者 徐旭东 冯勃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2-104,共3页
关键词 DCMU 叶绿素合成 蓝藻 异养生长 光合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丽靓 孙军利 +1 位作者 常心怡 叶家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59-1665,共7页
【目的】研究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绿素合成的影响。【方法】以酸枣水培幼苗为材料,研究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内源ALA含量、胆色素原含量、原卟啉Ⅸ含量、Mg-原卟啉Ⅸ含量、原叶绿酸酯含量以及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绿素合成的影响。【方法】以酸枣水培幼苗为材料,研究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内源ALA含量、胆色素原含量、原卟啉Ⅸ含量、Mg-原卟啉Ⅸ含量、原叶绿酸酯含量以及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结果】与150 mmol/L NaCl处理相比,外施100 mg/L ALA显著提高了酸枣幼苗的内源ALA含量、胆色素原含量、原卟啉Ⅸ含量、Mg-原卟啉Ⅸ含量、原叶绿酸酯含量、叶绿素a、b含量以及叶绿素总含量,较NaCl处理分别提高44.8%、20.8%、21.2%、26.4%、36.5%、36.0%、38.4%和41.2%;且叶绿素合成受阻位点在ALA向PBG转化过程。【结论】外源ALA可以促进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绿素的合成,促进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 NACL胁迫 酸枣 叶绿素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重金属离子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叶绿素合成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叶 沈宇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74,共3页
研究与比较了不同重金属离子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株高、根长及其叶绿素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离子胁迫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及叶绿素合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浓度成负相关。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小麦种子萌发 影响叶绿素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叶绿素合成酶(CHLG)编码基因的表达及对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杰 刘文文 +3 位作者 蒋学乾 何飞 康俊梅 王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79-1090,共12页
叶绿素由一系列酶促反应催化生成,其最后一步是叶绿素合成酶(chlorophyll synthase,CHLG)催化合成叶绿素a和叶绿素b。该实验主要以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生态型R108和两种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采用生物... 叶绿素由一系列酶促反应催化生成,其最后一步是叶绿素合成酶(chlorophyll synthase,CHLG)催化合成叶绿素a和叶绿素b。该实验主要以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生态型R108和两种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蒺藜苜蓿叶绿素合成酶(MtCHLG)的进化关系和基因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分析MtCHLG对光照/黑暗、脱落酸(ABA)及聚乙二醇(PEG)的响应,利用叶绿素酸酯a加氧酶(MtCAO)突变体确定其与MtCHLG的上下游关系,并分析豆科牧草紫花苜蓿中MsCHLG表达量与其株高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植物CHLG功能域保守,其基因结构高度一致,植物在向陆生进化的过程中,CHLG基因数目略有增加,内含子长度明显增长。(2)克隆到MtCHLG的CDS为1,137 bp,其编码378个氨基酸,蛋白与紫花苜蓿MsCHLG相似性高达99.2%。(3)qRT-PCR分析显示,MtCHLG基因主要在蒺藜苜蓿幼嫩叶中表达且受光诱导和黑暗抑制,表现为显著的昼增夜降的表达特征;100μmol·L^(-1)的ABA在短时间(2 h)处理后叶片中MtCHLG基因表达量下降为对照的26%(P<0.05);5%的PEG长时间(24 h)处理后MtCHLG基因表达量降低至对照的42%(P<0.05)。(4)瞬时表达重组蛋白MtCHLG-GFP于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表皮细胞,荧光检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主要定位在叶绿体上。(5)定量分析发现,mtcao突变体中几乎检测不到MtCAO基因的表达,且MtCHLG基因的表达水平约为野生型的44%,证明MtCAO功能缺失导致了MtCHLG转录水平降低,表明MtCHLG位于MtCAO的下游。(6)高秋眠级紫花苜蓿材料的株高为低秋眠级材料的2.5~3.5倍,其平均产量约为低秋眠级材料的2.1倍,且前者中MsCHLG基因的表达量略高于后者(1.2~1.5倍);相关性分析发现,紫花苜蓿中MsCHLG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株高、产量成正相关。研究暗示,MsCHLG表达可作为苜蓿产量早期预测的参考指标,CHLG基因也可作为培育高产豆科饲草的备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苜蓿 叶绿素合成酶(CHLG) 表达水平 紫花苜蓿 单株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分析揭示光诱导转录因子StMYB113调控马铃薯块茎表皮叶绿素合成
19
作者 赵喜娟 刘圣宣 +5 位作者 刘腾飞 郑洁 杜鹃 胡新喜 宋波涛 何长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60-1870,共11页
马铃薯块茎见光变绿严重影响了其食用安全性和经济效益,但光诱导马铃薯块茎合成叶绿素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对不同光照时间处理的马铃薯块茎进行了相关代谢产物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块茎叶绿素含量逐渐上升,且在36 h时叶... 马铃薯块茎见光变绿严重影响了其食用安全性和经济效益,但光诱导马铃薯块茎合成叶绿素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对不同光照时间处理的马铃薯块茎进行了相关代谢产物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块茎叶绿素含量逐渐上升,且在36 h时叶绿素含量上升显著,块茎表皮也随之出现明显的绿色;对光诱导0、6、36 h的样品的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鉴定到564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一步通过共表达聚类分析和qRT-PCR定量验证, 9个主要的叶绿素生物合成结构基因StGAS1、StCHLD、StCrd1、StHEMA、StGUN4、StPORA、StUROD、StCHLM、StCHLG以及6个转录因子StSBP、StLSD、StGATA、StWRKY、StMYB-like、StMYB113显著上调。对这9个结构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的顺式作用元件的预测结果显示它们都含有多个MYB结合位点,启动子元件分析和转录激活验证试验结果表明StMYB113具有光响应元件,并能在烟草激活StUROD的表达,由此说明StMYB113可能受光响应且调控马铃薯块茎的见光变绿。本研究结果为光诱导马铃薯块茎叶绿素合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对减少马铃薯块茎绿化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见光绿化 叶绿素合成 StMYB113 转录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色光对水培小麦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永刚 邹良栋 雷恩春 《辽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27-29,共3页
强度相同、波长不同的单色光照下水培小麦,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有很大差异。与室内自然散射光照下水培小麦相比,差异更大。
关键词 单色光 水培小麦 叶绿素合成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