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揭示人工培育的铜藻幼苗对胁迫温度、光照和盐度的反应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玉荣 刘峰 +1 位作者 单体锋 逄少军 《南方水产》 2009年第2期1-9,共9页
2008年以全人工条件下培育的铜藻Sargassum horneri幼苗为材料,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仪,通过测量经过暗适应后最大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量变化(Fv/Fm),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盐度条件下铜藻幼苗光合作用的变化。数据表明,幼苗存活温度上... 2008年以全人工条件下培育的铜藻Sargassum horneri幼苗为材料,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仪,通过测量经过暗适应后最大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量变化(Fv/Fm),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盐度条件下铜藻幼苗光合作用的变化。数据表明,幼苗存活温度上限为28℃,最适生长温度为22~24℃。在消减的太阳光照射下,受胁迫的幼苗即时荧光产量(Fm′)最低降到0.4。随着光强降低,Fm′可恢复到初始值0.73;在室外太阳光直射下,胁迫幼苗的Fm′最低降到0.11,24h恢复后为0.5,叶片有萎焉现象。结果表明,铜藻幼苗易受高温、强光胁迫,最好进行遮光培育。9~60盐度的胁迫6h以内对幼苗的Fv/Fm影响不明显,淡水在1h内对铜藻的Fv/Fm无影响,可以将苗帘直接浸泡在淡水中以清除对低盐敏感的附生杂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藻 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量 叶绿素荧光仪 海藻养殖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衡星401”在红壤旱地种植的播期试验
2
作者 张向前 黄国勤 +3 位作者 周丽华 刘全友 马建平 赵翠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24期29-30,57,共3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播期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对作物的影响,该文研究了4个不同播期对玉米新品种衡星401和江西省当地玉米品种科诺986株高、叶片长、叶片宽、单株干物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播期不仅有利于改善玉米植株性状,而且有... 为了进一步明确播期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对作物的影响,该文研究了4个不同播期对玉米新品种衡星401和江西省当地玉米品种科诺986株高、叶片长、叶片宽、单株干物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播期不仅有利于改善玉米植株性状,而且有利于增加玉米叶绿素含量、单株干物重及产量,其中8月1日播种的衡星401和ck的产量分别比其它播期的增加了54.1%、3.9%、29.5%和51.2%、5.1%、28.4%。该研究得出,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为保证产量,不仅要考虑播期,而且要考虑播期的天气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播期 植株性状 叶绿素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新型调制荧光成像系统(Imaging-PAM)原位评估底泥毒性的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虞龙 苗秀珍 +4 位作者 于洋 张民 阳振 叶琳琳 孔繁翔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6-1120,共5页
应用新型调制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Imaging-PAM,通过最大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量(Fv/Fm)、实际荧光量子产量(YⅡ)指标的测定原位评估了友谊河底泥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的毒性效应.数据显示,在友谊河底泥悬浮液中,栅藻的Fv/Fm和Y... 应用新型调制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Imaging-PAM,通过最大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量(Fv/Fm)、实际荧光量子产量(YⅡ)指标的测定原位评估了友谊河底泥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的毒性效应.数据显示,在友谊河底泥悬浮液中,栅藻的Fv/Fm和YⅡ值在12h前快速上升,12h后呈现出时间-效应型曲线,72h时Fv/Fm和YⅡ分别下降至对照的44%和35%,Fv/Fm和YⅡ的半抑制时间分别为57h和45h.同时,通过对友谊河底泥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计算地积累指数(Igeo),得出友谊河底泥中的Hg、Zn和Cu分别为严重污染,重污染和偏重污染水平,这可能是影响藻类光合作用的主要污染物.本研究为进行底泥毒性评估提供了新的原位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生栅藻 底泥毒性 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量 Imaging-P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