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山云杉叶结构型性状与胸径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魏立志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 +1 位作者 唐努尔·叶尔肯 张怡然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胸径是森林调查和经营评价的重要因子。研究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叶结构型性状随胸径的变化规律,可为天山云杉资源保护和精准管理提供依据。在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不同胸径天山云杉叶长宽比、叶面... 胸径是森林调查和经营评价的重要因子。研究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叶结构型性状随胸径的变化规律,可为天山云杉资源保护和精准管理提供依据。在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不同胸径天山云杉叶长宽比、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体积,探讨叶结构型性状与胸径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径阶天山云杉叶长宽比、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体积均差异显著。除叶长宽比与比叶面积无显著相关性外,叶结构型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相关。天山云杉叶结构型性状与胸径均呈极显著相关;其中,叶面积、叶体积和叶干物质含量与胸径均呈线性正相关,叶长宽比与胸径呈线性负相关,比叶面积与胸径呈先升后降的曲线变化。随林木生长,天山云杉通过改变叶结构型性状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结构型性状 胸径 相关性 天山云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樟科3种植物幼苗叶结构型性状的种间差异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超 赵广东 +4 位作者 王兵 史作民 邓宗富 夏晨 陈和东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7,共11页
为了揭示植物叶功能性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以樟科3种植物幼苗为研究对象,将其人工采集的种子经低温沙藏并于温室培育,然后将幼苗移栽到野外同质园中自然生长,研究中亚热带樟科植物刨花楠(Machilus pauhoi)、香樟(Cinnamom... 为了揭示植物叶功能性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以樟科3种植物幼苗为研究对象,将其人工采集的种子经低温沙藏并于温室培育,然后将幼苗移栽到野外同质园中自然生长,研究中亚热带樟科植物刨花楠(Machilus pauhoi)、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闽楠(Phoebe bournei)两年生幼苗生长季节9种叶结构型性状的种间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1)在3种植物幼苗中,香樟叶面积、叶厚度、叶体积、叶氮磷比最大,叶氮浓度最高,叶组织密度最小;闽楠叶组织密度、叶干物质含量最大,叶磷浓度最高,叶面积、叶体积、比叶面积、叶氮磷比最小,叶氮浓度最低;刨花楠比叶面积最大,叶厚度、叶干物质含量最小,叶磷浓度最低;3种植物幼苗的叶厚度之间均无显著差异。(2)Pearso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樟科3种植物幼苗的叶面积与叶体积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干物质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磷浓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组织密度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叶氮浓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厚度与比叶面积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叶干物质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体积与叶组织密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氮浓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磷浓度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叶组织密度与叶磷浓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磷浓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叶干物质含量与叶磷浓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这表明在同质园中生长的刨花楠、香樟和闽楠幼苗的9种叶结构型性状表现出一定的种间差异,不同物种同一叶结构型性状指标的大小顺序、种间差异及其显著性不同;3种植物幼苗不同叶结构型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显著程度也不同。本研究结果为揭示樟科3种植物幼苗叶功能性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科 植物幼苗 叶结构型性状 种间差异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扩张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叶结构型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钟雅琪 钟全林 +5 位作者 李宝银 余华 徐朝斌 程栋梁 乐新贵 郑文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018-5028,共11页
毛竹扩张对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影响问题已成为近年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常绿阔叶林和竹阔混交林内甜槠、青冈、枳椇以及青榨槭4树种主要叶结构型性状的调查与测定,分析毛竹扩张对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叶结构型性状的影响。... 毛竹扩张对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影响问题已成为近年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常绿阔叶林和竹阔混交林内甜槠、青冈、枳椇以及青榨槭4树种主要叶结构型性状的调查与测定,分析毛竹扩张对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叶结构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毛竹扩张不会显著改变乔木层4树种总体叶结构型性状特征。(2)不同生活型阔叶树种对毛竹扩张的响应策略不同。受毛竹扩张影响,常绿阔叶树种叶组织密度(LTD,leaf tissue density)显著减小;落叶阔叶树种叶宽(LW,leaf width)显著减小,叶形态指数(LMI,leaf morphology index)则显著增大。(3)毛竹扩张会使乔木层4树种间部分叶结构型性状差异特征发生改变,竹阔混交林中乔木层4树种间LMI、LTD、比叶面积(SLA,specific leaf area)及叶干物质含量(LDMC,leaf dry matter content)的差异特征不同于常绿阔叶林;毛竹向常绿阔叶林扩张后,甜槠叶长(LL,leaf length)、LW及叶面积(LA,leaf area)显著增大;青冈LMI显著增大,LDMC和LTD显著减小;枳椇的LMI显著增大,LW、LTD显著减小;青榨槭的LW显著减小。(4)毛竹扩张会造成乔木层树种部分叶结构型性状间关系发生改变,使林木的LL与LW、LA与LW间的截距减小,造成林木LL与LW、LA与LW之间的数量关系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扩张 叶结构型性状 常绿阔 乔木层林木 生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荚木同龄林林木叶片性状与胸径生长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雪 钟全林 +5 位作者 李宝银 姚湘明 徐朝斌 程栋梁 郑跃芳 余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8-175,共8页
【目的】林木胸径是森林调查和经营评价的重要因子,通过对翅荚木人工同龄林各径阶林木叶结构型与功能型指标的测定与分析,探明其叶片性状与胸径生长关系,为翅荚木优良种质资源选择和养分精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 【目的】林木胸径是森林调查和经营评价的重要因子,通过对翅荚木人工同龄林各径阶林木叶结构型与功能型指标的测定与分析,探明其叶片性状与胸径生长关系,为翅荚木优良种质资源选择和养分精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翅荚木人工同龄林胸径生长的叶片性状指标,并分析其对胸径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径阶翅荚木单叶面积(ILA)、比叶面积(SLA)、叶相对含水率(LRWC)、叶碳含量(LCC)、叶氮含量(LNC)、叶磷含量(LPC)、C/N、C/P、N/P及单位叶面积氮、磷含量(Narea与Parea)存在显著差异;ILA与LRWC等叶结构型性状指标及Parea、C/P、LPC和N/P等叶功能型性状指标对其胸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其中,ILA和Parea均与胸径生长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LRWC和叶片N/P则均与胸径生长量呈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P<0.01);叶片C/P与胸径生长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二次抛物线关系(P<0.01),而LPC则与胸径生长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二次抛物线关系(P<0.05);SLA、Narea、LCC、LNC与C/N等指标则与胸径生长量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叶结构型性状指标单叶面积、叶相对含水率及Parea、C/P、LPC和N/P等叶功能型性状指标对翅荚木胸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叶结构型性状以ILA指标最为重要,叶功能型性状以反映叶片P含量(LPC和Parea)的性状指标最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型与功能型性状 胸径生长 主成分分析 相关关系 翅荚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