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用枸杞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问题与展望
1
作者 乔彩云 董婕 +4 位作者 李世岱 张波 段淋渊 祁伟 唐建宁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112-115,133,共5页
为了给叶用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种植、加工、销售提供参考,通过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总结了叶用枸杞的历史记载、品种选育、栽培技术、营养价值及加工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叶用枸杞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芦丁、甜菜碱等营养成分... 为了给叶用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种植、加工、销售提供参考,通过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总结了叶用枸杞的历史记载、品种选育、栽培技术、营养价值及加工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叶用枸杞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芦丁、甜菜碱等营养成分,具有明目、降血压等功效,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等领域。现全国叶用枸杞种植面积近6 667 hm^(2),主要品种包括细叶枸杞和大叶枸杞,宁夏等地已成功培育出宁杞9号、宁杞菜1号等优良品种。然而,叶用枸杞仍然存在品种单一、栽培技术不规范、精深加工产品开发不足等诸多问题。应加强优良品种选育、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并探索其在饲料、护肤品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以推动叶用枸杞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 资源开发 资源利用 营养价值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山区叶用枸杞宁杞9号不同株行距初步研究
2
作者 曹春婧 李淑玲 +1 位作者 安永平 曹娟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4期35-37,共3页
为了研究宁南山区叶用枸杞宁杞9号的适宜栽培密度,开展了叶用枸杞宁杞9号不同株行距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株行距的增加,叶用枸杞宁杞9号的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枸杞叶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含量呈逐步降低... 为了研究宁南山区叶用枸杞宁杞9号的适宜栽培密度,开展了叶用枸杞宁杞9号不同株行距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株行距的增加,叶用枸杞宁杞9号的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枸杞叶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含量呈逐步降低的趋势。叶用枸杞宁杞9号的最佳株距为15~20 cm,行距为70~7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山区 叶用枸杞 宁杞9号 株行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用枸杞总黄酮及总多糖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雪 杨宪 +3 位作者 孙维 王会军 蒋礼娇 唐倩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8期90-93,共4页
通过测定叶用枸杞中的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探讨其在保健食品和药物领域的应用潜力。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叶用枸杞样品进行测定,得出了叶用枸杞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叶用枸杞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线性范围分别为8.08~32... 通过测定叶用枸杞中的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探讨其在保健食品和药物领域的应用潜力。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叶用枸杞样品进行测定,得出了叶用枸杞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叶用枸杞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线性范围分别为8.08~32.32μg/mL(R^(2)=0.9992),0.08~0.40 mg/mL(R^(2)=0.9992)。在平均回收率方面,总黄酮为102.44%,总多糖为98.80%,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10%和1.70%(n=6)。对于9批样品,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4 mg/g和8.60 mg/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叶用枸杞及其制品中所有多糖及总黄酮的常规检测,可为植物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性、稳定性和重复性,为叶用枸杞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结果为叶用枸杞作为潜在保健食品和药物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为叶用枸杞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实质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枸杞 总黄酮 总多糖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分析叶用枸杞茶 被引量:8
4
作者 卢丽 周承哲 +7 位作者 徐凯 张孟聪 温圣菁 段淋渊 田采云 石碧滢 张波 郭玉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1-201,共11页
以26个品种(系)叶用枸杞芽叶干样及鲜叶为材料,采用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其感官品质和代谢物进行分析。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叶用枸杞芽叶干样滋味醇厚、鲜爽、有甜味;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显示,叶用枸杞芽叶中共... 以26个品种(系)叶用枸杞芽叶干样及鲜叶为材料,采用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其感官品质和代谢物进行分析。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叶用枸杞芽叶干样滋味醇厚、鲜爽、有甜味;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显示,叶用枸杞芽叶中共鉴定出879种代谢物,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黄酮类、酚酸类、糖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木脂素和香豆素、生物碱、萜类、有机酸、脂质10类。根据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211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亚油酸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苯丙醇生物合成、半乳糖代谢等代谢通路,此外还发现,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黄酮、糖类和脂类是区分不同品种(系)叶用枸杞芽代谢物的重要组分。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表明,表儿茶素、异槲皮素、芦丁等26种代谢物共同影响叶用枸杞茶醇、厚、鲜、甜和苦等滋味。感官评价结合PLSR分析结果表明,‘宁杞菜1号’‘宁杞9号’、Z90、Z68、Q3、Q6-13和Z487种叶用枸杞具有感官品质较好且滋味物质丰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枸杞 感官评价 代谢组学 滋味 差异代谢物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精1号叶用枸杞在宁夏不同地区的引种试验
5
作者 乔彩云 董婕 +3 位作者 李世岱 马利奋 李嘉欣 唐建宁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研究天精1号叶用枸杞在宁夏不同地区的引种表现,以丰富本地区枸杞品种资源,促进宁夏枸杞多元化发展。【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生根粉处理对天精1号叶用枸杞在起垄种植模式和平床种植模式下成活率的影响;观察天精1号叶用枸杞在宁夏... 【目的】研究天精1号叶用枸杞在宁夏不同地区的引种表现,以丰富本地区枸杞品种资源,促进宁夏枸杞多元化发展。【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生根粉处理对天精1号叶用枸杞在起垄种植模式和平床种植模式下成活率的影响;观察天精1号叶用枸杞在宁夏贺兰县试验点和惠农区试验点的引种表现。【结果】生根粉处理对天精1号叶用枸杞生根有促进作用,300 mg/kg的生根粉处理结合起垄种植效果最优;两试验点除萌动期时间较接近外,萌芽期、展叶期、采摘期均为贺兰县试验点早于惠农区试验点,休眠期为贺兰县试验点晚于惠农区试验点。【结论】天精1号叶用枸杞在宁夏贺兰县和惠农区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可根据生产实际引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精1号 叶用枸杞 宁夏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产地枸杞中16种氨基酸含量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6
作者 朱教胜 胡杨 +6 位作者 罗欣 沈蕊 李娟娟 解倩倩 黄智安 曹珏珏 李强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甘肃省靖远县、甘肃省玉门市、甘肃省中宁县、青海省乌兰县4个产地的枸杞进行检测,比较不同产地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er)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之间的差异,并利用氨基酸比值(Amino acid ratio,RAA)、氨基酸比值系... 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甘肃省靖远县、甘肃省玉门市、甘肃省中宁县、青海省乌兰县4个产地的枸杞进行检测,比较不同产地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er)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之间的差异,并利用氨基酸比值(Amino acid ratio,RAA)、氨基酸比值系数(Ratio 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RC)和氨基酸比值系数评分(Score of RC,SRC)对不同产地枸杞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产地中均检测出了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68.3~77.9 g/kg;必需氨基酸总量为12.9~17.1 g/kg,非必需氨基酸总量为55.4~61.3 g/kg。4个产地枸杞中呈味氨基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而不同产地枸杞中呈味氨基酸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玉门市、乌兰县、中宁县、靖远县。不同产地的枸杞中药效氨基酸种类齐全,MAA/TAA均高于53%,且F较高,可作为高F活性肽的开发原料。由此可知,氨基酸作为枸杞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er) 氨基酸含量 营养价值 评价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宁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东利 徐红梅 +1 位作者 胡忠 王仑山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7-100,共4页
报道了中宁枸杞( Lycium barbarum L.)的核型.核型公式为K(2n)=2 X=24=2 2 m(4 SAT)+2 sm.核型类型为1A,为较原始的对称核型,并与前人的报道结果进行了对比分 析.
关键词 中宁枸杞(lycium barbarum L.)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区滴灌条件下不同养分组合对叶用枸杞土壤活性碳库及细菌群落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芳 沈舒雨 +3 位作者 杨柳 林妍敏 南雄雄 张俊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29,共9页
为探明干旱区滴灌条件下不同氮磷养分组合对叶用枸杞土壤活性碳库、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的影响,该研究设置施氮量(40,60和80 mg/L)、施磷量(10,20和30 mg/L)2因素3水平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等方法研究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之... 为探明干旱区滴灌条件下不同氮磷养分组合对叶用枸杞土壤活性碳库、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的影响,该研究设置施氮量(40,60和80 mg/L)、施磷量(10,20和30 mg/L)2因素3水平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等方法研究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滴灌不同氮磷养分组合通过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从而影响叶用枸杞产量。施氮60 mg/L、施磷30 mg/L处理下,N2P3处理下,叶用枸杞产量最高。施氮60 mg/L、施磷10 mg/L,N2P1处理下叶用枸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表现最佳。不同氮磷配施处理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对丰度存在差异,门水平优势类群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孢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冗余分析(RDA)和相关性Heatmap图表明,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EOC)、水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和硝态氮(NO3-N)等环境因子显著相关。综上,滴灌条件下合理氮磷配施能有效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为旱区叶用枸杞养分高效利用和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养分 叶用枸杞 细菌群落 土壤碳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用枸杞新品种营养成分及产量的对比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永华 杨柳 +2 位作者 南雄雄 王娅丽 黄占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13-116,共4页
相同栽培条件下,开展6个叶用枸杞品种宁杞9号、宁菜杞1号、天精3号、天精5号、天精8号、昌选1号等成活率、产量、营养成分的试验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叶用枸杞直插成活率差异明显,天精3号、天精8号直插成活率显著高于宁杞9号... 相同栽培条件下,开展6个叶用枸杞品种宁杞9号、宁菜杞1号、天精3号、天精5号、天精8号、昌选1号等成活率、产量、营养成分的试验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叶用枸杞直插成活率差异明显,天精3号、天精8号直插成活率显著高于宁杞9号和宁菜杞1号。直插当年天精系列产量显著高于宁杞9号和宁菜杞1号,第2年宁杞9号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品种,比河北系叶用枸杞产量高8.7%~32.5%,产量大小依次为宁杞9号>宁菜杞1号>天精8号>昌选1号>天精5号>天精3号。宁杞9号矿质元素锌、铁、钙、硒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铁、钙含量尤为突出,钙含量是宁菜杞1号的2.6倍;铁含量高低依次为宁杞9号>宁菜杞1号>天精5号>天精8号>昌选1号>天精3号。宁杞9号枸杞多糖和脂肪含量均高于其他5个品种,且脂肪含量是天精3号的2倍多,蛋白质含量高于天精系列;天精5号甜菜碱含量最高,为4.46%,显著高于其他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枸杞 宁杞9号 成活率 产量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菜新蔬——叶用枸杞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蒲田 《湖南农业》 2009年第11期13-13,共1页
叶用枸杞,又叫枸杞头、枸芽菜,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小灌木。以枸杞的嫩梢、嫩茎叶作为蔬菜食用;果实亦可菜用,还可入药。枸杞叶可炒食、凉拌吃,还可做汤、炖鸡,味道鲜美可口;用其炒猪心、里脊片、猪肝,亦风味独特。枸杞叶中含... 叶用枸杞,又叫枸杞头、枸芽菜,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小灌木。以枸杞的嫩梢、嫩茎叶作为蔬菜食用;果实亦可菜用,还可入药。枸杞叶可炒食、凉拌吃,还可做汤、炖鸡,味道鲜美可口;用其炒猪心、里脊片、猪肝,亦风味独特。枸杞叶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尼克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含有甜菜碱、芳香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枸杞 胡萝卜素 营养成分 维生素C 枸杞 枸杞 小灌木 多年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地区叶用枸杞的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美盛 《福建热作科技》 2005年第2期25-26,共2页
本文介绍了叶用枸杞的繁殖、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关键词 叶用 枸杞 繁殖 定植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叶用枸杞‘宁杞9号’不同栽培密度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杨 李承承 王云堂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3期8-10,共3页
为了研究重庆地区叶用枸杞‘宁杞9号’的适宜栽培密度,开展了叶用枸杞‘宁杞9号’不同栽培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K组(0.5m×0.8m)其平均基径粗度为0.83cm,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基径粗度显著低于CK组,表明过密栽植将不利于叶用枸... 为了研究重庆地区叶用枸杞‘宁杞9号’的适宜栽培密度,开展了叶用枸杞‘宁杞9号’不同栽培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K组(0.5m×0.8m)其平均基径粗度为0.83cm,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基径粗度显著低于CK组,表明过密栽植将不利于叶用枸杞‘宁杞9号’苗木的良好生长;而且枸杞头产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逐渐保持平稳的趋势,枸杞叶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含水量等营养物质含量呈现出逐步降低的趋势,栽植密度在株行距0.25~0.3m×0.3~0.4m区间内,较有利于叶用枸杞‘宁杞9号’苗木的生长和产量及产品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叶用枸杞 宁杞9号 栽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叶用枸杞“宁杞9号”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果 李承承 +1 位作者 湛小燕 王云堂 《绿色科技》 2021年第3期57-59,共3页
为了探究适宜重庆地区的叶用枸杞“宁杞9号”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不同扦插基地配比处理下的叶用枸杞扦插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河沙∶椰棕土∶草炭土∶有机肥(3∶3∶3∶1)的基质配比扦插效果最好,“宁杞9号”扦插成活率达到90.25%,扦... 为了探究适宜重庆地区的叶用枸杞“宁杞9号”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不同扦插基地配比处理下的叶用枸杞扦插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河沙∶椰棕土∶草炭土∶有机肥(3∶3∶3∶1)的基质配比扦插效果最好,“宁杞9号”扦插成活率达到90.25%,扦插苗生根数量4.05根,扦插苗新生根长4.26 cm,扦插苗株高28.39 cm,扦插苗新生枝条粗度0.43,而新生枝条数量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叶用枸杞 扦插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叶用枸杞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柳 南雄雄 +1 位作者 王昊 康超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72-75,共4页
为了探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叶用枸杞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本文以叶用枸杞‘宁杞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规沟灌施肥(CK),水肥一体化施肥(T1),水肥一体化减量施肥(灌水量、施肥量均为水肥一体化施肥的80%,T2)3种灌溉施肥方式对叶用枸... 为了探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叶用枸杞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本文以叶用枸杞‘宁杞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规沟灌施肥(CK),水肥一体化施肥(T1),水肥一体化减量施肥(灌水量、施肥量均为水肥一体化施肥的80%,T2)3种灌溉施肥方式对叶用枸杞产量、水分利用率、养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施肥量和灌水量均低于传统施肥的条件下,T1、T2的产量分别比CK提高了69.3%和4.6%,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50.6%和93.1%,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比CK提高了14.52,5.72,16.65个百分点和1.10,0.96,2.81个百分点,每公顷的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91 217元和8 730元,产投比分别提高了72.3%和33.0%。综合而言,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提高叶用枸杞的产量、水分和养分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其中以水肥一体化施肥(T1,即N 496.05 kg·hm^(-2)、P 483.2 kg·hm^(-2)、K 342.15 kg·hm^(-2))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技术 叶用枸杞 产量 养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后墙叶用枸杞立体基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仲保 陈志叶 +5 位作者 马国江 王仕元 殷稳娜 刘辉生 院海英 杨世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88,共2页
利用日光温室后墙面栽培叶用枸杞,对室内作物的生长没有影响,温室利用率可提高25%~30%,温室内效益增加17%。
关键词 基质栽培 叶用枸杞 日光温室 温室利用率 技术 立体 后墙 室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用枸杞应用现状及产业发展策略 被引量:6
16
作者 祝元春 钱涛 +2 位作者 周小波 程龙 靳占才 《现代园艺》 2022年第24期37-38,42,共3页
大力发展木本蔬菜产业不仅是传统蔬菜行业的传承和发展,还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叶用枸杞是枸杞中以食用嫩芽叶为主的药食同源型特色木本蔬菜,营养价值高,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价值。分析了叶用枸... 大力发展木本蔬菜产业不仅是传统蔬菜行业的传承和发展,还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叶用枸杞是枸杞中以食用嫩芽叶为主的药食同源型特色木本蔬菜,营养价值高,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价值。分析了叶用枸杞的应用历史、传统利用、基础研究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提高认识、科学规划、科技支撑、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叶用枸杞产业化发展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叶用枸杞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枸杞 现状 产业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美国枸杞野生种Lycium exsertum A.Gray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军 李晓莺 +4 位作者 段淋渊 焦恩宁 张波 尹跃 李彦龙 《宁夏农林科技》 2020年第1期16-17,F0002,共3页
Lycium exsertum A.Gray是主要分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沙漠地区的一个枸杞野生种,2016年从美国引进种子,在宁夏种植后植株生长十分旺盛,形态特征与国内枸杞种差异大。该材料的引进不仅丰富了国内枸杞种质资源,而且能够在抗根腐病枸杞种质... Lycium exsertum A.Gray是主要分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沙漠地区的一个枸杞野生种,2016年从美国引进种子,在宁夏种植后植株生长十分旺盛,形态特征与国内枸杞种差异大。该材料的引进不仅丰富了国内枸杞种质资源,而且能够在抗根腐病枸杞种质材料的创制和枸杞属物种的生殖进化研究中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野生种 lycium exsertum A.Gray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用枸杞——“天精3号”营养价值简介及周年生产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淑省 《河北农业》 2012年第5期21-22,共2页
叶用枸杞新品种——天精3号,从2008年起在我区试种,通过三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京津唐地区周年生产的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一种集绿色、营养、保键为一体的蔬菜新品种填补了当地蔬菜生产的空白,现... 叶用枸杞新品种——天精3号,从2008年起在我区试种,通过三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京津唐地区周年生产的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一种集绿色、营养、保键为一体的蔬菜新品种填补了当地蔬菜生产的空白,现将其营养价值和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关键技术 营养价值 周年生产 叶用枸杞 蔬菜新品种 京津唐地区 试验示范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用枸杞建园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祥锋 石志国 陆振江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第3期29-31,共3页
叶用枸杞虽然适应性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但是,不同的生长条件对叶用枸杞的生产影响很大。现根据生产实践,提出一些关于在靖江市及类似自然条件下建设叶用枸杞园的建议。
关键词 叶用枸杞 建园技术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用枸杞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静 赵国栋 《河北农业》 2004年第5期25-26,共2页
枸杞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灌木,有两个栽培种:宁夏枸杞,主要采收果实和根皮作药用:叶用枸杞又叫菜用枸杞,很少开花结果,但叶片发达,茎手干不易老化,主要采收嫩茎叶作蔬菜用。
关键词 叶用枸杞 栽培技术 育苗 整地 定植 田间管理 收获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