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菜(Porphyra)叶状体rbcL基因分类学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杨立恩 金杰 +3 位作者 朱建一 韩晓磊 穆新武 许璞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8期66-71,共6页
对采自江苏海安的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浙江南麂的长紫菜(P.dentata)、圆紫菜(P.suborbiculata)和广东汕头的皱紫菜(P.crispata)4种紫菜叶状体rbcL基因进行扩增及序列测定,并用NJ法构建系统树.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种紫菜rbcL扩... 对采自江苏海安的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浙江南麂的长紫菜(P.dentata)、圆紫菜(P.suborbiculata)和广东汕头的皱紫菜(P.crispata)4种紫菜叶状体rbcL基因进行扩增及序列测定,并用NJ法构建系统树.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种紫菜rbcL扩增序列长度均约为1400bp,其中皱紫菜与坛紫菜仅6个碱基差异位点.距离矩阵结果显示,各紫菜种内遗传距离在0.000~0.010之间,遗传距离最小的是坛紫菜,遗传距离最大的是圆紫菜.各紫菜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01~0.094之间,其中遗传距离最小的是皱紫菜与坛紫菜,遗传距离最大的是圆紫菜与皱紫菜、条斑紫菜与圆紫菜.系统树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坛紫菜与皱紫菜亲缘关系最近,与长紫菜形成姊妹分支,条斑紫菜和圆紫菜依次与之相聚.本研究利用紫菜rbcL序列差异可区分紫菜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系统发育地位在紫菜种间关系中有更重要的影响,结果并不支持根据边缘进行的分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 RBCL基因 分类 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电泳法研究紫萍半叶状体衰老期间的内肽酶同工酶
2
作者 刘清岱 王金菊 +2 位作者 李红涛 赵昱 张治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7874-17875,共2页
[目的]研究与紫萍半叶状体衰老相关的内肽酶及其性质。[方法]采用明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与衰老相关的内肽酶同工酶,并用蛋白酶抑制剂分析内肽酶类型。[结果]对紫萍衰老期间内肽酶的分析表明,共有6种内肽酶出现,金属型蛋白... [目的]研究与紫萍半叶状体衰老相关的内肽酶及其性质。[方法]采用明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与衰老相关的内肽酶同工酶,并用蛋白酶抑制剂分析内肽酶类型。[结果]对紫萍衰老期间内肽酶的分析表明,共有6种内肽酶出现,金属型蛋白酶HEP1和半胱氨酸型内肽酶HEP2、HEP4、HEP6是与衰老相关的内肽酶。[结论]在紫萍半叶状体衰老早期金属型内肽酶活性较强,而在衰老后期半胱氨酸型内肽酶大量出现并具有较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萍 叶状体 衰老 内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从条斑紫菜的叶状体中大量获得单孢子的简便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林珠英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孢子 单倍体 条斑紫菜 生长周期 品种 叶状体 栽培生产 配子体 体形 简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养知识(三)——条斑紫菜叶状体的养殖
4
作者 丛季珠 李秉君 《海洋渔业》 1984年第4期181-182,178,共3页
紫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人们自古以来喜爱的珍贵食品。早在隋唐时期,孟铣在《食疗本草》中就对紫菜进行过描述。在宋朝时据《平潭县志》记载,紫菜已列为贡品,明朝年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提到紫菜能“主治热气”,并建议... 紫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人们自古以来喜爱的珍贵食品。早在隋唐时期,孟铣在《食疗本草》中就对紫菜进行过描述。在宋朝时据《平潭县志》记载,紫菜已列为贡品,明朝年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提到紫菜能“主治热气”,并建议“凡瘿结积块之疾,宜常食紫菜”。近年来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菜叶 养殖 叶状体 记载 营养 味道 《食疗本草》 主治 李时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坛紫菜的单性生殖与遗传纯系分离 被引量:30
5
作者 严兴洪 李琳 +1 位作者 陈俊华 有贺佑胜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10,共6页
在随机抽检的天然野生坛紫菜叶状体群体中,发现99.9%的个体是雌雄异体,只有0.1%的个体是雌雄同体。以雌性叶状体和雄性叶状体为研究材料,用酶解法分别获得其单离体细胞进行再生培养,然后观察再生叶状体的生殖行为,发现再生的... 在随机抽检的天然野生坛紫菜叶状体群体中,发现99.9%的个体是雌雄异体,只有0.1%的个体是雌雄同体。以雌性叶状体和雄性叶状体为研究材料,用酶解法分别获得其单离体细胞进行再生培养,然后观察再生叶状体的生殖行为,发现再生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进行单性生殖,产生遗传上纯合的丝状体。雌性叶状体生长2个月左右,叶片梢部的颜色逐渐变浅,细胞的星状色素体逐渐缩小变成圆盘状,叶片生长变慢。不久,单个细胞从叶片梢部边缘处释放出来,数小时后,它们开始萌发成丝状体。雄性叶状体生长1个多月,在梢部形成大量的精子囊,但在精子囊中间存在极少量的细胞,它们不发育成精子囊,其颜色反而变红,当四周的精子囊释放精子后,它们就发育成丝状体。由单雌或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其生长发育正常,由它们释放的壳孢子发育成形态和颜色很一致的可育正常叶状体,其性别全为单性,即由单雌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而由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叶状体 丝状体 单性生殖 遗传纯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绿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杰 牟宗娟 +3 位作者 杨慧超 茅云翔 阎永伟 莫照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0-146,共7页
绿斑病(Green spot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海区栽培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病害,在整个紫菜栽培期间都可能发生,以每年11~12月份最为严重,主要出现在幼叶期和成叶期。首先,在叶状体上出现红色或淡红色小斑,而后逐渐转变为绿色,病斑... 绿斑病(Green spot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海区栽培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病害,在整个紫菜栽培期间都可能发生,以每年11~12月份最为严重,主要出现在幼叶期和成叶期。首先,在叶状体上出现红色或淡红色小斑,而后逐渐转变为绿色,病斑继续扩展,在叶状体表面形成若干孔洞,后期几乎整个藻体变绿。本研究对日照地区患绿斑病的条斑紫菜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得到5株优势菌(编号为Y1~Y5),人工回感实验结果显示,Y1可以引起健康条斑紫菜发生绿斑病。对Y1进行了生理生化检测、16S rRNA、dnaA和dnaN基因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为海洋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marina)。对绿斑病的发病进程进行了观察,并检测了培养温度、海水比重和养殖密度等环境因子对绿斑病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温和高密度养殖会加速绿斑病病情的发展,海水比重为1.022时,绿斑病发病较严重。本研究确定了一株引起条斑紫菜绿斑病的病原菌,并分析了部分理化因子对感染的影响,为条斑紫菜绿斑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叶状体 绿斑病 海洋假交替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渤南油田沙三段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董春梅 宋春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75-380,共6页
该文针对勘探程度较高的沾化凹陷中部渤南洼陷渤南油田沙三段,在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沉积微相研究,发现了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沉积叶状体。渤南洼陷沙三段时期来自于孤岛凸起的主要物源和罗家鼻状构造的... 该文针对勘探程度较高的沾化凹陷中部渤南洼陷渤南油田沙三段,在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沉积微相研究,发现了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沉积叶状体。渤南洼陷沙三段时期来自于孤岛凸起的主要物源和罗家鼻状构造的次要物源,形成了深水湖泊浊积扇沉积体系,包括内扇、中扇、外扇3个亚相以及内扇补给水道、内扇阶地、内扇天然堤、中扇辫状水道、中扇叶状体、外扇席状砂6个微相,其中以浊积扇中扇亚相为主。中扇叶状体呈透镜状被沙三段烃源岩包围,形成极好的岩性圈闭油气藏,是渤南油田新的油气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扇 沉积叶状体 沉积微相 渤南油田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扩增的意义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美如 陆勤勤 朱建一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自由丝状体 条斑紫菜 影响因子 贝壳丝状体 悬浮生长 free 生活史 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类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孟顺龙 王菁 +1 位作者 陈春光 陈家长 《科学养鱼》 2020年第6期86-86,共1页
藻类是一类原始、古老的低等生物,其构造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藻类体形多样,有单细胞、群体、多细胞的丝状体及叶状体。藻类个体大小差异很大,小的只有几微米,必须在显... 藻类是一类原始、古老的低等生物,其构造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藻类体形多样,有单细胞、群体、多细胞的丝状体及叶状体。藻类个体大小差异很大,小的只有几微米,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如小球藻直径仅数微米;大的肉眼可见,甚至可达数百米,如生长在海洋里的巨藻,藻长可达200米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色素 池塘生态系统 小球藻 光合作用 叶状体 丝状体 叶绿素 自养型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沿海紫菜栽培的几项技术革新
10
作者 马家海 吴铁民 王国华 《水产科技情报》 1988年第4期14-16,共3页
坛紫菜是我国南方主要人工栽培海藻,由於它昧美营养丰富,产最高,受到了生产上的重视。继50年代科技工作者弄清了紫菜生活史等基础问题后,60、70年代又在生产技术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解决了丝状体培育和叶状体栽培等一系列问题,促... 坛紫菜是我国南方主要人工栽培海藻,由於它昧美营养丰富,产最高,受到了生产上的重视。继50年代科技工作者弄清了紫菜生活史等基础问题后,60、70年代又在生产技术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解决了丝状体培育和叶状体栽培等一系列问题,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80年代以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取得经济效益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栽培 南方 坛紫菜 培育 丝状体 叶状体 栽培面积 中国 技术革新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毛菜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春恺 《海洋渔业》 CSCD 2002年第4期183-184,共2页
红毛菜(Bangiafusco-purpurea)属红藻门、红毛菜目、红毛菜科、红毛菜属,俗称红毛藻、牛毛藻、红毛苔、红发菜,是我国东海和南海的稀有海珍品,芳香独特,质甜味鲜,营养丰富.红毛菜脂肪中含有大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据测... 红毛菜(Bangiafusco-purpurea)属红藻门、红毛菜目、红毛菜科、红毛菜属,俗称红毛藻、牛毛藻、红毛苔、红发菜,是我国东海和南海的稀有海珍品,芳香独特,质甜味鲜,营养丰富.红毛菜脂肪中含有大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据测定,每100g干重的红毛菜含437mgEPA,比日本宫城县产的红藻(Fudaraku pachymeniopsisLanceolata)的EPA含量高90mg,是目前报道的EPA含量最高的藻类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菜 生物学特性 红藻门 生活史 形态构造 生长期 繁殖方式 丝状体 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萍的培植与利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隋海玲 李文霞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人工培植 芜萍 种子植物 营养丰富 最适温度 淡水养鱼 青饲料 椭圆形 叶状体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毛菜室内人工育苗与海区养殖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克烽 《科学养鱼》 2016年第9期42-43,共2页
红毛菜俗称红毛苔、红发菜、红毛藻,属红毛藻目、红毛菜种,主要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生长于突出海岸以外迎风浪的岩礁上表层,是一种喜浪、广温性海藻,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以及人为过度开采,红毛菜自... 红毛菜俗称红毛苔、红发菜、红毛藻,属红毛藻目、红毛菜种,主要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生长于突出海岸以外迎风浪的岩礁上表层,是一种喜浪、广温性海藻,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以及人为过度开采,红毛菜自然资源量急剧下降,因此开展红毛菜增养殖的研究很有必要。近年来,晋江东石贝类场开展了红毛菜室内人工育苗和海区养殖试验,获得成功,培育出种苗30亩,其中海区白养5亩,平均亩产36.5千克干品,同时摸索了丝状体的促熟方法,叶状体对水温、水层的适应以及耐干性等有关规律。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菜 人工育苗 增养殖 岩礁 叶状体 广温性 丝状体 壳孢子 中潮带 促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加工
14
《南方水产科学》 CAS 1994年第3期37-42,共6页
940537 各种γ-射线照射的半干鱼的保藏特性=Storage properties of gamma-irradiatedSemi-dried fish varieties[刊,英]/Vinh P Q,Alur M D,Nair P M//Fish.Techn..-1993,30(2).—127~129半干鱼制品乃是运到内地和出口到邻近国家的主... 940537 各种γ-射线照射的半干鱼的保藏特性=Storage properties of gamma-irradiatedSemi-dried fish varieties[刊,英]/Vinh P Q,Alur M D,Nair P M//Fish.Techn..-1993,30(2).—127~129半干鱼制品乃是运到内地和出口到邻近国家的主要海产品。尽管其具有良好的商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制品 水产加工 γ-射线 商业潜力 gamma 条斑紫菜 丝状体 紫菜养殖 胆固醉 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坛紫菜绿变病有了防治方法
15
作者 刘金标 《海洋渔业》 1980年第5期20-20,共1页
随着坛紫菜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普遍出现了坛紫菜叶状体绿变病,提早衰老等问题,单产和质量下降,经济收入减少,消费者也不欢迎。
关键词 坛紫菜 菜叶 单产 早衰 防治方法 叶状体 养殖面积 福建 消费者 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纳出现椰子Cape Saint Paul枯萎病
16
作者 黄艳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9年第7期21-22,共2页
自1932年起,在加纳出现椰子Cape Saint Paul枯萎病(CSPWD,是一种致死黄化类疾病)。该病害是由植原体引起的,首先在非洲和加勒比海国家发现。该病害的症状为早熟果落果,叶状体黄化和未熟花序变黑。
关键词 枯萎病 SAINT 植原体 叶状体 叶冠 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