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流泵的叶片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文广 苏发章 +1 位作者 黎义斌 赵伟国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63,共5页
归纳了轴流泵的叶片设计理论,总结了叶片几何参数的选择原则,指出了叶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提升现有轴流泵叶片设计理论的策略.研究表明,现有轴流泵的叶片设计理论单一,缺少更多有效控制叶片形状的变量和手段.采用三维流动理论,改... 归纳了轴流泵的叶片设计理论,总结了叶片几何参数的选择原则,指出了叶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提升现有轴流泵叶片设计理论的策略.研究表明,现有轴流泵的叶片设计理论单一,缺少更多有效控制叶片形状的变量和手段.采用三维流动理论,改变叶片造型方法,控制水力损失和引入CFD方法是提升现有轴流泵叶片设计的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设计 轴流泵 叶片形状 叶片造型 几何参数 三维流动 水力损失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函数环量分配的液力变矩器叶片设计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伟辉 刘春宝 +2 位作者 汪清波 马文星 褚亚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5-148,共4页
提出了基于二次函数环量分配的液力变矩器叶片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计算液力变矩器流道过流断面面积及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后,与传统的等环量分配叶片设计法相比,在同等叶片加厚条件下,新方法设计出的叶形更合理,流道过流面积变化... 提出了基于二次函数环量分配的液力变矩器叶片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计算液力变矩器流道过流断面面积及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后,与传统的等环量分配叶片设计法相比,在同等叶片加厚条件下,新方法设计出的叶形更合理,流道过流面积变化更为平缓。应用CFD软件计算了用2种方法设计叶片的液力变矩器的三维流场,基于三维流场数值解计算出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并与传统设计方法设计的变矩器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 叶片设计 环量分配 二次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设计的新方法 被引量:33
3
作者 包耳 邵晓荣 刘德庸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6,共3页
根据水平轴风力机转子的涡流气动模型,从能量的角度入手,考虑干涉因子和翼型阻力,提出了叶片翼型设计的一种新型计算方法。
关键词 风力机 叶片设计 双重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lson法风力机叶片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贺玲丽 汪建文 +1 位作者 刘雄飞 张立茹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4,共5页
基于MATLAB平台,采用Wilson方法设计了1台300W水平轴风力机,通过筛选选择某S翼型进行叶片设计,并对其气动性能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S翼型风轮有效尖速比范围较宽,功率系数Cp值在0.3以上的区域所对应的尖速比入为4~10.5,整... 基于MATLAB平台,采用Wilson方法设计了1台300W水平轴风力机,通过筛选选择某S翼型进行叶片设计,并对其气动性能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S翼型风轮有效尖速比范围较宽,功率系数Cp值在0.3以上的区域所对应的尖速比入为4~10.5,整体的功率系数变化平缓;最大推力系数G在高尖速比时变化平稳;有效转矩系数GM为3~12.3,S翼型叶片气动性能较好。自制风力机样机在低速风洞中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风速为4~14m/s时,与市场上某300W传统翼型风力机相比,S翼型风力机功率平均提高了30.76%,尤其在风速为4~6m/s时,S翼型风力机功率提高较大,可以更好地利用中低风速。通过计算和试验研究可知,该S翼型适用于小型风力机叶片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S翼型 叶片设计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压空气涡轮叶片设计和气动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8
5
作者 姬芬竹 张梦杰 +2 位作者 王瑞 王岩 杜发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87-1394,共8页
冲压空气涡轮(RAT)是飞机应急能源系统的能量提取部件,涡轮叶片设计和气动性能研究是实现风能高效利用的关键。针对某型飞机应急能源系统的功率需求,依据叶素-动量理论设计RAT叶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以多重旋转坐标系(MRF)模型... 冲压空气涡轮(RAT)是飞机应急能源系统的能量提取部件,涡轮叶片设计和气动性能研究是实现风能高效利用的关键。针对某型飞机应急能源系统的功率需求,依据叶素-动量理论设计RAT叶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以多重旋转坐标系(MRF)模型模拟可变桨距RAT全三维混合流场,研究涡轮输出功率和风能利用系数随来流速度和飞行高度变化特性,分析涡轮叶片上流体压力和流速分布特点。结果表明:RAT输出功率和风能利用系数随来流速度和桨距角而变化,飞行包线内不同飞行高度下RAT具有不同的动力性能;通过调整桨距角可以实现RAT的恒功率输出;整个流场流动状况比较理想,但仍有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空气涡轮(RAT) 叶片设计 数值模拟 气动性能 风能利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儒可夫斯基变换的涡轮钻具叶片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晓东 林梦 +2 位作者 龚彦 郝仁杰 杨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68-974,共7页
为提高涡轮钻具叶片使用性能和创新叶片设计理论,提出了基于儒可夫斯基保角变换法与经典水力翼型相结合的涡轮钻具叶片设计新方法,以?127涡轮钻具叶片为研究对象,运用搭建的涡轮钻具叶型参数化设计平台和自主设计的涡轮钻具性能测试台架... 为提高涡轮钻具叶片使用性能和创新叶片设计理论,提出了基于儒可夫斯基保角变换法与经典水力翼型相结合的涡轮钻具叶片设计新方法,以?127涡轮钻具叶片为研究对象,运用搭建的涡轮钻具叶型参数化设计平台和自主设计的涡轮钻具性能测试台架,完成了5种翼型的造型设计,研究了5种叶片流场性能,开展了设计叶片的性能测试实验,对比分析了设计叶片与塔里木油田某型在役?127涡轮叶片的实际效能。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新方法设计的NACA-0012翼型加厚叶片在600 r/min转速及15 L/s流量的设计工况下,其单级扭矩达5.83 N·m,较相同条件下某在役?127涡轮的单级扭矩提高约6.4%,级效率提高约1.16%,整体性能有了实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钻具 叶片设计 儒可夫斯基变换 翼型加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轴风力机不同叶片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雄飞 汪建文 +1 位作者 赵娟 孙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73,共4页
分析了等升力系数法、等弦长法、Glauert设计法、失速型Glauert设计法和Wilson法五种常用的风力机叶片设计方法。利用MATLAB软件编制了叶片设计和性能计算程序,分别用上述五种方法设计了300W新翼型风力机叶片,并做了气动性能的对比分析... 分析了等升力系数法、等弦长法、Glauert设计法、失速型Glauert设计法和Wilson法五种常用的风力机叶片设计方法。利用MATLAB软件编制了叶片设计和性能计算程序,分别用上述五种方法设计了300W新翼型风力机叶片,并做了气动性能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Wilson法设计的风力机叶片,气动性能最佳,且更加符合设计要求。为了进一步验证设计计算的可靠性,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可再生能源基地,完成了用Wilson设计法设计的风力机的功率测试实验,实验结果与计算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叶片设计方法 气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相似的浮式风力机水池模型试验叶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子伟 何炎平 +2 位作者 赵永生 孟龙 陈哲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6,共7页
大型海上浮式风力机在Froude相似环境下进行模型试验时,模型叶片因尺度效应影响难以满足推力要求.以一款6MW海上浮式风力机为例,介绍了一种设计模型叶片方法以满足水池模型试验要求.在Matlab中,利用模式搜索法优化工具包,结合美国可再... 大型海上浮式风力机在Froude相似环境下进行模型试验时,模型叶片因尺度效应影响难以满足推力要求.以一款6MW海上浮式风力机为例,介绍了一种设计模型叶片方法以满足水池模型试验要求.在Matlab中,利用模式搜索法优化工具包,结合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全耦合软件FAST,借助广义动态尾流(GDW)理论重新设计了一款模型叶片,并对所设计的叶片进行了数值计算和CFD计算.计算结果能满足模型试验多种工况的推力要求,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浮式风力机 水池模型试验 GDW MATLAB 叶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率诱导“伪激波”的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叶片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志远 宋澄 +1 位作者 贾军锋 高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4-179,共16页
为了充分发挥吸附式压气机叶片的潜力,基于"曲率诱导‘伪激波’"理念的吸附式压气机叶片设计方法,设计了三种高负荷吸附式叶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不同设计策略下叶片抽吸前、后的流动机理和抽吸对流动分离的控制机制;针... 为了充分发挥吸附式压气机叶片的潜力,基于"曲率诱导‘伪激波’"理念的吸附式压气机叶片设计方法,设计了三种高负荷吸附式叶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不同设计策略下叶片抽吸前、后的流动机理和抽吸对流动分离的控制机制;针对曲率诱导"伪激波"理念的吸附式叶片Blade-M("伪激波"位于53.1%轴向弦长处)开展了端壁/吸力面组合抽吸的研究。结果表明:曲率诱导"伪激波"可有效适应抽吸承担逆压梯度的本质特性,设计的三种吸附式叶片扩散因子高达0.73;采用吸力面单独抽吸可有效消除叶片Blade-M和Blade-L ("伪激波"位于34.8%轴向弦长处)的尾缘分离,损失系数分别降低66.7%和71.8%,但吸力面抽吸无法有效控制高负荷叶栅的角区分离;采用端壁/吸力面组合抽吸后,Blade-M叶栅通道内的尾缘分离和角区分离均被有效控制,在6.6%的抽吸系数下损失系数降低了87.3%;在大攻角条件下,基于曲率诱导"伪激波"的吸附式叶片依然可保持无分离的特性,显示了该种叶片对变工况抽吸的适应能力,为发展高稳定裕度、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诱导“伪激波” 吸附式压气机 流动分离 附面层抽吸 叶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水平轴风力机翼型气动分析与叶片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晓静 贺玲丽 +2 位作者 汪建文 于文艳 安琪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5-540,共6页
利用XFOIL程序模拟了S822翼型与S823翼型在光洁翼面与粗糙翼面下的性能变化,并基于MATLAB程序,采用Wilson方法进行了1 500 W水平轴风力机叶片设计。结果显示,光洁翼面下S822翼型最大升阻比高于S823翼型,粗糙翼面下S823翼型呈现出更好的... 利用XFOIL程序模拟了S822翼型与S823翼型在光洁翼面与粗糙翼面下的性能变化,并基于MATLAB程序,采用Wilson方法进行了1 500 W水平轴风力机叶片设计。结果显示,光洁翼面下S822翼型最大升阻比高于S823翼型,粗糙翼面下S823翼型呈现出更好的粗糙度不敏感性;在额定叶尖速比时,S822翼型与S823翼型功率系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451 3与0.463 9;在有效叶尖速比范围内,S823翼型的功率系数C_P、推力系数C_T、扭矩系数C_M均高于S822翼型。因此,考虑到粗糙环境,选取S823翼型进行1 500 W风力机叶片设计的性能更加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翼型 气动分析 叶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叶片设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煜平 杨建民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81,共8页
全球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海流能,合理利用海流能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以额定工况下获能系数达到最大值为目标,利用叶素-动量理论设计了150 kW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的叶片。使用叶素-动量理论结合普朗特修正和葛劳渥修正的方法,预测了海流... 全球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海流能,合理利用海流能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以额定工况下获能系数达到最大值为目标,利用叶素-动量理论设计了150 kW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的叶片。使用叶素-动量理论结合普朗特修正和葛劳渥修正的方法,预测了海流机在不同尖速比以及不同桨距角下的水动力性能,分析了攻角和载荷沿着叶片径向的分布规律。使用CFD方法计算了海流机在不同尖速比下的水动力性能,并与理论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方法和CFD方法的结果均表明,所设计的海流机最大获能系数位于设计尖速比处,证明基于叶素-动量理论的水平轴海流机叶片设计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流能 水平轴 叶片设计 叶素-动量理论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设计和三维实体建模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峥 顾桂梅 汪芳莉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9,共4页
叶片在风电机组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机的性能。为使风电机组获得最大的气动效率,对动量-叶素理论进行了改进,研究了叶片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为满足叶片的气动连续性要求,提出了放射线拟合法来实现叶片表面的光... 叶片在风电机组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机的性能。为使风电机组获得最大的气动效率,对动量-叶素理论进行了改进,研究了叶片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为满足叶片的气动连续性要求,提出了放射线拟合法来实现叶片表面的光滑过渡。然后依据坐标变换原理将叶片翼型的二维坐标转变为空间三维坐标,最后通过ANSYS软件对叶片进行光滑三维实体建模,为叶片外形的进一步修正及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叶片设计 实体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翼离心风机双圆弧叶片设计及其性能优势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蒋博彦 施旭娜 +3 位作者 肖千豪 李斌 王军 司巧玲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5-802,共8页
在限定直径下对某吸油烟机用多翼离心风机的单圆弧叶片进行双圆弧改型,研究了加、减速2种双圆弧叶型对风机性能的影响,并对单双圆弧叶型各自的性能优势展开对比分析.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数值预测不同叶型方案的整机风压及效率,确定单圆弧... 在限定直径下对某吸油烟机用多翼离心风机的单圆弧叶片进行双圆弧改型,研究了加、减速2种双圆弧叶型对风机性能的影响,并对单双圆弧叶型各自的性能优势展开对比分析.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数值预测不同叶型方案的整机风压及效率,确定单圆弧叶片进口安装角的最佳取值区间应在最小冲击损失设计的基础上预设20.0°~30.0°冲角,而综合风机压力和效率,单圆弧叶片出口安装角的最佳取值为165.0°~173.0°.对于进口安装角匹配不佳的单圆弧叶片,采用减速型双圆弧叶片可同时提高风机压力和效率;但对于已经优选过的单圆弧叶型,则反而需向加速型双圆弧改型,风机压力小幅度提高但效率稍有降低.对比同叶片进出口角的单圆弧叶片,加速型双圆弧叶片做功重心前移的同时,吸力面二次分离得到抑制;其叶道更难被蜗舌回流贯穿,有利于风机小流量工况下的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翼离心风机 双圆弧叶片 叶片设计 数值计算 气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首个超百米风电叶片设计技术研制成功 被引量:2
14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7-87,共1页
近日,依托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建设的“北京市风电设备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设计出国内首个12MW超大风电叶片(105米),使我国大兆瓦风机叶片摆脱国外设计技术依赖成为可能。
关键词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叶片设计 风电设备 国内 动力技术 风机叶片 可靠性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变矩器导轮叶片造型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城 闫清东 魏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4-119,共6页
为减少叶片设计参数,提高设计效率,用儒科夫斯基型线进行液力变矩器导轮叶片造型研究.对儒氏型线进行简化,并采用尾部加厚处理,使其适应液力变矩器流动要求;构建儒科夫斯基导轮叶片型线模型,用该模型对一系列液力变矩器导轮叶片进行拟合... 为减少叶片设计参数,提高设计效率,用儒科夫斯基型线进行液力变矩器导轮叶片造型研究.对儒氏型线进行简化,并采用尾部加厚处理,使其适应液力变矩器流动要求;构建儒科夫斯基导轮叶片型线模型,用该模型对一系列液力变矩器导轮叶片进行拟合.仿真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处理后的儒氏型线能够精确表达已有液力变矩器导轮叶片,可以用于液力变矩器导轮叶片的设计.在集成式液力变矩器设计平台上,利用基于存档的小种群遗传算法对儒氏型线液力变矩器导轮叶片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与传统叶片造型方法相比,儒氏型线可以利用较少的参数有效地进行液力变矩器导轮优化设计,缩短了设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 导轮 儒科夫斯基叶型 叶片设计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减速法设计离心风机两元叶片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景银 牛子宁 梁亚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7-70,共4页
提出采用可控减速法设计离心风机两元叶片,即通过三维黏性流场计算,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确定流道内平均速度的减速规律和叶片型线.在满足原有的气动设计点参数和不改变风机轮盖和轮盘几何尺寸的前提下,对某高效离心风机叶片型线进... 提出采用可控减速法设计离心风机两元叶片,即通过三维黏性流场计算,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确定流道内平均速度的减速规律和叶片型线.在满足原有的气动设计点参数和不改变风机轮盖和轮盘几何尺寸的前提下,对某高效离心风机叶片型线进行了重新设计.整机全工况数值计算表明,优化后的风机效率在绝大部分工况范围内都明显提高,压力在设计和小流量工况时也比原风机高,而且大大避免了原风机的过载导致烧毁电机的问题.设计工况详细的流场分析表明,优化设计风机的叶轮流道内静压分布更加均匀,消除了分离损失,说明该方法是风机叶片优化设计的可靠和快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风机 叶片设计 正交设计 可控减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新翼型风力机叶片的设计与气动性能试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剑龙 汪建文 +2 位作者 刘雄飞 董波 张所成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3-68,共6页
利用作者所在课题组最新研发的某风力机新翼型,基于Wilson法,通过MATLAB编写的叶片设计计算程序获得了某300 W小型水平轴风力机新翼型叶片的相关数据,并制做了实体叶片。通过气动性能试验,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为进一步比较在相同设计... 利用作者所在课题组最新研发的某风力机新翼型,基于Wilson法,通过MATLAB编写的叶片设计计算程序获得了某300 W小型水平轴风力机新翼型叶片的相关数据,并制做了实体叶片。通过气动性能试验,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为进一步比较在相同设计条件下,新翼型叶片在气动性能方面的先进性,以NACA4415为设计翼型进行了叶片的设计计算,并制作了相应的翼型叶片。通过气动性能试验,验证了新翼型叶片的气动性能优于NACA4415翼型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新翼型 叶片设计 气动性能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叶轮二元叶片型线的优化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邓敬亮 楚武利 张皓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26-931,共6页
为改善优化离心叶轮的气动性能,提出离心叶轮二元叶片型线的一种优化设计方法,即通过给定流道平均相对速度沿半径的分布规律,在叶轮轮盘轮盖线不变的前提下,设计出一类叶片型线,并利用全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得到最佳性能的叶轮。孤立叶轮... 为改善优化离心叶轮的气动性能,提出离心叶轮二元叶片型线的一种优化设计方法,即通过给定流道平均相对速度沿半径的分布规律,在叶轮轮盘轮盖线不变的前提下,设计出一类叶片型线,并利用全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得到最佳性能的叶轮。孤立叶轮的计算表明,大部分工况的性能均明显优于原始叶轮,在设计点处效率提高12%,压升提高8.9%,流道中低速区的面积大大减小,静压场分布更加均匀。最佳叶轮配上原始蜗壳进行整机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点效率提高10%以上,且消除了蜗壳出口段的倒流现象,但在大流量工况下压升量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叶轮 二元叶片 叶片设计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三维设计与混合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亚琼 方跃法 +1 位作者 郭盛 王冰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43-851,共9页
为实现风力机叶片的三维参数化设计与建模,建立了包含风力机翼型轮廓线以及弦长分布和扭角分布的混合参数化数学模型。用综合翼型泛函集成理论与Bezier曲线拟合的混合建模方法,以拟合标准偏差最小为目标,对风力机翼型形状函数参数的最... 为实现风力机叶片的三维参数化设计与建模,建立了包含风力机翼型轮廓线以及弦长分布和扭角分布的混合参数化数学模型。用综合翼型泛函集成理论与Bezier曲线拟合的混合建模方法,以拟合标准偏差最小为目标,对风力机翼型形状函数参数的最优值进行迭代求解,同时对弦长分布和扭角分布进行修正和参数化表达,从而获得了更加光顺的风力机叶片外形。以设计1.2kW小型风力机叶片为例,根据叶片不同部位的工况要求采用3种风力机专用翼型,基于叶素风能利用系数最大化方法获得了风力机几何参数,并用58个参数对风力机叶片进行了参数化建模。研究表明,混合建模方法在满足几何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用较少的参数完成风力机叶片的参数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建模 叶片设计 翼型型线 风力机 风能利用系数 BEZIER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新翼型风力机叶片的气动设计及建模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雄飞 汪建文 +2 位作者 代元军 张立茹 车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0-92,共3页
基于Wilson法,用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开发的S系列新翼型S833、S834、S835和三者的组合翼型来设计叶片,不同翼型连接处采用MATLAB程序语言的样条差值和曲线拟合法进行过渡修正,以满足气动连续性要求。在叶片设计基础上,分别计算了单翼... 基于Wilson法,用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开发的S系列新翼型S833、S834、S835和三者的组合翼型来设计叶片,不同翼型连接处采用MATLAB程序语言的样条差值和曲线拟合法进行过渡修正,以满足气动连续性要求。在叶片设计基础上,分别计算了单翼型和复合翼型叶片的气动性能;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风轮的三维实体模型。结果表明:复合翼型叶片在较宽尖速比范围内比其它几种单翼型叶片的功率系数大,利用ANSYS软件建立的风轮实体三维模型,为风轮的结构动态及载荷等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风力机 叶片设计 复合新翼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