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种豆科牧草叶片解剖性状与抗旱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鸿雁 李志勇 +2 位作者 师文贵 李兴酉 刘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89-1994,共6页
以百脉根、二色胡枝子、黄花苜蓿、紫花苜蓿、野火球和扁蓿豆6种豆科牧草的成熟叶片为材料,采用石蜡制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测定了叶片上表皮厚度、叶片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维管束直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栅栏... 以百脉根、二色胡枝子、黄花苜蓿、紫花苜蓿、野火球和扁蓿豆6种豆科牧草的成熟叶片为材料,采用石蜡制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测定了叶片上表皮厚度、叶片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维管束直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和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等抗旱相关的解剖结构特征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栅海比外,6种豆科牧草的其他指标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种间差异,并以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变化幅度较大;叶片上表皮厚度、叶片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84~0.99之间;各解剖结构特征参数的第3个主成分(贮水能力)的特征值为14.52,累计贡献率达95.71%,前3个主因子基本上能概括9个指标的主要信息;6种豆科牧草的综合抗旱能力表现为扁蓿豆>百脉根>黄花苜蓿>二色胡枝子>紫花苜蓿>野火球。可见,所选9个叶片解剖结构性状可以用来有效综合评价豆科牧草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牧草 叶片解剖性状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扁蓿豆叶片解剖性状与抗旱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鸿雁 李志勇 +2 位作者 师文贵 蔡丽艳 刘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8-146,共9页
以来自内蒙古的野生扁蓿豆种质资源32个居群成熟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制片法,应用光学显微技术测定了叶片上表皮厚度、叶片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维管束直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和叶片海... 以来自内蒙古的野生扁蓿豆种质资源32个居群成熟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制片法,应用光学显微技术测定了叶片上表皮厚度、叶片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维管束直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和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等与抗旱相关的解剖结构特征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指标均表现差异极显著;叶片上表皮厚度、叶片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和显著相关关系;第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621,累计贡献率达86.67%,已超过85%,前3个主因子基本上能概括9个指标的主要信息;采用UPGMA法将32个居群分成五大类。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抗旱能力显示16和27号居群的抗旱性最强,22号居群抗旱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蓿豆 叶片解剖性状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楠不同种源叶片解剖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风帆 刘雄盛 +2 位作者 蒋燚 王勇 梁瑞龙 《广西林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59-164,共6页
以闽楠(Phoebe bournei)15个种源1年生苗木为材料,通过光学显微技术对其叶片解剖性状进行观测,以了解不同种源间叶片遗传多样性和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2个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种源内均差异不显著;不同种源间叶片性状变异系... 以闽楠(Phoebe bournei)15个种源1年生苗木为材料,通过光学显微技术对其叶片解剖性状进行观测,以了解不同种源间叶片遗传多样性和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2个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种源内均差异不显著;不同种源间叶片性状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中下表皮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气孔密度平均变异系数最小,福建福州种群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湖南永顺种群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叶片性状种源间方差分量占总变异的26.82%,种源内方差分量占总变异的7.07%,种源间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1.86%,说明闽楠的叶片性状种源间变异大于种源内变异。相关分析表明,经度是影响闽楠叶片气孔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而海拔是影响叶肉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闽楠叶片解剖性状表现出丰富的变异,存在着广阔的遗传改良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种源 叶片解剖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内草地植物叶片解剖性状的变异规律 被引量:6
4
作者 莫惟轶 王瑞丽 +5 位作者 高慧蓉 张明 刘欣蕊 王雪 陈昊轩 张硕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35-1146,共12页
叶片作为植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其解剖性状能够相互协调以应对外界环境对植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反映出植物对环境变化所采取的适应策略。通过对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森林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草地群落中常见11... 叶片作为植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其解剖性状能够相互协调以应对外界环境对植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反映出植物对环境变化所采取的适应策略。通过对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森林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草地群落中常见115种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四种功能型植物)叶片进行取样,并运用石蜡制片技术和光学显微技术获得叶片解剖性状(包括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肉厚度和叶片厚度),旨在研究不同植被带内草地植物叶片解剖性状的变异规律及其与群落内物种相对优势度之间的关系,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沿着干旱梯度,从森林草原带、典型草原带到荒漠草原带,除叶肉厚度外,植物各叶片解剖性状值均呈现增大趋势,表明干旱地区叶片的旱生结构特征明显。(2)不同功能型植物叶片解剖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各异。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栅栏组织厚度和栅海比均与降水和土壤养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同时,木本植物的叶片厚度与水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草本植物表皮厚度仅与土壤养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其次,除海绵组织厚度和叶肉厚度外,双子叶植物各解剖性状厚度均与降水和土壤养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单子叶植物叶片解剖性状没有明显变化(P>0.05)。(3)在不同植被带中,叶片解剖性状与物种优势度间的关系存在差异。其中,森林草原带中物种优势度与叶肉、叶片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薄叶植物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典型草原带中物种优势度与叶片解剖性状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荒漠草原带中物种优势度与栅栏组织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光合能力强的物种具有高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叶片解剖性状 植物功能型 物种优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基因型苗期叶片形态解剖性状与糖分、产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谭中文 梁计南 +1 位作者 陈建平 陈培寿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选取 8个甘蔗基因型进行苗期叶片形态、解剖性状与蔗茎产量和蔗汁糖分关系的研究 .结果表明 ,苗期叶宽与叶长、叶脉数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 (0 .6 1、0 .72 ) ,叶脉数与平均叶脉间宽度 (AVW)呈显著负相关 (- 0 .85 ) .上述前 3个性状与... 选取 8个甘蔗基因型进行苗期叶片形态、解剖性状与蔗茎产量和蔗汁糖分关系的研究 .结果表明 ,苗期叶宽与叶长、叶脉数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 (0 .6 1、0 .72 ) ,叶脉数与平均叶脉间宽度 (AVW)呈显著负相关 (- 0 .85 ) .上述前 3个性状与蔗汁糖分呈负相关 ,AVW与蔗汁糖分呈正相关 ,而蔗茎产量与叶宽、叶脉数呈负相关 ,与叶长、AVW呈正相关关系 .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叶长对蔗汁糖分的直接贡献为 - 0 .5 5 94,对蔗茎产量为 0 .5 771;叶宽对蔗汁糖分的直接贡献为 0 .475 1,对蔗茎产量为 - 0 .2 475 ;而叶脉数对蔗汁糖分和蔗茎产量均为负向作用 .研究结果认为 ,甘蔗苗期表现出叶片较窄 ,叶脉数较少 ,可作为苗期进行高产高糖性状间接选择的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苗期 叶片形态解剖性状 糖分 产量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片解剖结构的4种小乔木植物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贺星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6期39-45,共7页
叶片解剖性状是微观角度反映植物功能的重要特征。以西宁市4种小乔木叶片为材料,分析叶片表皮组织、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及其衍生性状,评价4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程度。通过石蜡切片获得叶片内部微观形态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 叶片解剖性状是微观角度反映植物功能的重要特征。以西宁市4种小乔木叶片为材料,分析叶片表皮组织、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及其衍生性状,评价4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程度。通过石蜡切片获得叶片内部微观形态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对植物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4种植物均具有较厚的叶片和发达的栅栏组织,说明对环境的耐受性较强;模糊隶属函数分析显示4种植物适应性强弱排序为红宝石海棠>金叶榆>榆叶梅>紫丁香。结果表明对于叶片解剖性状的分析可以作为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程度评价的有效手段,研究微观层面的适应特征有助于从机理层面解释植物的功能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解剖性状 隶属函数 环境适应 西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含笑叶解剖性状与抗旱性的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李晓储 黄利斌 +1 位作者 张永兵 何开跃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对2年生乐昌含笑、金叶含笑、阔瓣含笑和深山含笑等4种含笑叶片组织解剖性状的测定与盆栽抗旱性观测表明:供试树种间叶解剖性状在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的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厚度比、叶片结构紧密度、... 对2年生乐昌含笑、金叶含笑、阔瓣含笑和深山含笑等4种含笑叶片组织解剖性状的测定与盆栽抗旱性观测表明:供试树种间叶解剖性状在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的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厚度比、叶片结构紧密度、叶片结构疏松度和气孔密度等指标有显著差异;上表皮和下表皮厚度结构指标差异不显著。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叶片结构紧密度和气孔密度等值越大的含笑,受旱危害愈轻,其抗旱性就越强。叶片厚度、尤其是角质层的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是评价供试含笑抗旱性的重要解剖指标。依据叶解剖性状结构指标,并结合盆栽试验旱害观测,供试树种的抗旱性大小为:阔瓣含笑>深山含笑>金叶含笑>乐昌含笑。研究结果与大田容器苗受持续秋旱产生的旱害观测结果吻合,为苏南地区北移引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笑 叶片解剖性状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杨派无性系不同冠层叶片性状变异和生长选择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金花 刘喜荣 +2 位作者 卢孟柱 刘长敏 张绮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65,共11页
【目的】对13个黑杨派无性系3年生人工林上、中、下3个冠层水平上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片总厚度等解剖性状,气孔密度和长度等气孔性状以及生长性状的变异及性状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用于对生长性状的间接选择研究,以提高选择效率... 【目的】对13个黑杨派无性系3年生人工林上、中、下3个冠层水平上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片总厚度等解剖性状,气孔密度和长度等气孔性状以及生长性状的变异及性状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用于对生长性状的间接选择研究,以提高选择效率和缩短育种周期。【方法】选用2根1干、规格一致的苗木营建试验林,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5株×5行共计25株小区,3次重复区组,株行距3 m×5 m,每个区组选2株平均木,依照树冠自然分枝轮序,由上至下依次分上、中、下层,在各冠层南面方向上各取1个代表性一级分枝,选取其成熟叶片测定叶片性状,并连年测定1~4年生长性状,对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以生长性状(3年生和4年生胸径)和3个冠层的叶片性状(共计11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13个黑杨派无性系1~4年生生长性状(胸径、树高和材积)差异极显著,叶片解剖性状、气孔性状亦存在显著变异。不论冠层,多数无性系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均大于海绵组织厚度,且各无性系叶片下表面气孔密度均大于上表面气孔密度,叶片下表面与上表面气孔长度相近。大多数无性系的树冠上层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总厚度大于下层,上层叶片上表面气孔密度大于中层和下层。不同冠层上叶片上表面气孔密度与1~4年生胸径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中层叶片上表面气孔密度与3年生和4年生胸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5和-0.736,上层叶片下表面气孔密度与2年生胸径之间呈正相关(r=0.402),但中层和下层叶片下表面气孔密度与1~4年生胸径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树冠中层叶片海绵组织厚度与1年和3年生胸径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19,-0.339),但不同冠层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叶片总厚度和上下表面气孔长度与1~4年生胸径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11个性状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82.7%,87.5%和88.3%,以前2个主成分为综合指标,可将13个无性系分为3组,选出生长量大的7个无性系,其叶片上表面气孔密度较小,下表面气孔密度较大,上表面和下表面气孔长度较小,海绵组织厚度较小。【结论】黑杨派无性系之间生长性状和不同冠层叶片解剖结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及气孔性状(密度和长度)存在显著变异和相关关系,与生长相关关系显著的不同冠层叶片性状可用于黑杨派无性系生长的间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杨派 叶片解剖性状 气孔密度 气孔长度 生长量 冠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百脉根品系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分析及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鸿雁 李悦煊 扈顺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43,共7页
以4份百脉根品系成熟叶片为材料,采用石蜡制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测定叶片上表皮厚度、叶肉厚度、叶脉厚度等10个与抗旱性相关的解剖结构特征参数并进行分析评价,以期筛选出抗旱性强的百脉根新品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叶片上表皮厚度、... 以4份百脉根品系成熟叶片为材料,采用石蜡制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测定叶片上表皮厚度、叶肉厚度、叶脉厚度等10个与抗旱性相关的解剖结构特征参数并进行分析评价,以期筛选出抗旱性强的百脉根新品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叶片上表皮厚度、叶片厚度、叶肉厚度、叶脉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叶片上表皮厚度,为24.98%,最小的是叶片下表皮厚度,为2.86%;性状间相关分析表明,叶片下表皮厚度与栅海比显著负相关(P<0.05),叶片厚度与叶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P<0.01或P<0.05),叶肉厚度与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总和为10.001,累计贡献率达100%,能概括10个指标的主要信息;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百脉根新品系B1抗旱性最强,品系B4抗旱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脉根 叶片解剖性状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贡嘎山阔叶木本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及其生存策略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艳芳 张艳茹 陈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72,共7页
对68种贡嘎山阔叶木本植物的叶片解剖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叶片各解剖结构在不同物种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的变异系数较大,是生态适应性状;而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以及栅栏细胞层数的变异... 对68种贡嘎山阔叶木本植物的叶片解剖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叶片各解剖结构在不同物种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的变异系数较大,是生态适应性状;而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以及栅栏细胞层数的变异系数较小,是系统演替性状.2落叶植物有较大的光合速率,而对叶片组织结构的投入较低,采取了积极型的生存策略;常绿植物具有较小的光合速率,并对叶片组织结构有较高的投入,采取了保守型的生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型 叶片解剖性状 变异系数 生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