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用文冠果叶片性状及次生代谢物含量动态变化
1
作者 卫瑶 戚亚 +2 位作者 周晓娇 翟金庭 王改萍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5,共8页
【目的】为优化叶用文冠果人工林栽培条件与调控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3种文冠果无性系叶为材料(Y35、Y1、F1),研究其在5—9月叶片表型指标及总黄酮、总多酚、总皂苷含量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究文... 【目的】为优化叶用文冠果人工林栽培条件与调控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3种文冠果无性系叶为材料(Y35、Y1、F1),研究其在5—9月叶片表型指标及总黄酮、总多酚、总皂苷含量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究文冠果次生代谢物含量与叶片性状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文冠果无性系叶表型指标在5—9月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整体表现为6、7月各表型指标显著高于5月及8、9月(P<0.05)。不同文冠果无性系叶总黄酮、总皂苷含量在6月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总多酚含量整体上在5、6月份较高。根据选育目标,对小叶面积、叶片厚、百叶鲜质量、百叶干质量、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和总皂苷含量7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计算各主成分的综合得分,5个月份排名由前到后依次为6月、7月、8月、9月、5月。对叶片表型指标及主要次生代谢物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叶片厚度与次生代谢物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联系更为紧密。【结论】6月份各叶用指标的综合得分最高,可初步将其确定为叶用文冠果的最佳采样时间;叶片厚度与次生代谢物含量间相关性较强,可优先考虑将叶片厚度作为叶用文冠果高产单株的选优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动态变化 叶片表型特征 次生代谢物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部小叶杨光合生理与叶片表型变异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炳虹 宋跃朋 +1 位作者 张德强 张晓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探究小叶杨光合生理及叶片表型特性变异情况以进行更好的经营管理和遗传改良研究,以中国北部9个地区的425株小叶杨为试验材料,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聚类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以种群分析,小叶杨叶片表型平均变异系数均... 为探究小叶杨光合生理及叶片表型特性变异情况以进行更好的经营管理和遗传改良研究,以中国北部9个地区的425株小叶杨为试验材料,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聚类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以种群分析,小叶杨叶片表型平均变异系数均值为0.49,大于光合生理特征的平均变异系数0.265,表型变异更加丰富;(2)不同地区之间叶片表型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富县与伊川县地区的叶片面积(54.39 cm^2,57.42 cm^2)要明显大于其它地区,而中宁县地区则仅有17.81 cm^2,互助县地区小叶杨具有最大的叶片周长与长宽比,叶形偏细长;(3)聚类分析显示地理位置相距较近的地区,小叶杨具有更加相近的光合及表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杨 光合生理特征 叶片表型特征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