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茶揉捻叶干燥过程中叶温变化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士林 《茶叶通讯》 1990年第1期13-16,共4页
茶叶在干燥过程中其叶温的变化显著地影响着其含水率的变化,叶温制约着茶叶内含物热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方向。在干燥过程中,叶温掌握高低与否,将产生出不同品质的茶叶,包括色泽、香气和味觉等。因此,茶叶叶温变化规律能被精确地预测,就可... 茶叶在干燥过程中其叶温的变化显著地影响着其含水率的变化,叶温制约着茶叶内含物热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方向。在干燥过程中,叶温掌握高低与否,将产生出不同品质的茶叶,包括色泽、香气和味觉等。因此,茶叶叶温变化规律能被精确地预测,就可实现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叶温的自动控制,制茶质量可望被改善。至今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叶温变化 揉捻叶 干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温监测的龙井茶机制过程关键控制点的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葛贻韬 盛林锋 +4 位作者 高珑瀚 朱钰薇 唐德松 梁慧玲 黄海涛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425-426,436,共3页
叶温的变化影响着茶叶内含物的热化学转化,决定着茶叶色泽、香气和滋味的形成。本研究利用K型热电偶监测龙井茶炒制过程中叶温及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茶叶炒制过程中叶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茶叶下锅炒制3 min... 叶温的变化影响着茶叶内含物的热化学转化,决定着茶叶色泽、香气和滋味的形成。本研究利用K型热电偶监测龙井茶炒制过程中叶温及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茶叶炒制过程中叶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茶叶下锅炒制3 min,温度从40℃快速上升至58℃;第二阶段,时长6 min,温度持续缓慢上升至70℃;第三阶段,时长2 min,温度快速上升至80℃。2)叶片含水量与叶温变化相反,变化曲线呈反向S型,可分为平台期(50℃以内,含水量下降缓慢)、快速失水期(50~70℃,含水量急剧下降)和缓慢失水期(70℃以上,含水量降速随温度的上升而变缓) 3个阶段。3)快速失水期为茶叶塑形关键点,缓慢失水期可以作为干燥适度的关键控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井茶机制 K型热电偶监测 叶温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