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毛刺槐和香椿叶性因子与叶片保水力的比较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梁旭婷
蒋志荣
宋宇鹏
丛日亮
王生鑫
杨奇奇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甘肃农村发展研究院
-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68-70,共3页
-
文摘
测定植物的叶片性状因子以及水分生理指标,比较两树种的适应性差异及耐旱能力。结果表明,毛刺槐的叶面积、叶鲜重及叶干重均小于香椿,但其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均大于香椿。香椿的叶片含水量高于毛刺槐,但比毛刺槐具有更低的自然饱和亏,且叶片保水力强于毛刺槐。本实验说明,在相同环境中香椿的耐旱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比毛刺槐强。叶性因子可作为比较树种抗旱能力的指标,其测定的简便性一定程度上可缩短抗旱性鉴定的时间。
-
关键词
毛刺槐
香椿
叶性因子
叶片保水力
-
分类号
S79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刺槐叶片可塑生长的密度依赖性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韦兰英
安慧
上官周平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56-1861,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B042006BAC01A10)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8)
-
文摘
为了探明刺槐叶片性状对种植密度的依赖性,通过刺槐田间栽培试验,研究了刺槐叶片可塑生长的密度依赖性以及主要叶片性状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刺槐叶片厚度均无显著差异,但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片干重、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N含量差异显著,表明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刺槐叶性因子参数的变异较大,刺槐叶片性状对密度的依赖性较强.叶干重、叶厚度和叶片干物质含量均随种植密度的降低而呈增加趋势,叶片干物质含量与种植密度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1),而叶干重、叶厚度与种植密度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比叶面积和叶片N含量均随种植密度的降低而降低,表明刺槐各叶性因子之间对种植密度的依赖性差异明显.对刺槐各叶性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各叶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强弱均存在差别,表明种植密度是影响刺槐叶性因子变异及叶性因子之间关系的因素之一.叶性特征对种植密度响应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叶性因子之间的协同变化、刺槐生长微环境的差异和刺槐间竞争强度的差异,刺槐不同叶性因子之间的协调平衡和对种植密度响应程度与方向的差异表明了刺槐对其生长环境的适应.
-
关键词
叶性因子
种植密度
刺槐
-
Keywords
leaf trait
plant density
Robinia pseudoacacia
-
分类号
Q945.79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苦竹叶片性状及其异速生长关系的密度效应
被引量:23
- 3
-
-
作者
林华
陈双林
郭子武
杨清平
高平珍
-
机构
福建省沙县林业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7-623,共7页
-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2016YFD0600903)
2015年度林业科技成果国家级推广项目([2015]35)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2GA720007)
-
文摘
[目的]揭示苦竹叶片性状及其异速生长关系对密度的响应特征,为苦竹林培育适宜林分密度构建提供参考。[方法]开展了3种密度(低密度,14 430~16 545株·hm^(-2),L;中密度,31 590~34 560株·hm^(-2),M;高密度,54 120~55 560株·hm^(-2),H)苦竹纯林1~3年生立竹叶长(LL)、叶宽(LW)、叶面积(LA)、叶干质量(LM)等主要叶性因子测定,采用标准主轴回归分析解析叶性因子及其异速生长关系随密度的变异规律。[结果]研究表明:随着立竹年龄的增加,相同密度苦竹林的叶长、叶形指数和比叶面积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叶宽和叶面积总体呈降低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相同年龄立竹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总体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不同密度竹林间差异显著。3种密度苦竹林b_(LL-LA)、b_(LW-LA)、b_(LL-LM)、b_(LW-LM)及中密度、低密度苦竹林b_(LA-LM)均显著小于1.0,呈异速生长关系,而高密度苦竹林b_(LA-LM)接近1.0,呈等速生长关系。随着密度的增加,b_(LL-LA)、b_(LL-LM)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b_(LW-LM)、b_(LA-LM)则相反,且b_(LL-LA)、b_(LL-LM)和b_(LA-LM)不同密度竹林间差异显著。b_(LW-LA)随密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中密度、低密度竹林间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高密度竹林。[结论]密度对苦竹林主要叶性因子及其异速生长关系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其中叶长对密度变化敏感,中密度(31 590~34 560株·hm^(-2))苦竹林具有较大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因而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是苦竹林培育的适宜密度。
-
关键词
苦竹
叶性因子
功能性状
异速生长关系
立竹密度
-
Keywords
Pleioblastus amarus
leaf traits
functional traits
allometric relationship
stand density
-
分类号
S795.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