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设计参数选取规律的涡轮宽工况性能研究
1
作者 霍东晨 高杰 +1 位作者 李彦静 刘英洪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5-754,共10页
为了实现船用燃气轮机在全工况下的高效运行,针对宽工况涡轮叶列间流动不匹配问题,本文对基于设计参数选取规律的涡轮多工况流动特性比较研究。依托宽工况涡轮设计参数选取规律指导多级涡轮选取合适的设计参数进行设计优化。研究表明:... 为了实现船用燃气轮机在全工况下的高效运行,针对宽工况涡轮叶列间流动不匹配问题,本文对基于设计参数选取规律的涡轮多工况流动特性比较研究。依托宽工况涡轮设计参数选取规律指导多级涡轮选取合适的设计参数进行设计优化。研究表明:对于多级动力涡轮,改变气流角比改变楔角对流动造成的影响更显著。通过增大静叶出口气流角,减小静叶尾缘楔角,增大动叶进口气流角,减小动叶前缘楔角的设计手段,有效减小了涡轮低工况性能损失。涡轮在低工况下第2级静叶出口熵增减少了45%,通过优化参数提升了涡轮的宽工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优化 宽工况 多级涡轮 叶型设计 涡轮优化 叶型参数 涡轮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叶栅激波结构研究及叶型优化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龙龙 周正贵 邱名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50-1055,共6页
对于进口相对马赫数较高的超音叶栅,合理组织激波结构是设计中的重要课题。为探索削弱激波损失的途径,建立不同激波结构的计算模型,计算得到了激波结构对叶栅性能的影响规律和特点。为设计性能良好的超音叶型,利用叶型参数化方法构造出... 对于进口相对马赫数较高的超音叶栅,合理组织激波结构是设计中的重要课题。为探索削弱激波损失的途径,建立不同激波结构的计算模型,计算得到了激波结构对叶栅性能的影响规律和特点。为设计性能良好的超音叶型,利用叶型参数化方法构造出中弧线为"S"型预压缩叶型,实现叶栅通道内预压缩及一道斜激波加一道正激波增压;利用优化软件对上述叶型进行优化,叶栅性能提升明显;优化结果显示,正激波位置对超音叶栅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叶栅 激波结构 叶型参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性能的压气机叶片铣削加工误差分析及统计 被引量:4
3
作者 丛靖梅 莫蓉 +1 位作者 吴宝海 侯尧华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15期38-44,共7页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的加工质量,对其铣削加工中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加工前工艺规划及几何造型等因素、加工过程中变形与稳定性等问题以及加工后的残余应力变形等。针对必然存在的加工误差,提出了一种概率统计方法,并...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的加工质量,对其铣削加工中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加工前工艺规划及几何造型等因素、加工过程中变形与稳定性等问题以及加工后的残余应力变形等。针对必然存在的加工误差,提出了一种概率统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影响气动性能的叶型关键几何区域,建立了有关轮廓误差和叶型参数误差的统计分析方法。借助于气动性能试验,获得了稳定工况下关键参数的误差分布,从而为指导叶片的实际铣削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加工误差 叶型参数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例因子的离心泵圆弧叶片造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严俊峰 陈晖 王文廷 《火箭推进》 CAS 2016年第3期45-49,共5页
针对中低比转速离心泵,提出了能够统一各种圆弧叶片造型方法的比例因子法,推导了叶型参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比例因子对叶片安放角、叶片长度等的影响,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比例因子下的泵内流场进行了性能预测。结果表明,不同... 针对中低比转速离心泵,提出了能够统一各种圆弧叶片造型方法的比例因子法,推导了叶型参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比例因子对叶片安放角、叶片长度等的影响,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比例因子下的泵内流场进行了性能预测。结果表明,不同比例因子下的叶型参数、流动参数及性能参数变化范围很大。比例因子较小时,节流损失较大,泵扬程较低;比例因子较大时,脱流损失较大,泵效率较低,存在较优的比例因子区间[0.15,0.35],使叶片安放角平滑变化,泵的综合性能较优,对应的曲率半径比为1.4~1.9。采用Pfleiderer方法及本文的角度平均法获得的叶片安放角变化较为平稳,可用于离心泵的初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圆弧叶片造型 比例因子法 叶型参数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的汽车冷却风扇叶片再设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洪胜 李宇鹏 宫春梅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0-47,共8页
以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精密柔性三坐标测量臂获取风扇表面点云数据,利用Imageware和Pro/E软件对点云进行数据处理、曲面重构,并对重构模型精度进行分析。基于动量-叶素理论和伯努利方程理论计算得出入流角对风扇气动... 以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精密柔性三坐标测量臂获取风扇表面点云数据,利用Imageware和Pro/E软件对点云进行数据处理、曲面重构,并对重构模型精度进行分析。基于动量-叶素理论和伯努利方程理论计算得出入流角对风扇气动力等性能的影响规律;运用CFD软件对重构风扇内部流场进行数值仿真,并分析仿真结果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再设计前后风扇的气动性能比较,验证了将叶型设计为椭圆率是4.2的椭圆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风扇叶片 逆向工程 叶型参数 再设计 流场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盘基质拌施烯效唑对不同品种生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俊杰 廖雅汶 +6 位作者 王雅青 陈祥磊 王志雯 朱桢栀 姚锋先 朱博 成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16-23,共8页
【目的】明确穴盘基质拌施不同浓度烯效唑对不同品种生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5个南方生菜品种为材料,研究穴盘基质拌施不同浓度(0~50 mg/L)烯效唑对生菜生长、叶型参数及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烯效唑拌... 【目的】明确穴盘基质拌施不同浓度烯效唑对不同品种生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5个南方生菜品种为材料,研究穴盘基质拌施不同浓度(0~50 mg/L)烯效唑对生菜生长、叶型参数及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烯效唑拌施浓度增加,各品种生菜幼苗根鲜、干重以及地上部鲜重、干重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耐抽苔生菜和罗马直立生菜的根鲜重和根干重在10 mg/L烯效唑处理最大,其余品种上述指标在5 mg/L烯效唑处理最大。幼苗总叶宽、最大功能叶叶宽和总叶面积同样在5 mg/L烯效唑处理下达最大,奶油生菜幼苗总叶宽和总叶面积均比其他品种大。在幼苗根冠比上,玻璃生菜、奶油生菜和耐抽苔生菜随烯效唑浓度增加而增加,中国香港软尾生菜和罗马直立生菜则先增后降。此外,在50 mg/L烯效唑处理下各品种生菜幼苗SPAD值显著增加,而株高、总叶面积、TSS积累受到严重抑制。【结论】基质拌施适宜浓度(5 mg/L)烯效唑育苗可以培育壮苗,若浓度过高则会抑制生菜幼苗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效唑 生菜 幼苗生长 叶型参数 可溶性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meter sensitivities analysis for classical flutter speed of a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blade 被引量:11
7
作者 GAO Qiang CAI Xin +1 位作者 GUO Xing-wen MENG R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1746-1754,共9页
The parameter sensitivities affecting the flutter speed of the NREL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5-MW baseline HAWT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blades are analyzed. An aeroelastic model, which compris... The parameter sensitivities affecting the flutter speed of the NREL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5-MW baseline HAWT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blades are analyzed. An aeroelastic model, which comprises an aerodynamic part to calculate the aerodynamic loads and a structural part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al dynamic responses, is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the classical flutter of the blades. For the aerodynamic part, Theodorsen unsteady aerodynamics model is used. For the structural part, Lagrange’s equation is employed. The flutter speed is determined by introducing “V–g” method to the aeroelastic model, which converts the issue of classical flutter speed determination into an eigenvalue problem. Furthermore, the time domain aeroelastic response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 section is obtained with employing Runge-Kutta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ur cases (i.e., reducing the blade torsional stiffness, moving the center of gravity or the elastic axis towards the trailing edge of the section, and placing the turbine in high air density area) will decrease the flutter speed. Therefore, the judicious selection of the four parameters (the torsional stiffness, the chordwise position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the elastic axis position and air density) can increase the relative inflow speed at the blade sec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onset of flu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turbine blade aeroelastic model classical flutter parameter sensitivities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