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丛群落叶功能型及其与凋落物水分涵养性能的关系——以广西三种典型灌丛群落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梓贤 代奉林 +3 位作者 刘杨赟 黎泽玉 黄永文 陈芳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684-5694,共11页
牡荆、红背山麻杆和羊蹄甲群落是三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较为重要水土保持功能的典型灌丛。通过野外勘察选择了受干扰程度较低的群落作为研究样地。通过测定样方中优势物种的叶功能性状和凋落物的水分涵养特征,揭示了灌丛群落的叶功... 牡荆、红背山麻杆和羊蹄甲群落是三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较为重要水土保持功能的典型灌丛。通过野外勘察选择了受干扰程度较低的群落作为研究样地。通过测定样方中优势物种的叶功能性状和凋落物的水分涵养特征,揭示了灌丛群落的叶功能型及其与凋落物水分涵养性能的关系,以求更好地发挥灌丛在区域退化生态系统中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灌丛群落的叶功能性状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群落的叶功能型因此而分化形成了以羊蹄甲为代表的低干物质、低有机质与高比叶面积(低LOMC+LDMC-高SLA)的类型,以及以红背山麻杆群落和牡荆灌丛群落为代表的高干物质、高有机质与低比叶面积(高LDMC+LOMC-低SLA)的类型。后者因叶片磷含量(LPC)的不同,再进一步分化。(2)三种灌丛群落凋落物的水分涵养性能由于群落凋落物的水分涵养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出现分化。红背山麻杆和牡荆灌丛的凋落物蓄积量(LS)和自然含水率(NWC)显著高于羊蹄甲灌丛,而它们的最大持水率(MWHR)则低于羊蹄甲灌丛。红背山麻杆和牡荆灌丛的最大拦蓄量(MIC)和有效拦蓄量(EIC)因此而显著高于羊蹄甲灌丛。(3)灌丛群落的叶功能性状SLA、LDMC、LOMC、LPC等分别与MIC和EIC等水分涵养性能特性存在显著相关性。叶功能型为低LDMC+LOMC-高SLA的羊蹄甲灌丛群落具有较低的水分涵养性能,而叶功能型为高LDMC+LOMC-低SLA的红背山麻杆和牡荆灌丛群落具有较高的水分涵养性能。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功能,在进行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时应尽可能选择叶功能型为高LDMC+LOMC-低SLA的群落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丛群落 功能性状 叶功能型 凋落物 水分涵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林线树种岳桦幼树叶功能型性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23
2
作者 胡启鹏 郭志华 +1 位作者 孙玲玲 王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94-3601,共8页
通过研究沿不同海拔岳桦幼树叶功能型性状,揭示其对环境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①随海拔升高,岳桦叶面积(LA)逐渐降低,比叶重(LMA)增加,但LMA较高的可塑性指数表明其适应更依赖叶片的薄厚变化;②岳桦叶绿素含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下降,但... 通过研究沿不同海拔岳桦幼树叶功能型性状,揭示其对环境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①随海拔升高,岳桦叶面积(LA)逐渐降低,比叶重(LMA)增加,但LMA较高的可塑性指数表明其适应更依赖叶片的薄厚变化;②岳桦叶绿素含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下降,但类胡萝卜素Car和Car/Chl显著升高,Chlb和Car/Chl表现出较高的可塑性指数,更倾向于吸收蓝紫光和保护光合器官;③岳桦叶氮含量(Narea和Nmass)在海拔1800—1900m间最低,在低海拔和高海拔均表现较高,但Chl/Nmass却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Nmass比Narea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指数,对光能的吸收更依赖Nmass对Chl的贡献,高海拔主要将更多的氮投资于光合器官的保护(1900m以上),低海拔则更倾向于光合生产(1800m以下);④随海拔升高,MDA增加,但随之抗氧化物质DS、Pro和APX活性增加,负责对活性氧的抵御和清除,但APX活性最大的可塑性指数表明活性氧的清除更依赖于酶促系统,但在海拔1900m以上,APX活性差异不显著,生理抗性逐渐下降,限制岳桦继续向高海拔生长;⑤抗氧化物质可塑性指数最高,叶绿素和叶形态次之,叶氮最低,表明随海拔升高,岳桦林以保护自身的生存为最主要的适应策略机制,然后以增加吸收光能的Chlb及LMA指标为主要生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桦 海拔 林线 叶功能型性状 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型叶面肥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何艳晴 郑华斌 +1 位作者 张炎胜 唐启源 《作物研究》 2017年第4期399-404,425,共7页
RT螯合肥(含叶肥与果肥)是一种螯合微量元素的功能型叶面肥。为了确定其适宜的施用方法,2015年于湖南浏阳永安开展了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RT螯合肥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孕穗期和抽穗期喷施叶肥、返青分蘖期喷施叶肥+抽穗期喷施果肥均... RT螯合肥(含叶肥与果肥)是一种螯合微量元素的功能型叶面肥。为了确定其适宜的施用方法,2015年于湖南浏阳永安开展了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RT螯合肥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孕穗期和抽穗期喷施叶肥、返青分蘖期喷施叶肥+抽穗期喷施果肥均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米质;返青期喷施叶肥+孕穗期喷施果肥对产量的提高效果最显著;秧苗期喷施叶肥+分蘖期喷施叶肥+抽穗期喷施果肥对改善米质效果最好;秧苗期喷施叶肥能显著提高总根数和干物质的积累;在N肥减量条件下配施叶面肥有显著提高肥效的作用。该叶面肥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喷施,且叶肥混搭果肥喷施后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肥 功能型面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荚木同龄林林木叶片性状与胸径生长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雪 钟全林 +5 位作者 李宝银 姚湘明 徐朝斌 程栋梁 郑跃芳 余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8-175,共8页
【目的】林木胸径是森林调查和经营评价的重要因子,通过对翅荚木人工同龄林各径阶林木叶结构型与功能型指标的测定与分析,探明其叶片性状与胸径生长关系,为翅荚木优良种质资源选择和养分精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 【目的】林木胸径是森林调查和经营评价的重要因子,通过对翅荚木人工同龄林各径阶林木叶结构型与功能型指标的测定与分析,探明其叶片性状与胸径生长关系,为翅荚木优良种质资源选择和养分精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翅荚木人工同龄林胸径生长的叶片性状指标,并分析其对胸径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径阶翅荚木单叶面积(ILA)、比叶面积(SLA)、叶相对含水率(LRWC)、叶碳含量(LCC)、叶氮含量(LNC)、叶磷含量(LPC)、C/N、C/P、N/P及单位叶面积氮、磷含量(Narea与Parea)存在显著差异;ILA与LRWC等叶结构型性状指标及Parea、C/P、LPC和N/P等叶功能型性状指标对其胸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其中,ILA和Parea均与胸径生长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LRWC和叶片N/P则均与胸径生长量呈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P<0.01);叶片C/P与胸径生长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二次抛物线关系(P<0.01),而LPC则与胸径生长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二次抛物线关系(P<0.05);SLA、Narea、LCC、LNC与C/N等指标则与胸径生长量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叶结构型性状指标单叶面积、叶相对含水率及Parea、C/P、LPC和N/P等叶功能型性状指标对翅荚木胸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叶结构型性状以ILA指标最为重要,叶功能型性状以反映叶片P含量(LPC和Parea)的性状指标最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型与功能型性状 胸径生长 主成分分析 相关关系 翅荚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