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啶减轻脓毒症肺损伤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常鸿 刘军超 +2 位作者 陈斯洁 赵建清 赵自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5-701,共7页
脓毒症及其引起的肺损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右美托咪啶(DEX)作为镇静药物,在防治脓毒症肺损伤的基础与临床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线粒体动力学、细胞自噬、血管通透性、神经调节以及靶向miR-128-3... 脓毒症及其引起的肺损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右美托咪啶(DEX)作为镇静药物,在防治脓毒症肺损伤的基础与临床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线粒体动力学、细胞自噬、血管通透性、神经调节以及靶向miR-128-3p/MAPK14、DNA甲基化等方面综述了DEX减轻脓毒症肺损伤的作用与机制,以期深入理解DEX在重症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扩展DEX的药理学作用,从镇静角度为防治脓毒症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应激反应和脑代谢及脑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安一凡 乔辉 +3 位作者 梁舒婷 王潇 毛贝贝 刘鹏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3-787,共5页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脑功能、脑氧摄取率(cerebral extraction of oxygen, CERO_(2))、脑动静脉葡萄糖差(differential glucose content in cerebral arteriovenous blood, A-VDG)、颈静脉球部氧饱和度(j...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脑功能、脑氧摄取率(cerebral extraction of oxygen, CERO_(2))、脑动静脉葡萄糖差(differential glucose content in cerebral arteriovenous blood, A-VDG)、颈静脉球部氧饱和度(jugular venous bulb oxygen saturation, SjvO_(2))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依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A组48例(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麻醉)、B组48例(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及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2组术后48 h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躁动-镇静量表评分、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术前(T1)、手术结束时(T2)、应激指标、脑糖氧代谢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术后48 h GCS评分明显高于A组[(13.95±0.28)分vs(12.89±0.41)分,P<0.01]。B组苏醒、恢复自主呼吸、拔管、应答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1)。B组T2时CERO_(2)、A-VDG、SjvO_(2)较A组明显升高,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素活性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T2时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素活性、SjvO_(2)较T1时明显升高,CERO_(2)、A-VDG较T1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恶心呕吐、咳嗽、寒颤、躁动、谵妄发生率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可改善其脑糖氧代谢,减轻应激反应,降低昏迷程度、谵妄、恶心呕吐、咳嗽、寒颤、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麻醉 应激 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廖莎 唐吉伟 +3 位作者 汤霆 吴镝 王中鸣 李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0-655,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通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RIPK)-1/RIPK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通路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通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RIPK)-1/RIPK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通路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PD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30只大鼠分为PD组、L-Dex组、M-Dex组、H-Dex组(腹腔分别注射25、50、100μg/kg的Dex)、Dex+重组RIPK1(rRIPK1)组(腹腔注射100μg/kg的Dex+8μg/kg rRIPK1),每组6只;另选取6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和PD组灌胃和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21 d。检测各组大鼠的旋转行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大鼠黑质区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DA)、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3,4-二羟基苯乙酸(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DOPAC)、5-羟色胺(5-hydroxytrptamine,5-HT)]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黑质组织中RIPK1/RIPK3/MLKL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元形态结构完整且排列整齐;PD组神经元数量显著变少,排列散乱且体积明显缩小,细胞核发生不规则形变,出现显著的神经元损伤;L-Dex组、M-Dex组、H-Dex组神经元的损伤程度依次减轻;Dex+rRIPK1组神经元损伤程度进一步加重。PD组旋转圈数、逃避潜伏期、凋亡率、TNF-α、IL-1β、磷酸化RIPK1(p-RIPK1)/RIPK1(1.07±0.18 vs 0.36±0.11)、磷酸化RIPK3(p-RIPK3)/RIPK3(1.32±0.21 vs 0.47±0.14)、磷酸化MLKL(p-MLKL)/MLKL(0.79±0.11 vs 0.18±0.05)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DA、DOPAC、5-HT、HVA表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L-Dex组、M-Dex组、H-Dex组旋转圈数、逃避潜伏期、凋亡率、TNF-α、IL-1β、p-RIPK1/RIPK1、p-RIPK3/RIPK3、p-MLKL/MLKL表达显著低于PD组,DA、DOPAC、5-HT、HVA表达显著高于PD组(P<0.05);Dex+rRIPK1组旋转圈数、逃避潜伏期、凋亡率、TNF-α、IL-1β、p-RIPK1/RIPK1(0.95±0.17 vs 0.41±0.12)、p-RIPK3/RIPK3(1.14±0.20 vs 0.51±0.15)、p-MLKL/MLKL(0.72±0.09 vs 0.24±0.06)表达显著高于H-Dex组,DA、DOPAC、5-HT、HVA表达显著低于H-Dex组(P<0.05)。结论Dex通过抑制RIPK1/RIPK3/MLKL通路,保护PD大鼠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病学表现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啶镇静治疗对严重创伤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钟志越 何岱昆 +2 位作者 张琳 闵思庆 申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79-1981,1998,共4页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DEX)在严重创伤患者短期镇静治疗中对严重创伤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严重创伤患者分为3组:DEX镇静组(DEX组,n=20)、咪达唑仑(MDZ)镇静组(MDZ组,n=20)和不用镇静剂的对照组(n=...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DEX)在严重创伤患者短期镇静治疗中对严重创伤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严重创伤患者分为3组:DEX镇静组(DEX组,n=20)、咪达唑仑(MDZ)镇静组(MDZ组,n=20)和不用镇静剂的对照组(n=20)。DEX组:先静脉注射DEX负荷量1~2μg/kg(>10 min),继以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量0.2~0.7μg.kg-1.h-1。MDZ组:先静脉注射MDZ负荷量0.03~0.3 mg/kg,继以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量0.03~0.2 mg.kg-1.h-1。镇静2组均以Ramsay氏镇静评分分级Ⅱ~Ⅳ级为镇静目标,根据Ramsay评分调整用量,实施2 d的短程镇静治疗。分别检测患者在入院时、24h和48 h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3组患者TNF-α、IL-1、IL-6和CRP水平在入住ICU时均明显高于正常值,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NF-α、IL-1、IL-6和CRP在24 h和48 h逐步升高,而DEX组和MDZ组的上述指标有所下降,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和MDZ组TNF-α、IL-1、IL-6和CRP水平在24 h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48 h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创伤后过度应激反应,阻止炎症介质的进一步产生和释放,有助于严重创伤患者的稳定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安定 镇静 创伤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啶对腺样体切除术儿童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朱琼芳 房洁渝 陈旭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3-806,共4页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啶对腺样体切除术小儿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法,将80例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啶(0.5μg.kg-1)稀释到20 mL,...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啶对腺样体切除术小儿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法,将80例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啶(0.5μg.kg-1)稀释到20 mL,于麻醉诱导前开始微量泵注,20 min注射完毕,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期和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术毕患儿均入复苏室,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全麻恢复期循环、苏醒情况,躁动评分与发生率,复苏室停留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结果】在麻醉诱导期和术中两组患儿血液动力学均稳定(P>0.05);在麻醉恢复期,D组患儿平均心率和动脉压与对照组比较更为平稳(P<0.05);右美托咪啶组患儿拔管前后躁动发生率及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复苏室停留时间与对照组无差异;对照组有3例术后渗血渗液较多,经后鼻孔填塞2 d后正常,2组均无误吸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减轻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后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可减轻恢复期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切除术 儿童 苏醒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在不同年龄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妍 伍力学 林兆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58-762,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不同年龄段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不同年龄段[25~50岁(A组)、51~80岁(B组)]入住ICU的机械通气患者各157例。给予右美托咪啶直至获得目标镇静(Ramsay评分3~4分)。...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不同年龄段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不同年龄段[25~50岁(A组)、51~80岁(B组)]入住ICU的机械通气患者各157例。给予右美托咪啶直至获得目标镇静(Ramsay评分3~4分)。期间连续监测无创血压(SBP、DBP、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 O2)、呼吸频率(RR)和吸入氧浓度(Fi O2)变化,于用药前(T1)及用药后10min(T2)、30min(T3)、120min(T4)、拔管时(T5)、拔管后30min(T6)记录上述各参数。观察并记录用药后不良反应(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及谵妄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啶后SBP、DBP、MAP、HR均降低(P〈0.05),以B组下降更为明显,但仍维持于可接受范围(MAP〉80mm Hg,HR〉60次/min);两组RR均减低(P〈0.05),但Fi O2未受影响(P〉0.05);Sp O2始终未降低,使用右美托咪啶30min后甚至较前上升(P〈0.05)。两组拔管前后血压、Sp O2、RR稳定(P〉0.05),B组患者HR稍减慢(P〈0.05);B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不同年龄组机械通气及拔管患者均无明显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是理想的镇静药物选择。但对于年老患者使用时需加强监护,尤其早期使用负荷剂量时,应防止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重症监护病房 深度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联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7
作者 储浩 张野 王胜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73-167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四组。记录髂筋膜间隙阻滞起效和消退时间,阻滞后4、8、12、24、48 hVA...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四组。记录髂筋膜间隙阻滞起效和消退时间,阻滞后4、8、12、24、48 h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使用量;术后24h和48h舒芬太尼总使用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总时间、患者满意度并观察有无心动过缓、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结果:与A、B组相比,C组起效时间缩短(P<0.05),VAS评分减少(P<0.05),瑞芬太尼使用量减少(P<0.05),术后24h和48h舒芬太尼总使用量减少(P<0.05),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缩短(P<0.05),患者满意度高(P<0.05),与A、B、C组相比,D组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心动过缓发生次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1.0μg/kg右美托咪啶联合罗哌卡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能达到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和快速康复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8
作者 蔡畅 郭建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49-353,共5页
右美托咪啶为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主要产生镇痛、镇静效应,已在神经外科手术、术前用药、全麻辅助药、治疗撤药反应等诸多临床实践中获得成功应用。本文就其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a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镇静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在儿童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马磊 胡安民 +2 位作者 单智铭 戴中亮 许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和单独使用水合氯醛在儿童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行肿瘤放疗的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接受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和口服...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和单独使用水合氯醛在儿童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行肿瘤放疗的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接受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和口服水合氯醛组(C组)。观察比较两组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放射治疗时间,以及镇静前后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纳入48例患儿,其中DS组24例和C组23例纳入最终分析。与C组相比,DS组患儿恢复时间更短,MAP、HR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组患儿用药起效时间、治疗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能安全地应用于儿童肿瘤放射治疗并缩短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鼻 舒芬太尼 儿童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区域麻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杜晓蓉 曾宪章 徐咏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144-2146,共3页
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是一种新型高效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受体选择性高于可乐定.可广泛作用于哺乳动物的大脑。产生镇静、镇痛和抗交感作用。右美托咪啶最早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这些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镇静... 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是一种新型高效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受体选择性高于可乐定.可广泛作用于哺乳动物的大脑。产生镇静、镇痛和抗交感作用。右美托咪啶最早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这些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镇静,有的患者行呼吸机支持治疗也需要使用镇静药物来减轻气管内插管带来的不适。随着临床使用的增多,右美托咪啶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很多研究发现,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前使用右美托咪啶能够明显地降低气管内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射,改善插管条件。进一步研究发现,全身麻醉过程中使用右美托咪啶还能够加强麻醉药物的镇痛效果。减少药物应用,并且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区域麻醉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气管内插管 呼吸机支持治疗 镇静药物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武 杨莉 +2 位作者 吴绍芳 吴炜 雷李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腭咽成形术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组(FD组,n=25),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组(MR组,n=25)和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组(DR组,n...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腭咽成形术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组(FD组,n=25),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组(MR组,n=25)和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组(DR组,n=25)。FD组:芬太尼2μg/kg、氟哌利多0.08mg/kg静注;MR组:咪达唑仑0.05mg/kg、瑞芬太尼1.0μg/kg(1min内注完)静注后,瑞芬太尼以0.06μg.kg-1.min-1维持至插管成功;DR组:10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后静注瑞芬太尼1.0μg/kg(1min内注完),继以瑞芬太尼以0.06μg.kg-1.min-1维持至插管成功。3组插管前Ramsay评分均≥4分。记录入室时(T0)、置入喉镜前(T1)和气管插管即刻(T2)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插管时间、插管过程中呼吸抑制、病人耐受及术后遗忘情况。结果:与FD组比较,MR组和DR组T0时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时MAP降低,HR减慢(P<0.05),其中DR组比MR组HR降低更加明显(P<0.05)。MR组和DR组插管舒适度优于FD组(P<0.05),插管过程的遗忘情况优于FD组(P<0.05)。MR组插管过程的遗忘情况优于DR组(P<0.05),插管过程中DR组呼吸抑制少于FD组和MR组。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可很好地抑制清醒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插管过程舒适,有一定的遗忘效应,无明显的呼吸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清醒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预料困难气道中右美托咪啶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传光 吴炜 +3 位作者 高丽娟 雷李培 赵辉 尧银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7期803-80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注射液(dexmedetomidine,DEX)在可预见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位可预见困难气道患者分为A、B、C三组(n=46),A、B组分别应用DEX 0.6μg/kg、1.0μg/kg,C组使用0.03 mg/kg咪唑安定,分别...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注射液(dexmedetomidine,DEX)在可预见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位可预见困难气道患者分为A、B、C三组(n=46),A、B组分别应用DEX 0.6μg/kg、1.0μg/kg,C组使用0.03 mg/kg咪唑安定,分别进行慢诱导麻醉。三组患者在静脉诱导同时给予7 L/min高氧驱动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5 m L行呼吸道表面麻醉。比较三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T1)、纤支镜插入鼻腔时(T2)、纤支镜插达隆突即刻(T3)、插入气管即刻(T4)、插入气管后2 min(T5)5个时点监测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Ramsay镇静评分以及T1、T4、T5时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浓度水平。结果:自T4时起,3组患者血中的NE与E值显著升高,与T1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在T4与T5时NE与E值升高,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在T3~T5时的MAP、HR与Ramsay镇静评分等监测结果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的优良率、气管差管的成功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于插管前进行慢诱导清醒镇静治疗辅以高压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气管内表面麻醉是安全可行的,能为可预见困难气道患者的清醒气管插管操作提高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诱导 困难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啶在预防中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龙平 吴万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580-3582,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在预防中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中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啶组(A组,n=30)和对照组(B组,n=30)。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均相同,术毕停用麻醉药的同时分别...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在预防中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中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啶组(A组,n=30)和对照组(B组,n=30)。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均相同,术毕停用麻醉药的同时分别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啶0.5mg/kg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术毕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min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镇静评分、苏醒期躁动率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B组在拔管时及拔管后5min内MAP、HR均明显高于拔管前,A组拔管时及拔管后MAP、HR均高于拔管前,但增幅明显低于B组;A组患者苏醒期镇静状态评分3.07±0.69,明显高于B组1.83±0.70;A组躁动发生率16.7%,明显低于B组36.7%。结论:术毕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啶0.5μg/kg可以预防或减轻中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心血管反应,降低术后躁动率,有利于中老年患者平稳度过苏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盐酸 全麻苏醒期 心血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体外循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对S-100β蛋白及NSE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邱永升 徐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100-3101,共2页
体外循环(CPB)引起的脑损伤日益引起人们重视,婴幼儿在体外循环后体内的星形胶质细胞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会升高,二者是脑损伤早期的标志。右美托咪啶(DEX)为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体外循环(CPB)引起的脑损伤日益引起人们重视,婴幼儿在体外循环后体内的星形胶质细胞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会升高,二者是脑损伤早期的标志。右美托咪啶(DEX)为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神经保护作用,能加强全麻患者的麻醉深度[1],本研究旨在观察婴幼儿体外循环下DEX对S-100β蛋白和NSE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Β蛋白 体外循环后 婴幼儿 NSE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白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在经鼻清醒气管内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文辉 潘雪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4-496,共3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在经鼻清醒气管内插管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张口困难的口腔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44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组(表麻+咪达唑仑+瑞芬太尼组)和B组(表麻+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组),A组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在经鼻清醒气管内插管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张口困难的口腔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44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组(表麻+咪达唑仑+瑞芬太尼组)和B组(表麻+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组),A组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1,同时经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1μg.kg-1负荷量,然后以3μg.kg-1.h-1的速度泵入瑞芬太尼;B组患者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1μg.kg-1,继而以0.2μg.kg-1.h-1维持,右美托咪啶负荷量输注完后即经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1μg.kg-1负荷量,然后以3μg.kg-1.h-1的速度泵入瑞芬太尼。两组患者在瑞芬太尼开始泵入即用1%丁卡因对鼻腔深部、舌根部、咽喉部及声门上进行表面麻醉,再行环甲膜穿刺,以2%利多卡因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记录患者表麻前、插管前、插管成功即时,插管后1,3,5 min各时间点的心率,、血氧饱和度(SO2)、平均动脉压(MAP)指标,插管前后Ramsay评分;观察患者气管插管舒适程度。结果在清醒气管插管前后,B组循环变化明显小于A组,镇静程度及舒适度B组也明显优于A组。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可使患者较舒适地耐受经鼻清醒气管内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插管 清醒 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联合全身麻醉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君 佟小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40例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40μg/kg(右美托咪啶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并记录给药前(T0)、气管插管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40例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40μg/kg(右美托咪啶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并记录给药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显露颈动脉即刻(T3)、拔除气管插管前(T4)、拔除气管插管后1 min(T5)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麻醉药物剂量、麻醉恢复情况,以及围麻醉期血清TNF-α和IL-6表达变化。结果与T0时相比,右美托咪啶组患者其余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降低(均P<0.05),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剂量明显减少(均P<0.05),意识恢复时间和拔除气管插管时间缩短(均P<0.05),呛咳、躁动和术后寒战等不良反应轻微(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以对照组显著。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联合全身麻醉,围麻醉期可维持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减少麻醉药物剂量,麻醉复苏迅速且平稳,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并可抑制TNF-α和IL-6等炎性因子的释放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麻醉 全身 血流动力学 肿瘤 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在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巧敏 章玲宾 +1 位作者 樊理华 吴玮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8-189,共2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应用于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A组微量泵静脉注入右美托咪啶后,右美托咪啶微量泵持续泵入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应用于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A组微量泵静脉注入右美托咪啶后,右美托咪啶微量泵持续泵入维持;B组单次咪达唑仑及芬太尼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微量泵持续泵入维持。采用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法,待患者Ramsay评分≥4级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保留呼吸经鼻气管插管。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即刻(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3 min(t5)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3、t4时A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时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呼吸抑制,镇静效果确切,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 经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在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晓丹 蔡毅 +3 位作者 李颖波 樊永智 叶军 董军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247-2248,共2页
尿道下裂是泌尿外科常见先天畸形.主要依靠手术修补,而阴茎勃起时会导致缝合处张力增大,患者会感到疼痛并且易出现缝线断裂影响切口愈合。右美托咪啶作为一种新型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有效抑制术中阴茎的勃起.降低手术难度... 尿道下裂是泌尿外科常见先天畸形.主要依靠手术修补,而阴茎勃起时会导致缝合处张力增大,患者会感到疼痛并且易出现缝线断裂影响切口愈合。右美托咪啶作为一种新型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有效抑制术中阴茎的勃起.降低手术难度和出血量.同时其作为镇痛剂在术后疼痛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安全性。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旨在研究右美托咪啶复合剂是否比芬太尼或己烯雌酚等常规术后抑制阴茎勃起、镇痛药,在尿道下裂术后患儿疼痛管理中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管理 尿道下裂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术后 患儿 应用 阴茎勃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在小儿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石鸿金 刘中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5-626,共2页
目的:观测右美托咪啶在小儿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中的镇静作用及预防麻醉后即时并发症效果。方法:择期行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的小儿患者40例,年龄2~5岁,ASAI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右美托咪啶组)。所有患者采取静吸复... 目的:观测右美托咪啶在小儿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中的镇静作用及预防麻醉后即时并发症效果。方法:择期行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的小儿患者40例,年龄2~5岁,ASAI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右美托咪啶组)。所有患者采取静吸复合全麻,手术结束前30minB组泵入右美托咪啶0.5μg/kg(10min内);A组则泵入等量生理盐水。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即刻(T1)、5min(T2)、10min(T3)、15min(T4)、30min(T5)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记录术毕至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以及躁动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Tn比较,B组T1~T5各时点心率下降(P〈0.05);与A组比较,B组心率在T1、T2、T4时点较低(P〈0.05);两组间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躁动评分与恶心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小儿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毕前应用右美托咪啶.可有效减少术后躁动及恶心发生率.对心率有轻度下降作用.对苏醒与血压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 小儿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rcotrend监测下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在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17
20
作者 谭志敏 彭爱霞 +3 位作者 刘兴凤 黄仲坚 巫广文 段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371-2373,共3页
目的:观察narcotrend监测下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在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中应用的比较。方法:择期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3组(n=30):Ⅰ组丙泊酚维持至手术结束;Ⅱ组、Ⅲ组丙泊酚加右美托咪啶维持,Ⅱ组丙泊酚手术结束前15min停药... 目的:观察narcotrend监测下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在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中应用的比较。方法:择期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3组(n=30):Ⅰ组丙泊酚维持至手术结束;Ⅱ组、Ⅲ组丙泊酚加右美托咪啶维持,Ⅱ组丙泊酚手术结束前15min停药,右美托咪啶维持至手术结束,Ⅲ组则反之。记录手术结束前15min每5分钟(T1、T2、T3)narcotrend评分、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睁眼时间(T4)、拔管时间(T5)及拔管后5min(T6)、10min(T7)、30min(T8)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narcotrend评分。结果:Ⅱ、Ⅲ组T1、T2及T3时点HR明显低于Ⅰ组,(P<0.05);Ⅲ组睁眼时间明显大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Ⅲ组T6、T7时点HR及narcotrend评分明显低于Ⅰ组,(P<0.05);Ⅰ组9例患者出现术后躁动,Ⅱ组及Ⅲ组则无。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用于短小全麻手术,术毕前15min单独应用右美托咪啶维持麻醉是可行的,患者苏醒时间不延长,且术后躁动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NARCOTREND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