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江沉积盆地演化与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作用关系探讨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翠华 何彬彬 +1 位作者 顾雪祥 刘建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5,共5页
右江沉积盆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被称为右江印支褶皱带,其沉积—构造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大陆边缘裂谷、弧后裂谷和坳陷盆地。桂西北地区是右江盆地的主体部分,该区典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金牙、高龙)的含矿硅质岩特征、矿床的地质特征、... 右江沉积盆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被称为右江印支褶皱带,其沉积—构造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大陆边缘裂谷、弧后裂谷和坳陷盆地。桂西北地区是右江盆地的主体部分,该区典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金牙、高龙)的含矿硅质岩特征、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石组构学特征一致表明矿床在沉积成岩期已形成,矿床属同生沉积成因。矿床的形成与右江沉积盆地演化密切相关。裂谷环境、盆地的岩相古地理、同沉积断裂等因素对矿床的形成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演化 微细浸染 金矿床 成矿作用 右江沉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江沉积盆地印支-燕山期金矿成矿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疆丽 林方成 +2 位作者 于远山 王宏 吴松洋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滇黔桂接壤区卡林型金矿床含矿建造的形成与右江沉积盆地印支期的演化息息相关,本文以翟裕生等确立成矿流体系统的原理为基础,将右江沉积盆地中的金矿床按照成矿流体输导体系的不同划分为断裂构造输导成矿子系统、不整合面构造输导成矿... 滇黔桂接壤区卡林型金矿床含矿建造的形成与右江沉积盆地印支期的演化息息相关,本文以翟裕生等确立成矿流体系统的原理为基础,将右江沉积盆地中的金矿床按照成矿流体输导体系的不同划分为断裂构造输导成矿子系统、不整合面构造输导成矿子系统、岩性输导成矿子系统。以典型矿床为载体,初步探讨了各成矿子系统的成矿要素、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作用产物,并建立了该成矿系统的综合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黔桂 右江沉积盆地 印支-燕山期 卡林型金矿 成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