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旋和右旋奥硝唑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毒副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孙继红 王志强 +1 位作者 顾兴丽 慕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左旋和右旋奥硝唑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通过催眠作用、对催眠剂量硫贲妥钠的睡眠协同作用和对自发活动的影响考察奥硝唑光学对映体的中枢镇静作用,通过二甲弗林、士的宁、异烟肼和氨基硫...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左旋和右旋奥硝唑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通过催眠作用、对催眠剂量硫贲妥钠的睡眠协同作用和对自发活动的影响考察奥硝唑光学对映体的中枢镇静作用,通过二甲弗林、士的宁、异烟肼和氨基硫脲引起的惊厥观察光学对映体的抗惊厥作用。结果:右旋奥硝唑(160 mg/kg,iv)具有催眠作用,同时剂量依赖性地延长硫贲妥钠的睡眠时间和抑制自发活动。左旋奥硝唑镇静作用较弱。左旋和右旋奥硝唑对二甲弗林、士的宁、异烟肼和氨基硫脲4种致惊剂引起的惊厥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右旋奥硝唑(80,160 mg/kg,iv)明显抑制二甲弗林和氨基硫脲引起的惊厥,而左旋体抗惊厥作用很弱。结论:左旋和右旋奥硝唑对小鼠神经系统的作用存在差异,右旋体的中枢抑制作用比左旋体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奥硝唑 右旋奥硝唑 神经系统 镇静作用 抗惊厥作用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和右旋奥硝唑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燕 石涛 +2 位作者 柳晓泉 钟皎 王广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口服和静注左旋、右旋奥硝唑,比较两者药代动力学行为差异。方法:大鼠分别口服和静注左旋、右旋奥硝唑后,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药物的浓度。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4%HOAc(30∶70),流速0.8 mL/min,柱温40... 目的:研究大鼠口服和静注左旋、右旋奥硝唑,比较两者药代动力学行为差异。方法:大鼠分别口服和静注左旋、右旋奥硝唑后,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药物的浓度。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4%HOAc(30∶70),流速0.8 mL/min,柱温40℃,紫外检测波长316 nm。结果:口服给药后,左旋、右旋奥硝唑的t1/2分别为2.49和3.42 h,AUC分别为168.21和207.19μg.h/mL,CL/F分别为0.11和0.09 L/h。静脉注射给药后,左旋、右旋奥硝唑的t1/2分别为2.19和3.23h,AUC分别为138.40和203.09μg.h/mL,CL分别为0.08和0.05 L/h。结论:左旋、右旋奥硝唑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奥硝唑 右旋奥硝唑 HPLC 大鼠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和右旋奥硝唑对犬神经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滕再进 王志强 +2 位作者 马荔 张文萍 孙继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91-794,共4页
目的本实验进行了Beagle犬静脉输注奥硝唑及其光学对映体神经毒性的比较研究。方法Beagle犬连续静脉给药2周,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和体重变化。给药结束时进行大体解剖,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器官重量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左旋奥硝唑组... 目的本实验进行了Beagle犬静脉输注奥硝唑及其光学对映体神经毒性的比较研究。方法Beagle犬连续静脉给药2周,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和体重变化。给药结束时进行大体解剖,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器官重量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左旋奥硝唑组(200mg/kg,iv)Beagle犬仅在给药后1~3h内出现流涎、呕吐、不自主排便、排尿等症状;动物体重增长受到轻度抑制,进食量轻微减少,但与溶媒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右旋奥硝唑组(200mg/k,iv)动物出现流涎、呕吐、四肢无力、不能站立,抽搐等毒性反应,随给药次数增加,毒性反应表现更加明显,且恢复时间延长,对动物体重及进食量有明显抑制。消旋奥硝唑组的毒性反应介于两者之间。各组的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检查结果以及器官重量无明显差异。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右旋体组犬小脑的蒲肯野细胞数目较溶媒对照组和左旋体组明显减少,细胞呈轻度变性。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左旋体组Beagle犬给药后的毒性反应比右旋体组轻。右旋体组犬小脑出现可见的蒲肯野细胞变性。结果提示,奥硝唑左旋体较右旋体毒性小,临床用药应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奥硝唑 右旋奥硝唑 神经毒性 小脑 蒲肯野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硝唑对映体对小鼠中枢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珂 孙继红 +1 位作者 王志强 季晖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1-274,共4页
探讨左旋和右旋奥硝唑静脉注射(iv)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机制,以及奥硝唑光学对映体之间神经毒性的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左旋及右旋奥硝唑(40,60,80 mg/kg,iv)给药30 min后,用转棒实验测定小鼠运动协调能力,以评价药物对... 探讨左旋和右旋奥硝唑静脉注射(iv)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机制,以及奥硝唑光学对映体之间神经毒性的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左旋及右旋奥硝唑(40,60,80 mg/kg,iv)给药30 min后,用转棒实验测定小鼠运动协调能力,以评价药物对小鼠中枢抑制作用的强弱。测定并比较对小鼠给药30 min后全脑Na+,K+-ATP酶、Ca2+-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右旋奥硝唑可使小鼠呈现中枢抑制状态,影响其运动协调能力,并呈剂量相关性地抑制脑内Na+,K+-ATP酶、Ca2+-ATP酶、SDH活性。左旋奥硝唑组则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右旋奥硝唑的中枢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脑内Na+,K+-ATP酶、Ca2+-ATP酶活性,抑制呼吸链关键酶SDH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奥硝唑 旋奥硝唑 转棒实验 Na+ K+-ATP酶 CA2+-ATP酶 琥珀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