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对左室心肌重构的影响及其与QRSd的关系
被引量:
4
1
作者
毛婉
徐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5-949,共5页
目的探究右室中位间隔部(RVS)起搏对左室心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心功能与QRS波群时限(QRSd)的关系。方法根据电极植入位置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将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123例患者分为RVS组(65例)与右室心尖部(RVA)组(58例),比较...
目的探究右室中位间隔部(RVS)起搏对左室心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心功能与QRS波群时限(QRSd)的关系。方法根据电极植入位置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将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123例患者分为RVS组(65例)与右室心尖部(RVA)组(58例),比较两组术后起搏参数、不同时间点心电图QR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脏指数(CI)及二尖瓣血流E峰/A峰最大充盈速度(E/A),Spearman相关性分析QRSd与心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两组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导线阻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前比较,RVA组术后3、12个月LVEF、CI、E/A均显著下降,QRSd、LVESV、LVEDV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RVS组除了QRSd外,术后3、12个月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RVS组术后3个月、12个月LVEF、CI、E/A均显著高于RVA组,QRSd、LVESV、LVEDV均显著低于RVA组(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QRSd与LVEF负相关,与LVESV、LVEDV均正相关(P <0.05)。结论 RVS对左室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且QRSd与心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中位间隔部
右室
心尖
部
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
QRS波群时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中位室间隔部起搏参数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小卫
黄志文
+2 位作者
田丽红
吴铿
袁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2期40-43,共4页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与中位室间隔部(MIVS)起搏参数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起搏部位不同分为RVOTS起搏组和MIVS起搏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6个月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与中位室间隔部(MIVS)起搏参数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起搏部位不同分为RVOTS起搏组和MIVS起搏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6个月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QRS波群宽度、术前和术后6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术中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和电极导线阻抗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各起搏参数与术中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自主和起搏QRS波宽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起搏QRS波群均较自主QRS波群明显增宽,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LVEDD和LVEF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LVEDD、LVEF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RVOTS和MIVS起搏参数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相似,二者均可作为临床首选的右心室起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
流出道
间隔
部
右室
中
位
室
间隔
部
起搏参数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对左室心肌重构的影响及其与QRSd的关系
被引量:
4
1
作者
毛婉
徐健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阜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5-949,共5页
文摘
目的探究右室中位间隔部(RVS)起搏对左室心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心功能与QRS波群时限(QRSd)的关系。方法根据电极植入位置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将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123例患者分为RVS组(65例)与右室心尖部(RVA)组(58例),比较两组术后起搏参数、不同时间点心电图QR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脏指数(CI)及二尖瓣血流E峰/A峰最大充盈速度(E/A),Spearman相关性分析QRSd与心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两组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导线阻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前比较,RVA组术后3、12个月LVEF、CI、E/A均显著下降,QRSd、LVESV、LVEDV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RVS组除了QRSd外,术后3、12个月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RVS组术后3个月、12个月LVEF、CI、E/A均显著高于RVA组,QRSd、LVESV、LVEDV均显著低于RVA组(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QRSd与LVEF负相关,与LVESV、LVEDV均正相关(P <0.05)。结论 RVS对左室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且QRSd与心功能相关。
关键词
右室中位间隔部
右室
心尖
部
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
QRS波群时限
Keywords
middle right ventricular septum
right ventricular apex
cardiac function
hemodynamics
QRS duration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中位室间隔部起搏参数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小卫
黄志文
田丽红
吴铿
袁岩
机构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2期40-43,共4页
文摘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与中位室间隔部(MIVS)起搏参数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起搏部位不同分为RVOTS起搏组和MIVS起搏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6个月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QRS波群宽度、术前和术后6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术中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和电极导线阻抗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各起搏参数与术中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自主和起搏QRS波宽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起搏QRS波群均较自主QRS波群明显增宽,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LVEDD和LVEF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LVEDD、LVEF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RVOTS和MIVS起搏参数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相似,二者均可作为临床首选的右心室起搏部位。
关键词
右室
流出道
间隔
部
右室
中
位
室
间隔
部
起搏参数
心功能
Keywords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um
Median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Pacing parameters
Cardiac function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对左室心肌重构的影响及其与QRSd的关系
毛婉
徐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中位室间隔部起搏参数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陈小卫
黄志文
田丽红
吴铿
袁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