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右侧膈下动脉起源及其在原发性肝癌中参与供血的影像特征
被引量:
4
1
作者
青云
罗小平
+2 位作者
刘曦
何明菊
杨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8-482,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右侧膈下动脉起源、解剖变异及其参与原发性肝癌供血特征,以期提高肝癌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发现有右侧膈下动脉供血的原发性肝癌167例,其中男性151例,女性16例,年龄28~83(5...
目的回顾性分析右侧膈下动脉起源、解剖变异及其参与原发性肝癌供血特征,以期提高肝癌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发现有右侧膈下动脉供血的原发性肝癌167例,其中男性151例,女性16例,年龄28~83(52.19±11.70)岁。所有DSA图像清晰度满足研究需求,可以准确判断膈下动脉的起源、走行、分布。分析右侧膈下动脉的起源及右侧膈下动脉参与供血特征。结果167例右侧膈下动脉起源可分为9型,以起源于腹主动脉及腹腔干为主,双侧膈下动脉可共干或分别起源;参与肝癌血供包括外侧支、前支、后支、心包膈角支,分别为35.3%(59/167)、70.7%(118/167)、33.5%(56/167)、6.0%(10/167),常见右侧膈下动脉前支及外侧支同时参与肿瘤供血,其中右侧膈下动脉为少量供血134例,为主要滋养动脉参与供血33例。统计学分析显示肿瘤的直径、部位、治疗次数、性别、年龄与右侧膈下动脉参与肿瘤供血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侧膈下动脉起源、解剖形态变异较多,在原发性肝癌中参与供血发生率高,参与供血形态及范围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右侧膈下动脉
数字血管造影
化疗栓塞
变异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发性肝癌首次TACE治疗时RIPA参与肿瘤供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罗家敏
罗小平
+2 位作者
刘曦
何明菊
杨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88-1392,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首次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时右侧膈下动脉(right inferior phrenic artery,RIPA)参与肿瘤供血的相关影响因素,作为术前判断其是否存在供血的重要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1例原发性肝癌首次行插管化疗栓塞时即行...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首次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时右侧膈下动脉(right inferior phrenic artery,RIPA)参与肿瘤供血的相关影响因素,作为术前判断其是否存在供血的重要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1例原发性肝癌首次行插管化疗栓塞时即行右侧膈下动脉造影者的MRI或CT、DSA资料,按肿瘤是否有RIPA参与供血分RIPA组与NRIPA组,分析两组病例肿瘤大小、位置、包膜,并对其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61例中RIPA参与肿瘤供血77例(47.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1)、是否累及肝包膜(P=0.034)、肿瘤有无完整包膜(P<0.01)、肿瘤主要部分所在肝段(P<0.01)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分类、有无完整包膜及肿瘤主要部分所在肝段为首次TACE治疗时RIPA参与肿瘤供血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原发性肝癌首次TACE治疗时,当肿瘤为位于肝裸区或膈下的大肝癌,尤其是位于VII段且无完整包膜者,RIPA参与肿瘤供血的机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
动脉
插管化疗栓塞
右侧膈下动脉
肿瘤血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右侧膈下动脉起源及其在原发性肝癌中参与供血的影像特征
被引量:
4
1
作者
青云
罗小平
刘曦
何明菊
杨伟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8-482,共5页
文摘
目的回顾性分析右侧膈下动脉起源、解剖变异及其参与原发性肝癌供血特征,以期提高肝癌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发现有右侧膈下动脉供血的原发性肝癌167例,其中男性151例,女性16例,年龄28~83(52.19±11.70)岁。所有DSA图像清晰度满足研究需求,可以准确判断膈下动脉的起源、走行、分布。分析右侧膈下动脉的起源及右侧膈下动脉参与供血特征。结果167例右侧膈下动脉起源可分为9型,以起源于腹主动脉及腹腔干为主,双侧膈下动脉可共干或分别起源;参与肝癌血供包括外侧支、前支、后支、心包膈角支,分别为35.3%(59/167)、70.7%(118/167)、33.5%(56/167)、6.0%(10/167),常见右侧膈下动脉前支及外侧支同时参与肿瘤供血,其中右侧膈下动脉为少量供血134例,为主要滋养动脉参与供血33例。统计学分析显示肿瘤的直径、部位、治疗次数、性别、年龄与右侧膈下动脉参与肿瘤供血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侧膈下动脉起源、解剖形态变异较多,在原发性肝癌中参与供血发生率高,参与供血形态及范围各异。
关键词
肝癌
右侧膈下动脉
数字血管造影
化疗栓塞
变异
血管
Key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ight inferior phrenic arter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variance
vessel
分类号
R322.12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发性肝癌首次TACE治疗时RIPA参与肿瘤供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罗家敏
罗小平
刘曦
何明菊
杨伟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88-1392,共5页
文摘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首次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时右侧膈下动脉(right inferior phrenic artery,RIPA)参与肿瘤供血的相关影响因素,作为术前判断其是否存在供血的重要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1例原发性肝癌首次行插管化疗栓塞时即行右侧膈下动脉造影者的MRI或CT、DSA资料,按肿瘤是否有RIPA参与供血分RIPA组与NRIPA组,分析两组病例肿瘤大小、位置、包膜,并对其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61例中RIPA参与肿瘤供血77例(47.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1)、是否累及肝包膜(P=0.034)、肿瘤有无完整包膜(P<0.01)、肿瘤主要部分所在肝段(P<0.01)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分类、有无完整包膜及肿瘤主要部分所在肝段为首次TACE治疗时RIPA参与肿瘤供血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原发性肝癌首次TACE治疗时,当肿瘤为位于肝裸区或膈下的大肝癌,尤其是位于VII段且无完整包膜者,RIPA参与肿瘤供血的机会增加。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
动脉
插管化疗栓塞
右侧膈下动脉
肿瘤血供
影响因素
Keywords
primary liver canc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right inferior phrenic artery
blood supply
causative factors
分类号
R331.37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730.5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右侧膈下动脉起源及其在原发性肝癌中参与供血的影像特征
青云
罗小平
刘曦
何明菊
杨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原发性肝癌首次TACE治疗时RIPA参与肿瘤供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罗家敏
罗小平
刘曦
何明菊
杨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