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史迁笔法:寓论断于序事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李洲良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5-109,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春秋笔法的现代阐释>成果
编号:04BZW016
-
文摘
如果说孔子“春秋笔法”主要表现在“一字定褒贬”的修辞层面上,那么史迁笔法则将其扩大为篇章的叙事结构上,人物形象的描写上,乃至《史记》全书的整体布局上。寓论断于序事作为史迁笔法之一,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上:述而不作,借史料之取舍传心中之隐曲;据事直书,词不迫切而意独至;侧笔旁议,托他人之口代作者之言。
-
关键词
“春秋笔法”
史迁笔法
寓论断于序事
-
Keywords
"The Spring and Autumn way of writing"
SIMA Qian's way of writing
judgment based on narrative
-
分类号
K20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史迁笔法:定褒贬于论赞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洲良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大连民族学院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中心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4-118,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春秋笔法与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
项目编号:07JA751027
+3 种基金
中央高校资助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早期叙事的诗性特征与话语生成"
项目编号:ZJ12RWZD001
外专局重点项目"春秋笔法与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
项目编号:WZ2012014
-
文摘
从《左传》"君子曰"到《史记》"太史公曰",标志着史家从道德评价主题到历史评价主题的转变。《史记》论赞有显、隐之别。所谓显,或借仁人君子之义行壮举抒发敬仰之情;或书昏君权臣之暴行劣迹发泄怨愤之意;或述王朝更迭、世族盛衰以寄托兴亡之感;或对重大事件提要勾玄以探其成败之因;或深察人心向背以昭示民意之不可诬;或阐明写作本旨、书法义例以成其一家之言。所谓隐,或反话正说,似褒实贬;或侧笔反衬,寓有深意;或暗含影射,曲笔诛心;或言此意彼,绵里藏针。
-
关键词
史迁笔法
论赞
褒贬
春秋笔法
-
Keywords
SIMA Qian' s way of writing
praise
appraise
Chun-qiu style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