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国学和见物是鉴定的基础——史树青访谈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曹鹏
冯令刚
-
出处
《中国书画》
2003年第9期4-19,共16页
-
文摘
问:史老在中国文博界也是一位大家,您能谈谈您的经历吗?答:我生在中华民国,1922年出生的。从敌伪时期到中国解放,从毛泽东时代到邓小平时代,再到新世纪全赶上了,真是幸福。中国经历的一些重大变化我都看到了,让我谈的话,有一些问题我看得很清楚。我父亲爱好古玩字画,给我的影响很大。他认识一个琉璃厂的商人,我们家经常买他的字画。这个商人叫邱震生,人挺好,我父亲和他年龄相仿,活着的话有将近一百岁的样子了。过去我父亲经常和他聊天,常去他那里看画,我就在一边听,从他那里也学了不少东西。'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被打成反动资本家,回老家去了。落实政策以后回来了,但是自己的店被合营,改成国营单位了。最后他在双榆树住下了。
-
关键词
史树青
史老
何海霞
启功先生
历史博物馆
毛泽东时代
出师颂
古斋
到上海去
中国画研究
-
分类号
K825.81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尹默大师和顾随的墨缘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顾之京
-
机构
河北大学
-
出处
《中国书画》
2003年第4期86-93,共8页
-
文摘
1917年,父亲从故乡那个偏僻的乡村考进北京大学。当时,沈尹默先生正执教于此。从而开启了师从沈尹默先生学诗与学书的道路。此后的数十年中,父亲陪侍于尹默先生身边的时间不多,但精神上的景仰与切近,行动上的效法与研习,却是终生一以贯之的。他在诗作与书法上的造诣,确乎得到了尹默大师的真传而均臻于超凡脱俗的境地。我是父亲最小的女儿,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40岁。我得到了父亲太多的钟爱,却由于时代的原因,对先辈们的学术经历知之甚杳,这是我始终引以为憾的。近十余年,由于蒐集整理先父的遗文轶稿,对先父与尹默大师的诗书墨缘始探得骊龙的一鳞片甲,姑且将父亲在师从尹默大师学书方面的一些片断甚至点滴,试作记述,庶使现代书学史上的这点点印迹不致湮灭。
-
关键词
墨缘
学术经历
骊龙
欧阳中石
书学
史树青
论书绝句
结体
临写
进北京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谁之过
- 3
-
-
作者
何乃华
-
机构
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委员会
-
出处
《中国宝玉石》
2015年第4期54-57,共4页
-
文摘
因囊中羞涩,无力"玩"收藏,却因一个十分偶然的缘分,令我混迹于中国收藏家协会,且作为行业代表位居常务理事。缘于自知之明,极少涉足"家"们的活动,因此,虽算不得"圈内人",却也有不少朋友,不过,既为"理事",偶尔也会应邀出席,还时有纪念品相赠。
-
关键词
收藏家协会
史树青
中国收藏家
协会活动
徐邦达
珠宝玉石
泰斗级
文物鉴定
文物界
古玉器
-
分类号
TS951.1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雀巢语屑(三)
- 4
-
-
作者
唐吟方
-
机构
《收藏家》杂志社
-
出处
《中国书画》
2005年第7期124-125,共2页
-
文摘
瓦翁93岁始用拐杖。其杖自铭四字,令人刻之,辞曰:大力支持。用新词而涵无穷意,可见老辈风趣。马衡称黄宾虹为"落魄画家"。余于马衡手稿中见之。某中年名家,其早岁治印尚可看,成名后,印越刻越离谱。可怪者,其人不甘寂寞,每隔二年即出一印谱,印艺平平而出印谱最多。印之外,尚力为古人改印。所列古印,本非最佳,亦不恶,大都平整熨贴,经其一改,优点尽失,弊病百出。有人为此愤恨不平,说这哪是改印,简直就是糟踏古人。
-
关键词
黄宾虹
雀巢
古印
马衡
史树青
邦达
王福庵
书画拍卖
国光艺刊
陈巨来
-
分类号
J124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雀巢语屑
- 5
-
-
作者
唐吟方
-
出处
《中国书画》
2005年第3期86-87,共2页
-
文摘
钱彰武谢世多年,绍兴造假者仍伪彰武名作新画。售钱假画者唯利是图,不问画家生死,虽卒多年而"挥毫"不倦,"新作"不断。画家身后为名所累,居九泉而仍不得安息。朱家溍晚年应酬,好以临书帖付人。即自运,亦追慕古贤,所谓颜筋柳骨,朱丈晚年笔意俱到。其女传荣评乃父书,有"有练才而无天才"语,于其二伯父朱家济书极致高评。
-
关键词
颜筋柳骨
书帖
朱家溍
雀巢
造假者
宾老
彰武
所累
史树青
书风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启功的书画鉴定成就
- 6
-
-
作者
朱万章
-
机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出处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
文摘
有意思的是,作为书画鉴定家的启功先生至今没有出版过一本关于书画鉴定的专著,这与其他几个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的书画鉴定家如张珩、徐邦达、谢稚柳、刘九庵、傅熹年、史树青(1922—2007)、杨仁恺、苏庚春(1924—2001)等是不同的。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可从启功先生的零篇断缣中深味其书画鉴定之精髓。启功先生的书画鉴定理论,不以专著见长,而以零散的文章或书画题跋著称。
-
关键词
书画鉴定
启功
张珩
史树青
苏庚春
刘九庵
杨仁恺
谢稚柳
鉴定家
徐邦达
-
分类号
G894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东瀛纪游(一)第四届国际书学研究大会漫记
- 7
-
-
作者
陈振濂
-
出处
《中国书画》
2003年第2期72-72,共1页
-
文摘
与以往出国讲学的心态完全不同,当我把大学的事务全部安排完,踏上赴日本之途时,心中不但没有丝毫对将来学术发展的期待与面对挑战的自信,相反倒有一丝疲惫与无奈。教学管理工作太繁琐了。想到返国时还要赶到南京评选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的两万多件作品,更是使这次赴日具备了一种来去匆匆的'旅行'意味,真不符学者文人之间悠悠地谈艺论道的闲适氛围。第四届国际书学研究大会由日本书学书道史学会主办。这是一个系列的研讨会,第一次大会是在1994年的北京,当时我也应邀参加,还与启功先生、杨仁恺先生、史树青先生、日本的今井凌雪先生、学会理事长西林昭一先生有过相当融洽的请益。第二次大会是在沈阳,我因公未能前往。第三次大会是在澳门,我也好像是身在国外,未能参与盛会。现在是第四次。西林昭一理事长、以及萱原晋事务局长数次邀请。
-
关键词
书学
启功先生
书法篆刻
史树青
书道
出国讲学
来去匆匆
中国书法
杨仁恺
王乃栋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启功书法集评
- 8
-
-
-
出处
《中国书画》
2003年第10期16-21,共6页
-
文摘
启元白(功)先生的书法风格近乎智永禅师,然运笔亦不尽同。永师蕴藉温雅,启老挺拔开张。永师侧锋取胜,启老正笔居宗。观启先生书,字字皆'立'在纸上--不像有些名家的字是'躺'在那儿。这是他最大的优势和风规。其功力至为深厚,结体章法至为考究,笔笔到位,从无懈弱之微痕。以是,今之后学少能及也。以拙眼观之,他的'戈'法不如其他诸法;当出锋处每每过于含敛.丰神因之小留而慎遣。愚意其画高绝,实胜书远甚,而世或不晓也。
-
关键词
书法集
启功
永禅师
书法风格
结体
周汝昌
元白
论书绝句
欧阳中石
史树青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探骊得珠亦美哉——《中国书画装裱技法》出版
- 9
-
-
作者
杨仁恺
-
出处
《美术之友》
2004年第1期40-40,共1页
-
-
关键词
书画装裱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出版社
古书画
拱花
书画界
木版水印
史树青
聪慧过人
研究成果
-
分类号
J211.7
[艺术—美术]
-
-
题名石破天惊:“假画”竟是珍品
- 10
-
-
-
出处
《中国书画》
2005年第6期140-141,共2页
-
文摘
珠海"假画"风波再起波澜:12幅送京画作无一赝品2005年5月14日,惊爆全国艺术界的珠海市博物馆展出假画事件再起波澜。被黎、关家人现场认定全是假画的黎雄才、关山月画作,其中12幅黎雄才的作品送到北京,经过国内多位权威专家鉴定,竟然认定为真品。其中两幅,更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石破天惊:"假画"竟是珍品参加此次鉴定的专家包括,国家近现代书画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
-
关键词
关山月
史树青
近现代书画
中国国家博物馆
鉴定委员会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协
刘曦林
石开
书画界
-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G26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