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死学”变成浇灌两个文明之花的活水——历史学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大松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4年第6期37-39,共3页
一般说来,历史学是研究和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培育和教化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历史、社会、民族的认同感、自尊感、耻辱感,亦即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上,在构... 一般说来,历史学是研究和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培育和教化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历史、社会、民族的认同感、自尊感、耻辱感,亦即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上,在构建现代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上,应该说有着社会科学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高等院校的历史教学承担着培养史学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建设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很长时间以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在包括史学界在内的许多人的心目中,史学似乎离两个文明建设日益遥远,因而一度曾被戏称为“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教学 教学改革 社会实践活动 教学模式 创新知识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学教学应突出人的因素——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2
作者 罗春梅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4,共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要达到教学目标,并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必须突出人的因素,因为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主体,或者是人或者与人密切相关。教师要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要达到教学目标,并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必须突出人的因素,因为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主体,或者是人或者与人密切相关。教师要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大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具体人物事件的探讨使大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复兴与"三个选择"密不可分,帮助大学生形成唯物史观。历史学教学要取得良好效果,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必须突出人的因素,在教学中应主要采用研讨式教学,课后要加强师生交流,考核应注重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思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人为本 研讨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高校历史教学的实验与改革
3
作者 王琼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I0006-I0006,共1页
高校的历史学教学,一方面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完善其知识框架和个人素质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这一学科包罗万象和所有内容都为“既定事实”的特征,使学生能够在其中有所参悟,通过创新意识的开发和创... 高校的历史学教学,一方面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完善其知识框架和个人素质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这一学科包罗万象和所有内容都为“既定事实”的特征,使学生能够在其中有所参悟,通过创新意识的开发和创新行为的实施,启迪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框架 既定事实 素质体系 知识结构 高校历史教学 创新意识 教学活动 史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