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史学发展的两个阶段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绪柏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63-71,共9页
中国传统史学以孔子为界,可分前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孔子以前,史学发展主流以记录为主,可称为“记录史学”,史官是唯一的历史记录者,记录分记言、记事两种主要形式。在孔子以后,史学发展主流以编撰史书为主,可称之为“编撰史学”... 中国传统史学以孔子为界,可分前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孔子以前,史学发展主流以记录为主,可称为“记录史学”,史官是唯一的历史记录者,记录分记言、记事两种主要形式。在孔子以后,史学发展主流以编撰史书为主,可称之为“编撰史学”。“彰善瘅恶”、“取鉴资治”成为编撰史书的指导思想;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相继形成;史官之中出现了记注史官与编撰史官的分工。中国传统编撰史学有成熟早、著述多、历时久等优点;又有发展缓慢、长期停滞、难以自发地进入更高发展阶级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录史学 编撰史学 史学发展主流 史学规范体系 史学思想 史学体裁 史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一花之名,增满园之香——评谢贵安教授《中国实录体史学研究》
2
作者 孙玉巧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2-143,共2页
手上这册洋洋洒洒50余万字的《中国实录体史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是谢贵安教授勤耕史学园地20余年所培育出的一枝嘉禾。长久以来被编年、纪传、典章制度、纪事本末这几大中国古代史学体裁掩盖了光彩的实录体.终... 手上这册洋洋洒洒50余万字的《中国实录体史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是谢贵安教授勤耕史学园地20余年所培育出的一枝嘉禾。长久以来被编年、纪传、典章制度、纪事本末这几大中国古代史学体裁掩盖了光彩的实录体.终于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出其整体风貌和完整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研究 谢贵安 实录 中国 武汉大学出版社 典章制度 史学体裁 纪事本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