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恩格斯的史前社会理论
1
作者
韩泽栋
周宏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8-24,共7页
恩格斯在以往对史前社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化晚年马克思特别是其《人类学笔记》的研究思路,写作了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代表的史前社会研究著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史前社会理论,完善了唯物史观。在这些研究中,恩格斯提出...
恩格斯在以往对史前社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化晚年马克思特别是其《人类学笔记》的研究思路,写作了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代表的史前社会研究著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史前社会理论,完善了唯物史观。在这些研究中,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关于史前社会历史分期的方法论原则;依据两种生产理论阐明了史前社会的结构;系统地阐明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通过对史前社会和东方社会、原始氏族公社和农村公社的比较,证明了东方农村公社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过渡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史前社会
理论
马克思
《人类学笔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马克思的“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
2
作者
刘忠世
《现代哲学》
CSSCI
2000年第3期23-30,共8页
历史学家们习惯把人类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早期历史称之为“史前时期”,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也使用了“史前时期”,但马克思在这里是另有所指,与习惯用法的含义不同。本来,马克思原文的意思是明确的。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
形态
“人类
社会
的
史前
时期”
社会
结构
历史哲学
生产方式
全文增补中
郭沫若先生与中国史前学
3
作者
周星
《郭沫若学刊》
1991年第1期13-18,共6页
作为我国现代学术史上最著名的大师,郭沫若先生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以他开拓性的建树和独创性的贡献而值得我们永远铭念。本文仅就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史前学研究领域的成就作一简要探讨,以期现在中国史前学的...
作为我国现代学术史上最著名的大师,郭沫若先生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以他开拓性的建树和独创性的贡献而值得我们永远铭念。本文仅就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史前学研究领域的成就作一简要探讨,以期现在中国史前学的建设与发展能够从中汲取有益的教诲。 史前学是以人类社会的史前状态即原始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在西方,史前学先后被归属于地理学、生物学或者人类学的范畴之内,而在我国,史前学从它开始诞生的那一天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
学
郭沫若先生
中国历史学
古史传说
现代学术
亚细亚生产方式
青铜时代
生殖器崇拜
史前社会
古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考古遗址地层堆积看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杨晓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66-68,共3页
考古遗址的地层堆积特征 ,为追索遗址废弃的原因提供了可能。通过大量的实例研究 ,证明了史前的洪涝、干旱、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可以导致古人类居住址的废弃 ,考古文化的迁移 ,甚至消亡 ,但同时也促使了人类适应自然 ,改造自然能力的提...
考古遗址的地层堆积特征 ,为追索遗址废弃的原因提供了可能。通过大量的实例研究 ,证明了史前的洪涝、干旱、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可以导致古人类居住址的废弃 ,考古文化的迁移 ,甚至消亡 ,但同时也促使了人类适应自然 ,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从追索考古遗址废弃原因的角度进行考古学研究 ,这种切入角度在环境考古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堆积
史前
自然灾害
史前
人类
社会
环境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礼、宗教与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模式
被引量:
3
5
作者
曹建墩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30-37,共8页
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世俗政治秩序为核心的中原模式,以及以神权政治为核心的神权模式。良渚、红山文化时期等神权政体走的是无限扩大神权的路径,采取了以个人为取向的政治策略,为了维护贵族统治,在宗教祭祀上消耗大...
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世俗政治秩序为核心的中原模式,以及以神权政治为核心的神权模式。良渚、红山文化时期等神权政体走的是无限扩大神权的路径,采取了以个人为取向的政治策略,为了维护贵族统治,在宗教祭祀上消耗大量能量,从而导致缺乏自我更新调整以及应变能力。中原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形成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宗教体系并被政治化、礼制化,从而形成繁复的丧葬、祭祀礼仪制度。中原的礼治策略是一种世俗化、理性化的政治治理方式,具有集体取向,其导向为一种道德政治。这种以内聚力、集体协作、伦理道德取向为特征的礼治,更容易整合各族群进而凝聚成更高级的政治团体,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社会
礼制
宗教
文明化
道德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唯物史观的深刻阐释
被引量:
1
6
作者
孙民
赵峰
《理论视野》
CSSCI
2023年第10期11-16,共6页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史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逻辑和方法对摩尔根为“人类史前史建立的确定的系统”进行了详尽分析,最终完成了在史前社会...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史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逻辑和方法对摩尔根为“人类史前史建立的确定的系统”进行了详尽分析,最终完成了在史前社会验证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性的重大任务,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得到了完整展现,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剖析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生动案例和光辉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历史唯物主义
史前社会
科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三重维度
7
作者
郭咔咔
邓远萍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88-91,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史前社会”的分析,认为平等观是具体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平等观从消灭特权到与统治共谋的蜕变进行了批判,认为其必然导致革命的生成;建构了以消灭阶级为内容的未来社会平等观,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史前社会”的分析,认为平等观是具体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平等观从消灭特权到与统治共谋的蜕变进行了批判,认为其必然导致革命的生成;建构了以消灭阶级为内容的未来社会平等观,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人的完全自由和平等。史前社会的平等观、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和共产主义的平等观,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三重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观
史前社会
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西方解剖学和中医及古代哲学的关系
8
作者
孙威
刘洋
《职业技术》
2011年第6期149-149,共1页
解剖学,anatomy,是研究动物或植物结构的一支形态学分支,解剖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科学。应该说,早在史前社会,人类处于蒙昧之中,茹毛饮血之时,人类通过长期的实践,在狩猎与战争中,已经对人体的结构与外形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那种无法用文...
解剖学,anatomy,是研究动物或植物结构的一支形态学分支,解剖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科学。应该说,早在史前社会,人类处于蒙昧之中,茹毛饮血之时,人类通过长期的实践,在狩猎与战争中,已经对人体的结构与外形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那种无法用文字记载的岁月中世界上的人们对于从狩猎与战争中得出的人体概念应该是一样的。但随着岁月的打磨,那种浑然天成的解剖学已经逐渐出现了分歧,随着东方与西方的逐渐分明,解剖学也一分为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古代哲学
西方
中医
史前社会
文字记载
一分为二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绘画技巧的思考
9
作者
张垦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4年第4期76-77,共2页
绘画技巧是每个画家终生研究的课题。绘画技巧的难度,在于绘画的专业性极强。画家看一幅画时,有意无意地总想到如果他自己来画这幅画,应该采用哪些步骤。真正意义的绘画技巧,并不在于怎么去"画",而在于你的观点,没有观点就...
绘画技巧是每个画家终生研究的课题。绘画技巧的难度,在于绘画的专业性极强。画家看一幅画时,有意无意地总想到如果他自己来画这幅画,应该采用哪些步骤。真正意义的绘画技巧,并不在于怎么去"画",而在于你的观点,没有观点就画不下去,各种绘画技巧无从谈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技巧
土著艺术
史前社会
艺术
视觉效果
肌理
律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首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在郑州举行
10
作者
旭东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5期37-37,共1页
2017年8月22日-24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承办的的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
2017年8月22日-24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承办的的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多个省、市、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所)的100多位文物考古工作者出席了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考古学
区域互动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文明起源
史前社会
文化高地
创新区
文化特质
阶段性变化
历史概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论领导活动的主体
11
作者
苟志效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38,共2页
也论领导活动的主体苟志效关于领导活动的主体,学术界向来便有群众主体论、领导者主体论和复合主体论三种成说。笔者认为,这三种见解虽然都有其可取之处,但由于观察和理解的片面性,又都无法全面准确地解释和说明领导活动的真正主体...
也论领导活动的主体苟志效关于领导活动的主体,学术界向来便有群众主体论、领导者主体论和复合主体论三种成说。笔者认为,这三种见解虽然都有其可取之处,但由于观察和理解的片面性,又都无法全面准确地解释和说明领导活动的真正主体。本文不打算评论上述各家成说的所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活动
领导者
社会
组织
组织目标
复合主体论
组织行为
基本要素
史前
人类
社会
个人目标
活动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法的起源
12
作者
霍颖
《新闻论坛》
2010年第6期74-74,共1页
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去考究法的起源,给法律的起源以唯物的、有据可循的理论,但在法律起源于什么时期的问题上,认为法与国家相伴而生。这里定义的法律以国家制定和强制力保障实施为标准,是以规范性、调整性、有法庭和军队为特征的法律...
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去考究法的起源,给法律的起源以唯物的、有据可循的理论,但在法律起源于什么时期的问题上,认为法与国家相伴而生。这里定义的法律以国家制定和强制力保障实施为标准,是以规范性、调整性、有法庭和军队为特征的法律体系。原始社会作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孕育了现代社会的一切胚胎。梅因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去认识原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
社会
习惯
文明
人类
道德修养
图腾
法的起源
法的理论
部落
史前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仙镇年画的色彩风格及形成原因
13
作者
王剑丽
《中国书画》
2010年第8期126-126,共1页
人们对色彩的感知从史前社会到现代社会续演着不同的乐章,墓葬中的红土播洒,洞穴中的赤铁矿石的涂鸦,彩陶上的图饰描绘部反映了人性中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环境铸就了色彩体系的纹脉,也成全了情感的宣泄与...
人们对色彩的感知从史前社会到现代社会续演着不同的乐章,墓葬中的红土播洒,洞穴中的赤铁矿石的涂鸦,彩陶上的图饰描绘部反映了人性中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环境铸就了色彩体系的纹脉,也成全了情感的宣泄与释放,留下了辉煌的人文遗产与艺术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风格
朱仙镇年画
原因
现代
社会
史前社会
色彩体系
人文遗产
铁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5分钟分时走势看大盘
14
作者
金学伟
《股市动态分析》
2005年第45期26-26,共1页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我比较喜爱的考古学著作之一。在这部著述里,苏秉琦先生根据全国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史前社会的陶器、陶片上的花纹以及陶器形制的分类研究,将我国史前社会准确地划分出了6大文化区,并揭示了6大文化区间的相互影响...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我比较喜爱的考古学著作之一。在这部著述里,苏秉琦先生根据全国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史前社会的陶器、陶片上的花纹以及陶器形制的分类研究,将我国史前社会准确地划分出了6大文化区,并揭示了6大文化区间的相互影响和文化传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社会
文明起源
分类研究
股市
考古发掘
考古学
传承关系
大文化
文化区
时间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山文化二题
15
作者
孙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源自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璀璨文明——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红山文化不仅揭橥了史前社会的独特面貌,还为我们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关键词
红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
多元一体格局
史前社会
中华文明
赤峰市
内蒙古自治区
发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恩格斯的史前社会理论
1
作者
韩泽栋
周宏
机构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社会科学部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8-24,共7页
文摘
恩格斯在以往对史前社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化晚年马克思特别是其《人类学笔记》的研究思路,写作了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代表的史前社会研究著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史前社会理论,完善了唯物史观。在这些研究中,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关于史前社会历史分期的方法论原则;依据两种生产理论阐明了史前社会的结构;系统地阐明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通过对史前社会和东方社会、原始氏族公社和农村公社的比较,证明了东方农村公社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过渡性质。
关键词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史前社会
理论
马克思
《人类学笔记》
Keywords
Engels
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
theory of prehistoric society
Marx
Ethnological Notebooks
分类号
A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马克思的“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
2
作者
刘忠世
机构
<东方论坛>杂志社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2000年第3期23-30,共8页
文摘
历史学家们习惯把人类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早期历史称之为“史前时期”,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也使用了“史前时期”,但马克思在这里是另有所指,与习惯用法的含义不同。本来,马克思原文的意思是明确的。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
形态
“人类
社会
的
史前
时期”
社会
结构
历史哲学
生产方式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全文增补中
题名
郭沫若先生与中国史前学
3
作者
周星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所
出处
《郭沫若学刊》
1991年第1期13-18,共6页
文摘
作为我国现代学术史上最著名的大师,郭沫若先生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以他开拓性的建树和独创性的贡献而值得我们永远铭念。本文仅就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史前学研究领域的成就作一简要探讨,以期现在中国史前学的建设与发展能够从中汲取有益的教诲。 史前学是以人类社会的史前状态即原始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在西方,史前学先后被归属于地理学、生物学或者人类学的范畴之内,而在我国,史前学从它开始诞生的那一天起。
关键词
史前
学
郭沫若先生
中国历史学
古史传说
现代学术
亚细亚生产方式
青铜时代
生殖器崇拜
史前社会
古史研究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考古遗址地层堆积看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杨晓燕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66-68,共3页
基金
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北方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演化机制研究"(编号 :4983 10 8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北方全新世人
文摘
考古遗址的地层堆积特征 ,为追索遗址废弃的原因提供了可能。通过大量的实例研究 ,证明了史前的洪涝、干旱、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可以导致古人类居住址的废弃 ,考古文化的迁移 ,甚至消亡 ,但同时也促使了人类适应自然 ,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从追索考古遗址废弃原因的角度进行考古学研究 ,这种切入角度在环境考古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考古遗址堆积
史前
自然灾害
史前
人类
社会
环境考古
Keywords
archaeological deposite
prehistoric nature disaster
prehistoric human communities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分类号
K02 [历史地理—历史学]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礼、宗教与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模式
被引量:
3
5
作者
曹建墩
机构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30-37,共8页
文摘
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世俗政治秩序为核心的中原模式,以及以神权政治为核心的神权模式。良渚、红山文化时期等神权政体走的是无限扩大神权的路径,采取了以个人为取向的政治策略,为了维护贵族统治,在宗教祭祀上消耗大量能量,从而导致缺乏自我更新调整以及应变能力。中原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形成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宗教体系并被政治化、礼制化,从而形成繁复的丧葬、祭祀礼仪制度。中原的礼治策略是一种世俗化、理性化的政治治理方式,具有集体取向,其导向为一种道德政治。这种以内聚力、集体协作、伦理道德取向为特征的礼治,更容易整合各族群进而凝聚成更高级的政治团体,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史前社会
礼制
宗教
文明化
道德政治
Keywords
the prehistoric society
ritual system
religion
civilisation
moral politics
分类号
K23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唯物史观的深刻阐释
被引量:
1
6
作者
孙民
赵峰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研究院
出处
《理论视野》
CSSCI
2023年第10期11-16,共6页
文摘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史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逻辑和方法对摩尔根为“人类史前史建立的确定的系统”进行了详尽分析,最终完成了在史前社会验证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性的重大任务,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得到了完整展现,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剖析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生动案例和光辉典范。
关键词
恩格斯
历史唯物主义
史前社会
科学验证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三重维度
7
作者
郭咔咔
邓远萍
机构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88-91,共4页
文摘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史前社会”的分析,认为平等观是具体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平等观从消灭特权到与统治共谋的蜕变进行了批判,认为其必然导致革命的生成;建构了以消灭阶级为内容的未来社会平等观,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人的完全自由和平等。史前社会的平等观、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和共产主义的平等观,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三重维度。
关键词
平等观
史前社会
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
Keywords
equality
prehistoric society
capitalism
communism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西方解剖学和中医及古代哲学的关系
8
作者
孙威
刘洋
机构
黑龙江省医学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职业技术》
2011年第6期149-149,共1页
文摘
解剖学,anatomy,是研究动物或植物结构的一支形态学分支,解剖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科学。应该说,早在史前社会,人类处于蒙昧之中,茹毛饮血之时,人类通过长期的实践,在狩猎与战争中,已经对人体的结构与外形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那种无法用文字记载的岁月中世界上的人们对于从狩猎与战争中得出的人体概念应该是一样的。但随着岁月的打磨,那种浑然天成的解剖学已经逐渐出现了分歧,随着东方与西方的逐渐分明,解剖学也一分为二,
关键词
解剖学
古代哲学
西方
中医
史前社会
文字记载
一分为二
结构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绘画技巧的思考
9
作者
张垦
机构
天津建筑工程职工大学
出处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4年第4期76-77,共2页
文摘
绘画技巧是每个画家终生研究的课题。绘画技巧的难度,在于绘画的专业性极强。画家看一幅画时,有意无意地总想到如果他自己来画这幅画,应该采用哪些步骤。真正意义的绘画技巧,并不在于怎么去"画",而在于你的观点,没有观点就画不下去,各种绘画技巧无从谈起。
关键词
绘画技巧
土著艺术
史前社会
艺术
视觉效果
肌理
律动
Keywords
local art
social art BC
visual effect
skin texture
regular movements
cultural thought
分类号
J21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首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在郑州举行
10
作者
旭东
出处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5期37-37,共1页
文摘
2017年8月22日-24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承办的的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多个省、市、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所)的100多位文物考古工作者出席了大会。
关键词
中国考古学
区域互动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文明起源
史前社会
文化高地
创新区
文化特质
阶段性变化
历史概述
分类号
G322.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论领导活动的主体
11
作者
苟志效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38,共2页
文摘
也论领导活动的主体苟志效关于领导活动的主体,学术界向来便有群众主体论、领导者主体论和复合主体论三种成说。笔者认为,这三种见解虽然都有其可取之处,但由于观察和理解的片面性,又都无法全面准确地解释和说明领导活动的真正主体。本文不打算评论上述各家成说的所得...
关键词
领导活动
领导者
社会
组织
组织目标
复合主体论
组织行为
基本要素
史前
人类
社会
个人目标
活动主体
分类号
C933.2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法的起源
12
作者
霍颖
机构
深圳市公安局
出处
《新闻论坛》
2010年第6期74-74,共1页
文摘
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去考究法的起源,给法律的起源以唯物的、有据可循的理论,但在法律起源于什么时期的问题上,认为法与国家相伴而生。这里定义的法律以国家制定和强制力保障实施为标准,是以规范性、调整性、有法庭和军队为特征的法律体系。原始社会作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孕育了现代社会的一切胚胎。梅因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去认识原始社会。
关键词
原始
社会
习惯
文明
人类
道德修养
图腾
法的起源
法的理论
部落
史前社会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仙镇年画的色彩风格及形成原因
13
作者
王剑丽
机构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
出处
《中国书画》
2010年第8期126-126,共1页
文摘
人们对色彩的感知从史前社会到现代社会续演着不同的乐章,墓葬中的红土播洒,洞穴中的赤铁矿石的涂鸦,彩陶上的图饰描绘部反映了人性中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环境铸就了色彩体系的纹脉,也成全了情感的宣泄与释放,留下了辉煌的人文遗产与艺术精华.
关键词
色彩风格
朱仙镇年画
原因
现代
社会
史前社会
色彩体系
人文遗产
铁矿石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5分钟分时走势看大盘
14
作者
金学伟
出处
《股市动态分析》
2005年第45期26-26,共1页
文摘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我比较喜爱的考古学著作之一。在这部著述里,苏秉琦先生根据全国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史前社会的陶器、陶片上的花纹以及陶器形制的分类研究,将我国史前社会准确地划分出了6大文化区,并揭示了6大文化区间的相互影响和文化传承关系。
关键词
史前社会
文明起源
分类研究
股市
考古发掘
考古学
传承关系
大文化
文化区
时间周期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山文化二题
15
作者
孙国军
机构
赤峰学院学报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文摘
源自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璀璨文明——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红山文化不仅揭橥了史前社会的独特面貌,还为我们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关键词
红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
多元一体格局
史前社会
中华文明
赤峰市
内蒙古自治区
发掘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恩格斯的史前社会理论
韩泽栋
周宏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马克思的“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
刘忠世
《现代哲学》
CSSCI
2000
0
全文增补中
3
郭沫若先生与中国史前学
周星
《郭沫若学刊》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考古遗址地层堆积看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杨晓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礼、宗教与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模式
曹建墩
《中原文化研究》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唯物史观的深刻阐释
孙民
赵峰
《理论视野》
CSSCI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三重维度
郭咔咔
邓远萍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谈西方解剖学和中医及古代哲学的关系
孙威
刘洋
《职业技术》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关于绘画技巧的思考
张垦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首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在郑州举行
旭东
《中原文化研究》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也论领导活动的主体
苟志效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法的起源
霍颖
《新闻论坛》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朱仙镇年画的色彩风格及形成原因
王剑丽
《中国书画》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从5分钟分时走势看大盘
金学伟
《股市动态分析》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红山文化二题
孙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