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垂直风切变对0509号台风“麦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瑞 李本亮 +2 位作者 胡鹏 梁永礼 刘爱梅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2,共9页
利用多种卫星观测资料和NCEP/NCAR提供的风场资料等,分析了环境垂直风切变对0509号台风"麦莎"的强度、对流和降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台风"麦莎"整个生命史中,垂直风切变与其强度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但垂直风切... 利用多种卫星观测资料和NCEP/NCAR提供的风场资料等,分析了环境垂直风切变对0509号台风"麦莎"的强度、对流和降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台风"麦莎"整个生命史中,垂直风切变与其强度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但垂直风切变不是影响其强度变化的唯一因素;"麦莎"登陆前及登陆后在垂直风切变作用下,强对流和强降水均位于顺切变方向及其左侧,对流和降水呈1阶非对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麦莎” 强度 对流和降水结构 环境垂直风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麦莎”对西北太平洋近岸和离岸浮游植物叶绿素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邵劲超 赵辉 +1 位作者 沈春燕 吕建海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67-74,共8页
研究了一个强度较强、移动较快的台风"麦莎"对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台风"麦莎"经历前后海表叶绿素a浓度、海表温度(SST)和风速的变化,并初步讨论了近岸与离岸海域海表叶绿素a浓度在... 研究了一个强度较强、移动较快的台风"麦莎"对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台风"麦莎"经历前后海表叶绿素a浓度、海表温度(SST)和风速的变化,并初步讨论了近岸与离岸海域海表叶绿素a浓度在台风影响下的不同响应。结果表明,台风"麦莎"对东海海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台风路径附近的近岸、离岸海域SST响应都十分明显,台湾岛以东的离岸海域SST平均值约由台风前29°C降为台风中的26.4°C,台风后回升至最大值27.8°C。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近岸区域SST从台风前28.6°C达到台风中最低值26.1°C,台风后回升至最大值28°C。离岸海域海表叶绿素a浓度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由台风前0.049 mg·m-3增长至台风后0.077 mg·m-3,在台风期间保持缓慢增长的趋势。而近岸区域在强烈风场的影响下,近岸台风发生前存在的较高值区出现了急剧的衰减,由台风前1.83 mg·m-3降至台风中0.73 mg·m-3,并在台风过境后两天迅速回升至1.17mg·m-3。台风期间近岸海域海表叶绿素a浓度和风速呈负相关,台风后近岸海域叶绿素a浓度恢复至台风前水平时间很短,出现了与离岸海域截然不同的响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麦莎” SST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麦莎”在舟山引起的特大暴雨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淑琴 黄辉 《海洋预报》 2011年第2期23-27,共5页
通过对雷达资料、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和物理量的诊断分析,认为台风"麦莎"在舟山产生特大暴雨的原因主要有3个:(1)台风登陆后减弱缓慢,主要是由于其东面大范围的输入云带提供与水汽和能量,同时高空急流形成的辐散场和次级垂直... 通过对雷达资料、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和物理量的诊断分析,认为台风"麦莎"在舟山产生特大暴雨的原因主要有3个:(1)台风登陆后减弱缓慢,主要是由于其东面大范围的输入云带提供与水汽和能量,同时高空急流形成的辐散场和次级垂直环流也是非常有利的条件;(2)舟山地区的水汽辐合、高空辐散、上升速度等物理量都非常有利于强降水;(3)"麦莎"处于对流不稳定环境中,对流发展旺盛,是强降水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麦莎” 舟山 特大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麦莎”预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程立渤 赵兴友 +1 位作者 林修栋 仇彦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0期282-283,286,共3页
利用500hPa高空图、卫星云图、雷达图等常规资料,对0509号台风"麦莎"的移动特点及降水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麦莎"为典型的登陆北上型台风,且在其北上的移动过程中引导气流主要来自于副热带高压的作用,受冷空气的影... 利用500hPa高空图、卫星云图、雷达图等常规资料,对0509号台风"麦莎"的移动特点及降水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麦莎"为典型的登陆北上型台风,且在其北上的移动过程中引导气流主要来自于副热带高压的作用,受冷空气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麦莎” 环流形势 卫星云图 雷达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