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台风“格美”(2403号)致湘东南极端暴雨成因分析
1
作者
罗源
王瑶
+3 位作者
刘炼烨
唐明晖
谭可欣
胡燕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4,123,共7页
2024年7月受台风“格美”影响,湘东南遭遇破历史极值的极端暴雨过程,其中资兴市天鹅山站24 h累积降雨量高达642.5 mm。该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双偏振雷达资料和WRF模式模拟,探讨极端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1)台风“格...
2024年7月受台风“格美”影响,湘东南遭遇破历史极值的极端暴雨过程,其中资兴市天鹅山站24 h累积降雨量高达642.5 mm。该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双偏振雷达资料和WRF模式模拟,探讨极端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1)台风“格美”沿西北路径移动时,台风西侧西北气流在南岭山脉前侧出现低层风速辐合加强了上升运动,且湖南处于高能高湿环境中,有利于极端暴雨发生。(2)湘东南整层水汽饱和、具有较强热力不稳定、较强上升运动等条件。(3)湘东南降雨最强时段,较高浓度的大雨滴维持时间长达10 h,降雨效率高。(4)南岭山脉地形的抬升,使得降雨较无地形时增加约150 mm,是湘东南出现极端暴雨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格美”
极端暴雨
双偏振雷达
地形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24年台风“格美”与长江3号洪水防御应对
2
作者
张虎
许银山
马艺铭
《人民长江》
2025年第8期27-32,共6页
为应对强台风引发的极端暴雨洪水灾害,分析了2024年7月26日进入长江流域的第3号台风“格美”所引发的极端暴雨洪水的特点、影响,系统总结了该台风影响期间(7月26日起)长江流域水库群的联合调度措施及其实施成效,并全面梳理评估了此次暴...
为应对强台风引发的极端暴雨洪水灾害,分析了2024年7月26日进入长江流域的第3号台风“格美”所引发的极端暴雨洪水的特点、影响,系统总结了该台风影响期间(7月26日起)长江流域水库群的联合调度措施及其实施成效,并全面梳理评估了此次暴雨洪水事件的各项防御应对措施。研究表明:台风“格美”具有影响时间长、范围广、降雨极端性强等特点;其引发的强降雨覆盖鄱阳湖、洞庭湖、乌江等多个流域,导致湘江干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且其支流耒水东江水库最大入库流量重现期高达约200 a一遇,极端性显著;受此影响,7月29日长江干流莲花塘站水位涨至警戒水位,致使“长江2024年第3号洪水”在中游形成。通过上中游水库群联合调度,降低了洞庭湖城陵矶站洪峰水位0.20 m,将城陵矶七里山站水位控制在警戒水位附近,显著缓解了洞庭湖水系防汛压力。基于分析研究提出了构建“监测预警-预案响应”联动机制、强化台风残余环流致洪应对策略、优化防洪工程协同调度模式、建立技术支撑-现场处置融合平台、深化暴雨洪水预报基础研究等应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格美”
极端暴雨洪水
长江2024年第3号洪水
水库群联合调度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风“格美”(2403号)致湘东南极端暴雨成因分析
1
作者
罗源
王瑶
刘炼烨
唐明晖
谭可欣
胡燕
机构
气象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气象台
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
出处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4,123,共7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象能力提升联合研究专项“引入多源高频观测和物理机制约束的雷暴大风AI短临预警技术研究”(23NLTSZ005)
湖南省气象局重点项目“湖南0—12小时强降水预报偏差订正技术研究”(XQKJ22A004)
+1 种基金
湖南省气象局指令性科研计划“基于降水效率和回波外推的暴雨客观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CXFZ2023-ZDZX07)
湖南省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格美’台风致湘东南极端暴雨成因分析”(CXFZ2025-MSXM01)。
文摘
2024年7月受台风“格美”影响,湘东南遭遇破历史极值的极端暴雨过程,其中资兴市天鹅山站24 h累积降雨量高达642.5 mm。该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双偏振雷达资料和WRF模式模拟,探讨极端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1)台风“格美”沿西北路径移动时,台风西侧西北气流在南岭山脉前侧出现低层风速辐合加强了上升运动,且湖南处于高能高湿环境中,有利于极端暴雨发生。(2)湘东南整层水汽饱和、具有较强热力不稳定、较强上升运动等条件。(3)湘东南降雨最强时段,较高浓度的大雨滴维持时间长达10 h,降雨效率高。(4)南岭山脉地形的抬升,使得降雨较无地形时增加约150 mm,是湘东南出现极端暴雨主要成因。
关键词
台风“格美”
极端暴雨
双偏振雷达
地形模拟
Keywords
Typhoon“Gaemi”
extreme rainfall
dual-polarization radar
topographic simulation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X915.5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4年台风“格美”与长江3号洪水防御应对
2
作者
张虎
许银山
马艺铭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
出处
《人民长江》
2025年第8期27-3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项目(U2240204)。
文摘
为应对强台风引发的极端暴雨洪水灾害,分析了2024年7月26日进入长江流域的第3号台风“格美”所引发的极端暴雨洪水的特点、影响,系统总结了该台风影响期间(7月26日起)长江流域水库群的联合调度措施及其实施成效,并全面梳理评估了此次暴雨洪水事件的各项防御应对措施。研究表明:台风“格美”具有影响时间长、范围广、降雨极端性强等特点;其引发的强降雨覆盖鄱阳湖、洞庭湖、乌江等多个流域,导致湘江干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且其支流耒水东江水库最大入库流量重现期高达约200 a一遇,极端性显著;受此影响,7月29日长江干流莲花塘站水位涨至警戒水位,致使“长江2024年第3号洪水”在中游形成。通过上中游水库群联合调度,降低了洞庭湖城陵矶站洪峰水位0.20 m,将城陵矶七里山站水位控制在警戒水位附近,显著缓解了洞庭湖水系防汛压力。基于分析研究提出了构建“监测预警-预案响应”联动机制、强化台风残余环流致洪应对策略、优化防洪工程协同调度模式、建立技术支撑-现场处置融合平台、深化暴雨洪水预报基础研究等应对建议。
关键词
台风“格美”
极端暴雨洪水
长江2024年第3号洪水
水库群联合调度
防御措施
Keywords
Typhoon"Gaemi"
extreme storm flood
2024 Changjiang River No.3 flood
joint scheduling of reservoir groups
flood defense measures
分类号
TV122.1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台风“格美”(2403号)致湘东南极端暴雨成因分析
罗源
王瑶
刘炼烨
唐明晖
谭可欣
胡燕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24年台风“格美”与长江3号洪水防御应对
张虎
许银山
马艺铭
《人民长江》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