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loudSat卫星的台风“彩云”(0914)云微物理结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俐俐 蒋文泽 +5 位作者 辛渝 刘琼 陈勇航 张蕾 赵兵科 陈淑仪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1-833,共13页
使用NCEP (National Center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FNL (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资料作为初始场和边界条件,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式对西太平洋超强台风"彩云"(0914)进行数值... 使用NCEP (National Center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FNL (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资料作为初始场和边界条件,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式对西太平洋超强台风"彩云"(0914)进行数值模拟,结合CloudSat卫星数据产品评估Lin、WSM6、Thompson和WDM6四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热带气旋模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化方案模拟的环流形式区别不大,但对于热带气旋中心的最低气压模拟有差别。WSM6与WDM6模拟的热带气旋云量最多,Lin方案最少。但不同参数化方案模拟的热带气旋云系位置比较一致。不管从模拟的云冰剖面图还是剖面平均的云冰含量看,Thompson方案对云冰的模拟效果都是最优。雷达反射率强回波区域与云冰含量的高值区相对应,但高值区的强度、中心高度均大于CloudSat观测。水成物分布特征表明,Lin方案模拟的冰晶粒子与雪粒子较其他方案分布高度更高且含量偏小,雪粒子大部分由冰晶粒子碰并过程形成;Thompson方案中冰晶粒子快速向雪粒子转换导致冰晶含量非常小;WSM6方案与WDM6方案模拟的水成物分布接近,但WSM6的垂直速度明显大于WDM6方案,由雪粒子、霰粒子融化形成的雨水含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UDSAT WRF 台风“彩云” 云微物理过程 云冰 雷达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